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吸貓族已全體淪陷

2020-10-12 巴塞電影

貓科動物,美麗、優雅、神秘、桀驁不馴。

雖然喵星人已經成功奴役了人類,但貓科動物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個

而最近,BBC紀錄片打開了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進入貓科動物的秘密世界——

《大貓》

BIG CATS

壹 | 世界上最小的貓

在斯裡蘭卡雨林裡,一隻小巧玲瓏的鏽斑豹貓靈活穿梭。

這隻迷你食肉動物是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

雖然看起來像一隻小貓,但體型只有我們的手掌大小。重量也僅僅一公斤多一點,是一隻老虎的200分之一。

這隻小小的掠食動物即將成年,這是它第一次探索巢穴以外的世界。就像所有離家獨立的孩子一樣,今後它需要完全憑藉自己的力量生活。

然而對於一隻迷你小貓來說,在熱帶雨林裡獨自闖天下,這個難度看起來可不小。

好在貓咪天生就是掠食者,別看它個頭不大,膽子卻不小。本能驅使著它看見陌生新奇的東西都要動爪試一試。

好奇心是它練習捕獵技能最好的驅動力,也是它們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雖然有時候也會因此陷入困境……

不過不要為它擔心,體型的不足可以通過感官來彌補:

它的視力比我們強6倍,即使是最輕微的動作也能察覺到。

它的鬍鬚根部充滿了神經末梢,能發現最輕微的觸碰或最柔和的氣流。

它的聽力也強於人類,能夠聽到人耳完全聽不到的聲音。

它的嗅覺能夠分辨10億種不同的氣味。

除了利用自己的超級感官來探路,它還把今天探險所走的每一步都儲存在它的記憶中。

一副立體的3D叢林地圖構建於它的腦海中,幫助它找到回家的路,不費吹灰之力。

這是紀錄片首次拍攝到這種罕見的稀有貓科動物

鏽斑豹貓棲身於斯裡蘭卡雨林中,很少有人見過它,鏡頭更是難以捕捉。BBC的工作人員與斯裡蘭卡的自然資源保護組織合作,才在一個偏遠的雨林保護區找到這麼一隻

作為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鏽斑豹貓動作敏捷速度驚人,這些因素讓拍攝工作本就異常艱辛;它超乎常人的感官更是讓拍攝充滿了不可預測性

工作人員進行了為期數月的追蹤拍攝才有了片中這組珍貴的鏡頭。

熱帶雨林時不時就突降傾盆大雨,好不容易露面的小傢伙常常一轉眼就消失在深深淺淺的樹冠中。

即便是對於BBC最專業的野生動物紀錄片製作者們來說,拍攝貓科動物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貳 | 世界上最孤獨的貓

生活在喜馬拉雅的雪豹,大概是這個地球上最為孤獨的貓科動物

這個世界海拔最高的地方,環境惡劣,食物稀缺。廣袤的荒野中只能看到陡峭的懸崖和光禿禿的巖石。

人類在這個殘酷的生存環境中喘口氣都困難,一隻老年雄性雪豹卻已經代表貓科動物成功徵服了此地。

它獨來獨往,擁有一片廣闊的領地,神秘而聖潔,冷傲而霸氣……

然而,即便已經處在高原野生動物食物鏈的最頂端,雪豹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嚴峻的問題:相親

喜馬拉雅很大,但雪豹卻很少很少,想要找到一隻伴侶比尋找食物更為艱難。

為了向蹤跡無覓的雌性雪豹發出求偶信號,它不得不擁有長途求偶的非凡能力。

在接下來的幾周甚至更久的時間裡,它要做一件事:讓自己的氣味覆蓋它的全部領地。

為此它需要長時間噴出刺鼻尿液,以擴散它的相親簡介:雄性單身渴望見面

這個過程極其艱難:它日復一日努力穿行在小路上,希望潛在的伴侶能夠經過這裡。

殘酷的喜馬拉雅山上,有欲望,是一件備受折磨的事情。

在它最急切的時候,會每小時噴灑20次尿液。它的搜尋不能止步,畢竟喜馬拉雅山的氣候十分惡劣,你永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

好在,一隻雌豹在這裡留下了標記。雄性雪豹努力把自己的氣味蹭在這片痕跡上面,表明自己對這隻雌性有意。

雌豹的叫聲隨風而來,這隻雄豹的尋找或許可以結束了。這可能是這隻雄豹最後的交配機會了......

這次會成功嗎?

雪豹因終年生活在雪線附近而得名,它們行蹤詭秘,在世界上最殘酷的生存環境中以自己的方式存在著。

在我國,雪豹的數量比熊貓還稀缺,在世界範圍內雪豹更是瀕臨滅絕的物種。

為了尋找它們美麗的身影,有些動物學者和攝影愛好者們在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考察雪豹幾十年,也只能發出「只見皮子,不見雪豹」的無奈感嘆。

群山莽莽,亂石嶙峋,極目所致,能夠在山溝溝裡找到的一坨尚有餘溫的雪豹粑粑,都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為了找到雪豹的蹤跡,BBC工作人員在4000多米的雪山上死磕,有時尋覓數天都無果。

但為了記錄下雪豹的風採,這是唯一的選擇。

這些鏡頭可以讓人類認識到,雪豹除了人類眼中的皮毛價值,它們為了生存做出的努力更加動人,它們的生命更值得尊重。

為了完成這一壯舉,工作人員常常數小時蹲守在暴風雪中,日復一日,直到發現了這隻神話般的雪豹。

當它回過頭來與他們對視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心跳都靜止了:「我的眼淚止不住流,這是我一生中最不可思議的經歷。」

叄 | 世界上最不解風情的貓

在這個地球最北方的極寒之地,生活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神秘貓科動物——加拿大猞猁

科學家和巫師都認為,加拿大猞猁是一種神秘莫測的動物。你可能花上幾年時間尋找它們,即使偶爾看到了一隻,它也會很快消失不見。

這種生活在地球最北方的大貓,在零下63攝氏度的冰雪樂園中活出了和雪豹截然相反的樣子。

不僅長相毫無俊俏可言,氣質也是邋裡邋遢。相貌奇特,怪中帶萌。

體型像老虎吧,卻缺少老虎的霸氣;長相似家貓吧,又沒有貓咪的顏值。

短短的尾巴和大傻個兒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萌。尊榮和神秘一點都不搭調。

如果雪豹的神秘是因為聖潔,那麼猞猁的神秘就是因為「莫名其妙」,因為可能連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每天在想些什麼——

沒事在雪地伏擊個「傻狍子」,月黑風高去偷襲個小鳥發洩一下洪荒之力,還可以盯著一個獵物秒變「木頭人」定格幾天幾夜......

外表蠢萌,頭腦卻機智的很。遇到危險會迅速逃到樹上躲蔽起來,有時還會躺倒在地,裝死......

與蹤跡難覓的雪豹不同,攝製組利用高科技項圈了解到了加拿大猞猁的秘密生活,跟蹤它的每一個舉動。

而一場你追我趕的「貓兔遊戲」,即將上演。

下面這貨叫白靴兔,外號雪鞋兔,是北美洲的一種野兔。由於它們的後腳很大,所以被命名為「白靴」。

後腳大的好處就是在蹦蹦跳跳時不會陷到雪裡。這也讓它們在遇到自己的天敵猞猁時,逃起來易如反掌。

沒錯,這樣一隻白毛球一般帶萌的小兔兔,在不解風情的猞猁眼中只是一道美食

寒冷的冬日裡,白靴兔是加拿大猞猁菜單上最鍾意的一道美味佳餚。

加拿大猞猁雖然能夠數日不進食,可一旦開餐,就是不折不扣的大胃王。可以這麼說:猞猁的生死存亡取決於白靴兔的數量。

好消息是,白靴兔的繁殖速度奇快;而加拿大猞猁,只需要發現目標就好

so easy~

而這隻小白兔,你的耳朵暴露了你自己你到底知不知道......

別看猞猁在雪地上步履維艱,但人家卻相當淡定。為了節省體力,能夠避免追逐,它就不會奔跑。

偷偷靠近,伺機而動:

瞄準目標,縱身一躍:

嗝,吃飽~

BBC這部紀錄片《大貓》,只播出一集就在豆瓣獲得9.6的高分

網友評價:只看前十分鐘就能知道為什麼我給5星了。

究其原因還是:太好吸了!

從最厲害的獅子,到最小的鏽斑豹貓,所有貓科動物輪番登場。每一款都想吸兩口不知道是腫麼回事……

這是雪豹你信嗎?

亞洲北境極寒之地的東北虎,體重是最小貓科動物鏽斑豹貓的200倍,卻和鏽斑豹貓一樣動作敏捷,行蹤隱秘……賣起萌來你敢信這貨是東北虎?

南美洲潘塔納爾溼地上的美洲豹,擁有所有貓科動物中最可怕的撕咬力,甚至連寬吻凱門鱷都難以招架......厲害了我的喵!

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叢林樹冠,是擅長爬樹的長尾虎貓的領地,它們的腳踝可以旋轉180度,能夠從樹上垂直爬下來……垂直......

從亞洲的沼澤地,到非洲最古老的沙漠,貓科動物能夠在任何環境下茁壯成長。非凡的生存技巧和能力,幫助它們徵服地球的各個角落。

看過之後恍然大悟:要不是不稀罕,貓星人可能早就攻佔地球了!

BBC工作人員歷時兩年時間,前往14個不同的國家,追蹤了已知的40種貓科動物中的31種,帶你全方位多角度吸貓。

網友集體淪陷,邊看邊忍不住聯想起自家的喵星人,並附帶一臉的痴漢笑。

家裡的主子也是激動不已,每每看到它們的貓科表親就興奮地飛奔衝向屏幕。

無法想像,沒有了BBC的世界該有多麼無聊呀!

最後,《大貓》每周五更新一集,共三集。

聽說第二集剛剛更新,不多說,俺去吸貓啦~

相關焦點

  • 大貓
    有一天我趁著都上地幹活去家裡沒人,抱起大貓就跑,大貓一臉懵圈,不知道我要幹啥,居然很老實。我跑到了豬圈一下子把大貓扔進了進去。大貓身手矯捷馬上跳了出來,但是仍然有半邊身子沾了臭泥汙穢。站在那裡一遍抖落一邊撕心裂肺的慘叫。我可解氣了,我對大貓說,這會知道我的厲害了吧?大貓慘叫著,竟然哭了掉淚了,我看著覺得有點不是滋味,但是嘴硬說道,看你還敢和我做對不?!
  • 《大貓》大貓日記
    當然也有看的著急的時候,粗心的託託他媽經常丟了娃(雖然也知道她獨自在天敵堆裡帶娃已是十分不易),還好求生欲極強的託託都能找到媽媽,可惜最後還是沒了థ౪థ花豹貝拉簡直是個捕食天才,成功率超高,每次都急得想你趕緊吃點吧,落肚為安,別又讓獅子或者啃老的大兒子搶走。雄獅佩奇那段開小差的情節也是精蟲上腦了,怪不得四隻母獅子嫌棄的耍鬧它。
  • 《大貓》孤獨
    看了BBC的年度紀錄片《BIG CATS》,被大貓們震撼和震動了。 我曾經以為,孤獨的只是人類,但我沒想到,孤獨的還有這些貓科動物。除了獅子群居以外,幾乎其他的貓科動物都是獨居。 雖然片名《BIG CATS》,但四十種貓裡,卻有相當比例的小貓。
  • 《大貓》我,有貓了!
    看了《大貓》裡的40種全世界各個地域的貓科動物之後,你會心中有數。毛茸茸的小腦袋、靈動的小身軀,突然轉頭看你的時候,感覺老阿姨塵封已久的心都要暖化啦雪豹很可能一生只有一次交配機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寂寞的大貓了。它的一生可能只做兩件事:捕食、求偶。《大貓》裡不只有這4種貓科動物。
  • 全球首家「大貓頻道」開播啦
    小劉軍 攝長沙晚報9月28日訊(小劉軍)36次千裡跨越湘桂兩地,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為犧牲戰友祭掃並照顧烈士家人的「中國好人」「湖南道德模範」「長沙雷鋒傳人」朱豫剛,又迎來人生的一次重要時刻:他聯手長沙晚報共同創辦全球首家以老虎為網紅的全媒體直播平臺——大貓頻道,28日上線試播。「我常想起在部隊的時光,想起如虎般勇猛的戰友。」
  • 《大貓》瘋狂吸貓
    看完了,一開始我以為這部紀錄片裡面只會有關於貓的,沒有想到會加入拍攝團隊的拍攝歷程,包括第三集裡面的大貓的保護和測試都是沒有想到的。這部紀錄片不僅僅介紹了大貓的各種習性同時也介紹了全球各地的人們對大貓的研究和保護做出的貢獻,也在提醒著我們對於大貓的重視。只能說,爸爸就是爸爸。文筆一級差,勿噴。
  • 大貓亦疾速精靈
    作為各種大貓來說,獵豹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種,它們擁著地面上最快的速度,看獵豹奔跑的時候,大家會感受到它身上散發出來那種無與倫比的美感,和肌肉與力量的完全結合。
  • 《大貓》大型吸貓現場
    在現實中當不了鏟屎官,只能看《大貓》來吸貓了。這部BBC紀錄片《大貓》中不僅有可愛軟萌的小型貓,還有威武霸氣的大型貓科動物。非洲獅、虎、美洲豹、金錢豹、獵豹、雲豹、雪豹、美洲獅、猞猁、豹貓、虎貓、漁貓、黑足貓、兔猻、藪貓、沙漠貓…等40多種野生貓科動物紛紛出境。《大貓》不僅是吸貓人的狂歡,也將這群神秘物種展現在人類面前。
  • 第一次去大貓家
    出發前一天,大貓告訴我,到時候家裡會放鞭炮,這是禮數。
  • 《大貓》大小貓都愛
    驚喜又感動,太愛了…全程對著各種大貓犯「花痴」,這個物種真是神奇到無論體型大小都有它獨特的萌點,而且每一隻都越看越美~被小Gyra和小兔猻萌哭,羨慕可以跟大獅子共同生活的凱文(好想也有這麼一次體驗),還有看似孤獨實際卻重感情的美洲獅,還有好多…
  • 祝全世界最美好的大貓:徐百卉,生日快樂!!
    整部劇完全堪稱哭戲教科書(表情包),所有細膩的情緒都被大貓藏進了每一滴眼淚裡,雖虐但仍讓人看得欲罷不能。除了這一年裡已播的三部作品外,我們的徐勞模也拍了很多新作呀!在回顧了那麼多「徐·實力派·大貓」的優秀成績之後,還是想再帶大家一起來品味(舔屏)一下我們的「徐·高顏值·大貓」~
  • 泳鏡、太郎和大貓
    大貓考研複試結束後,我媽說我家大貓沒了。我哭了一下午。我其實並不喜歡我家這隻大貓。我算是留守兒童,跟外婆外公在老家。爸媽在深圳打拼。你無法想像你去深圳時,看見你爸媽把一隻黃白色的貓當親生兒子養時的那種手足無措。打包海鮮回來餵著吃,吃就吃了,還買相機拍照留念。
  • C大貓解析CFML全明星周末,最終結果又將如何?
    全明星首個比賽日將於7月4日進行,屆時將進行最強AK/M4/狙擊以及傳奇對決的晉級賽,C大貓作為解說席上的又一解說,一向古靈精怪的C大貓除了為玩家們帶來有趣的解說之外,更以個人精準的眼光評析賽場動向,那麼在即將到來的全明星周末中,C大貓又會帶來怎樣精彩的解說?
  • 《大貓》BBC居然出了一部…「吸貓」記錄片…
      今天我要強烈推薦BBC最新力作《大貓》!!目前只出了第一集,但豆瓣這裡的評分卻已高達9.6! 2當然,除了「可愛」的大貓家族,BBC的製作極具美感。  3 BBC的紀錄片,向來是質量保證,《大貓》也不例外。 耗時兩年,走遍全球,烈日酷暑,雨雪冰雹。去零下63℃的北極尋找「大腳怪」猞猁,在珠穆拉瑪峰海拔4000米處探望孤獨的雪豹。 然而,即便是在這樣非人的環境中待上4、5個星期,也未必能尋得一絲神秘的身影。
  • 出門遛貓,沒想到大貓自己就撿了一隻小貓回來
    事情呢是這個樣子的,鏟屎官牽著自家大貓出門溜,在一個小樹叢下邊遇到一隻小貓。大貓看到小貓挺感興趣,想要上去打個招呼。但小貓看到陌生的貓和陌生的人有點害怕,自己就走開了。小貓走到一個柵欄門後邊,大貓又跟了過去。
  • 《大貓》新劇:Big Cats,它們不一樣
    摘要:本篇希望通過對BBC新劇《Big Cats》(大貓)第一季第一集的解讀,帶大家了解不一樣的貓科動物。關鍵詞:大貓,生存,不一樣。首播:2018-01-11(目前已放映2集,今天會播出第3集)。類型:紀錄片。
  • 《養虎為患》我們與大貓的距離
    但如果說這部紀錄片本身有什麼明確意圖的話,那大概就是如片頭片尾所說,喚起人們對於私人養殖大貓產業及其可能帶來的危害的關注。如今網飛將這個灰色產業裡的各色人物曝光在巨大的流量之下,我們對於這些人類同胞或批判、或同情、或憤怒,對於他們生活軌跡的改變或許已然肉眼可見。
  • 《大貓》偶遇大型吸貓現場~
    這部電影是貓奴的福音,不管是大貓、小貓,都太萌了~這是一部記錄片,BBC的工作人員,冒著危險拍的,佩服他們的精神……重點是導遊還是個女子,好厲害,巾幗不讓鬚眉,那麼惡劣的天氣,為了拍少見的大貓,他們苦苦的守著……下面是我看電影時候的截屏,然後給喵們配個文字,妥妥的大喵表情集~
  • 《家有大貓》遊戲評測:看著讓人最舒服的畫風
    (突然想起來型月重工在FSN的「R18開啟」按鈕,而大貓就直接做了兩個版本其實感覺也相當有意思,時代的縮影嘛x)遊戲中也可以隨時開啟環境設定是一個不錯的特性(雖然很多文字AVG都有),不過解析度選項少了一些(希望可以加入「安全模式」喂喂喂)。
  • 大貓日常英語第四期 coming soon
    林侃璇,a.k.a大貓老師 - 臺灣政治大學英國文學碩士,8年英語補習班教學經驗,臺灣英語教學雜誌《空中美語》副主編,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兼職翻譯,瑜伽老師, 託福IBT滿分, 英文Catti 三級筆譯證書, 曾翻譯 「當代藝術與表演之策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