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五分錢,太多人不以為然了,現在的五分錢連超市的購物袋都買不了,還能做什麼?可遠在山西介休的韻達快遞小夥子卻用五分錢幹出了大名堂。
在山西介休,提起韻達快遞負責人任濤沒有人不豎大拇指的,他熱心公益、樂於助人、情系困難人群。這個憨厚靦腆的樸實小夥,用他的一腔熱血溫暖了太多需要幫助的人。馬上奔40的他被身邊的朋友親切的稱為「任大哥」。
走進他的辦公室,我們一眼就看到擺在柜子上、掛在牆上的滿滿榮譽:介休市公益愛心典範、介休市第三屆道德模範提名獎、公益愛心單位……任濤幹快遞7個年頭了,也做了7年的公益慈善,這滿滿的榮譽就像一張張掛在牆上的「慈善檔案」,記錄著他一路的艱辛與收穫,也沉甸甸地印入了我們的心中。
公益初心,知恩感恩
2003年任濤走出校園開始打工掙錢,賣過建材,搞過裝潢,做過建築工人,在各類行業裡摸爬滾打七八年,生活的磨練讓他更踏實沉穩。2009年,他在外省建築工地打零工時,急性闌尾炎發作,工地同事緊急把他送到附近醫院治療,由於親人不在身邊,十多位工地同事慷慨解囊為他湊齊了手術費,使他轉危為安,順利康復。之後,他暗暗下定決心,「等我創業成功了,一定要盡我所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2010年「網購風」悄然興起,在與朋友聊天時,朋友講在上海時使用「小」快遞的經歷,由於當時介休只有郵政特快專遞這個「大快遞」,他預感快遞需求會越來越多,快遞行業會有很大發展潛力。於是在朋友的推薦下,他在家鄉介休開辦了韻達快遞。從當初一個人的公司,發展到今天,短短7年時間,現在韻達介休分公司固定資產達100多萬元,營業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各種規格貨車22輛,快遞業務人員達17人。正常情況下,一天派件3200件,高峰期達5000件。市場部、營運部、客服部等部門健全,管理逐步走向正規。
「投身快遞行業,把事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儘自己微薄之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任濤說,這是他創業初期做出的一個重要的決定。
公益善舉,溫暖人心
近年來,晉中市郵政管理局按照國家局、省局部署,大力開展整治行業安全隱患和非法經營行為,提升快遞服務質量;積極推進「快遞下鄉」「快遞+」等工程,引導企業積極服務地方產業發展,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物流通道。「任濤是近年來晉中快遞行業的佼佼者,介休韻達是全市第一批營業網點規範化標準化達標企業、第一批鄉鎮快遞網點全覆蓋企業、第一批服務地方農特產品示範企業、第一家購置安檢機的縣級企業……他的快遞事業做的風生水起的同時,他的愛心公益也做的不含糊,公益善舉得到社會各界和介休市市長張馳的稱讚。」市郵政管理局負責人說。
在與任濤的交流中,他很少提及他的成績與艱辛,提的最多的就是他對自己快遞事業的憧憬和他的「公益夢」。在7年的公益路上,任濤跑遍了介休的貧困山區,給貧困兒童送去生活、學習用品,給農村留守的孤寡老人送去慰問品,給敬老院、環衛工人、一線交警送去溫暖。
他還利用自身韻達快遞網絡物流渠道,與介休青年志願者協會合作,先後開展了「扶困捐衣送溫暖」和「扶困川黔貧困兒童放飛介休千裡溫情」大型公益愛心活動,號召市民為貧困地區群眾捐衣捐物捐圖書,任濤自掏寄遞費,將籌集到的物資運往西藏、四川等貧困地區及受災群眾手中。5年來,任濤團隊共寄遞的愛心物資達30餘噸,寄遞費多達7萬元。
築夢路上,公益隨行
任濤認為,自己事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離不開家鄉人民的信賴和肯定,為了能更好地回報社會和家鄉父老鄉親,並將公益行動堅持做下去。他又動起了腦筋,現在每天進出港快達件3500件左右,是否可以從每件快件的毛利中提取出一定的數額作為公益基金,長期堅持下去?想法一出,他一邊測算具體的提取金額,一邊與介休青年志願者協會商洽合作意向。最終,在不影響企業正常運行,不影響一線快遞員利益的情況下,他決定從每件進出港快件的毛利中拿出5分錢做公益。
任濤說:「我的『5分錢公益』得到了全體員工的支持,我很感謝他們。沒有他們的支持與信任,我不會堅持這麼久。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活動,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用我自身的能力為社會做點貢獻,為貧困地區鄉親父老帶去溫暖。」
介休青年志願者協會的負責人霍俊平說:「任濤多年來熱心公益事業,從2012年到現在,他的『5分錢公益』已經捐出累計達19.5萬元。他的慈善心感動了身邊的人,更感染了大家的公益情,他是介休人的榜樣,更是介休人的驕傲。」
提到未來的發展願景,任濤信心滿滿。他說:「國家郵政局提出落實為民惠民7件實事,作為戰鬥在一線的快遞人責無旁貸,將利用這幾年來做快遞積累下來的快遞資源,服務好介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同時,在服務農村電商、服務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服務脫貧攻堅等方面下功夫,出成績,並在公益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