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再閱讀

2020-12-21 英倫雲學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前蘇聯著名教育家)

「喜歡閱讀的孩子最有能力且能最廣泛地從他們所接受的教育中收益。」

——Michael Rosen(英國兒童文學作家、「童話桂冠詩人」和小說家)

Renaissance 2020 年度最新調查報告《What Kids are Reading 孩子們讀什麼》顯示,英國小學生年均書籍閱讀量可達64本。

而中國童書博覽會發布的最新《中國城市兒童閱讀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小學生年均中文書籍閱讀量為40本,但由於英文水平和閱讀能力的限制,英文書籍年均閱讀量非常低...

經常看到有家長問到...

孩子英文水平弱,與認知水平水平相當的書沒法讀,簡單得沒興趣讀?

家長英文水平和精力有限,沒法幫孩子展開精讀?

孩子對英文閱讀沒興趣,只愛看翻譯本,如何培養英文閱讀興趣?

諸如此類等等。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西方教育家們想方設法延伸孩子課外閱讀的興趣時我們的孩子們始終未被教授如何閱讀,英文閱讀普遍僅僅局限於體系內課程的書籍。

當他們面臨升入國際學校或者出國留學時,英文水平就會捉襟見肘,不管是入學考試還是平時的英文課堂都會遇到很大的麻煩。

煙臺蠶莊初中課堂

美國著名語言教育家StephenD.Krashen畢生致力於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他提出:"閱讀是成功習得第二語言的最佳路徑。"

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習得第二外語、提高學科學術能力,也是培養孩子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最好途徑。

所以在英國的教育體系中英國人尤其注重「Read for Pleasure」,無論在學校的課程設置中還是英國老師的教學方法上英國人更注重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希望閱讀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習慣...

英國Y7學生通過啞劇表演學習文學作品

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基本每個學校都會有專門的閱讀課。學校會設立專門的閱讀周「Big Read Week」,採用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參與閱讀書目的選擇、誘導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即使對閱讀後的測評也可以用繪畫的形式來表達...

英國中學生閱讀後的家庭作業

而對比國內的英文閱讀課堂,學習形式非常單一。雖然國內的英語老師會帶領孩子們精讀英文閱讀材料,但是教學形式無非是讓孩子們枯燥反覆地磨鍊聽說讀寫,精讀詞句語法等等,強制性大於主動性,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更加不會在課外讀上一本英文原著了...

更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方法只在於記憶,培養的也只是孩子們的學習能力,且不說全英文環境的浸透和英文為母語的師資,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培養的孩子們又該如何和西方的孩子們相提並論呢?

國內某民辦學校教學素材

其實,對於咱們中國孩子們來說,英文閱讀最大的困難主要是1. 陌生的詞彙和語法,2.缺乏英語文化背景使得理解更加困難。這兩個原因都導致孩子們對英文讀物的抗拒,因此,在英文閱讀的最初階段,精讀是必然的,只有儲備了一定量的英文知識,才具備課外英文閱讀的能力。

只是在引導孩子們進行枯燥乏味的精讀之時,如何激發他們對英文閱讀的熱愛呢?

英國老師會採取什麼方法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呢

01

Visualisation works very well for reading

解讀領讀很重要!孩子們很容易被屏幕放映的畫面感所吸引。告訴他們其實在自己的腦海中有一個非常便攜的屏幕,那就是想像力!

營造一個安靜的專屬環境,為孩子解讀故事,播放一些帶有氣氛的音樂,關上燈,讓他們閉上眼睛,趴在桌子上,想像著故事裡的場景;

02

Mystery Book

讓學生們參與決定英語課程的教材。準備好三本書,把書名寫在紙上放在信封裡。在每個信封的正面寫上三到五個與書有關的單詞。

例如哈利波特這本書可以寫上「魔法,淘氣或者傷疤」。然後學生們根據單詞來投票,決定讀哪本書。要讓孩子對一本書感興趣,擁有選擇書籍的權利是至關重要的,這一點在家庭裡也不例外;

聖誕節快要到了,英語老師給孩子們準備的神秘禮物,這本書是什麼呢?

03

Book tasting

用桌布、紙盤、飲料和菜單布置一個房間。每個桌子上都有一個紙盤,上面放著不同的書(五本),菜單上還介紹了每本書的主要內容。學生用5-10分鐘讀一本書,然後交換。有一張記分卡他們可以用來給每本書打分,以此決定學生們更想讀哪本書;

DGSLibrary統計出英國KS3階段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10本書

04

Get them up and moving

角色扮演,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和自己的小組成員合作表演。不必太注意臺詞是否符合原文,表演的時候也不必拿著課本,而是專注於文章的主題思想和基調,這樣表演的時候動作自然而然就出來了,反而更有趣;

英國Y7學生通過啞劇表演學習文學作品「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紅帽》

是否您也可以陪伴孩子玩這些role playing?

05

Tweet an author

現在社交媒體如此發達,我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作家,何不利用起來呢?在孩子閱讀一本書時,讓他們在紙條上嘗試給作家們寫一些話然後你幫助孩子們發布出來,如果得到回覆那該是一件多麼令人興奮和幸福的事情呢?

圖片來自於網絡

06

Make reading a policy

指定一個時間(比如一個閱讀日或者閱讀周),每個人都放下手頭上的事情來閱讀並採用繪畫、演講等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需要讓孩子們看到優秀的閱讀榜樣,這個時候家長可以以身作則,為孩子們做好這個榜樣。

英國學生在閱讀Grayson Perry格雷森·佩裡的書「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Girl」《年輕女孩藝術家肖像》的節選,並通過繪畫來展示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和解釋。

07

Classroom libraries

每個班級設置一個專屬於該教室的閱讀圖書角。想像一下整個學校的圖書角,每個教室都是不同領域的閱讀內容。閱讀類目可以聯繫到學科內容,可讀性強並且確保新書不斷。當地的書店、圖書館和慈善商店都是獲取好書的好地方。擁有獲得資源的途徑以及自己的書籍對孩子們的成長意義重大。

哈羅公學

在英國初中英語語文的課堂上,老師們尤其注重孩子們的課堂參與性,如何讓學生們與學科知識互動起來,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並享受其中,不但激發了孩子們對文學的熱愛,最重要的是這樣鮮活的過程會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無限挖掘他們的潛力和創造力。

相關焦點

  • 得力玩具丨給孩子弄個得力閱讀架,讓TA從此愛上閱讀~
    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能力?學會這4個訣竅,讓孩子輕鬆愛上閱讀
    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這些年,育兒領域一直在傳遞一個理念,閱讀對孩子的至關重要性。確實,閱讀的介入,有助孩子大腦的活化,與孩子文字、認知和語言能力發展密切相關。幼兒時期培養的認知、語言能力會影響孩子日後課業學習和終身學習。
  • 孩子的閱讀能力決定了以後的學習能力!
    蘇聯有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叫蘇霍姆林斯基,他們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 ▊ 方法一:提問閱讀法+重複閱讀法 讓孩子帶著疑問來閱讀,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如讀《小紅帽》時,邊讀邊給孩子指,這就是小紅帽,這是小紅帽提的藍子,這是大灰狼。
  • 最大的傷害不是閱讀障礙本身,而是誤解
    閱讀障礙兒童面臨的問題是全社會的誤解樊啟鵬(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紀錄片《我不是笨小孩》策劃)李瑞華(紀錄片《我不是笨小孩》導演、攝影)最大的傷害不是閱讀障礙本身,而是誤解 新京報:是什麼因緣讓你們開始關注閱讀障礙症,並為此拍攝一部紀錄片?
  • 0-12歲孩子閱讀速成法(1):一年級的孩子是白紙一張嗎?
    說明:本文節選自《做自己孩子的的校長》第四章:閱讀,打開知識大門的必備能力本章前言: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能識字就能閱讀嗎?孩子撕書怎麼辦?識字兩千為什麼還不肯自己讀非要媽媽講?給孩子買書越多越好嗎?選擇什麼書比較好?他們的孩子年齡段不同,父母接受能力不一樣,孩子都成長了三個月,有了哪些變化,又遇到了哪些問題?
  • 幼兒不愛繪本,三點原因對症下藥,閱讀習慣輕鬆培養,為娃早收藏
    人類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這個時代關注教育,推廣閱讀的人很多,如果您有幸遇到了,那將是孩子的福分。清華附小的校長,竇桂梅曾經說:"不閱讀的孩子,基本上已經具備了"差生"的潛質。蘇霍姆林斯基也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都可以看出閱讀的重要性。而培養起閱讀興趣,最好的階段是幼兒時期,孩子越小越容易培養,但是也並不是不存在困難。我們家的大寶閱讀興趣培養,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
  • 羨慕黃磊女兒閱讀量?用對方法讓娃見識過人,閱讀英文原版不是夢
    相信很多父母都羨慕黃磊和孫莉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女兒,那麼不如來研究一下這對夫妻的育兒方法:1、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自己人生的引路人,孩子可以不懂前途和未來,但家長要為孩子著想。而閱讀是一顆點燃孩子智慧的火種,讓孩子讀書,不是為了讓他考清華,而是為了讓他明道理。大多數時候家長也明白讀書的重要性,可自家孩子就是不願意看書,甚至都不願意"屈打成招",這時候家長就要尋找孩子不願意讀書的理由。父母最好從小有意識的培養她閱讀的好習慣,長大後就不會這麼抗拒閱讀了。
  •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不是閱讀,而是這幾種遊戲!
    在很多父母的觀念裡,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讀書息息相關,其實,這樣的認知存在有偏差。有專業團隊研究過,這四種遊戲加上閱讀會有助於大腦發育,這不是簡單的遊戲,這是有科學規律的。這個方法是著名高校團隊研究出來的,後來,也有相關的專家得出相對應的結論。這位專家叫做貝蒂·哈特,來自於美國。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孩子大腦發育的最好方法,並不是靠閱讀
    長期以來,在人們心中認為閱讀和提高詞彙量是促進兒童大腦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主要的一個方法。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孩子大腦發育的最好方法,並不是靠閱讀但一項新的研究推翻了這個說法,研究最終也證實了,想要讓孩子大腦發育,父母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 神經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閱讀」並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
    閱讀可以刺激大腦發育這件事,似乎已經成為家長們的共識。為了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些父母在媽媽懷孕時就給孩子讀繪本,但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通過研究證實,閱讀並不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唯一的最佳方法。神經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在1995年初,貝蒂·哈特是美國的一個科學家做了一個"3000萬字"的調查實驗,實驗證實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對大腦發育有好處,和閱讀相比較比閱讀的效果更好。
  • 孩子不愛閱讀的壞處,閱讀王閱讀興趣班逐級突破!
    很多問題出在孩子對題目的閱讀能力。比如,試卷上差不多的題,如果出得靈活一些,孩子就被難住了。補課老師教的,孩子會了;補課老師沒教的,孩子照樣不會。一味地給孩子報孩大量的補習班,做大量重複的訓練,高度疲勞和厭學。沒有時間閱讀,也不愛閱讀,所以閱讀理解力差,語言表達能力差,學習興趣被扼殺,直接影響其他所有科目的成績。
  • 科學家研究表明:孩子電視看多了會傷害大腦,閱讀多了才會變聰明
    我們經常會聽到老人們說:「讀書好,讀書能夠增加知識儲備,能夠促進思考;看電視就會殺死腦細胞。」 但老人所說的這種「常識」,真的有科學依據嗎?我曾經也認為老人說的這些話不太正確,因為我當時是認為:電視也是有科教頻道的,看這些增長知識的電視節目不也一樣很好嗎?
  • 北京最頂尖中小學孩子都讀哪些書?(作業再多,也別錯過孩子的閱讀關鍵期!)
    ▋「閱讀與學業從來就是不矛盾的」一位當了小學生家長的媽媽發現,再美好的計劃都跨不過上學這道坎兒。在孩子上學之前,這位媽媽一直堅持給孩子讀各種故事,也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是,自打一上學,孩子閱讀的時間被一點點地擠掉了,「又要完成學校的作業,又要保證孩子睡眠,只能有所取捨。」這位媽媽說。
  • 《快讀閱讀訓練法》:方法+訓練,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不是夢
    我不是武俠迷,小時候看劇常分不清誰是誰,但卻對金庸先生《天龍八部》裡的王語嫣印象特別深刻,不是因為她特別漂亮,而是因為她擁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她能將各派武學秘籍熟記於心,堪稱是一座移動圖書館。兒時智商欠費,學習困難,經常祈禱上天能賜予我如王語嫣一般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特異功能。
  • 英語啟蒙:北美幼兒園閱讀訓練作業紙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智發展水平不同,理解能力自然也有差異,所以,教學方法也要有所變化,要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苗苗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帶回來一些挺有創意的作業,有畫畫,有手工,還有連線等,對於接受應試教育的我來說,比較有新意,感覺現代的幼兒教育比我們小時候有了較大進步。
  • 讀書記不住不是你的問題,掌握閱讀方法可以改變讀書狀態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思考方法和心智模式,無論我們如何學習,本質上我們的心智都是很難改變的。所以,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不僅要關注技能和方法,更要關注心智模式的學習和提升。那麼,如何改變心智模式呢?01.當我們閱讀的時候,要帶著問題去閱讀,有目的地找出重點。「重點」不一定是書上的重點,而是你想從書上得到什麼。比如:你想讀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書裡的重點跟時間管理相關。可以是關於拖延症,也可以是精力管理…有目的地去找重點,就會解決這個問題。
  • 初中生寫作業到很晚,家長要補課解決問題,高中老師:我反對
    老教師怒斥:這樣的學生太懶惰,下面是具體分析——1、學得晚並不是學習刻苦的表現,而是效率問題其實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過程並沒有充分了解,他們一看到孩子寫作業到很晚,就抱怨是老師布置作業太多,就是沒想過是孩子效率太低,把原本只需要一個小時完成的作業,硬生生寫了三四個小時!
  • 美國兒科協會: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閱讀,是被父母禁止的行為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隨著科學育兒觀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已經達成一致:要想孩子不被落在起跑線上,家長就一定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通過早教助力養出聰明寶寶。在這種「早教風潮」下,閱讀繪本也甚至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早教材料。
  • 如何克服閱讀障礙?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其實有閱讀障礙的孩子智力是正常的,但是大腦結構、大腦的功能以及大腦功能的連接方面都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樣,導致他們表現出諸多問題:剛學過的字就忘,讀到句尾忘了句子的開頭,經常把形近字搞混、顛倒順序,閱讀很慢難以完成作業和考試,文字都認識但是難以理解全文——比如蕭敬騰,從小就聽不懂成語,連漫畫都不知道從何看起,電影字幕要看10遍才能理解……最痛苦的並不是障礙本身,而是別人的不理解,小時候無法分辨洗髮水和沐浴露的標籤
  • 參加閱讀進步王活動亮成果,閱讀王讓孩子學用思維導圖總結1本書
    孩子進步情況概述:自從進了閱讀王課程學習班,孩子的進步,我們看在眼裡,喜在心中。看到書中精彩的的內容,有說有笑,講個不停,閱讀量也比以前增加了許多。孩子非常喜歡海平老師和齊琳老師講的故事,每一次看視頻都是很認真的去思考和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