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宏:烏鎮從破爛小鎮變為中國名片,我的6400字運營心得!

2021-02-17 鄉村振興戰略庫

陳向宏在混沌大學首次公開授課為我們講述如何將自己家鄉烏鎮,從一個破爛小鎮打造成世界級觀光小鎮的,值得一看。

 

我出生在烏鎮。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烏鎮人。

 

烏鎮以前不是一個旅遊小鎮,而是一個破破爛爛、毫無知名度的小鎮——跟中國江南的大多數古鎮一樣。它做旅遊比周莊晚了十年,比西塘晚了四年。

 

有人說,烏鎮是新建的。

 

也對。原來烏鎮西柵這一塊,就只有6萬平方米,現在有50多萬平方米,這是對的。

 

但也不對。橋還是原來的橋,街還是原來的街,重要的節點都在。

 

我概括了一下我的人生,在膨脹期也有很多夢想和雄心:比如,要做中國旅遊業的老大。但至少,在最初的15年,我都只在專心致志做烏鎮。

 

我只做了兩件事。第一,我做了一個殼。第二,往殼裡裝新東西。

 

打比方,就是像是一個老奶奶,滿嘴掉得只剩一顆牙。我沒有把她最後剩下的那顆老牙拔掉,做出一副全套的假牙給她裝上去。而是做了自然的生態牙給她鑲上去,給了她一口完整的新牙。

 

這兩件事始終圍繞著一個基點:體驗。

 

差異性形成競爭壁壘

 

烏鎮為什麼會成功?有兩點:

 

第一,創新;

第二,實幹。這兩點始終要有一個目標——我們要做的烏鎮是不一樣的。

 

烏鎮從觀光小鎮到度假小鎮到文化小鎮,核心是從資源產品和精神形態上製造差異性,生成商業模式,形成競爭壁壘。

 

焦裕祿說過一句話,讓我記憶極其深刻:不嚼別人的饃。什麼意思?別人嚼過的饃,也就是饅頭,我不嚼第二次。

 

這就是差異性。

 

烏鎮開發保護一期工程——東柵景區(觀光小鎮):放大資源的差異性,構建觀光類產品的觀感體驗感受,形成景區生來居上的獨特優勢。

 

那時候我用了半年把中國當時有名的幾個古鎮都看了一遍,發現它們有幾個共同點:

 

所有的古鎮都不是一次開發的。它們的形成,都是某個領導想起這件事,老百姓後面跟上,逐步開發的。沒有完整的產品形態考慮,甚至沒有停車場。所以,烏鎮的東柵,是第一個建立停車場的景區。

 

點經營為主。至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很多景區,這裡賣個東西,那裡掛個噴繪,導遊拼命講「我們這裡什麼皇帝來過,出過多少聖人,有過多少狀元」。這都是基本的套路。

 

我看到,別的所有古鎮都只有一條街或一塊地方像古鎮。那麼,做東柵景區,我要做的,是什麼東西呢?

 

我要做的,是整體風貌——不是做一個點,而是做一片。

 

於是,我拆掉了那個老區裡的新房子:所有與老區不協調的建築,七八十年代的宿舍樓,鐘擺大廈,我都拆了。我要做減法,這樣才能凸顯出老房子。

 

為什麼烏鎮在2000年一對外開放就可以後來居上?因為烏鎮討了一個巧:大家都覺得烏鎮像一個古鎮,是一個原汁原味的小鎮,這是其他古鎮沒有的。  

 

烏鎮開發保護二期——西柵景區(度假小鎮):用產品的差異性創造和放大度假客人的浸入式體驗感受,構建景區的差異於同類產品的差優勢。

 

如果說東柵是有資源的差異性,那麼,西柵就是有產品的差異性。東柵是白天遊,西柵是晚上遊,是度假遊,是住下來的旅遊,讓你來了還會再來的旅遊。

 

現代化小區有的東西,這個古鎮一定要有。我做了幾件事:

 

鋪建基礎設施。我自己建了液化氣站,讓家家戶戶通了管道煤氣。

 

建立直飲水廠。今天的古鎮,打開水龍頭是分級供水,有些可以直接飲用,有些是自來水。

 

搭建無線網絡。讓所有西柵人都能免費試用WIFI。

 

做度假旅遊,什麼樣的遊客最重要?住下來的人最重要。我做這些所有的設施是為什麼?給住下來的人。

 

某種形態上,遊客對古鎮的愛,是「偽愛」。他們來自北京、上海、杭州,每天看到高樓大廈,所以要逃離到古鎮。這裡,高樓大廈變成小橋流水。但還是過自己熟悉的生活的:你到一個地方的第一件事,是不是打開手機看有沒有WIFI?如果這個地方的WIFI是免費的,你馬上會對這個地方有好感。

 

民宿及景區內酒店

 

很多景區不重視住宿,它的商業模式就是門票。

 

但我不。如果我只是千辛萬苦做好了一個外部環境,讓高檔酒店進駐進來,這對我有什麼好處?只是在替酒店打工。

 

我在全國各地做了這麼多項目,有一個原則:景區內的住宿一律不合作,統統自己經營。

 

民宿

 

所有的民宿統一裝修,我們的民宿經營模式分兩類:

 

第一類,餐飲。我一分錢都不要。所有老闆只要進來,經過我們的考核後,所有收益100%歸你,但你要服從我的管理。

 

第二類,住宿。我們和老闆分成,我給你成本,給你清掃費,給你其他費用。

 

儘管看上去我們免費做了裝修,吃了虧,但有兩點好處:

 

保證在住宿率很低的情況下不浪費酒店的人力成本;

 

最主要的,在體驗過程中間,讓遊客面對面地感受最原汁原味的服務。

 

我們對民宿的管理有整套管理措施,細之又細,連不同功用的抹布都要分類,所有的地方都乾乾淨淨。

 

但有一點,你要手下達到你的要求,就要給他儘量多的收入。烏鎮民宿的基本經營戶,基本上有20-30萬的年收入。一年一家幾十萬的收入,他就不得不聽你的話。

 

我們有一個積分卡,你不服從管理就要從這裡出去。因為所有的裝修是我們的,你應該出去。所以我們的民宿就不會出現強買強賣這樣的事。

 

景區內酒店

 

我現在建酒店也都自己設計。傳統的酒店行業是計劃經濟的商務酒店思路,並沒轉到以體驗為中心的度假思維。

 

走廊

 

一般的酒店走廊在1.8米,但我現在所有的酒店走廊都做到3米寬,讓人感到寬敞舒服。

 

客房

 

所有的酒店房間都很大。你進去以後發現連衛生間都很大,這感覺就會很不一樣。

 

不做標配

 

烏鎮西柵那麼多酒店,2000多間客房,沒有一家參加評星。最大的星是遊客評出來的。

 

我的酒店我很自豪,我們的入住率是同類房價中最高的,效益也是最好的。

 

為什麼?

 

人家覺得你烏鎮景區內的酒店就是不一樣,感覺不一樣。

 

這就是體驗。

 

浸入式景點

 

我們現在都在談全域旅遊,其中,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無景點化。也就是,一個景區看上去不像一個景區,而是一個地域特色很強的設計。所以,烏鎮所做的景點,沒有明顯的景點。

 

我們將近1000萬的遊客,有80%是散客,80%裡面超過一半是第二次來。他們比我還熟,幾號房門是什麼,哪裡燒的菜好吃,他們來不是為了這些景點。

 

我們的經濟已經發展到,人們不再需要「佔用式」的旅遊,去哪裡拍個照,到此一遊;而是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

 

舉例:我們有一個婚俗館,收入了一些老的結婚登記證書,並做了一些老結婚登記場景的重現。不僅如此,我們可以給遊客拍結婚照,發假的結婚證書。這就讓遊客參與度很高了。

 

這種旅遊叫什麼?浸入式旅遊。

 

生態優勢打造

 

不需要多大平方的建築,我想做一個花園,能看得見土地和花草。包括古水北鎮,我們的項目最講究建築融入山水之中。讓人融入建築與山水之中。這才是自然的。

 

一個景區最大的差異性在哪裡?你的這個地方美過其他地方。

 

系統餐飲體系建立

 

在西柵,景區內的食物比景區外便宜。因為我要建立一個體驗系統。

 

我們的餐飲體系從配送開始,集中採購——用的醬油、酒、味精,都是品牌的。我們會專門派人來查,如果你用了黑心油立馬重罰退出。

 

我們的產品都是挑最好的,但卻要求大家把平均毛利率降下去。烏鎮景區餐飲從來不賺錢,或者說微利。為什麼?你不能整個景區裡面都在賺錢。我們是以住宿和門票賺錢的,大家都吃到一頓便宜的飯,就忘了晚上要住的房間貴了。

 

所以,我們做老闆的要清楚,你最大的是賺什麼錢。

 

烏鎮戲劇節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節慶活動舉辦(文化小鎮):用文化作為放大景區IP的重大手段,創造度假客人的文化精神感受,形成景區競爭壁壘的無形優勢。

 

差別性是一個系統。我們的資源不一樣,產品不一樣,感受也要不一樣。

 

小橋流水人家,是共性的。在中國越來越同質化景區的情況下,怎樣做到不一樣?我們想到要做文化。文化是放大景區IP的最好手段。所以我們開始第三個階段,叫文化小鎮。

 

烏鎮戲劇節

 

戲劇是什麼,跟我們旅遊一樣,都是生活。

 

在今天古鎮旅遊的熱潮下,有戲劇節的古鎮只有烏鎮。戲劇節讓烏鎮變得氣質不一樣。

 

每年烏鎮戲劇節,上海藝術界,都是政府組團來看;很多老外不是因為知道烏鎮旅遊才了解烏鎮,而是通過烏鎮戲劇節了解的。

 

這種效益是文化的效益。

 

木心美術館

 

這個美術館花的錢貴了去了,八千多萬,建了三年。我們就是要做不一樣的美術館,請法國羅浮宮內裝設計師設計。

 

事實上,現在這種大劇院、美術館,對旅遊的投入不是什麼直接效益。美術館一年至少要貼一千多萬。

 

我做的是什麼?

 

我有一個私心。我是烏鎮人,我為這個小鎮的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天地,美術館對小學生免費開放。在一個三線城市的江南小鎮,有美術館,可以看到國際畫展,那麼,他還和北京的孩子、上海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另外,烏鎮因此有自信變得身價不凡。這兩館成為烏鎮新的地標,可能不能直接帶來效益,卻為後十年烏鎮的發展做了鋪墊。

 

烏鎮旅遊的未來是什麼?文化。這些都是種子。

 

關注細節營造體驗感

 

製造差異,形成體驗考驗著一個企業領導對企業掌握資源的平衡力和敏銳性,並且是一個漫長的逐步完善的系統工程。

 

不一樣:用「不一樣」的思路創建自身的獨特差別優勢,從而贏得高於行業的邊際利潤。

 

我們要做高於這個行業的邊際利益者。我跟大家一樣,我們進入的,是一個差不多人人可以進入的行業。

 

你首先要自問兩個問題:

 

你有什麼核心競爭力?

你依靠什麼賺別人賺不到的錢?

這是兩個看似很簡單,其實很深刻的問題。怎麼樣來放大差異性?

 

重視夜遊

 

很多古鎮晚上沒有統一的管理。而我們不一樣,越到晚上,越要加大管理和營造景區氛圍的力度。

 

我們做光效應,請了三波人來幫我們鑑定:攝影師、IP遊客、過夜遊客,他們認為不漂亮的我們修改。

 

我們不用輪廓燈勾勒房子,也不用彩色燈泡。所有景區都是單色。晚上提供充分的休閒空間,有吃有住,有娛樂空間。

 

商業也可以成為風景。我們不要沒有個性的惡俗商業。

 

很多古鎮的品牌店招都是電腦噴繪,字要多大有多大;要麼就是繡字的招旗。我們不一樣,特別重視店招。古水北鎮的店招都是自己畫。

 

我所有的商業劃分為兩類,賺錢的和不賺錢的。不賺錢的就是營造氛圍的,比如賣雞毛撣、鵝毛扇的。這個店不賺錢,我們是貼錢的。

 

西柵景區不是租金模式,一個景區不能賣兩種相同的商品。你要賣什麼東西,以什麼方式賣,先寫出來,我們來評估。覺得你賺錢的適當收租金;不賺錢的少收租金,甚至不收租金也可以。

 

重視保潔

 

我們為什麼房間比一般的貴,沒有評五星還賣的這麼貴。因為可以讓遊客覺得舒服,走在街上很安全,穿一個拖鞋走一圈也不害怕灰塵。

 

洞察力:用敏銳的「洞察力」,關注客戶的感受,創造更多的意外和感動。

 

一次性客房用品(拖鞋等)

 

很多酒店都會算帳,一次性用品,最好能省點錢。你省這點錢幹什麼?客單價提高十塊,而人家願意再來住一次,這就什麼都有了。

 

所以我最要求一次性用品的質量。

 

大家都有體會,夏天住宿,棉布拖鞋覺得穿不上,而且也穿不出去。所以我們夏天提供的是人字拖,用國內最好的材料,十多塊錢。而且,都分了男女和兒童。

 

志願者之家

 

我覺得這個地方是一個有人情味的地方,會提供你很多,比如免費充電,免費借雨傘。

 

我們這一次用了系統軟體,免費借雨傘。以前一下雨很多人沒有帶雨傘,要交100塊錢押金去借。我們現在解放掉了,你可以免費拿,但是走的時候還。

 

我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廁所裡面沒有廁紙,很多的景區都存在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求一定要有。也有廁所管理人員說,現在遊客真不注意,你廁紙一放上去就沒有了。我說畢竟是少數,畢竟是小支出,你要堅持。

 

這種是你基本供給,如果說這方面斤斤計較,你不配做這個事業。

 

價格管理(民宿、商鋪)

 

烏鎮民宿的一個土雞湯,這個土雞至少多少分量都要規定。如果說土雞變成了半隻鳥一樣大小,你可以投訴。

 

所有的商品價格都要報備。我們公司就是一個物價局,這就是從制度上殺死你,最貴不能賣高多少。你報備要有分量要求。我們的番茄炒蛋,不低於四個雞蛋,我們就是這麼規定。

 

細節:用貫徹始終的「細節」把控,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為手段,建立持續的質量改進的迭代機制。

 

什麼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就是你所有的行為必須要制度和流程加以規範。出了問題,我首先問,有沒有制度?沒有制度,可以原諒;有制度,你不支持罪加一等。

 

這聽上去挺死板,但是你要服務的標準化,流程化,只有這麼做。

 

賓客反饋制度

 

不要忘記,你要關注第一線的事情。我看到過很多企業做大,由於各種原因,沒有關注第一線感受。

 

我再忙也有幾個事要做。

 

每周看賓客反饋,明白你手下是怎樣面對遊客的。中國好多遊客對旅遊的理解超過了從業者。因為什麼呢?見多識廣,去的地方多了,有一些還會給你提建議,說該怎麼做。

 

每周批一線發票,了解這個企業過去一周成本發生在什麼地方。

 

每周批工作筆記。所有主管以上要寫三個問題:過去一周你幹了什麼?你認為過去一周整個公司存在什麼問題?你思考了什麼問題?這對我是個教育。

 

我想一個企業最好的創業還是要落地以後,精耕細作。這三件事情說出來容易,堅持很難。我至少堅持十年了。你這個老總是講細節的,你的手下就講細節。

質檢制度

 

成立第三方質監製度。我說你就是歸我負責,你的任務就是一天到晚找茬,就是得罪人。

 

最大的善意釋放給遊客

 

最好的服務是什麼呢?是善。

 

到我這裡來工作的有下崗工人,有年紀大的,有偏遠農村來的,你不能要求他們每一個都做到恰到好處,但是你能要求他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言語都出自善良之心。

 

善良是人類最共同語言,是服務裡面最基本的要素。

 

營銷:用藝術的力量聯動普通生活的內心;建立有感染力的營銷體驗。

 

烏鎮的營銷有一個特點,我們不講自己是第一,但特別講自己是唯一。差異性和唯一性相比較,唯一性要求更高。

 

推出烏村產品

 

普遍的中國農家樂離我們生活水準的要求還相差一段時間,做得千篇一律,不重視遊客感受。如果西柵是賣住宿,那烏村是賣什麼?賣天數。在這裡,你可以做一個鄉村的自由者。

 

我們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客群。烏村是由「親子關係」驅動的。

 

現在的旅遊核心都是孩子。圍繞一個孩子,家裡的其他大人都會去。我們把烏鎮附近的農村生活狀態拆出來,變成可參與的商業業態。比如燒野火飯,燒烤還有做烘焙蛋糕。

 

我們把政府拆遷後沒有土地指標的閒置房子變成了客房。但理念從賣房間改為賣天數。你買了這裡一天,吃、活動,住宿都在這個價值裡。

 

一卡通、居民身份證制度

 

一卡通,你買這個卡,可以定點打折。

 

居民證制度,就是成為所謂的烏鎮人。我們給好多重要的到訪者,最高獎勵就是一個居民身份證,拿著這個證來烏鎮不需要買門票。

 

來我們這裡參加戲劇節的藝術家,拿到這個都高興得不得了,這種身份認同是我們體驗的最好境界。


在運營中放大體驗

 

在運營中放大體驗,在體驗服務中增進獨特性,「每個景區就是一舞臺」,只有精緻的、人性的、深度參與性的體驗才會給遊客製造深刻印象。

 

旅遊是生活,休閒度假經濟是夜生活「經濟」: 異地性、業餘性、享受性。

 

好的獨特體驗就是「日常中的意外驚喜」:從生活和情境出發,塑造客體(生活、精神)的深刻體驗。

 

從運營的角度做好體驗的原則

 

1.不苛求每項體驗都會帶來企業盈利。

 

因為體驗是個系統,不同於即期消費。「小感動製造大消費」。

 

舉例:

 

景區安全感——醉酒客人處理。很多人到了烏鎮很放鬆,晚上喝得醉醺醺的。我們現在有規定,你喝多了酒,會發現後面總有一個人跟著你,不遠不近。很多人喝醉酒躺在地上不省人事,我們都是免費抬回去。

 

第一次你覺得感動,第二次會覺得這個地方真是非常好。

 

景區衛生感——廁所設計。這麼熱的天,遊客在外面走一圈,衣服就溼透了。我們現在的廁所設計就是有衝涼的。你可以進去衝涼換一套衣服出來,這就是人性。

 

2.有意製造產品的缺失,放大消費者的佔有期待。

 

增加體驗感,保持飢餓感是很重要的,讓體驗感來之不易。

 

舉例:

 

很多人吐槽烏鎮的小吃,買個蘿蔔絲餅要排很長的隊。為什麼不把蘿蔔絲餅的規模擴大?這是我的理念:吃小吃是一種情趣,不要輕易得到。我第一次來排隊,沒有排到,那下一次還會來排隊。

 

我們所有的小吃規模都不大,但要求精緻。我們的餛飩攤,肉粽攤都這樣。我們的小吃不提高價格,但會規定數量。把量增大,就不是體驗了。

 

3.設計體驗的過程是學會做加法和減法,目的是將人心、體智的感受優於參照物。

 

加法:

 

民宿房東迎客。房東應該到門口去接遊客,替他拿行李,這就能讓遊客感覺到人性。

 

冬天送熱飲,夏天送冰飲。

 

酒店定製化早餐。讓遊客感到被重視個性化的需求。

 

減法:烏村的一價全包。

 

4.在製造體驗中,始終要以「美好」為增加體驗的出發點,重視每位遊客的心理感受。

 

我們在製造體驗過程中間,要不忘初心。初心是什麼呢?是美好。出發點千萬不要扭過來變成賺錢。

相關焦點

  • 陳向宏:這6399字運營心得,讓烏鎮從破爛小鎮變為中國名片!
    陳向宏在混沌大學首次公開授課,為我們講述了他是如何將自己家鄉烏鎮,從一個破爛小鎮打造成世界級觀光小鎮 我出生在烏鎮。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是烏鎮人。 烏鎮以前不是一個旅遊小鎮,而是一個破破爛爛、毫無知名度的小鎮——跟中國江南的大多數古鎮一樣。它做旅遊比周莊晚了十年,比西塘晚了四年。 有人說,烏鎮是新建的。 也對。
  • 複製不了烏鎮,拿什麼感動遊客?
    我去過烏鎮幾次,印象中的烏鎮,落落大方的一個古鎮,沒有刻意的雕琢、修飾,在我去過的古鎮中,烏鎮沒有驚豔的面孔,他甚至透露出低調謙恭的氣質,不像溫婉的江南女子,也絕不是粗獷的北方男人印象。但烏鎮是唯一的,這個唯一,首先是它的創立者陳向宏,那個唯一不把烏鎮當做普通古鎮的「總導演」。要讓烏鎮「入戲」,要讓遊客成為戲迷,烏鎮的「劇本」需獨樹一幟、構思巧妙,如此方能演出一場好戲。做旅遊的企業,需好好對標烏鎮,從烏鎮模式中找到靈魂和精髓,從烏鎮路徑裡找到技巧和方法。不嚼別人的饃。什麼意思?別人嚼過的饃,我不嚼第二次。這就是差異性。
  • 全國知名網媒採訪團將走進江南巨鎮濮院 見證中國古鎮裡的「理想...
    綠城作為中國小鎮開發運營的引領者與楷模,曾是參與打造烏鎮雅園、桃源小鎮、藍灣小鎮等著名小鎮的書寫者,如今更肩負了未來濮院人的「居業理想生活」。依託於綠城在小鎮開發運用建設上的深厚經驗,可以說綠城·濮園,不僅將成為新濮院的人居生活方式的代表,同時也是中國古鎮生活文化的又一個裡程碑式的作品。記者:濮院古鎮這次也是特別邀請到了陳向宏先生來執筆規劃,而綠城曾經也與陳先生共同合作過烏鎮項目,那麼這一次在綠城·濮園和陳向宏先生之間,又有了什麼新的創想?
  • 烏鎮戲劇節12小時,精緻「烏託邦」的另一面 文娛地理
    「實驗話劇並不是面向最大的觀眾市場,但是如果在烏鎮能夠受到全國各地觀眾的認可,那正說明我的方向是正確的,」丁一滕說,「下一步我還會堅持自己的創作,挖掘一些深入的實驗作品。」然而,這股「大能量」能否帶來觀劇氣候,仍是一個未知數,如果中國的戲劇愛好者是一個大圓,選擇到烏鎮戲劇節的人是另一個圓,那這兩個圓到底是一個交集,還僅僅是一個子集,戲劇節怎樣吸引到更多戲劇圈外的人,對中國戲劇市場產生影響,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檢驗。
  • 貴圈 全國文青都趕去的烏鎮戲劇節到底啥樣?
    到了晚上,烏鎮的夜景、聚會的人群,參雜酒精、笑聲、音樂還有微風,不管為了觀景還是看戲,烏鎮都能讓人笑意盈盈、滿載而歸。今年是烏鎮戲劇節的第三個年頭,這個由賴聲川、黃磊、孟京輝以及烏鎮景區總設計師陳向宏發起的戲劇節已然成為了國內戲劇人言必稱之的「烏託邦」。
  • 烏鎮戲劇節,古鎮的另一種形式
    「烏鎮戲劇節是理想主義的種子。」烏鎮西柵景區秀水廊28號,是「似水年華」酒吧的地址。很多文藝中年都會來到這裡打卡,追憶青春,他們都是看著黃磊在這裡拍攝的《追憶似水年華》長大的。拍攝電視劇那年,黃磊結識了烏鎮景區的設計師兼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向宏。
  • 麵包愛樂 | 芥末少女2019烏鎮戲劇節巡演報告
    上回說到,芥末少女在百忙之餘,不假思索地接下了孟京輝、賴聲川、黃磊、陳向宏等業界大佬的邀請,組建烏鎮小分隊前往烏鎮戲劇節的古鎮嘉年華進行巡演。在持有普通話一級甲等證書的播音員播報的普通導航下,車隊領袖組一馬當先地來到了烏鎮,開始購買奶茶。
  • 烏鎮,你憑什麼?
    「去過幾條江,就發現全中國的江都差不多;去過幾個古鎮,就會發現全中國的古鎮都差不多。好像都是同一個模板造出來的。」 正好我的祖籍是浙江嘉興,嘉興下轄有一個鎮,叫烏鎮。 大家也都知道這件事,都偷偷瞄我。 坦白說,我其實不算烏鎮人。但是烏鎮確實是我老家嘉興的。小方既然這樣說的話,其實我也一直對烏鎮有點不解。 嘉興,就是大家口中那種正宗的「江南水鄉」。 所以,其實我看到這些「江南古鎮」的心情,和大家都不太一樣。
  • 超現實烏鎮戲劇節
    但第三次參加烏鎮戲劇節的普雷斯頓(Travis Preston)不這麼想。他是加州藝術學院戲劇學院院長(CalArts School of Theater),今年帶來的《黑夜、黑幫、黑車——影像的復仇》(Fantômas:Revenge ofImage,被中國觀眾稱為「三黑」)就是那個「第一部來烏鎮全球首演的外國劇目」。他在學校,每年只收兩名學生,當中大部分都是女性。
  • 今年的烏鎮戲劇節沒什麼好看的!就別跟我搶票了
    就別跟我搶票了!2018年烏鎮戲劇節將於10月18日至28日期間在烏鎮開幕。昨天下午,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孟京輝四位烏鎮戲劇節發起人公布了2018年烏鎮戲劇節全部特邀劇目。本屆戲劇節以「容」為主題,力邀四大歷史悠久、極具美學表現力的頂級歷史名團登陸中國,包括俄羅斯莫斯科藝術劇院、德國塔利亞劇院、日本SCOT劇團、波蘭華沙新劇院等。
  • 烏鎮戲劇節是一所好學校
    又一年的烏鎮戲劇節,在昨天下午的烏鎮宣布了今年的時間表:10月18日至28日。是的,本年度中國最大的戲劇狂歡又要開始了。 所有關注烏鎮戲劇節的媒體也習慣了這個熟悉的節奏:每年7月,我們在烏鎮聽說關於它將發生的一切,關於這一年我們又將在這裡迎來多少部國際國內的大戲。
  • 在烏鎮戲劇節,遇見另一個自己
    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可我決定不忘掉她。」 第一次看話劇,是6年前孟京輝導演在國家話劇院排的《戀愛的犀牛》。 剛剛經歷失戀的秦瑟,被閨蜜死拉硬拽拖過去「治療情傷」。可坐在黑暗的觀眾席裡,望著聚光燈下的馬路說出這段臺詞時,秦瑟淚如雨下。 莎士比亞說,「最好的戲劇,也不過是人生的縮影。」
  • 啟辰T60 6400公裡用車心得,車主說出了心裡話,你真的認可嗎?
    大家好,本期為大家分享的是《啟辰T60 6400公裡用車心得,車主說出了心裡話,你真的認可嗎》。啟辰T60風華絕代的外觀無疑讓大眾目不轉睛,以60度角觀啟辰T60側面,宛如俯衝的一頭獵豹。總之,策劃清新及檔次感卓越的啟辰T60讓我相當喜愛。在空間這方面,空間對於我來看很滿足,一家五口人坐內中很寬闊。啟辰T60的長寬高數據為4412*1820*1679mm,前一排的空間布局和利用率是頗高的,地板也很平整,都是很舒適很人性化的。軸距還是比較長的,達到了2640毫米,不影響後排人員伸腿,後一排坐三個大個子也不成問題。
  • 世界在忙,我在江南水鄉.
    ▲陳向宏手繪草圖有人說,鄉愁是一種精神上的感冒,是中國人文精神家園的一份美麗守望。在工業化和信息化時代,江南古鎮裡的那些風土人情,一磚一瓦,或許能給塵世中的人們一些精神上的撫慰,它是能夠治療感冒的,這或許就是我們喜歡人間煙火的原因。在錢江河畔的鹽官,我們都是過客,但又何嘗不是歸人呢?一座古城,因為有了文化的積澱,而顯得更加沉穩,也讓世人遲歸不返。
  • 烏鎮戲劇節五周年,五年一瞬文化復興夢
    《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有效範疇逾越民國的兩性關係;《大餐》:外百老匯的「餐桌」聯接中國的「你我他」;《枕頭人》:暗黑版《格林童話》;《裁·縫》:每個人都走在老去的路上,試著學習如何變老;烏鎮戲劇節始終關注國內戲劇發展,為促進國內戲劇水平提高而努力,本屆烏鎮戲劇節邀請的10部國內劇目,有國家級劇院和導演帶來的扛鼎之作;有將國外經典劇本進行重現的中國式演繹;有國內戲劇屆青年新星導演帶來的驚豔作品……這些劇目類型不一,同樣引人入勝,代表了中國戲劇力量的現狀和發展。同時,烏鎮戲劇節放眼國際視野,不遺餘力地將國外優秀劇目引進中國,展現在國內的舞臺上。
  • 【小格烏鎮戲劇節全攻略】頂級戲劇太多選不過來?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
    第三屆烏鎮戲劇節將於2015年10月15日至24日盛達開幕,中國當代劇壇最高規格的戲劇盛宴,世界八大國家級名團將齊聚烏鎮,多部國際劇目首度訪華。  烏鎮,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魅力名鎮之一,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鎮史。基於烏鎮深厚的文化氣息和獨特的自然景觀,再加上烏鎮完備的接待容納資源,烏鎮得到國內外戲劇大師和藝術界、文化界人士的垂青並非偶然。烏鎮戲劇節由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華語戲劇界極具影響力的賴聲川、黃磊、孟京輝共同發起,由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主辦。
  • 開票 | 《花吃了那女孩》,從烏鎮開出的花
    三年前,楊哲芬在烏鎮參加大師班,黃磊在課堂上對她說, 「烏鎮戲劇節就像撒下了一把文化的種子
  • 14年前黃磊在烏鎮拍攝了《似水年華》,如今他又帶來了這場開幕大戲
    驕陽乍起,或是霧靄煙雨,荷塘畔,綠水旁,嗅覺裡是隱隱飄來的真正桂花香,臨窗面水的茶樓裡點上一壺白茶,或是溫上一杯清漓的酒,任思緒飄搖,靈感激蕩。主席陳向宏、總監製黃磊、常任主席賴聲川、導演孟京輝四位烏鎮戲劇節發起人,與本屆烏鎮戲劇節藝術總監田沁鑫,開幕大戲《葉普蓋尼·奧涅金》導演裡馬斯·圖米納斯一同鳴鑼宣布開幕。 開幕大戲《葉普蓋尼·奧涅金》Eugene Onegin 魔幻再現19世紀的俄國眾生相
  • 烏鎮戲劇節:文化輸出與輸入的中轉站
    中國文學名著數量驚人,中國戲曲也用假定性、寫意性將「空的空間」變成包羅萬象的大千世界。本屆烏鎮戲劇節上演的《風塵三俠》《竇娥》等國內劇目,雖然試圖從唐傳奇、元雜劇裡尋寶,但體量與質感讓人稍感不足。相信《葉普蓋尼·奧涅金》會為中國戲劇人帶來新的靈感。英國導演凱蒂·米切爾聯合德國柏林邵賓納劇院推出的《影子》,彰顯科技改造戲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