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我很欣慰,我用了那把小錘

2020-08-19 荷聲姐姐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看了無數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青年才俊,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和她的高爾夫教練被雙雙殺死在家中的床上,他成了最大嫌疑人。

他的確曾有過殺人的念頭,也買了槍,子彈上了膛,但在酒醒的那一刻,他放棄了,將手槍扔進了河裡。


警方沒有打撈到他說的那把槍,所有的證據都對他不利,於是他被判有罪,終身監禁。肖申克監獄,成了他下半輩子的囚籠。

01

肖申克監獄裡的犯人頭瑞德,此時已經在這裡呆了20年。按照慣例,他在接受每隔十年的假釋申請審核。

法官詢問他是否改造良好,瑞德回答中規中矩,聽起來痛心疾首,後悔莫及,並表示已經痛改前非。但並未獲得法官的信任,申請被駁回。

瑞德似乎預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所以也沒有太多失望。其實,他是已經適應了監獄的生活。


在這裡,他因為有門路為犯友們搞到香菸、大麻、白蘭地等等,一切監獄裡買不到的東西,加上他20年的獄齡,成了所有犯人或尊敬或敬畏的對象。

所以瑞德覺得,外面的世界腥風血雨,他寧願在監獄裡享受這份安全愜意的生活。

監獄圖書館員老布就是最好的反例。他在這裡已經呆了50多年,「功德圓滿」就要出獄了,可是他卻拿刀挾持獄友,企圖以再次犯罪,留在這裡。

老布沒有得逞,回到「自由」的社會上,已經完全不能生存了。他1902年入獄的時候,街上很難得看到一輛汽車,1959年出獄,大街上的汽車已經堵得連人走路都困難了。

在監獄裡,他管理著那個沒有基本書的圖書館,自己有書讀,還力所能及的幫到一些願意讀書的人,感覺自己還有點價值。


他出來了,沒有其他技能,那點圖書館的工作經歷,不夠他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又年老體弱,分配給他的超市包裝員工作,他也不能勝任,他只有唯一一條路,就是死,他選擇了上吊自殺。

瑞德從老布的結局看到了自己的將來,因此得出總結:「這些高牆還真是有點意思。一開始你痛恨它,然後你對它就習慣了。等相當的時間過去後,你就會依賴它。那就是體制化。」

實際上,一旦有了依賴,不管你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也都等於絕了希望,你就是在等死。

02

安迪和其他新犯人來到肖申克時,瑞德用自己的經驗判斷,安迪會是最先崩潰的那個人。

因為安迪雖然是新犯人中最高大的那一位,有富貴相,但看上去卻像一個文弱書生,像風一樣會被吹倒,臉上帶著迷惘,感覺還沒有進入「犯人」的狀態。


但瑞德的判斷失誤了,輸了10支煙。

一個人被冤枉,要終身失去自由,與世隔絕,受人管制,一般人都會表現出會恐懼絕望害怕。

但安迪卻沒有。

安迪此刻看起來很迷茫,是因為他的腦海一定還在想著案情,想著妻子怎麼會背叛自己?想著妻子雖然背叛了他,他還是很愛她的,他還在為妻子的死去傷心。想著為什麼他的槍沒有被打撈出來……一切來得太快了,所以他剛進監獄,還處於懵逼狀態。

瑞德以自己的人生經驗認為,這樣一個書生氣十足的人,一旦進了狹小的牢房,明白坐監獄是怎麼回事,肯定會嚇到崩潰的。

安迪進了牢房,把狹小的空間,布置得像一間溫馨的小臥室,牆上掛了畫框,還從瑞德那裡買到明星的海報,貼在牆上。

他還收集各種石頭,把它們雕刻成各種藝術品,放在窗臺。

在放風的時候,安迪雖然不怎麼與人交談,但他也像無憂無慮的在閒逛,好像在逛公園。

給外人感覺他是安安心心打算在這裡過完一生了,這就令瑞德看不懂了。

瑞德沒有想到的是,安迪內心如此強大。也許在他被判刑的那一刻,或是在看到第一個崩潰的那個胖子,大家都還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就被獄警打死了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決定,絕不會讓自己的下半輩子浪費在監獄裡。


安迪請瑞德幫他弄到一把小錘,起先瑞德懷疑到安迪會用它來挖洞,到貨物寄到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的懷疑完全是個笑話:這樣一把小錘用來挖洞逃跑,至少得600年時間。

但瑞德還是想錯了。

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著生,有的忙著死。

03

其實,安迪是在布置假象。他要給獄警留下他是一個奇石愛好者的印象,喜歡雕刻小玩意,喜歡藝術。這樣即使那個小錘被搜出來,也不會懷疑他會用它來挖洞。

一開始就貼那幅巨大的女歌星海報在牆上,而且舊了又換新的,一直都在那裡,可以為他證明他就是一個追星族,不會讓人聯想到那海報後面的秘密。

基佬們的多次騷擾、暴打,沒有讓安迪屈從,但他受再重的傷,也一直隱忍,從不舉報。對應他來說,這些都是小事,他有更重要的事要辦。

一次偶然的機會,安迪幫助那個最嚴厲的獄警做稅務帳,讓他繼承了一筆遺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所有獄警都來找他幫忙,連典獄長也讓安迪為他洗黑錢。

這樣他就得到獄警的保護,那些基佬再也不敢來找他的麻煩了,他還被安排到了圖書館工作,更便於為典獄長和獄警們服務。

而安迪也有了相對自由的時間,和更多的資源,來開展自己的計劃。比如,他在為典獄長和獄警們做財務帳時,就開始打算如何轉移典獄長的這些黑錢,如何舉報貪汙腐敗又冷酷無情、草菅人命的典獄長和預警。

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安迪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希望,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那個希望。

04

其實,入獄19年多了,安迪挖的那個洞,也基本上完成了,但他一直沒有採取行動。因為馬上就到20年,他有一次機會申請假釋。畢竟越獄很危險,一旦不成功可能就會被打死。

監獄裡來了一個小夥子湯米,是個慣偷,從13歲起就進出各個監獄,這次又因為偷了一臺電視機,被判兩年監禁,來到肖申克。

湯米性格很可愛,開朗活潑,富有朝氣。安迪覺得這樣聰明可愛的一個小青年,如果一輩子就當一個小偷,出入於監獄,就太可惜了。

於是安迪開導湯米,教他讀書寫字,最後竟然幫助他獲得了晉升高等教育的機會。


湯米偶然得知安迪入獄的原因,想起他曾經在另一個監獄的獄友,講給他聽他殺人的故事。

那是一個殺人狂魔,不高興了就想殺人。一次偶然心情不好,闖進了一個銀行家的家裡,殺死了一對在做愛的男女。

後來他聽說,那對男女是在偷情,那個男的是一個高爾夫教練,女人的銀行家丈夫背了鍋,被判無期徒刑。

這顯然就是安迪的案子。湯米願意為安迪作證翻案,但典獄長卻把湯米秘密處死了,再沒有人為安迪作證,永遠也別想自證清白了。

安迪知道,這是典獄長不想讓他出獄,即使自己申請假釋,也絕不會獲得通過。因為他為典獄長做假帳洗錢,因為典獄長要他一輩子為他保密,無論如何是不會放他出去的。

甚至有可能,典獄長在他退休那天,不再需要安迪為他做帳了時,也會將他秘密處決。

安迪唯一的出路,就是自我救贖,所以,他不能再等。


他鑽進了那個用了20年時間,用一把小錘,一點一點鑿出的隧道,穿過了足有半英裡長的下水道,最後被汙泥濁水衝入河流,越獄成功。

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他們的羽毛太鮮亮了。當它們飛走的時候,你心底裡知道把他們關起來是一種罪惡,你會因此而振奮。

05

其實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生活在一座肖申克監獄裡呢?

比如說我一個同事,男友是外地人,很相愛,他們兩人都分別參加工作十多年,在各自的行業裡熟門熟路,薪資也很高,兩人都捨不得放棄,不敢跨出那一步。

所以兩人相愛了多年,最終只能分手。這兩人倒是性格相合,都怕到了新地方,一切都要重來,沒有人願意為對方打破習慣。

不願意犧牲習慣,脫離舒適區,那就只有犧牲幸福。

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我自己也曾經深陷精神的囚籠。

13年前我和前夫離婚時,是因為他好賭,賭光了所有家產,連女兒的幾萬元高中擇校費,也被他偷偷退了拿去賭了,我忍無可忍,提出和他離婚。

從民政局領了離婚證出來那一刻,我傷心至極,可我看到他,卻好像如釋重負的樣子。

後來從他的朋友們口中得知,他之所以要去賭,是因為他根本不愛我,然後數落我的種種不是,連他的朋友都認為,我對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們十八、九歲在大學讀書就談的戀愛,從認識到結婚、離婚,已有20多年,我一直認為我們是有感情的,但他卻用這種說辭,將他的墮落歸咎於我。

離婚對於一個女人的打擊本來就夠大的吧?但當你知道,你從來就沒有被人愛過,你在他的心裡如此不堪,為了擺脫你,他竟然用了那樣的方式。

一個活了小半輩子的女人,被否定得一無是處,你是一個多麼喪的人!我那段時間幾乎生無可戀,幸虧還有一個女兒需要撫養,讓我覺得世上還有牽掛。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電影頻道看到了《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一下子有被震撼的感覺。主人公安迪,用了20年時間,為自己鑿開了一條通往自由的隧道,除了因為他不願意臣服於那種生不如死的體制和習慣,更因為他不願意放棄生的希望。


安迪用自己的智慧、勇敢、堅毅和隱忍,救贖了自己,也救贖了所有需要救贖的人。

我永遠記得幾年後的某一天,我第一次開著用自己拼命工作掙得的一筆績效獎勵買來的車,載著已上大學的女兒去兜風的時候,女兒既興奮又嚴肅地問了我一句話:「某某某,你是怎麼做到的啊?!」

女兒沒有喊我媽媽,而是喊了我的名字。但我沒有生氣,反而很高興。我覺得,這是她站在一個成人的角度,對我的最高獎賞。

今天重看《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更多的感慨是重新認識了自我。我很自豪地發現,我和安迪竟然有那麼多契合點。

安迪的故事告訴那些深陷泥潭的人:你永遠都有一把能夠鑿開光明之路的小石錘,就看你有沒有勇氣和毅力,去使用它。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

如果我們都像安迪那樣永不放棄希望,永不逃避現實,那就沒有衝不出去的堡壘。

我很欣慰,我用了那把小錘。


相關焦點

  • 電影頻道•《肖申克的救贖》
    讓你難過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會笑著說出來文/繞月飛行28天這部電影如今位列IMDB Top250佳片榜單第一名《肖申克的救贖》作為1994年的經典影片的價值是無與倫比的,我把它作為電影頻道板塊的第一部電影開始。歡迎來到電影的世界一。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最終憑藉驚人的毅力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用一柄小錘挖通監獄成功出逃,並且成功揭露監獄長罪行並以自己虛構的身份完成救贖的故事。《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評分9.6,鮮有對手。電影的名稱叫肖申克的救贖,有幾個含義在內。
  • 如果你是《肖申克的救贖》主人公,你會用二十年去挖那個地道嗎?
    如果你是《肖申克的救贖》主人公,你會用二十年去挖那個地道嗎?《肖申克的救贖》是無數影迷心目中的神作,是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好電影。很多時候片荒了,就會把它拾起來再看一遍,每次看都有新的體會。肖申克的救贖說到這部電影,我就想到了一個段子,以前有朋友說「哇,肖申克好帥,很有型」,其實我的內心是懵逼的。
  • 《肖申克的救贖》
    電影獲得大成功以後,史蒂芬.金特意用 一個精緻的扁將弗蘭克給他的5000美元表起來退還給了弗蘭克,這是藝術大師間的配合交流。《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於1994年,同年上映的電影還有《阿甘正傳》《低俗小說》.等眾多優秀電影。因此1994年被譽為「上帝想看電影的一年」,同時出現了多部日後幾乎的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
  • 肖申克的救贖丨免費觀看
    《肖申克的救贖》重映,這部電影有鮮為人知的15個秘密7、萬幸的結尾後來統計,電影中最受歡迎的場景是這兩個:一個是天台喝酒,一個是最後重逢。但其實,史蒂芬·金小說裡是並沒有最後這個場景,編劇導演在剪輯的時候考察要不要加上。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他們進行了試影。不出意外,觀眾在他們重逢那一刻都哭了,於是這一段被保留。
  • 如果你是《肖申克的救贖》主人公,你會用二十年去挖地道嗎?
    1.如果你是會用二十年去挖那個地道嗎? 《肖申克的救贖》是無數影迷心目中的神作,是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好電影。 很多時候片荒了,就會把它拾起來再看一遍,每次看都有新的體會。
  • 一部電影史上的偉大改編:《肖申克的救贖》
    1994年一部電影史上永恆的經典之作《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國首映。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掀起了美國人的觀影狂潮,也創造了一個低成本高票房的電影奇蹟。而時到今日,這部電影仍以豆瓣評分9.5,超過80%的人給予4星或5星的評價傲視電影界,並被稱為電影史上永遠的第一名。
  • 這麼多年後,《肖申克的救贖》依然是我的片單第一
    你心中最愛的電影是哪部?2018年,《肖申克的救贖》成為了豆瓣第一部評分人數突破100萬的電影。現在,《肖申克的救贖》已經成為影史上最受影迷擁愛的電影之一,這部講述希望、自由和友情,優雅而動人的電影,至今仍力壓《教父》,成為IMDB網站用戶心目中的影史第一電影,2006年,《肖申克的救贖》被英國電影雜誌《帝國》讀者評為「影史最偉大電影」。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然而,這部拍攝於1994年的經典作品卻並沒有在當年的奧斯卡上放出光彩,因為它輸給了當時更加風光的「主旋律」電影《阿甘正傳》,依然是一部經典到不行的作品。這一年,《肖申克的救贖》好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被奧斯卡這個刻板的教師給帥選出了「好學生」的名單,入圍了七項大獎,卻是一個都沒給。
  • 它比《肖申克的救贖》差在哪?
    改編歸改編,可電影本身的局限性和其自身所特有的彈性是一樣的——很大。這也是我今天祭出《肖申克的救贖》的原因,看看這兩部大差不離的電影,究竟有何不同。N刷過肖申克的人,是否注意到一件事:整部電影從頭到尾,男主角Andy都處在「他者視角」。換句話說,觀眾從來都沒有走進過Andy的內心。
  • 也許是《肖申克的救贖》這樣的電影!
    肖申克監獄是美國社會最暴力、連環殺人犯、強姦犯和敲詐勒索犯最多的監獄,是一座重犯監獄。當溫文爾雅的安迪走進肖申克監獄時,他的第一印象似乎是風會把他吹倒。肖申克的第一天是最難熬的:赤身裸體,用水管清洗,噴灑殺蟲劑,接著是典獄長的訓話。
  • 希望、自由與救贖——淺析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 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該影片上映於1994年9月23日。
  • 當《肖申克的救贖》成為地質科學經典教材……
    來自小編的私心轉發…… 《肖申克的救贖》簡介:一場謀殺案使得銀行家Andy蒙冤入獄,被判無期徒刑,送入肖申克監獄。在監獄裡,他目睹了獄中黑暗、腐敗、以及人性泯滅,最後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場長達19年的自我救贖爆發,憑藉一絲不苟的本性和對希望的堅守,Andy成功越獄,重獲自由。  對於愛好地球科學的我們這也是一部地球科學的啟蒙教育片。
  • 「世界第一」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到底好在哪?
    史蒂芬·金的原著中篇小說Rita Hayworth and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麗塔·海華斯和肖申克的救贖》就用了這個敘述視角。肖申克小說開篇說:「我猜美國每個州立監獄和聯邦監獄裡,都有像我這樣的一號人物,不論什麼東西,我都能為你弄到手。」這裡的「我」是瑞德,他的敘述既是第一人稱同時又是旁觀者、見證者。
  • 電影 《肖申克救贖》20周年
  • 地球科學經典教材《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簡介:一場謀殺案使得銀行家Andy蒙冤入獄,被判無期徒刑,送入肖申克監獄。在監獄裡,他目睹了獄中黑暗、腐敗、以及人性泯滅,最後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場長達19年的自我救贖爆發,憑藉一絲不苟的本性和對希望的堅守,Andy成功越獄,重獲自由。對於愛好地球科學的我們這也是一部地球科學的啟蒙教育片。
  • 第1期:S君的高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S君從今天開始寫高分電影推薦的文章了,因為是第一期,篩選電影就是頭等大事。最終決定,還是把《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霸佔各大影評網站第一的影片排在第一期來講。《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中主角安迪一共用過3張海報,一方面是起到推動情節的左右,另外地方面反映著監獄外時代的變遷。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在大部分人看來,監獄和救贖,似乎並沒有什麼關聯。我對其的理解是,監獄是黑暗的,讓人跌入塵埃;救贖是光明的,使人看到希望。
  • 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運動鏡頭分析
    ,通過緩慢的拉鏡頭,將沙灘上的兩人畫面逐步擴展大海,既說明了電影結束,讓觀眾在電影情節中逐漸抽離,也展現了兩人終於自由,翻出圍牆重獲新生,在蔚藍海岸線,兩人划船前行,開啟新的人生,突出速度之快,在林中穿過,紀實性較強,使觀眾身臨其境,切實感受到主人公內心活動與心情,這不僅表現出他努力的動作姿態,也彰顯出他對現實的對抗不屈服,不逃避,不懼怕,即使面對狂風暴雨與政治威脅也絕不認命,這是一場自我的救贖與解放, 命運需要自己去爭取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誰在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至今仍是無數影迷心中的經典。豆瓣電影Top250的榜首,9.7分的超高評分,多達220萬+的評論,地位之高,流傳之廣,可見一斑。《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安迪挖通了隧道,八年後才開始越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很少有評論講到。在最終決定越獄之前,安迪與瑞德之間有一段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