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幸福成長,這裡是小文老師講唐詩!親愛的各位同學和家長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小文老師。
▼
這個學期的講唐詩以杜甫為坐標軸。杜甫字子美,像個小姑娘的名字,可以腦補一下畫面,杜子美,肚子美,你就想杜甫特別愛吃美食,所以肚子總是美美的,是不是一下就記住了呢?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中國古代的男人好像除了姓名以外都有一個字,比如:諸葛亮,名亮,字孔明;李白,名白,字太白;張飛,字翼德;曹操,字孟德。你看古人好像都是有姓名有字的。
這裡面有一個常識:古人的姓、名、字三者結合,構成了我國古代姓名的結構體系。一般「字」和「名」是含義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的,比如前面說的諸葛亮,字孔明,亮和明是同一個意思;班固,字孟堅,「固和「堅」都有「堅定不可動搖」的意思;杜甫,字子美,「甫」是古代美男子的稱呼;孔丘,字仲尼,孔子在家中排行老二,「仲」就是老二的意思。
這個「字」是尊稱,一般同輩人表示尊重要稱呼「字」,晚輩對長輩是必須稱呼「字」的,直呼其名那是特別沒有禮貌的事情。長輩才可以直呼其名,同輩之間直接叫名也是一件不禮貌的事。
▼
杜甫,甫是他的名,字子美。今天給大家講一首杜甫的詩,這首詩是杜甫50歲左右在成都草堂創作的,詩名有點長,估計大家也不是特別熟悉。我覺得這首詩代表了杜甫的內心高度和他一生的追求,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把這首詩背下來。而且其中有一句千古名句,「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50歲的時候,安史之亂已經接近尾聲了,他的生活也漸漸平靜了。現在的人50多歲還是生龍活虎的感覺,可是在唐代人們的平均壽命沒有那麼高,結婚又早,50歲就很可能當爺爺了,再加上連年徵戰,生活不穩定,這個時候的杜甫已經有點兒蔫了。
杜甫在成都草堂生活了大約四年,這期間他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杜甫是怎麼「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吧!
▼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杜甫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
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遊。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完全是杜甫的風格。這個「江」指的是錦江。「值」就是正值或者正逢的意思。「水如海勢」就是說江水波濤洶湧像大海一樣。「聊」就是姑且的意思。「短述」是指正逢奇景但是卻沒有佳句,所以詩人說是短述,這是一種自謙的說法。
整個題目的意思是:看到江水洶湧,猶如大海,我感概萬千,姑且簡單說說。但是按照杜甫的性格,怎麼可能簡單地說說呢,必須每個字都寫好了。
這是一首律詩,首聯:「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性僻」是說自己性格有些古怪,據我了解,杜甫性格還不錯,這裡是自謙地說法。「耽」就是沉迷的意思。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我為人性情孤僻,總是沉醉於美文佳句中。出語若不能打動讀者,死也不肯罷休。
這兩句詩是講杜甫作詩的創作經驗,也從側面展示了杜甫對待學問的態度。我覺得有些同學常常缺的就是這股精神,做什麼都覺得湊合就好。
杜甫之所以成為杜甫,就是因為他一生都在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為了一個字會琢磨好久。其實做任何事都是這樣,不對自己嚴格要求是做不成大事的。
頷聯:「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
「渾」指完全、簡直。「漫與」就是隨意、隨手的意思。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少年寫詩刻意求工,老則詩境漸趨成熟,只隨意付與,不須對花鳥而苦吟愁思了。
杜甫老年時真的是作詩很隨意嗎?還真不是,他的很多優秀作品都是晚年在夔州寫的,愈發成熟。後來很多文人研究過杜甫這兩句詩的深意,大部分觀點認為是杜甫晚年寫詩更加渾然天成,不必刻意,就已經下筆如有神了。
頸聯:「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
這個「檻」字大家應該很熟悉吧?上學期講到李白給楊玉環寫詩那一篇時,有兩句是「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中「檻」就是欄杆的意思,這裡的「檻」也一樣,是指欄杆。「浮槎」就是指小木船。
這兩句詩的意思就出來了:江邊新裝了一個木欄杆,正好供我悠然垂釣,再扎一條竹筏,用來代替小船。這兩句看似很簡單,其實在這首詩中意義重大,它們是唯一寫眼前美景的兩句,寫得十分輕巧,欄杆,垂釣,竹筏,遊玩,很輕鬆的生活,這樣後面兩句的突然轉折,才更讓人覺得更加驚喜。
尾聯:「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遊。」
意思是如何找到像陶淵明、謝靈運那樣的妙手,和我同遊在江海之上,作詩暢談啊!
陶謝是指兩個人,都是杜甫的偶像。陶就是陶淵明,東晉文學家,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謝靈運是南北朝時期宋朝的著名文學家,「才高八鬥」這個成語就是他說的。
這個人比較高傲,一般人他還真看不上,但是他特別崇拜曹操的兒子曹植,曹植也確實是個大才子,寫了很多優美的文章留給後人。謝靈運有一次喝醉了,說:「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獨佔八鬥,吾佔一鬥,天下共分一鬥。」
這句詩裡面有好多知識點啊。「石」是古代的一種計量單位,一石等於十鬥。曹植字子建,所以大家對他的尊稱是曹子建。
謝靈運這句詩的意思是:天下的才華,曹植佔去了八分,我有一分,你們大家分剩下的一分。真的是毫不謙虛啊!但是也充分說明謝靈運在杜甫心中是很厲害的人物。
▼
這首詩似乎並沒有那麼出名,但我還是在杜甫留下來的1400多首詩中挑中了它,因為這首詩很好地表現了杜甫一生對文章的追求,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杜子美同學的內心,也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對待學習的好榜樣。
大家對於小文老師的講解有更好的創意和想法或者有疑問,都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評論,期待大家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