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各有千秋的三版《霧都孤兒》電影

2022-01-06 戈德裡克山谷

《霧都孤兒》的三部電影(1948版、1968版、2005版)都堪稱經典,如果你是狄更斯作品的粉絲尤其是《霧都孤兒》原著的忠誠讀者,那麼這三版電影都是不容錯過的。它們各有千秋,以互相補充的方式填補了原著中的所有角色和精彩細節,並以各自獨特的時代風格(黑白電影、音樂劇、現代彩色電影)展現了狄更斯筆下的暗黑童話世界。

1948版、1968版音樂劇、2005波蘭斯基版

在影片的整體色調上,黑白版是時代獨有的風格不提。1968音樂劇版的色調顯然是比原著明亮很多,當然這也是為了符合音樂劇歡快的舞臺效果而設定,1968版獲得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實至名歸。2005版的色調感是最接近原著的,簡直是一幅油畫,兩百年前的時代經典名作重現銀屏,連同精彩的背景音樂都塗抹上了狄更斯的風格。

奧利弗·特威斯特的選角

48版、68版、05版的奧利弗·特威斯特

三版《霧都孤兒》最值得稱道的就是選角,其中1948和1968兩版的男主人公奧利弗模樣非常相似,但他倆看著明顯比原著中的奧利弗年紀要大,尤其是1948版感覺至少大上三到四歲。2005版的奧利弗顏值最高,年齡也更加吻合。我覺得作為棺材店的小送葬人,2005版的憂鬱氣質是最明顯的。48版因是黑白電影,效果也不錯。

三版送殯人裝扮的奧利弗·特威斯特

費金的選角

我覺得2005版《霧都孤兒》之所以被稱之為選角成功,最大的功臣就是奧利弗和費金這兩個演員活脫脫就是狄更斯書裡跳出來的。1948版妝容有些生硬,費金的鼻子太假,一看就是後安上去的。1968版的費金總感覺身材過於高大,48版也有這個毛病。不過68版的費金更像個老紳士,05版才是貨真價實的猶太老頭兒。

1948版、1968版、2005版的費金

南希的選角

1948版的南希是在驚為天人,硬生生將兩版彩色的南希都比了下去。不過作為一個社會底層的女賊,48版的南希確實是過於漂亮了。不過68版和05版的南希也都更像個良家婦女而是不是失足女性,相比之下05版的貝特扮相可能更適合南希。

1948版(左上)、2005版(左下)、1968版(右)

機靈鬼兒傑克·道金斯為首的扒竊少年的選角

機靈鬼兒可謂是扒竊團夥中的靈魂人物,1948版的扒竊少年整體都顯得年齡偏大(扮相倒是比較符合令人厭惡的小流氓),1968版感覺就好得多,年紀相仿,但是看著不像問題兒童;2005版感覺是最好的,年齡相仿,諾亞等人形貌猥瑣,看著是一群貨真價實的小壞蛋。

但是,2005版的機靈鬼兒未免太帥了吧……那份年紀輕輕但骨子裡的兇相圈粉無數。68版的機靈鬼兒就顯得太可愛,我想05版是受到68版的啟發才刻意著重刻畫了機靈鬼兒這個經典形象。

1948版機靈鬼兒,我看你老tm不爽了,但是這一版機靈鬼兒就把諾亞、查理甚至的貝特的戲份都劃為己有了。

1968版滑頭道金斯(機靈鬼兒),這個演員可是從舞臺劇《霧都孤兒》扮演機靈鬼兒被看中的,旁邊是奧利弗

2005版查理·貝茨,奧利弗·特威斯特,以及……男神機靈鬼兒!這位傑克·道金斯真是傾倒了很多人,一舉把查理·貝茨勇鬥賽克斯、諾亞跟蹤南希等重要戲份全部張冠李戴到自己名下了

1948版扒竊團夥群像

1968版扒竊團夥群像

2005版扒竊團夥群像

賽克斯的選角

作為《霧都孤兒》的第一大反派,三版比爾·賽克斯個個都是兇神惡煞。1948版豹頭環眼,1968版是最帥的,2005版和他的狗長得蠻像。

48版、68版和05版比爾·賽克斯

其他配角的選角也堪稱傳神

48版棺材店的夏洛特、邦布爾先生、索爾貝裡太太和諾亞都是活脫脫從書裡走出來的

48版費金、賽克斯和南希

48版科尼太太和邦布爾先生

05版布朗羅先生

三版《霧都孤兒》印象最深的還是1968版幾段音樂劇:濟貧院孤兒歌唱飢餓;機靈鬼兒帶奧利弗漫遊倫敦;機靈鬼兒和南希乘馬車;奧利弗在布朗羅先生家的美麗早晨等等。

《霧都孤兒》是我近二十年前就想拜讀的巨著,只可惜近一年才開始真正閱看原著和相關的電影,並一次次被查爾斯·狄更斯的才華所折服。今生能完整地欣賞完《霧都孤兒》,可謂少了個巨大的遺憾。

相關焦點

  • 看電影學英語:霧都孤兒
    故事簡介:《霧都孤兒》(英語:Oliver Twist
  • 《霧都孤兒》賞析
    《霧都孤兒》原名《Oliver Twist》,是英國作家狄更斯於183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後來多次被搬上熒幕,這次看了1948年大衛·裡恩導演的作品,應該是最早的電影版本,黑白膠片的畫質充滿著濃濃的年代感,仿佛重現了上個世紀霧都英國的社會生活。
  • 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在中國為何受到廣泛接受
    1956年至1957年,國內陸續上映四部英國電影,其中三部電影改編自狄更斯的小說:《匹克威克外傳》、《孤星血淚》(《遠大前程》)和《霧都孤兒》。新中國成立後,1957年,英國導演大衛·裡恩根據《奧立弗·退斯特》改編的同名電影(1948年英國導演協會出品——作者注),由上海電影譯製片廠譯製完成。陳敘一採用前蘇聯翻譯的《奧立弗·退斯特》縮寫本的譯法,將影片譯名改為《霧都孤兒》。此後,國內各個譯本便沿用了這個譯名。
  • 電影《霧都孤兒》:光怪陸離的都市眾生相,詮釋著人生的悲喜冷暖
    文:宿夜花電影《霧都孤兒》的譯名,與狄更斯另一部知名小說《遠大前程》改編的電影譯名「孤星血淚」,有著類似的傳譯思維。通過強調主人公孤兒身份、渲染辛酸苦楚的悲慘遭遇,製造一種情感力度與悲劇色彩,同時又給觀者製造懸念,是一種簡潔又通俗化的表達。
  • 電影《霧都孤兒》
    《霧都孤兒》是卡羅爾·裡德執導的一部劇情片,由朗·穆迪主演,該片講述的是一名孤兒學當小偷的,跟載歌載舞無緣的故事。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的英國。在一個寒冷的深夜,英國倫敦的平民區裡,一個嬰兒剛剛出世,他母親便離開了人世。
  • 「歌舞片」版《霧都孤兒》,曾獲奧斯卡最佳電影,值得被銘記
    文:宿夜花電影《奧利弗》的故事取材於狄更斯家喻戶曉的《霧都孤兒》(故事的主角名叫奧利弗),由卡羅爾·裡德導演。僅從60年代的十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幾個典型來看:有著歌舞版「羅密歐與朱麗葉」之稱的《西區故事》,講述的是曼哈頓街頭不同族裔的文化碰撞;《窈窕淑女》反映的是中產貴族、知識分子與勞工階層的生活形態的差異;享譽全球的《音樂之聲》更是將「真善美」的普世訴求置於戰爭反思與世俗衝突之中。
  • 霧都孤兒 Oliver Twist (1948)Part 1 賞析
    霧都孤兒 Oliver Twist (1948)Part 1分享譯製電影 聆聽經典配音共享精神財富 探尋心靈寧靜之道霧都孤兒 Oliver Twist (1948)導演: 大衛·裡恩編劇: 大衛·裡恩 / Stanley Haynes
  • ——讀狄更斯《霧都孤兒》
    在瀰漫著濃霧的倫敦街頭,一個小男孩的身影在暮色中閃現,他有著一雙最清澈的眼睛,雖然衣衫襤褸,仍閃動著堅定而純真的光芒,這就是《霧都孤兒閱讀這本書,我的感受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我更多是被這個孤兒的命運所牽引,這樣一個脆弱的,無辜的生命,他如何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上生活下去,他會不會墮入犯罪的泥潭?孤兒的命運牢牢牽動著讀者的心弦。孤兒題材的小說,其實往往有它先天的優勢,它會讓大家對於弱者傾注關懷,能夠引起讀者進一步閱讀的興趣,而狄更斯也特別講究故事的環環相扣。
  • 狄更斯,就是那個霧都孤兒
    後來創作才能日漸成熟,先後出版了《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科波菲爾》(1850)、《艱難時世》(1854)、《雙城記》(1859)、《遠大前程》(1861)等,1870年6月9日卒於羅切斯特附近的蓋茨山莊。
  • 妙無言|2021年英國《新霧都孤兒》
    類型: 劇情/動作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21-01-29(英國)片長: 90分鐘又名: 偷天行動(臺)/霧都孤兒現代版裘德·洛的兒子拉夫·洛、麥可·凱恩、「瑟曦」琳娜·海蒂、Rita Ora將主演新版《霧都孤兒》電影,該片名叫《Twist》(主角奧利弗的姓+「反轉」之意),
  • 麥可·凱恩、「瑟曦」和裘德·洛之子出演《霧都孤兒》
    新京報訊 (記者 李妍)據外媒消息,麥可·凱恩、《權力的遊戲》中的「瑟曦」琳娜·海蒂、裘德·洛的兒子拉夫·洛將主演狄更斯經典小說《霧都孤兒》(Oliver Twist)的現代版電影。該片由Sky公司打造,片名暫定為《Twist》,既是主角奧利弗的姓,又有「反轉」之意。
  • 1.29美國【新霧都孤兒】街頭藝術家捲入一起高風險的盜竊案
    關注微信公眾號:yezijianglive 最新電影第一時間發到你微信上,請回復 觀看說明 。
  • 書鑑——隱藏在《霧都孤兒》裡的階級矛盾!
    說起《霧都孤兒》這本書我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但要問此書所傳達的思想,那大概是千篇一律的說揭露社會陰暗面,傳播仁愛思想,而我卻不這麼看。電影《霧都孤兒》讀書以觀史,讀史以明志。看一本書首先就是要看這本書作者和時代背景,《霧都孤兒》寫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末尾的倫敦,其作者狄更斯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大文豪,其著作多描述底層人民的艱難困苦。
  • 《小偷家族》:狄更斯的心靈雞湯救不了當代「霧都孤兒」
    電影開場,瘦弱的祥太在強作鎮定的治的掩護下,使出了並不怎麼高明的偷竊伎倆。在他稚嫩的臉上與不知所措的小動作中,看不到緊張和恐懼,只有對未來生活的迷茫。眼前這位少年的形象,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狄更斯筆下的「霧都孤兒」。
  • 老電視劇《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老電影《霧都孤兒》
    大衛·科波菲爾與成年好友密考伯 七十年代末,大陸還上映了根據狄更斯作品改編的英國電影《霧都孤兒》,這是一部兒童片,情節扣人心弦,很適合少年兒童觀看。 孤兒奧利佛·退斯特,是富家女的私生子,出生後,母親即去世,將他留在孤兒院。他在孤兒院,經歷悲慘,於是,他逃到倫敦,遇到了教唆犯費金。 費金讓他和其他孩子一起,上街去偷竊,在此過程中,他遇到了善良的富人老紳士布朗洛。布朗洛將他帶回家裡,但後來,他又被費金抓了回去,重新回到陰森森的魔窟。
  • 《霧都孤兒》狄更斯的第一部社會批判小說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會批判小說。富人的棄嬰奧利佛在孤兒院裡掙扎了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闆那兒當學徒。
  • 《霧都孤兒》:藏在人物命運裡的時代
    這一年,狄更斯出版的《霧都孤兒》成為當時許多社會問題的真實寫照。 因此,了解《霧都孤兒》也不得不提其創作時的社會背景。1834年,英國政府因不堪社會救濟費用帶來的重負,修改了舊《濟貧法》。修改後的《濟貧法》仍舊允許窮人接受救濟,但必須要進行勞動,接受統一嚴格的管控。由於濟貧院的救援聲名狼藉,導致窮人寧死不願尋求援助。實際意義上,修改後的《濟貧法》絲毫沒有改善下層人民的生活,而是形成了另一種層面的剝削。
  • 馬夏爾西監獄:《霧都孤兒》(4)
    馬夏爾西監獄:《霧都孤兒》(4) 2012-02-17 11:16 作者:王星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7期
  • 《霧都孤兒》人性中的善與惡
    今天,我將繼續和大家分享世界文學名著《霧都孤兒》。同學們,上一期中我們讀到奧利弗被布朗洛先生收養,結束了自己苦難的童年,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霧都孤兒》和大部分小說一樣,結局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它的結局是完美的!
  • 經典名著電影《巴黎聖母院》《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悲慘世界》《霧都孤兒》
    本片根據雨果的同名小說改編,1956年在法國上映。 愛斯米蘭達是一個性格活潑熱情似火的吉普賽女郎,生性善良的她贏得了許多人的讚美和喜愛。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妮可拉·布利 Nichola Burley 飾)深深地愛上了希斯克利夫,而希斯克利夫也似乎對她情有獨鍾,可是,希斯克利夫真的已經忘卻了曾經遭到的背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