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出庭作證費用誰來承擔?

2022-01-03 湖南湘晟律師事務所

1. 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一方當事人先行墊付為原則,法院墊付為例外的規則。

對於證人出庭作證費用的負擔問題,2012年民事訴訟法沿用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基本規則,由申請的一方當事人先行墊付,這一「誰申請、誰墊付」的做法同預交案件受理費或者鑑定費等一致,便於操作,也可以直接推動證人出庭作證。對於生活確有困難而無法先行墊付證人出庭費用的當事人,有必要考慮通過法律援助的方式予以解決。在當事人沒有申請證人出庭作證,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的情況下,則由人民法院先行墊付。但在這裡,必須注意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必須依法進行。原則上講,應當屬於人民法院需要依照職權調查取證範圍的事項,才可以由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對於非屬人民法院依照職權調查取證範圍的事項,則有必要依照舉證責任的基本規則,由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在經過必要釋明後,其仍不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敗訴後果。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維護法院的中立地位,避免造成法院幫一方當事人找證人的現象出現。

2. 敗訴方最終承擔的規則。

敗訴方最終承擔證人出庭作證的合理費用,也是與案件受理費、鑑定費的處理方式相一致,便於實務操作,也符合人們的一般法律觀念。有一種觀點認為,證人制度的設立是為了幫助法官查出案件的真相,保證國家的司法公正和維護國家的司法秩序。證人由於履行其法定義務、幫助法院查明事實而出庭作證,有關費用由當事人負擔不盡合理,也容易滋生收買證人的情況。因此,應當從立法層面建立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補償機制,由國家負擔相應的費用。這一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在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陳述證言乃法院實施證據調查行為的一部分,其對於法院作出正確的裁判以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私權爭執具有重要的作用,故證人因出庭作證而產生的費用理應作為訴訟費用的一部分由當事人承擔。從本質上講,證人出庭作證費用作為訴訟費用的一部分由當事人承擔乃當事人請求國家依民事訴訟程序解決彼此之間的私權紛爭所應盡之公法上的負擔。由於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存在本質不同,它畢竟屬於解決雙方當事人的糾紛,涉及到雙方當事人的利益衝突,最終會存在敗訴的一方當事人,如果由法院最終承擔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容易給人以法院幫一方當事人打官司的形象,有違法院的中立地位。而且在認定事實清楚、裁判結果正確的前提下,該糾紛訴至法院通常也是由於敗訴方不履行相應的義務所導致,在訴訟中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也是為查明案件事實所必需,如果後來敗訴的一方當事人能夠依法履行相應的義務,則就不會產生證人出庭作證費用的問題,因此,由敗訴方承擔證人出庭作證費用,也具有現實合理性。

3. 證人出庭作證費用的範圍。

依據2012年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證人因履行出庭作證義務而支出費用包括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費用以及誤工損失。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費用屬於直接損失的範疇,而誤工損失則屬於間接損失的範疇。我們認為,對於上述費用範圍的確定,有必要參照既有司法解釋的規定或者確定統一的相對合理的標準來確定相應的補償數額,以免一方當事人借支付證人出庭作證產生的合理費用為由,行變相收買證人之實。比如,對於直接損失範疇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應當依據實際支出的票據為準,但是應不能超過「必要限度」。對此有必要考慮確定一個以普通自然人的住、行、食為基礎的差旅費報銷標窿,根據證人的遠近、交通狀況、生活水平決定,不能過高也不宜過低。比如,證人的交通補償費必須是從證人住所到要求出庭的法院之間最直接路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所花費的費用。如果其路程的全部或一部分由公路、鐵路和民航組成,其費用也應包括乘坐汽車、火車和飛機的費用。對於間接損失範疇的誤工費,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的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人狀況確定。受害人有固定收人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人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人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人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人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對於證人出庭作證而產生的誤工損失,可以參照上述規定予以認定。

4. 關於證人作偽證或出庭後拒絕作證時的證人出庭作證費用的承擔問題。

在證人作偽證的情況下,因此行為構成違法,其應當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這時證人就出庭作證產生的各項費用要求當事人承擔,欠缺適法的原因,故此費用應當由其自行承擔。對於證人出庭後拒絕作證的情形,理論界和實務界存有一定爭議。一種意見認為,「作為接受補償的主體,證人必須是願意出庭的證人,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證人無權得到補償。」但另一種意見認為,建立證人經濟補償制度的目的是鼓勵證人出庭作證,是為了解決證人不願意(包括拒絕)出庭作證的難題。從一定意義上說,證人經濟補償制度調整的主要對象正是那些。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證人。對這部分證人,通過一定經濟利益的刺激,或者是經過司法工作人員的說服教育,向他們陳明利害,試圖使他們改變態度,從先前的。拒絕。轉變為"願意。,從而達到取證的目的。我們認為,上述意見都有一定道理,確定是否給予證人出庭作證必要補償的基本前提就是證人履行出庭作證義務,只要證人最終在法庭上如實地履行了自己的作證義務,都應當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

——節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修改條文適用解答》,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法修改研究小組辦公室編著。

相關焦點

  • 第79講:第七十五條「證人出庭作證費用的支付」
    證人出庭作證後,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證人出庭作證費用。證人有
  • 《證據新規》中「證人出庭作證」相關規定的解讀
    根據《民訴法解釋》第119條和第120條的規定,法院在證人出庭作證前應當告知其如實作證的義務以及作偽證的法律後果,並責令其籤署保證書,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除外。證人拒絕籤署保證書的,不得作證,並自行承擔相關費用。
  • 證人出庭作證的困境與出路
    (三)證人出庭作證的強制措施和處罰措施有待解決  我國《刑事訴訟法》沒有強制證人出庭作證的相關規定,只是規定了證人作證的義務而沒有直接規定證人有出庭的義務,對於證人不出庭作證會有怎麼樣的後果,法律則沒有規定;在證人的責任方面,即沒有規定證人拒絕出庭應承擔的法律後果,也沒有規定證人到庭拒絕作證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因缺乏處罰的法律依據,由此造成對刑事審判中拒證證人束手無策的尷尬局面
  • 證人出庭作證的正確方式
    證人證言作為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類型之一,在訴訟中比較常見而且容易獲得。所以很多案件在沒有其他書面證據的情況下,當時都會申請證人出庭作證。那麼申請證人出庭作證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首先申請證人出庭作證要在提交書面的證人出庭作證申請書,證人出庭作證申請書要寫明申請的證人的具體身份信息。該申請書要在開庭前提交法院。開庭審理前如果有證人的話,證人需要在庭外等候。這個是法庭紀律的要求。一般如果一方當事人由代理律師的,都會在庭前通知證人在庭外等候。當然,如果你沒有律師事先也不知道證人需要退出法庭也無妨。
  • 刑事案件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嗎?
    一、刑事案件證人可以不出庭作證嗎可以不出庭。控辯審三方都認為沒有必要出庭的證人可以不出庭,經辯護律師申請人民法院通知的證人可以自己決定是否出庭,刑事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可以拒絕包括法院要求的出庭請求。
  • 「強制證人出庭作證」之制度解析
    根據洛克的理論,處在自然狀態中的人們是自身的法官,是人們「甘願放棄他們各自單獨行使懲罰的權力」,交由他們中間被指定的人來專門加以行使,並且要按照社會所一致同意的或他們為此目的而授權的代表所一致同意的規定來行使。
  • 專家談民訴法修改:應建證人強制出庭作證制度
    證人出庭作證制度進一步完善出庭費用敗訴方負擔  一線法官表示:提高證人出庭率應建立人身保障機制  證人出庭率低長期困擾著我國民事審判工作。本次民事訴訟法修改對證人出庭制度進行了完善,相關法條從一條擴充到三條。
  • 刑事案件中什麼人可以作為證人出庭作證?
    所以說這三類人不能作為刑事案件的證人。對比民事訴訟法關於證人的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相比較之下,民事訴訟證人的規定相對比較寬鬆,並沒有把年幼的、生理及精神有缺陷的人排除在外。雖然法官在審理時也會考慮這些人出具的證明的證明力大小,但是還是給了其出庭作證的機會。
  • 證人強制出庭作證的保障機制
    但是,對於如何對證人及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進行保護,三機關如何分工負責,證人因作證而產生的費用應當由哪個部門具體負責,對威脅、恐嚇、報復、打擊、陷害證人的情況如何處理,缺乏明確規定。相互矛盾以及過於寬泛的法律規定是證人不出庭作證的根源所在。立法者將證人出庭和宣讀證言並立是考慮到案情的差異性的存在,但在司法實踐中,宣讀證言筆錄幾乎代替證人出庭,成為證人證言這一法定證據的主要舉證方式。
  • 證人出庭作證先宣誓!五華法院首試「證人具結制度」
    該案原告黃某訴請要求被告劉某及代理被告籤署借款協議並實際接受現金交付的被告陳某向其承擔還款責任。針對黃某的訴訟請求及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陳某於舉證期限內向法院申請證人楊某出庭作證,所需證明內容涉及借貸雙方現金交付本金數額的確定、案外人接收款項等案件事實。法院審查後同意證人出庭作證。庭審中,楊某面對莊嚴的國徽,在法官、原告及被告三方的監督下鄭重承諾。
  • 修改後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關於證人出庭作證的變化...
    證人可以預先支取出庭費用 06 第75條 證人出庭作證後,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證人出庭作證費用。證人有困難需要預先支取出庭作證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證人的申請在出庭作證前支付。 證人出庭作證的費用,按照《民訴法司法解釋》第118條,是由申請人預繳。《訴訟費用繳納辦法》第1條第(三)項也規定,證人出庭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屬於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繳納的訴訟費範圍。法院在判決時,也會明確證人出庭費用的承擔。
  • 證人出庭作證先宣誓 綏江法院啟用證人具結制度
    證人出庭作證先宣誓 綏江法院啟用證人具結制度 2020-05-13 0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院院長籤發出庭令可強制證人出庭作證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楊維漢)為保障當事人的質證權,提高庭審質量,最高法院24日公布的新刑訴法司法解釋規定,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法庭對其證言的真實性無法確認的,該證人證言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對符合條件的證人,經院長籤發強制證人出庭令,可以強制其出庭。
  • 民事訴訟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探討
    2.證人出庭作證比例畸低出庭作證作為證人提供證言證明案件事實的方式之一,其比例顯著低於證人提供書面證言作證,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證人並非當事人,法院審理案件作出的裁判結果與證人沒有權利義務上的聯繫,且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制度不同於刑事訴訟,不具有強制證人出庭作證的措施。
  • 刑事案件中證人一定要出庭作證嗎?證人不出庭的有什麼後果?
    在英美法系國家,證人通常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經過宣誓或莊嚴的聲明對案件有關事實口頭作證的人。證人有兩類:一類是非專家證人,他們是就其親身體驗感知的事實陳述作證的人;另一類是專家證人,他們是基於專門知識對爭點事實作出判斷而提出意見的人。
  • 證人出庭作證的最新規則
    一、無正當理由未出庭的證人以書面等方式提供的證言,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雖然08年的《證據規定》中,證人如果未出庭作證,法院往往不予採信證人證言的真實性,但是否對證人證言的內容進行參考,沒有明確說明。
  • 規範刑事公訴案件證人出庭作證
    、重慶市公安局、重慶市司法局制定《關於刑事公訴案件證人出庭作證的若干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  《規定》共54條,從細化證人應當出庭作證的情形、明確證人出庭作證的啟動流程和詢問規則等七個方面,對證人出庭作證規範進行了細化。  《規定》列舉了證人應當出庭作證的七種情形,明確了證人出庭作證程序有依申請和依職權兩種啟動方式。依申請啟動的申請主體是控辯雙方,包括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及其訴訟代理人。
  • 桐廬法院首次適用新刑訴法 強制證人出庭作證
    桐廬法院首次適用新刑訴法 強制證人出庭作證 2013年01月24日 10:52:12   如果,你是一件案子的證人,法院需要你出庭作證,你會出席嗎?要是在以前,或許你可以選擇不出席,但是現在,你必須出席!
  • 證人不出庭作證證言是否有證明力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做證。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從上述法條不難看出,出庭作證是證人的義務。司法實踐中,對於刑事案件,由於其維護的不僅是受害人的利益,還兼具打擊犯罪的維護社會秩序的公益。所以刑事案件中證人出庭作證一般都是由國家機關要求的,比如說公安機關在偵查階段發現的證人等。證人出庭作證也具有一定的強制性。
  • 證人出庭作證前需先宣讀保證書
    證人出庭作證前需先宣讀保證書 2020-05-20 0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