垃圾食品這一詞來源於英語的junk food,junk意為無用的,而垃圾食品在一開始的意思就是無營養的,無用的食物。
到了現代社會,它的意義可能更加廣泛,垃圾食品不僅僅包含無營養的食物,還包括那些吃了對人體健康有損的食物。
我們認知中的垃圾食品有,泡麵、罐頭等,甚至油條、炸雞都被列為垃圾食品的行列。
但其實這些食物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而一些看似健康的食物,卻是真正的「垃圾食品」。
01闢謠:一包泡麵需肝臟解毒32天?泡麵致癌?你對它誤解太深啦!
很多人,提到泡麵,腦海中就立刻蹦出四個大字:「垃圾食品」!其實,這是大家把泡麵「妖魔化」了。
泡麵中其中也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的,只是營養過於單一。
過去人們單吃泡麵,會導致營養不良的問題,但是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泡麵會加一些蔬菜、雞蛋等,這大大豐富了泡麵的營養價值,泡麵也就不再是「垃圾食品」了。
但是泡麵屬於油炸食品,熱量較高,有肥胖問題的的朋友,還是要少吃。
至於泡麵中含有防腐劑、泡麵杯蠟會融化、一包泡麵需要肝臟解毒32天,這些都是誇張的宣傳。
泡麵裡是不需要放防腐劑的,大家可以自己回去看一下泡麵的配料。
食物的黴變是需要食物中水分達到12%以上才會發生。
而泡麵經過油炸,乾燥脫水,可以存放很久不變質,因此不需要額外添加防腐劑。至於泡麵杯蠟遇熱水融化等,更是不會發生的。
泡麵杯內的防水層其實不是「蠟」,而是聚乙烯鍍膜,聚乙烯鍍膜熔點很高,普通開水是不會將它融化的。
02闢謠:炸雞、油條、薯條是垃圾食品?
我們吃東西的本質是為了滿足身體對營養的需求,任何一種食物,只要不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同時能為人體提供相應的營養成分,它就不能算是垃圾食品。
很多人將炸雞、薯條,甚至是我們中國人早餐最愛的薯條都歸為垃圾食品的行列,這對於食物的要求可能過於嚴苛。
炸雞、薯條、甚至是油條中,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這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
之所以人們將這類食物歸類於垃圾食品,是因為它們往往有著較高的熱量,如果營養攝入超標,就會給健康造成負擔。
因此,這些食物,只要使用健康的油以及食材,並且食用的量在合理的範圍內,就是健康食品。
03已經上了「黑名單」的垃圾食品,你還以為很健康
看了這個標題,可能有些人會有疑問,難道是垃圾食品不「垃圾」,健康食品又不健康了?
其實看一個食物健康與否,一定是要看它的成分。有些食物披著健康的「外皮」,其實就是最不健康的「垃圾」食品。
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
綠茶飲料綠茶中含有較多的茶多酚、抗氧化劑以及多種有益健康的成分,飲用還可提神醒腦,是一種有益健康的飲品。
但是市面上銷售的一些綠茶飲料就不一定了。
它們中很多都是綠茶粉衝的,並不是真正的茶葉衝泡而成,並且其中含有諸如糖精、防腐劑、香精等各類食物添加劑,是披著健康「外皮」的甜味飲料。
如果想喝綠茶,還是自己在家衝泡更好。
快衝燕麥片燕麥其實是一種含有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纖維的健康食物。早餐選擇燕麥是再健康不過的了。
但是市面上銷售的一些包裝好看的快衝燕麥片就另當別論了。
這類燕麥片僅用少量的燕麥穀物,同時添加加多的色素、防腐劑、白砂糖、玉米糖漿等,製作成「五顏六色」的穀物早餐,而其中的營養價值大大降低,還給人體攝入很多不必要的添加劑。
加工酸奶酸奶是經過牛奶發酵後形成的食物,不僅含有牛奶中豐富的鈣、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同時還含有牛奶中所沒有的益生菌,有利於腸道以及全身健康。
很多老年人腸胃吸收能力較弱,喝牛奶會導致拉肚子,這時候酸奶就是很好的選擇。但是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很多酸奶已經「變味」了。
它們的口感、味道越來越好,口味種類越來越多,例如草莓味、巧克力味等等,但是添加劑也越來越多。
它們中很多其實已經不能算是酸奶,頂多只能算是好喝的飲料了。那麼如何區分酸奶正不正宗呢?
第一看標誌。一些標有復原乳字樣的酸奶,是奶粉衝泡後發酵的,而不是用鮮奶發酵,營養會大打折扣。
第二看配料表。配料表中添加劑越少,說明酸奶越正宗,配料表中排在前面的,表明該成分含量最多,大家可以以此區分。
第三看蛋白質含量。酸奶中蛋白質含量越高,說明酸奶越純,一般100g酸奶的蛋白質在2~3g為佳。
加工肉類食物市面上銷售的各類香腸,由於添加各類防腐劑、增色劑、香精等成分,看起來健康,其實食用過多會加重肝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