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com
高射炮是一種地面打擊的作戰武器,主要是用來攻擊戰鬥機、飛機以及一些空中飛行器。世界上第一門高射炮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德國的軍火公司研製出來的。它的誕生標誌著世界防空作戰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可以說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武器。據資料統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平均兩萬發子彈才能擊斃一個敵人。在戰爭中用槍射擊都不一定打的準,那麼高射炮面對的可是空中的戰鬥機,移動速度和作戰範圍是陸地上步兵的好幾倍,高射炮是怎樣進行瞄準的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巧妙的設計——引線。當高射炮的操作士兵在空中發現了要打擊目標的後,首先他們需要進行飛行預判,然後在合理的時間內點燃引信。起初這種引信經常受到外部因素的幹擾,致使炮彈的精確度十分的低。後來研製出了一種藥盤延時引信,可以更精確的控制高射炮彈打出的時間。但是這樣還是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幹擾。直到出現了靠無線電波來發射飛彈的引信,它是根據蝙蝠覓食的原理設計出來的,當無線電波感知到了周邊物體時,便會發射出炮彈,實施精準的打擊。那麼高射炮作為如此重要的防空武器,在當時是怎樣的一種契機生產出來的呢?
高射炮的歷史並不算很長,它的誕生和飛行器有直接的關係。在十九世紀末期,歐洲地區頻繁的發生戰爭,當時的法國人在被普魯士包圍之後,急需一種飛行器來幫助自己與外界取得聯繫。於是,他們想出了用氣球飛躍的辦法,在前期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他們的方法很快就被發現了,普魯士軍方當即下令研究一種火炮,來打擊法國人的氣球。於是高射炮的「雛形」——「氣球炮」,便應運而生。當時它是由加農炮改裝而成的,炮彈的口徑是37毫米。飛機誕生之後,「氣球炮」也完成了華麗的轉身,它們被改裝成了專門打擊飛機的火炮,另外還具備了一定的機動性和防護能力,以汽車為載體的同時還裝備了護裝甲。這時的火炮口徑已經成為了50毫米,而炮管已經長達1.5米,大大增加了高射炮的射程。同時發射炮彈的速度已經可以達到每秒572米,最高可以打到4200米的高空。而這樣的射程完全覆蓋了當時的一些戰鬥機的飛行高度,在剛投入到戰爭時,成為了飛機的「殺手鐧」。德國是當時掌握高射炮技術最全面的國家,在5年的時間內生產出了五種性能優越的高射炮,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1914年的這一款。這類高射炮裝備的是77毫米口徑的炮彈,靈活度極高在行軍途中可以將它摺疊,然後搭載在任何的交通工具上。一旦遇到戰鬥情況,它所配備的簡易炮盤可以快速的支起炮身,對空中進行射擊。又因為採用了手搖的轉軸來調整炮管,大大的增加了命中率。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由於飛機成為了當時作戰的主要武器,在飛行速度和離地高度以及製造的材料方面,都進行了全面的升級。而高射炮也得到了相應的改進,有了更長的炮管之後,它的炮彈發射速度達到了每秒1000米,而射高範圍更是到達了10千米。另外還裝備了先進的瞄準鏡,並朝著自動化的方向不斷發展。
高射炮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並且隨著時間的推進,高射炮的性能也在逐漸的提高。在20世紀中葉就已經出現了可以自行射擊的高射炮,這樣的設計減少了人為的操作,大大的提高了命中率。進入21世紀以後,高射炮已經成為了每個國家布置防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它的種類和樣式也越來越多,與當代高科技的結合,成為了高射炮的發展趨勢。如現在的:智能高射炮、雷射高射炮、隱身高射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