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是我國居民第一大致殘和致死疾病。腦中風後,患者往往會遺留偏癱、失語、認知功能障礙等後遺症,甚至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臨床中已有很多關於腦中風偏癱患者的研究:中風3-6個月後,75-83%的偏癱患者已經可以重新學會走路,但是有55%偏癱患者仍存在上肢運動功能障礙,一般上肢的恢復相較下肢更困難,尤其是手部涉及精細運動,挑戰更大,那麼腦中風後手功能怎麼恢復呢?
今天我們邀請了來自霽達康復支持的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康復醫學科的桑賢明治療師長,結合一位患者的手功能恢復案例,來聊聊腦中風後手功能的恢復方法。
腦中風後手功能怎麼恢復?首先進行功能評估
患者章女士因為腦梗後右側肢體活動障礙入院,霽達康復首先對患者進行了功能評估,其中包括FIM和Fugl-Meyer上肢 。
FIM(功能獨立量表)是一個日常生活能力的評估,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進食、如廁、穿衣、洗漱、轉移等活動能力,以及簡單的認知和溝通能力評估,滿分是126分。章女士得了107分,主要失分在不能完成繫鞋帶、擰毛巾、擠牙膏、洗澡這些生活自理的部分,因此她仍然需要他人的照料和幫助。
Fugl-Meyer 上肢評估是一個對於上肢功能能力的評估項目,包括了肩、肘、腕、指關節的活動範圍和協調能力等方面。上肢部分評估的滿分是64分。這項評估章女士得了19分,她的肩肘腕關節只有部分活動,手指完全沒有活動,協調能力無得分。
腦中風後手功能怎麼恢復?針對訴求定製康複方案
根據溝通,章女士的需求是希望她的手能完成日常生活,並且可以外出活動不受影響。對此霽達康復團隊按階段為她制訂了康復計劃。
第一個月:
1、利用桌面滑板練習患者的主動屈伸肘關節以及肩關節的內收外展。
2、利用EMS對於肱三頭肌、腕背伸肌的刺激誘發。
3、通過高科技的設備Amadeo手指機器人練習患者手指的被動活動。
第二個月:
1、增加了Armeo上肢機器人的訓練,利用木插件、丟沙包等練習患者的主動抓握及鬆手。
2、在上肢訓練中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會高頻率使用到的小物件,比如晾衣服用的小夾子、吃飯時用的筷子等。
3、要求章女士自我練習時,進行翻書以及寫字等練習。
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章女士在出院時Fugl-Meyer 上肢得分從19提升至了57/64分,FIM 得分從107提升至了125/126分,現在的她能夠靠自己輕鬆的完成系扣子、繫鞋帶、洗澡、擰毛巾等日常生活,並且還能時常出門逛街購物。
「在這個案例中,章女士希望手部的功能恢復到不影響日常活動,於是我們在常規器械訓練外加入了融合生活場景的訓練,比如寫字、用筷子、夾夾子等,幫助她實現在實際生活中需要用到手的動作。」桑老師說道。
事實證明,通過科學的康復治療能夠有效幫助中風患者恢復功能障礙並重返社會,尤其是對腦中風後手功能怎麼恢復這個問題,大家不要因為上肢恢復較慢就放棄治療,儘早選擇專業的康復中心,越早開始康復效果越好。為了讓更多中風患者了解中風康復重要性,霽達康復與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攜手推出了特別活動,有多學科團隊免費在線義診、免費康復機器人體驗,免費領取康復工具包~關注微信小程序【霽達之家】,點擊菜單欄【活動申領】即可參與,可以通過撥打電話諮詢免費問診。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