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在「2017愛奇藝世界大會」上發表了題為《2017,愛奇藝的娛樂世界》的主題演講。
核心觀點如下:
愛奇藝的會員付費收入和廣告收入已達到1:1;
在新形勢下,平臺的內容分發能力和貨幣化能力成為核心關鍵;
在先行試水成功的網絡劇、網絡大電影和網絡綜藝之外,包括動漫、少兒、紀錄片等在內的各領域的頭部內容,都將進入付費分帳體系。
視頻信息流廣告形式讓短視頻「工業廢水論」不再奏效,長尾短視頻重獲新生;
未來愛奇藝將嘗試超級網劇收費模式,並啟動「海豚」、「幼虎」和「天鵝」三大計劃,涉及導演、編劇、發行、影視新星等方面;
愛奇藝的企業願景由原來的「讓人們平等便捷地獲取更多、更好的視頻」,改為「做一家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
以下為龔宇演講內容,經創業邦整理,未經本人確認:
一張圖回顧2016年的發展:
核心要點:愛奇藝經過七年的努力,從簡單的只是依靠於品牌廣告,幾年前已經開始有了規模性的向用戶收費的這種商業模式,到目前為止,基本上兩者的收入比例是1:1。除了廣告和向用戶收費,我們可能還有IP價值的延伸、衍生的開發等等。
此外,經過7年的發展,愛奇藝不簡單是一個視頻播放器,我們要把視頻播放相關的生態系統中各個環節有機的非常有邏輯的集中在一起。
與此同時,龔宇重新定義了愛奇藝的企業願景,從原來的「讓人們平等便捷地獲取更多、更好的視頻」,改為「做一家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 。
龔宇認為,這個娛樂世界要持續健康地發展需要兩大核心能力:
第一,內容分發能力;
內容分發能力用市場份額來衡量,同一部劇在愛奇藝平臺上播放量要足夠大,大到最好佔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如果獨播的話,在這個平臺可能是20億,在那個平臺可能只有10億。
截止2017年5月底,愛奇藝的全網日活躍用戶數達3.1億人。根據第三方機構艾瑞最新數據顯示,愛奇藝APP已經是僅次於微信的全國第二大使用時長APP,月活躍設備數達5.1億臺,月使用時長達60億小時。
第二,貨幣化能力。
愛奇藝的貨幣化能力可以用「一魚多吃」來形容,七個吃法,通過IP打通各種用戶服務。其實一條魚打上來,最粗暴的方式,洗都不洗,切都不切,扔在數裡煮,加在蔥加點鹽,這種肯定賣不了好價錢。如果切成段,不同的做法,肯定回報高。
現階段文娛生態商業模式的兩大貨幣化形式——廣告和用戶付費也已經迎來新的升級:長尾視頻信息流廣告和優選內容付費。
信息流廣告將完善廣告模式,同時一攬子解決長尾視頻內容的變現能力;優選內容付費將內容付費擴展至各領域的頭部內容,徹底激活內容生產,以完善並促進大文娛生態的用戶體驗和貨幣化能力。
基於這兩大核心能力,龔宇分享一些網際網路時代內容方面的趨勢
第一、馬太效應更加明顯;
在網際網路時代做頭部內容,前途會更光明,回報會更大。我們從流量角度講,流量黑洞效應,一部好劇你會瞬間發現,別的黯然失色,就是因為這部劇在這個時間段上它的流量有點不可猜測不可預料的全集中在這個頭部內容上。
第二、長尾內容也會更有空間;
小眾的內容找到自己精準的用戶群,綜合成本更低。視頻信息流個性化廣告形式讓短視頻「工業廢水論」不再奏效,長尾短視頻重獲新生。
基於這兩大趨勢,愛奇藝提出自己的內容組織計劃:
第一,愛奇藝出品或者採購的頭部內容付費;
第二,付費分帳模式,網大+網劇;
在先行試水成功的網絡劇、網絡大電影和網絡綜藝之外,包括動漫、少兒、紀錄片等在內的各領域的頭部內容,都將進入付費分帳體系。
第三,超級網劇孵化。
在頭部內容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網劇中的超級網劇,就是以前說過的近於美劇模式的這種網劇。這種劇的收費模式不同於原本的電視臺的用戶免費收看模式,而是採用直接付費。
為此,愛奇藝啟動三大計劃。
海豚計劃:定框架定價招標;
幼虎計劃:製片人創業扶持;
天鵝計劃:年輕演員訓練營。
除了內容部分的能力,龔宇還表示愛奇藝同時是一個技術創新的平臺,一直考慮怎麼樣把內容創作者和平臺和用戶甚至是客戶能夠連接起來,做一個開放型的平臺。
未來將推出「愛奇藝號」,現在在逐漸的完善過程中,比如網大、網劇或者是一部分綜藝節目的,可以看到哪部劇在幾分幾秒哪個人說哪句話的時候,有多少用戶跑掉了,你的用戶畫像,男女、年齡、區域等等,周末的晚上喜歡看什麼內容,不同區域的用戶喜歡看什麼內容,讓流量信息逐步轉化為貨幣化信息。
- END -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bangcbd
推薦邦哥的好朋友「毒舌科技」, ID:dushek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