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m 獲重大進展的英特爾,外包訂單正在被臺積電、三星分食!

2021-02-07 隔壁王科技

英特爾最近有點動蕩。

首先來說就是製程老是不前進,導致不少網友開始吐槽英特爾,而此後也傳出將會把部分訂單分給臺積電、三星的時候,被傳出原CTO即將接任CEO,且有爆料稱在 7nm 製程上取得重大進展,但回歸技術主線的英特爾,外包訂單正在被臺積電、三星分食。

臺積電、三星分食英特爾外包訂單

此前有消息稱英特爾將考慮把個人電腦的第二代獨立顯卡等部分代工交給臺積電和三星,而且是採用臺積電一種新的工藝製造,儘管沒有說是什麼命名,但大概就是7nm左右了。

而對於這樣的消息目前雙方都沒有給出回應。

不過就像網友說的那樣,如果想要重回巔峰,最好的方案還是進行合作。

這其中,大概率會有20% 的訂單交給臺積電代工,畢竟在7nm量產方面,臺積電已經實現了10億顆,實力還是槓槓的。

換帥,7nm 獲重大進展,為何還外包?

臺積電、三星已經實現了5nm量產,且開始向3nm甚至更小、功能更強的處理器進軍了,但是英特爾呢?還在啃10nm的老本。

早在去年7月的時候英特爾就辭掉了他們的總工程師,理由就是公司沒有跟得上最先進的製程研發。

之前英特爾對投資者還表示,7nm晶片技術只是比原計劃落後了6個月,所以才會有了推遲和外包晶片的計劃。

就在大家都覺得英特爾可能真的要止步於10nm的時候,就在本月13號的時候有媒體爆料稱,英特爾在7nm製程上取得了重大進展,將會在1月21號的電話會議上提供最新進程,再加上30 年技術老兵回歸擔任CEO,按理來說他自己就可以生產了,可為啥還要將部分生產交給臺積電、三星呢?

在我看來還是落後。

一來是技術落後,二來是生態落後。

臺積電在7nm上已經實現了10億顆的生產,而5nm在蘋果最新的手機以及華為的麒麟9000中都得到了應用,再看英特爾,還在吃10nm的老本,儘管說目前已經在7nm製程上實現了突破,但是到了哪一步呢?能否量產、良品率如何,都是未知數,可市場不會等人,對手也不會等你,即便是為了市場,也需要將部分訂單外包。

有人說這次英特爾的CEO是個技術大牛,接下來的英特爾可能會重回技術主線,真心搞技術也會迎來飛速的進步。

可即便再飛速,也不能及時實現量產。當別人搶佔了市場之後,又該如何去獲得之前的市場呢?所以就算是實現了7nm製程,臺積電、三星還是有可能繼續瓜分它的產能。

這也有點類似華為手機,前一段時間當網友爆出高通將提供4G產品的時候,一部分人說這是在變相的阻礙華為發展,但也有消息稱華為開始採購與4G相關的零部件了,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市場。

要知道市場是瞬息萬變的,用多少年打下的市場,只要沒有新品出現在消費者面前,那麼還是很快就會被其他產品給替代掉。

如今在產能吃緊的情況下,如果英特爾確實實現了7nm的製程,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估計這個市場又要迎來不小的變動了。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市值暴漲3000億元:接到英特爾7nm外包訂單?其實沒那麼容易
    成立數十年來,英特爾一直是IDM模式的代表,從晶片設計,到製造、封裝測試以及投向消費市場一條龍全包,這也讓英特爾在競爭對手面前保持著領先地位。7nm晶片考慮外包的消息發出後,立即體現在了第二天的股價表現上,英特爾股價大跌,有分析師稱這是一個很大的失敗,有可能終結英特爾在計算領域的主宰地位。而AMD和臺積電的股價卻應聲大漲。
  • 英特爾7nm晶片受挫,臺積電或成超級贏家
    作為美國晶片行業的門面,英特爾一直引領著全球晶片製造的發展。過去數十年,在始終堅持在美運營和自主生產的前提下,英特爾曾創造了一個輝煌的制霸時代。但近年來,伴隨著其相繼關閉智慧型手機晶片等業務,不斷失去一些大客戶訂單,以及下一代晶片生產受阻,屬於英特爾的時代似乎正在走向終結。
  • 晶片製程之戰:三星臺積電挺進3nm,英特爾們呢?
    通往更先進位程的道路猶如攀登高峰,飆高的技術難度和研發成本將大多數晶片代工廠攔在半山腰,全球唯有臺積電、三星、英特爾還在向峰頂衝刺。就在剛剛過去4個月,三星、臺積電和英特爾接連密集釋放關於更先進位程的新訊息。三星首款3nm晶片研發成功,臺積電3nm晶片電晶體密度達2.5億/mm²,英特爾官宣製程回歸兩年更新周期。
  • 因製造工藝延誤,英特爾計劃外包4/5nm工藝給臺積電,1月21號見分曉
    1月9日消息 英特爾正在考慮將部分晶片生產外包給蘋果供應商臺積電,但目前還在堅持,希望自己的製造能力有所提高。雖然是全球最知名的晶片製造商之一,但英特爾卻遭遇了長達數年的延誤,導致其落後於行業內的競爭對手。其中一些競爭對手自己設計晶片,但將製造工作外包給臺積電。
  • 晶圓代工投資無底洞,5nm以下三星比臺積電要難
    DIGITIMES消息,當下,除臺積電外,目前手上資金雄厚可持續投入先進位程的只有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英特爾(Intel),然而,先進位程的投資是無底洞,必須要有龐大的訂單規模支撐,以三星除自家晶片外,並未有穩定客戶與大單。
  • 市值是英特爾2倍,臺積電靠的是什麼
    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在市場的地位依然穩固。根據機構TrendForce的最新統計顯示,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臺積電以高達51.5%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三星(18.8%)、格芯(7.4%)、聯電(7.3%)和中芯國際(4.8%)等廠商位居其後。
  • 摩根大通分析師預測:臺積電將提前獲英特爾大單
    【TechWeb】9月11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摩根大通分析師昨日發布報告預測,臺積電將提前獲英特爾大單。臺積電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英特爾提早為新晶片做準備,以此推算,臺積電2022年上半年就能開始量產英特爾中央處理器(CPU),比預期還早六到十二個月。
  • 失去華為,臺積電活得還好嗎?
    環顧臺積電四周,中芯國際目前還停留在14nm,老江湖格芯和聯電已經放棄衝擊10nm及更高。真正的高端製程,只剩臺積電、三星、英特爾三足鼎立。今年年初,高通一度將自己的首顆5nm晶片驍龍X60交由三星代工,只可惜,三星5nm EUV工藝遲遲上不來的良率,以及被日本卡住脖子的光刻膠,最終倒逼著高通轉向臺積電求助。不過,要想排上臺積電的訂單,高通預計要等到明年才有機會。
  • ...臺積電市值正式超越伯克夏 臺灣經濟研究院:超越三星領先英特爾...
    臺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指出,臺積電技術預計可維持領先地位,而韓國三星也在短期內難以超越,將持續領先英特爾的外包訂單。  臺積電在香港時間昨天(1月13日)收盤再創下歷史新高臺幣604元,終於突破臺幣600元門檻。按照彭博資訊按美元計算,市值突破5521.6億美元,高於伯克夏昨天收盤的5469.9億美元。
  • 臺積電2nm工藝進展如何了?MBCFET架構獲重大突破
    據臺灣經濟日報最新報導,臺積電已經在2nm工藝上取得一項重大的內部突破,雖未披露細節,但是據此樂觀預計,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2024年就能步入量產階段。
  • 臺積電 3nm 上馬:產能被蘋果買斷
    來源:快科技臺積電擬 " 風險生產 "3nm 晶片:蘋果買下全部產能 2022 年下半年量產1 月 16 日,蘋果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高管證實,該公司將按計劃在 2021 年開始風險生產 3 納米 Apple Silicon 晶片,並在 2022 年下半年全面量產。
  • 臺積電、三星與英特爾EUV光罩盒採購需求爆發,廠商接單供應告急
    全球三大晶圓代工廠臺積電、英特爾、三星,最快將在2019年導入極紫外光微影技術(EUV),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可提供EUV光罩盒的業者只有兩家——家登和英特格(Entegris),其中,家登已經通過艾司摩爾(ASML)認證,此舉無疑宣告,家登今年EUV光罩盒將大出貨,該公司更透露,接單強勁,目前已有供給告急壓力。
  • 三星總裁親自掛帥,這次誓要與臺積電一決雌雄
    但三星依然沒有放棄,進一步加大研發攻勢,直接從28nm到了14nm,於是出現了蘋果A9訂單三星和臺積電分食的局面。然而,同樣的產品,三星相比臺積電還是略差,於是接下來的A10、A11、A12等系列,三星再也沒有從臺積電搶回訂單了。
  •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最近英特爾宣布7nm製程晶片生產計劃推遲12個月,並將最新設計的晶片外包給臺積電,讓臺積電再次揚名。股市也一路飆升,其市值已經達到29000億元人民幣,遠超包括英特爾在內的其他半導體企業,成為真正的半導體龍頭企業。
  • 解讀 | 英偉達 7nm 為什麼選擇了三星?
    證實,英偉達已與三星達成合作協議,將採用三星 7nm EUV 工藝生產下一代 GPU。早在 2017 年 5 月臺積電就開始測試 7nm 工藝,並在 2018 年 4 月宣布 7nm 率先進入量產,不過臺積電在 7nm 上選擇了求穩路線,並沒有急於進入極紫外光刻(EUV)時代,而是選擇了第一代深紫外光刻(DUV )技術。
  • 臺積電成為最大5nm代工企業,通吃A14、麒麟1020、驍龍875訂單
    手機SOC代工廠主要分成兩個陣營,一個是三星,另一個是臺積電,驍龍晶片和獵戶座晶片主要由三星代工,蘋果A系列晶片、麒麟晶片,聯發科晶片由臺積電代工。歷年來在相同的晶片工藝下,臺積電有著量產時間最快、大規模量產、良品率高等優勢,最終直接把蘋果這個巨頭從三星那邊吸引過來,臺積電又獲得一個晶片訂單巨頭。現在三星訂單量再次下跌,因為高通也被臺積電吸引過來,驍龍865就是由臺積電生產。
  • 宣告進入EUV新時代;臺積電7nm EUV量產,5nm EUV試產!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將在3月開始啟動支援EUV技術的7nm量產計畫,支援EUV的5nm亦將同步進入試產。臺積電EUV製程進入量產階段,對半導體產業而言是一項重大裡程碑,EUV技術可以讓摩爾定律持續走下去,理論上將可推進半導體製程至1nm。
  • 臺積電被三星高通「圍剿」損失58億,這鍋華為背了?
    臺積電擁有市場上最先進的5nm工藝晶片技術。華為的麒麟9000和蘋果A14晶片採用臺積電5nm工藝生產。 市場上大部分的設備製造商和材料製造商對臺積電有相當大的依賴性。有網民曾說,沒有臺積電,三星、英特爾這樣的競爭對手會「笑得一塌糊塗」,而設備製造商和材料製造商則會「大喊大叫」。 無論是蘋果、海思、高通,還是聯發科,在臺積電面前都應該表現出尊重,這足以證明臺積電在市場上的地位不可動搖。
  • 臺積電5nm製程產能領先三星兩成,而且三星良品率還未達到預期
    最近根據臺灣省的媒體報導,三星正在積極地在 5nm 製程上追趕臺積電,目前三星在韓國量產的 5nm比臺積電仍有約兩成的產能落差,而且目前三星 5nm 製程的良品率還未達到預期。同時根據臺灣省的媒體報導,今年第三季度期間,臺積電的晶圓代工全球市佔率為 53.9%,而三星僅為 17.4%。
  • 英偉達:安培Super顯卡還會交給三星代工,臺積電拜拜了您!
    插播一條英特爾的新聞:據悉,英特爾將要推出代號為「黑豹峽谷」的11代處理器NUC,雷電4不用說自然是標配(而且是兩個呦兩個!),PCIe4.0的m.2也不會缺席,有獨立的miniDP口(再也不用佔用雷電來轉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