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二二八」紀念日爆發的縱火事件和「倒蔣」活動引發外媒關注。英國廣播公司28日稱,1947年,因為取締私菸而引發臺灣暴動,國民黨政府派軍隊前往臺灣「清鄉」。至今,蔣介石在島內仍被指為是「二二八」的幕後操盤手。
「實際上,『二二八』成為綠營操縱族群矛盾的不二法門。每逢『二二八』紀念日,島內所有人都會繃緊神經」。臺灣《中華日報》稱,馬英九上臺後,社會矛盾弱化,以平常心看待「二二八」成為政治常態。但今年綠營借選舉勝勢重新回潮,也讓「二二八」重新成為社會對抗的焦點所在。
島內分析人士指出,今年的「二二八」活動遽然升溫,與民進黨近期強推所謂「轉型正義」密不可分。民進黨「立委」高志鵬等不僅拋出所謂廢止「國父遺像」提案,更拋出一連串具有高度敏感性的政治提案,要從黨產等各方面對國民党進行「政治清算」。26日,「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等7項提案正式交付「立法院」提案審查委員會進行審查。《中國時報》擔憂,綠營強推政治清算的背後蘊含著巨大的政治與社會風險,可能讓島內暫時被精心彌平的裂痕重新撕開。民進黨「立委」陳其邁還提出議案,要在「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中增訂處罰條款,凡是「扭曲或粉飾二二八歷史真相」、「羞辱受難者及其家屬者,將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引發島內輿論譁然。國民黨中常委謝龍介稱,民進黨勝選,綠營掌握了話語權,拿「轉型正義」針對國民黨,但「針對性的轉型正義不是正義」。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所長周志懷2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每到「二二八」紀念日,「臺獨」勢力就會鬧事。他們把「二二八」視為外省人的原罪,控訴國民黨政權當年多麼殘暴多麼獨裁。近來臺灣進入權力交接的敏感期,「臺獨」勢力鬧得尤其兇,主要目的是想在獲得大選勝利後,接著「追殺」國民黨,要把國民黨徹底擊潰。民進黨和綠營的目的不只是這一次執政,而是企圖長期執政。
《聯合報》28日稱,「二二八」的歷史真相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版本,事件的起因與背景各有不同的論述,甚至死亡人數也有很大的差異。楊亮公調查報告稱死亡198人。郝柏村在擔任「行政院長」時,從日據時代留下的戶口資料進行核對,得到的結論是因「二二八事件」死亡的人數為800人。而根據「二二八」受難者賠償金資料顯示,受賠償者有2265人。評論稱,紀念「二二八」,重點不在於這個事件究竟造成了多少人傷亡,而是希望借著回顧歷史,尋求反省與改正的力量,提醒後人不要再犯前人所犯過的錯誤。換句話說,紀念「二二八」的目的在於帶來和解,而不是散播仇恨。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高穎 譚福榕 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