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經常煩躁不安,動不動就發脾氣,多半是身體缺了它!

2021-02-07 優品好生活

昨天,菜市場裡一個穿藍色衛衣的小男孩渾身戰慄,像篩糠一樣哆嗦,在輪椅上使勁狂叫。原本熱鬧的地方,瞬間安靜下來,人們都齊刷刷地看向他。

孩子爸爸拍著小男孩的背,忙著安撫,臉上寫滿了無奈與滄桑。賣菜老闆拿了一個西紅柿給孩子玩,一邊關切地問孩子病情。孩子爸爸嘆氣道,「唉,醫生說是嚴重缺鎂造成的癲癇。他媽跟我離得早,都怪我沒照顧好他。」

孩子爸爸迫不得已辭去了工作,現在專職在家照顧他。我突然陷入了一種心酸:這個家未來怎麼辦?父親老了孩子又該怎麼辦?

孩子缺鎂,易患癲癇和骨骼發育不全

孩子缺鎂有哪些表現?缺鎂早期表現常有厭食、噁心、嘔吐、衰弱及淡漠。缺鎂加重有記憶力減退、精神緊張、易激動、神志不清、煩躁不安、手足徐動症樣運動。嚴重時,有癲癇樣發作。

人體中的鎂大約60%在骨骼當中,其餘的則存在於肌肉、軟組織和體液中(包括血液)。

從微觀意義上來說,孩子體內的每個細胞裡都含有鎂,並且一直參與著體內高達上百種的生化反應,籠統來講包括:

催化人體內大部分的化學反應製造並運送能量合成蛋白質傳送神經訊息舒緩肌肉

當孩子身體獲得足量鎂的時候,就可以有效緩解煩躁、憂鬱、易怒等症狀。鎂可以增加GABA(一種可以讓人放送的神經遞質),對壓力和焦慮有舒緩作用。2017年一項研究發現,在攝入鎂補劑短短6周後,就顯著的改善了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症狀。

同時,鎂具有加強孩子骨骼健康的作用。

生活中,兒童出現腿疼或手麻時,很多家長往往認為是缺鈣,然後瘋狂補鈣卻沒有效果。其實,當人體攝入的鎂含量不達標時,同樣會引起上述表現。體內的鎂,可以幫助鈣質溶解和吸收,如果鎂缺乏而鈣質過多的話,很容易出現諸如肌肉抽筋、蛀牙等狀況。

很多動物實驗發現,缺鎂會減少骨骼和礦物質的新陳代謝,造成骨質流失和骨質疏鬆。

可見,如果娃娃長期缺鎂,那麼將不利於他健康成長。

湖南省腫瘤醫院營養科胡醫生表示,鎂是人體中含量佔第三位的礦物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它與鈣元素共同維護著骨質密度、心臟電生理傳導、神經遞質活動及肌肉的收縮活動。同時,鎂也是身體內多種酶系的重要輔助因子。

鎂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如果沒有鎂,那麼孩子的代謝循環就會像一壇死水一樣,根本無法完成。鎂還有利於核酸與蛋白質的合成,也正是因為鎂在人體中的這些作用,決定了鎂不但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礦物質,更是決定著人體健康和保障的物質,因此,人體要保證足夠的鎂的攝入量,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

為什麼孩子容易缺鎂?

相關資料顯示,越來越多的孩子,鎂攝入量不足。這首先和我們越來越不健康的飲食結構和食物品質,有著莫大的關係。

事實上,大部分的鎂,在食物加工過程中,都已經流失掉了。2002年的《哈佛心臟通訊》裡面指出,小麥精製之後,鎂只剩下原來的16%。

享譽醫學界的人類營養學博士Natasha Campbell-McBride,在她的《腸道與心理症候群》一書中也指出,身體消化1個葡萄糖,需要消耗28個鎂原子,要分解1個果糖分子,則需要56個鎂原子。

但是,現在的飲食結構,大部分的食物裡都是糖,米麵等澱粉也會轉化為糖,我們還會喝很多不健康的果汁(富含果糖)。

這樣的飲食結構,會大大增加鎂的消耗量,導致很多孩子嚴重缺鎂。

其次,壓力也會加大鎂的消耗量。壓力會導致腎上腺素的分泌不斷增加,這會加速鎂的流失。當孩子體內鎂過低的時候,又會反過來促進壓力激素分泌,進而加劇壓力狀態,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你的孩子如何有效攝取鎂元素?

孩子獲取鎂的途徑主要來自食物和水。

美國食品和營養委員會對鎂的推薦量為,1歲以內嬰兒每日為50~70mg,4~6歲為200mg,7~10歲為250mg。男生11~14歲為350mg,15~18歲為400mg。女生11歲以上至成年300mg。

一、平衡家庭膳食,是攝取鎂的有效途徑

合理的飲食,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健康水平,保證充足的鎂補給。以青少年為例,每日體內攝取380mg鎂,需要吃30~50g堅果大豆,250~400g谷薯粗糧,300~500g的蔬菜,75~100g的魚蝦,200~400g的水果,300g的奶,50~75g的畜禽肉類,25~50g的蛋。

1、堅果大豆中的鎂含量非常高。例如,100g大豆中,就有199mg的鎂含量。如果孩子需要補充80mg鎂,建議吃30~50g堅果大豆。

2、谷薯粗糧也是不錯的選擇。其中,100g的小麥胚粉中,就有198mg的鎂含量。如果孩子需要補充80mg鎂,建議吃250~400g谷薯粗糧。

3、蔬菜中含鎂量相對來說要少一些,比如莧菜,100g中含有119mg的鎂含量。建議孩子吃300~500g蔬菜,可以補足約80mg的鎂。

4、菌藻類含鎂量也不錯,其中,100g的幹木耳中,就含有152mg的鎂含量。

5、畜禽肉類含鎂量較少,每日吃50~75g,可為孩子身體補充約20mg的鎂。

二、除了食物,水也是攝取鎂的重要途徑

水是礦物質最好的載體。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相對於食物而言,飲用水中攝入比例最大的微量營養素是鈣和鎂,這兩種元素通過水提供的量可高達每日攝入量的20%。

大家千萬注意,純淨水不能補充鎂元素。純淨水是一種經專業設備過濾、去離子化後的水。它在去除了水中細菌雜質的同時,也把水中對人體有益的鈣鎂元素等過濾掉了。長期飲用會導致人體的微量元素缺乏,引起少年兒童發育不良。

其次,市面上流行的人工礦物質水也不能有效補充鎂元素。據中華預防醫學會環境衛生常務委員、第三軍醫大環境衛生教研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舒為群教授研究團隊發現:即使食物中礦物質含量完全達標,但長期飲用純淨水或人工礦物質水(純淨水人工添加礦物質)時,人和動物依然會出現某些病理性改變,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骨密度減少等。

事實上,補充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最好的水是天然礦泉水。

古今中外,人們最為看好的水源便是天然礦泉水。遠在古羅馬時代,歐洲一些地方的礦泉水就被人們奉「聖水」,用以醫治疾病。我國利用礦泉水治病的歷史源遠流長,已有三千年歷史。古代文獻酈道元《水經注》中有"魯山皇女湯,飲之愈百病",《醴泉銘》有"醴泉出京師,飲之痼疾皆愈"的記載。

由於天然礦泉水本身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內在平衡有特殊的調節作用。因此,天然礦泉水對於孩子生長發育來說,有著重要的影響。天然礦泉水貴在天然,易被人體吸附。天然小分子團水能直接進入人體細胞,輸送營養物質、溶解細胞內壁有毒物質,乳化多餘的膽固醇和脂肪,通過代謝排出體外,保持身體潔淨、健康。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膳食上的營養均衡外,也要讓孩子多飲用天然礦泉水。因為天然礦泉水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能有效被身體吸收利用,是礦物質最好的載體。為了孩子的健康發育,多喝天然礦泉水益處多多。

相關焦點

  • 四歲女兒動不動就哭,簡直快崩潰了,怎麼辦?
    四歲的孩子動不動就哭,一直哭,怎麼勸都不停,讓人煩躁崩潰。其實這種情形,在孩子的兩三歲的時候我們做媽媽的也經常遇見過,那時候她們還挺好哄,為什麼兩三歲哄停她們的招數,到了四歲就不靈光了呢?1.跟四歲年齡段孩子的特徵有關第一、情緒方面四歲這個年齡的孩子似乎一直處於緊張的情緒中。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這位機智媽媽用一個瓶子就解決了,值得學習
    「我原打算把我兒子培養成為一名安靜的美男子,但事實卻沒有朝著理想中發展,他一點兒都不溫柔,也不知道像誰,這以後哪個姑娘願意跟他……」有的寶寶脾氣特別差,家長怎麼處理都沒用,軟硬不吃。而且很多寶媽表示,孩子的生活環境很溫暖,不到迫不得已,沒人會和孩子發脾氣,只有孩子真的不像話了,才會以暴制暴。而且,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小小年紀就這麼大脾氣。
  • 莫名其妙的煩躁、不開心?當心「情緒病」!
    你是不是經常覺得莫名其妙的煩躁、不開心?是不是經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是不是總是吃不好、睡不香,有時候還會覺得頭痛、心慌、腸胃不適……當心,你可能是患上了「情緒病」。
  • 你別嚷我,怕你拿不動!80歲大爺發脾氣,老伴兒如此撒嬌
    「你包(方言:別)嚷我,我不是怕你拿不動,過來替你拿點。」「趕緊走,我還沒老哩,聽不懂人話還是咋了?」車停在路邊拍風景,不遠處傳來很大聲爭吵的聲音。小郭有點忿忿地說:「這大爺怎麼這樣,大娘好心去幫他,還這樣罵人家……」大約200多米遠的樹林裡,只能看到一位摘柿子的大爺,發脾氣的應該就是他了。
  • 孩子摳手指是缺微量元素嗎?不一定!真實原因讓你心酸
    圖片下面,寶媽隨即問道:孩子總是把手指摳成這樣,是缺什麼微量元素嗎?我心中為之一動,回復了一句:考慮孩子是個內心敏感的寶寶,性格內向,平時有焦慮的表現。然後不到一分鐘,這位媽媽就和我私信起來。她說,孩子的確像我說的那樣,內向、膽小、敏感,之前沒覺得這是很大的問題,希望我能多說點。我說,大部分寶媽遇到孩子摳手指這種問題,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缺微量元素」,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缺乏微量元素身體會有一些明顯症狀,比如睡眠不安、白天易煩躁、雞胸、O型腿、貧血、發育遲緩、指甲灰白、厭食、體重不增等,但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 男人經常出現這些「身體語言」,多半是喜歡你
    男人不一定是喜歡你,就會直接說出來。並不是所有的喜歡,都能坦蕩直白。在不明白你的想法之前,在和你並不是特別熟悉的情況下,他能做的就是引起你的注意,只有這樣,兩個人才有繼續的可能。當男人經常出現這些身體語言時,他多半是在撩你,想引起你的注意力,這些都假裝不出來。
  • 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可能只因你沒做好這一步
    2歲之後,似乎越來越難管教了,稍有不如意,就會發脾氣,有時爸爸媽媽還不知是怎麼回事,寶寶就跺腳、在地上打滾哭鬧。面對這種情況,寶爸寶媽應仔細觀察找到寶寶發脾氣的原因,寶寶是太疲倦了,還是身體不舒服,偶爾發發脾氣,還是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而發脾氣。要分清楚寶寶發脾氣的主要原因,根據原因及時引導將寶寶的壞習慣糾正過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正亂發脾氣的毛病呢?
  • 生完二胎後,感覺自己有點抑鬱,總是想發火,特別煩躁,怎麼辦?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80後二胎寶媽,三年抱兩,生了兩個男孩。生完一胎的時候,也出現了產後抑鬱的症狀,動不動就想發火,煩躁不安,焦慮,整天把自己關起來,害怕出門。3.夫妻關係我覺得夫妻關係不和睦,是造成女人產後抑鬱的主要原因。比如,我吧。產後抑鬱,動不動就發脾氣,但是我只會對我老公發脾氣,經常吵架,女人生氣都是給老公氣出來的。生氣多了,自然就抑鬱了。4.婆媳關係婆媳關係,家家都要面對的題目,只不過有輕有重而已。多少美好的家庭,婚姻,都是因為婆媳關係給破壞的。我產後抑鬱有大部分原因就是婆媳關係,婆媳育兒觀念的矛盾。
  • 不在孩子面前發脾氣
    很多家長會在養育孩子的時候發脾氣,有時候,是因為孩子犯錯,有時候是因為孩子拖拉,有時候是因為孩子犯渾,有時候是因為孩子太黏人,有時候是因為孩子不睡覺,有時候是因為孩子不起床,有時候是孩子不愛學習,有時候是孩子打碎東西……總之,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會瞬間點爆家長的心頭之火,不發洩出來真的是憋的不行。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一說就哭一碰就炸,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人難免總有七情六慾,高興快樂有時,悲傷憤怒有時,成年人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即使內心風起雲湧,也能保持表面的淡定自若,而孩子還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生起氣來,力量超過你的想像。孩子動不動就生氣、鬧情緒,他明明已經擁有很多玩具了,而且同款系列也有好幾個,但是帶他逛商場經過玩具區的時候,即使遇到同樣的東西,他還是想要擁有,對此父母是覺得沒有必要買太多的東西,因此就會給予否決。
  • 世事皆有心生,若心不動則天下萬物皆靜止,心一動則無物不動
    這時惠能大師也趕到,他一看便開口說道:「不是幡動,也不是風動,是你們二位的心在動。」正在爭論的兩人聽到惠能大師的話以後即刻恍然大悟。我們生活在這個世上,每天都會遇到眾多煩瑣的事,有的人對此來去運用自由,沒有感到內心被填滿,或者被世事堵塞而感到痛苦不堪,有的人卻怨聲載道,哭訴世事帶來的煩躁與不安。
  • 動不動就拉肚子,是怎麼了?別放任不管,可能是疾病作祟
    很長時間還不能緩解,說明身體已出現問題,要趕緊排查原因,才不至於給健康帶來大的損害。經常拉肚子,可能是哪些原因導致?平日裡飲食衛生不注意,總喜歡吃外賣,還喜歡去不正規小飯店吃飯,會給腸胃增加負擔,腸胃也就容易出現損傷,也會給細菌機會。
  • 身體出現這5種「異常」,多半是肝臟開始變硬了,請提高警惕
    肝臟疾病是一種慢性病,大多數由於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壞習慣所引發的,比如經常喝酒,經常抽菸,經常吃生辣刺激的食物,經常久坐不動,經常發脾氣,經常生悶氣等。在肝臟病變的前期,因為肝臟沒有痛感神經,身體上產生的信號是非常微弱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忽略它,因此,常常錯過最佳醫治時期,一經發現已經到了晚期。
  • 盛夏易煩躁、發脾氣? 怎樣讓自己在盛夏裡保持好心情?
    盛夏易煩躁、發脾氣? 怎樣讓自己在盛夏裡保持好心情?時間:2017-07-10 13:20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盛夏易煩躁、發脾氣? 怎樣讓自己在盛夏裡保持好心情?
  •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這本書為父母們列了詳細的方法與指導
    看到喜歡的玩具,爸爸媽媽不讓買,孩子馬上躺地上撒潑,這樣的場景,我想是個父母應該都有經歷過。除了要玩具,其它時候,孩子也總是動不動就哭,父母到底可以怎麼辦呢?今天為大家介紹一本書,書名就叫做《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怎麼辦?》。一、孩子為什麼會哭鬧?想要知道孩子哭鬧的時候可以怎麼辦,那麼首先必須要知道孩子為什麼要哭鬧?
  • 4歲兒子發脾氣說「都是你害的!」:為什麼孩子老愛怪別人?
    這天卻因為自己搭的積木倒了,而崩潰大哭不停地衝我發脾氣。事情是這樣的:他在地墊上玩著積木。但由於地墊是軟的、不固定會移動。所以他搭的積木,不是很穩。當我因為要拿東西而經過地墊的時候,他的木頭積木「譁」的一下全部倒了下來。看著倒下的積木,兒子大哭起來,生氣的大聲說:「都是你害的,都是你害的,都是你害的!」
  • 已婚男人對你動了真情,卻突然「斷聯」了,八成是藏了這些心思
    相信很多女孩都有這種困惑,聊的很好的異性朋友,卻突然不聯繫你了,女孩一般都會有失落感,很想知道他在幹什麼。其實,這正中男人的下懷,已婚男人對你動了真情,卻突然「斷聯」了,八成是藏了這些心思。試探試探你暖男顧名思義,就是是指像煦日陽光那樣,能給人溫暖感覺的男子。
  • 女人動了真情後的表現:愛發脾氣
    聽他這樣說,我只是對他說了一句: 「你就別身在福中不知福了,你的女友能夠這樣管著你,那是在乎你的身體,能夠找到這樣愛你的女孩你就知足吧。」 生活中,在你傷害自己身體的時候總會對你發脾氣的女孩,其實是在傳達一種在乎。
  • 胡可透露打過安吉:為什麼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每次遇到這種事都要忍著火氣,就怕哪一天控制不住,打斷他的腿……」「為什麼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被慣壞了的表現。還會在發脾氣和不聽話之間畫上等號......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你可能並未察覺的小秘密......
  • 孩子總是發脾氣,不一定是不懂事,有可能是缺少父母的關注
    文丨飯飯媽 作為家長,自然都希望孩子非常有禮貌,無論是待人處事,還是在其他方面,都能保持一個較為平穩的心態。可是有的孩子,並不能像家長所期盼的樣子發展,甚至會動不動就大發脾氣,因此令很多家長感到非常困擾,為什麼孩子總是亂發脾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