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的話,請轉發支持~
本來是沒細想今天該寫什麼的,結果快遞到了,拆開一看,滿滿的一箱新鮮帶殼玉米筍!瞬間激動來,總算收到了。
玉米筍,雖然帶了個筍字,但其實和竹筍並沒關係。以前就說明過,中國人喜歡把所有新嫩的萌芽或者嫩枝都用筍字來形容,所以在竹筍之外,還出現了蘆筍,萵筍,紫筍等各種帶筍的名稱,其實意思都是鮮嫩或者形態如筍尖而已。
玉米筍就是指的很嫩很嫩很嫩的小玉米。特別小,小到籽粒還沒被授粉,連玉米芯都可以一起吃掉的那種嫩。
看起來似乎帶殼玉米筍和玉米沒什麼差別,這也是廢話了,畢竟就是形態更小一點的玉米而已,這些玉米筍只比大拇指稍微粗一點點而已。
第一次吃到玉米筍,是在廣東吃羅漢素齋這道菜的時候,裡面會用到玉米筍這種食材,當時覺得很新奇就記住了。後來在超市偶爾也有看到,會買回來試著做出來嘗嘗,居然味道很不錯,玉米筍是清甜而微脆的,毫無別的雜味。
記得當年在深圳和同事們聚餐,當時約定了一起到某個同事家去,每人現場做一道菜,湊成一桌大家一起吃。我就是帶了一盒玉米筍,彩椒和鮮肉,都切絲然後同炒,做的過程中同事們紛紛好奇的過來看,做出來的菜也非常漂亮,紅的綠的黃的白的,香氣撲鼻,大家都很期待趕緊上桌吃。我得意洋洋的端著這盤菜往客廳走,走到客廳門口不知道踩到什麼滑了一下,整盤菜都扣到了地上……當時真是窘得無法形容。那道菜也被同事命名為「心痛的感覺」。
所以從那以後,我端菜的時候認真得跟端了一個炸藥包一樣!
玉米筍很細嫩,也很容易剝開。
先用手摸一下,摸到玉米筍底部的位置大概在哪,在那個位置橫切一刀,再縱著拉一刀,把玉米皮層層切開,整根玉米筍就露出來了。玉米筍裡面包著特別鮮嫩的玉米須,玉米須據說也可以用來泡茶,有降血壓的作用,如果有需要的不妨試試看。但是玉米須要現用,因為它太新鮮了含水量很高,保存不當就特別容易發黴。其實我也試過用很嫩的玉米須切碎了煮到粥裡,會給白粥增添上一份特別的玉米清香,仿佛淡到欲無,但又隱約存在,還是很有趣的。
一堆帶殼玉米筍,剝開來只有一抓玉米筍,所以如果是用來做菜,一定要準備足夠才行呢。
玉米筍可以整棵直接烹飪,可以切滾刀塊,也可以縱切成長條,或者斜切成片。最初我喜歡切規整的長條,現在喜歡斜切片,也就是因為懶而已,斜切片最省心又容易熟方便入味。
斜向切成長片,用來做菜就特別方便了。
據說玉米筍也是小朋友很喜歡吃的食材,我網上搜資料的時候看到了不少寶媽反饋寶寶吃玉米筍的圖文信息。給寶寶吃玉米筍的話,直接整根煮熟就行了,然後小朋友抓著吃來玩,看著顯得很香啊。
玉米筍好像是有專門的特殊品種的玉米,但其實很嫩的各種玉米也是可以用來吃玉米筍的。有一年夏天在北京,我和小米去大興的葡萄園摘葡萄玩,從葡萄園出來後,計程車司機聽我們說起喜歡吃新鮮玉米,接把我們直接拉到他家的玉米地邊,給我們現掰了一麻袋嫩玉米免費送我們。玉米地邊長滿了葎草,我穿著夏裝在玉米地邊轉悠了一下,就被葎草纏住了腳踝,葎草的刺在我腳上留下一道道紅色如鞭笞的痕跡,足足幾個月才恢復過來。雖然葎草很毒,但嫩玉米是真甜啊,最小最嫩的那些乾脆被我當玉米筍做菜,和小米一起吃掉了,好懷念那個夏天的味道。
玉米筍特別容易烹飪。最簡單就是水煮加點鹽或糖調味就能直接吃。用來下火鍋都可以。
清炒也很容易。不需要搭配任何其他食材,鍋裡放一點油,把玉米筍放進去翻炒就行了。
炒得差不多變軟了,淋一點生抽調味出鍋,就非常好吃。
如果為了美觀,比如招待客人的時候,搭配荷蘭豆,紅綠彩椒,以及各種肉片,都是特別適合的。玉米筍本身味道清甜,所以適合調味清淡一點,好做出它的本味來細細品嘗。
玉米筍還特別適合和菌菇類搭配,菌菇的鮮軟和玉米筍的甜脆,是一種神奇而美妙的組合。
在網上看資料的時候,看到日料裡有一道鹽烤玉米筍,把帶嫩殼的玉米筍外面抹一層鹽,然後烤出來,吃的時候連殼一起吃。感覺很新奇,打算這次就試試看。如果做出來好吃的話,我就把鹽烤玉米筍的菜譜寫出來分享下。
玉米筍這個食材,是不是讓你覺得很有趣,有點想吃了?現在正是新鮮玉米筍上市的正時節,趕緊吃起來,方不負好時光。
————————————————
本文標籤:
玉米筍 超嫩的小玉米 羅漢素齋
弦歌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哦~~)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司馬光《客中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