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作為農業產業化的大省,全國聞名的農作物除了五常大米、東北大豆就屬東北玉米了,我從小都叫苞米,每次有南方小夥伴說你們東北玉米好吃,要我推薦一下,我就一個迷惑,玉米還有難吃的嗎???在超市走了幾圈之後,發現是我naive了,原來東北玉米之火爆已經到了有8-9元一棒的了。
還記得小時候,市場路邊半米高的不鏽鋼桶裡烀苞米1元錢兩穗的價格,還有秋收時候烤苞米到處都是,5毛錢買一穗,烤苞米的老闆給揪幾片乾淨的玉米葉一包,啃得滿嘴都是糊巴的黑色玉米粒皮,現在想想真是最早的環保餐具了。
廢話少說,直接看我從超市貨架上掃貨歸來的成果。
包括市面上賣的最多的:黃糯玉米、白糯玉米、黑糯玉米以及水果玉米。我們按照品類,從外觀、產地、香氣、鮮嫩度、軟糯度、口感等幾個方面細細說來。
先從最大眾的開說吃,糯玉米一般以白色、黃色居多,也有紫黑色的,它的澱粉含量高達70%~75%,所以吃起來軟軟糯糯的,大多數人的偏好都是糯玉米。
我們先看下黃糯玉米的外觀。
雖然都是黃玉米,但是拆開這麼一看,大自然真是藝術家,一個品種產地哪怕都是綏化的,都有很明顯的顏色區別,沒煮之前,打開香氣最好的是博斯糯9號香糯甜,個頭也是最大的!飽和度最高的黃色是黃金哥黃糯,顏色最淺的是博斯糯9號黃糯,拆袋就能感覺到粘手的是百瑞達博斯糯和東北農場家的。
斯哈覺得黃糯玉米它的關鍵詞是:軟糯鮮甜,醇香綿密。
從散發著香氣的水蒸氣中接過這根甜糯黏牙的玉米咬下一口,醇香綿密一口滿足!
煮熟之後切段兒長這樣,發現只有愛心農場的沒有去掉根部。
都切斷就能看出哪個水分最少了,切口乾巴的,玉米粒還硬挺挺的。
尤其愛心農場我竟然切不動!超級硬芯兒。
還有一個新發現是,煮出來
玉米粒
醜的-皺皺巴巴的就嫩,鼓鼓溜溜的有嚼勁的就硬但玉米味兒濃
。
東北農嫂這個牌子的玉米都是吉林公主嶺的,吉林公主嶺一直有國家玉米之鄉的名氣在外,但斯哈可能期待過高了,它糯玉米的口感和外觀並不突出,且配料表中比其他玉米都多了水和食用鹽(保質期和其他品牌一樣都是12個月)。
斯哈推薦的是稻香社的黃糯玉米,對比味道來說更甜、更糯,粒粒都飽滿,個頭較大(只比博斯糯9號小)。吃沒了的那段就是ta~
關於白糯玉米,可能是黃金玉米的聲名在外,白糯玉米不太受關注,白糯玉米斯哈只找到了兩種,分別是百隆達和稻香社的。
百隆達的白糯有點發灰(左邊那個是),像壞了白玉米,本來是不咋期待的,但是煮熟後咬上一口,絕了!絲毫不會有渣,細膩(但是不Q彈)、絲絲香甜、比黃糯玉米更嫩和細密的口感蔓延到整個舌頭!迫不及待想吃下一口!
稻香社的白糯是那種粒粒分明有韌勁的(右邊那個是),有點烤苞米那種,需要一顆一顆慢慢咀嚼出玉米香的,喜歡烤苞米的推薦這個,更適合烤著吃,刷一點黃油烤到微微發焦撒一點白砂糖,不行了只想像就要滴口水了,還剩一棒白糯我高低要揣家裡烤肉時候拿出來。
黑糯玉米就有點獵奇,小時候第一次吃黑色玉米,斯哈也覺得很驚奇。很多人都沒見過黑玉米,以為是轉基因產品,實際上它的歷史很老了。黑玉米元朝時就有,因其飽滿的營養和甜糯,作為專供皇宮的御黍,普通玉米則被稱為棒子、包穀、苞米等。
稻香社的產自黑龍江綏化的熟制黑糯玉米是真的黑(上圖就是),又黑又亮漆皮似的;吉林公主嶺的東北農嫂黑糯就偏紫,紫的發黑的黑糯,玉米粒皮有點脫落(右邊這個)。
煮出來長這樣!說實話,黑糯是所有品類裡最硬的屬於飽滿有嚼勁那掛的!建議用高壓鍋煮或者烤著吃,雖然比起一般玉米,黑糯玉米富含更多花青素,抗氧化抗衰老,但是作為口感至上的斯哈還是無感它。
最後是斯哈今年最愛,留在壓軸!之前只有廣式打邊爐的時候會有水果玉米。
今年發現了這個免煮即食的鮮食玉米我是真的愛了,不是添加糖分,直接就是那麼甜,因為是免煮開袋即食的,看配料表就是都有:水、食用鹽。
水果玉米第一推薦是煮湯,尤其是廣式煲湯煮的久了,玉米也不會煮爛,能保持湯水清涼無雜質,且有玉米鮮甜的味道融在湯裡。
再推薦就是燒烤吃!!!在所有玉米的種類中,年度最愛吃法,烤著吃—烤到破了皮爆了花,露出嫩米的更香!
爆漿的鮮甜,分明的咀嚼感,破壁而出的柔嫩融化在口腔,食慾的通道能被瞬間打通!安利安利!
而且減肥的話,就買這個水果玉米段揣兜裡,餓了代餐吃,豈不方便~斯哈買了一兜子,然而都涮鍋子吃了,並沒有瘦,苦澀.GIF……
最後上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