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轉發自微信公眾號「老餅」。
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好!又到了老餅老師講開封故事的時間了。春節已過,我們又迎來了新年的春天,春天是希望,是我們永遠歌頌的主題。從古至今眾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描寫春天的名詞佳句,在眾多耳熟能詳的佳句中,「紅杏枝頭春意鬧」這句你一定不會陌生,它的作者就是北宋時期的宋祁。正因為寫出了這句詞,他有個綽號叫「紅杏尚書」,關於宋祁不知你了解多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講他的故事。
宋祁出生於北宋鹹平元年的雍丘(雍丘就是開封杞縣,現在歸民權縣雙塔鄉),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史學家、詩人。據史料記載,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宋庠、宋祁兩兄弟中同榜甲科進士。地方官隨即修六稜十三級磚塔一對,謂之「雙狀元塔」,以示紀念。(遺憾的是「文革」被毀,現在的雙塔是新建的)當時,禮部本擬定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是章獻皇后覺得弟弟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於是定宋庠為頭名狀元,而把宋祁放在第十位,世人稱他倆為「大小宋」或「二宋」。
宋祁任尚書工部員外郎時,有一年春天,他和朋友們一起去踏青。見良辰美景,文人騷客自然要縱酒填詞。一枝紅杏映入宋祁的眼帘,他靈機一動,寫下了著名的《玉樓春》:東城漸覺風光好,穀皺波紋迎春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名噪詞壇,深受社會各界的關注。這首《玉樓春》很快傳遍了東京城,最後仁宗皇帝也知道了,他對宋祁有了極深的印象。
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天,宋祁路過繁臺大街,正巧迎面遇上皇家車隊,宋祁倉皇避讓,險些摔倒。正在十分尷尬之時,只聽車內有人輕輕叫了一聲:「小宋。」宋祁抬頭看時,只見一位妙齡宮女對他嫣然一笑,這領宋祁神魂搖蕩,久久難以平靜。有了這次意外的邂逅,他回去便寫了一首《鷓鴣天》:「畫轂(gǔ)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遊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來記述這段如夢的經歷,表達自己不得再見美人的悵然之憾。新詞一出,立刻在京師傳唱開來,後來競又傳到了仁宗皇帝的耳朵裡。仁宗皇帝很欣賞宋祁的才情。他還專門找到了那位宮女,然後就召宋祁上殿,專門向宋祁提起這件事。宋祁當時誠惶誠恐,羞愧難當。仁宗笑著打趣說:「蓬山並不遠呀。」說完,就把那個宮女賞賜給了他。宋祁因佳曲得到一段姻緣,成為一時的美談。
由於得到仁宗皇帝的賞識,宋祁曾上書言政。寶元二年(1024年),宋祁權三司度支判官時,西北邊境戰事不斷,國家財政拮据,宋祁上書談「三冗三費」的問題。他指出:「何謂三冗?天下有定官無限員,一冗也;天下廂軍不任戰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日益多而無定數,三冗也……」所謂「三費」是「一曰道場齋醮」之費;「二曰京師寺觀」之費;「三曰使相節度」之費。最後他說:「臣聽說人自己不做表率別人就不會跟從,自身不帶頭也不會讓百姓信服。陛下如能自身儉樸,訓示四方,衣帶服飾,酒漿膳食,不要超過舊規,請從陛下開始;錦繡彩服,珠玉寶物,不得隨意浪費,請從後宮開始。」直言朝庭應該精兵簡政,節約財政。
宋祁一生最大的貢獻是修編史書。宋仁宗時期,宋三館(昭文館、集賢院、史館)所藏圖籍,存在有大量錯誤、雜亂、殘缺不全的問題。仁宗皇帝命宋祁和翰林學士張觀、知制誥李淑等人,審查定勘館閣正副樣本,有錯誤重複的地方刪除,殘缺不全的地方予以補寫校正,最後仿唐《開元四部書目》的書體,著目錄名為《崇文總目》。宋祁又與歐陽修合撰《新唐書》(原名《唐書》,為區別五代後晉時官修的《舊唐書》,故稱《新唐書》),加錄唐代學者自著之書,有28469卷,其中列傳一百五十卷就出自宋祁之手。《新唐書》的修訂對研究唐代學術文化有重要意義。
宋祁晚年在成都當太守,還寫了一本記錄劍南地區草木、藥材、鳥獸等物種的書,那是極有歷史價值的《益部方物略記》一書。
小朋友們,今天我講了宋祁的故事,他親哥哥叫宋庠,也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宋祁的族叔宋準在開寶六年(973年)參加了進士考試,由於成績優秀,文採出類拔萃,宋太祖趙匡胤還親自面試,被擢為進士甲科的第一名,也是狀元。這樣,在北宋歷史上曾湧現出過幾對「父子兄弟以功名、文章著聞於世者」,咱們開封這宋氏三人,就是其中之一,他們的經歷在中國歷史上傳為美談。由於我水平有限,講的不到位的地方,歡迎留言批評指正,謝謝收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