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只有收入少的普通人才關心國家和國際大事嗎?我對這種觀點持一種反對態度。一個人對於國家事務的關心,對於世界局勢的了解,並不會因為一個人過得好和不好而產生太大關係。
關心國家大事是一種品德和見識
那些建築工地上的普通勞動者,他們在閒暇之餘可以聊一聊國家的發展,也可以關注美國總統大選,當然也可以聊一聊我們的嫦娥5號探測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大海溝下潛、新冠疫情在我國以及新冠疫情在世界,華為的孟晚舟什麼時候能夠回國等等這些都沒有問題。這只是這些普通勞動者在閒暇之餘的談資。
對於那些比較富有的社會上層人士,他們會基於個人的利益和喜好,去研究我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國家關係,去研究中國製造,中國5G技術,去評判中美關係未來的發展,這一波人也在關心國家的事務,當然也會關心世界格局。
從小養成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
所以我從來不會認為,討論國家大事,關心世界格局只是普通人的專利,那些比較富有的社會上層人士照樣也會關注,只是大家對於這件事情討論和關注的側重點不同而已。
古人說過一句話「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所以我認為一個人不管是過得好還是過得不好,對國家事物保持關心和熱情,對世界格局能夠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我反而認為這其中閃耀著人性的光芒。
時刻保持對國家事務及國際局勢的關注
另外我們還需要糾正一個問題,一個人過得很好或者過得不好的標準其實是很難界定的,自己過得好不好,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但是這都不影響自己對國事家事。以及天下大事的關心。
我也要關心國家大事
作為一個堂堂正正、血有肉有擔當的中國人,時刻保持對國家事務的關注,對國際格局的關注,這是我們應該有的品格,這種品格不分一個人處於社會的哪個階層,也不在乎每個人收入的高低。
(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