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命是奶茶給的」,這是許多年輕人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近年來,喜茶、奈雪的茶等茶飲品牌從拓荒到一夜爆紅,開啟了「新茶飲」發展的快車道。與從前街邊奶茶店幾塊錢一杯的衝粉奶茶相比,近幾年崛起的茶飲品牌可謂「價格不菲」,一杯要花上二三十塊錢,但他們卻不愁顧客。
新茶飲市場有多龐大?據不完全統計,茶飲品類美團外賣訂單量2019年上半年比2018下半年同比增長15%;2019年,預計中國茶飲市場總規模突破4000億元,咖啡市場總規模則接近2000億,茶飲市場總規模是咖啡市場總規模的兩倍。而在其中,新茶飲的市場規模高達500億(數據來源:36氪)。
年輕群體是新茶飲的消費主力,集中在16-25歲年齡層,以學生和女性白領為主。新茶飲的單品消費價格在16-28元之間,雖然其價格比星巴克咖啡低,但與傳統茶飲相比,已屬於中高端價位。新茶飲消費者月購量較多,5-14杯的區間佔比大,購買頻率高。
年輕人為什麼不惜排上半個小時的隊也要喝上一杯新茶飲?新茶飲又到底有什麼魔力,能夠在價格高的同時擁有如此多忠誠顧客?原因就在於它 全方位的品牌升級。
關注和洞察消費者多層次需求
說到對消費者需求的把握,傳統茶飲行業近年的逐漸沒落就是一個很好的反例。原料廉價不健康,產品種類多而不精,包裝簡陋,店鋪環境簡易,品質把控不到位……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正是對消費者真正需求的把控失策。
科特勒提出的營銷3.0概念指出,現在的營銷者必須同時關注消費者的內心需求。隨著經濟發展、消費升級,年輕人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消費主力軍。在不愁吃、不愁穿的環境中長大的90後一代更加注重產品品質,追求消費的體驗感,講求與社交的結合。新茶飲正是洞察了消費者的真正需求,才有了今天的發展。
首先是對品質的把控。既然性價比已經不能成為強有力的賣點,想要俘獲年輕人的心,品質才是王道。目前,新茶飲代表品牌都堅持做直營,嚴格控制產品品質,強調高端原料和精細化製作。
其次,新茶飲賣的不僅是一杯茶,更是良好的消費體驗。它提供了一個區別於家庭和工作場所的「第三空間」,讓消費者可以在此得到充分的放鬆。因此,新茶飲店鋪大都裝潢精美有設計感,消費者在喝茶的同時可以得到舒適體驗。此外,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飲品牌還有自己的微信小程序,可以通過線上下單免去排隊,大大提升了消費體驗。
第三,新茶飲和時尚社交屬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消費者對於社交媒介的重度依賴,使得某一產品一旦和社交屬性相關聯時,它便帶有迅速風靡市場的潛質基因。藉由社交媒介,消費者不僅能夠更迅速的認識和認同品牌,更能夠成為該品牌的主動傳播者。如今,打卡、拍照、曬朋友圈已經成了年輕人社交生活的一部分,新茶飲以高顏值的門店、產品包裝和時尚屬性吸引年輕人前去體驗打卡、拍照並分享到社交平臺,充分迎合了消費者愛「曬」的社交需求。
新茶飲,新營銷,打破結界
品牌的全面升級離不開營銷策略的升級。新茶飲品牌在營銷方面也是大膽嘗試,玩出花樣。
由於主要消費群體是90後年輕人,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等新茶飲品牌無一不重視在新媒體平臺的營銷。微博、小紅書、微信都留下了新茶飲品牌的營銷足跡,其最大的特點是推送質量高、善於引導客戶自主傳播。
以喜茶為例,它的每一期推送都有統一風格的美案,推文內容善講故事和打情感牌,而非生硬的產品介紹。由於喜茶自身的高顏值與飢餓營銷營造出的供不應求,本就引得年輕人愛在新媒體上曬一杯好不容易到手的喜茶,喜茶更是不吝嗇於給高質量曬單點讚,並常常發起轉發抽獎活動,激起用戶自發宣傳。
跨界營銷也是新茶飲善用的手段之一。雖然跨界合作對直接促進飲品銷量的作用並不明顯,但喜茶卻通過一次次的聯名跨界,強化消費者對喜茶新奇、好玩的認知。
從太平鳥到百雀羚,從emoji到大英博物館,聯名領域雖大有不同,但都能和喜茶無縫銜接,加上限量自帶的噱頭,叫人忍不住自覺轉發和下單。從長遠來看能夠增加品牌價值,品牌價值上去了,產品價格自然也上去了。
注重品牌定位,打造「粉圈」文化
品牌定位幫助自我表達,品牌差異化成為在消費者心中佔據一個有利位置的關鍵。傳統茶飲品牌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新茶飲品牌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例如茶顏悅色以「國風茶」直入人心。好的品牌定位能幫助消費者實現自我表達,從而使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新茶飲品牌利用「杜邦定律」,打造「粉圈」文化。 什麼是「杜邦定律」?即在杜邦公司的調查研究中表明:63%的消費者是根據商品的包裝來選購商品的。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包裝的個性化需求,各品牌紛紛大顯神通。
「茶顏悅色」以仕女圖為招牌,融合各種古典元素,打造國風飲品包裝,吸引了大批粉絲;奈雪的茶在2019年8月推出1000萬個特製飲品杯,將日本藝術家Pepe shimada 筆下的貓咪們印在茶飲杯上,高顏值的周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可以看出,新茶飲品牌不光要有精緻清新的「面子」,更需要有內涵豐富的「裡子」,形成「粉圈」文化,提升用戶粘度。
價值匹配價格,新茶飲才能走得更遠
新茶飲行業正處於上升期,目前形勢一片大好,引得大量資本注入。 然而風光無限的背後,危機已然呈現。
首先是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站在新茶飲趨勢的風口浪尖,不少品牌嘗到了甜頭,而剩下的其他品牌沒有堅實的資金支持產品創新,加上「水果+茶+奶」的基本模式固定下來後難以產生新的突破,導致新的、小的茶飲品牌跟風模仿,產品越來越像,幾大品牌之間也因為借鑑和抄襲問題明裡暗裡較勁兒。這個現象背後折射出的是產品創新不足的問題。
一時的模仿與跟風或許能帶來可觀的營業額,但對於品牌升級來說,只有擁有獨特創新力的品牌才具有頑強的競爭力,才有更高的品牌價值。
其次便是市場擴張問題。由於新茶飲定價較高,迎合了年輕白領消費者對品味的追求,因此新茶飲品牌得以在一二線城市商圈迅速擴張。今後,隨著新茶飲市場進一步擴張,三四線乃至更小的城市的年輕人將會成為等待爭奪的潛在消費者。發源於浙江台州的古茗早已搶佔先機,採取 「農村包圍城市」戰略,逐漸覆蓋300公裡半徑的範圍內的三四線城市。
但是對於紮根大城市的喜茶、奈雪的茶、煮葉等品牌來說,如何在保持品質、格調的同時做市場下沉是今後品牌發展的戰略的重點;對於以茶顏悅色為代表的地方新茶飲品牌來說,丟掉區域性飢餓營銷這張手牌之後,如何把控外地乃至全國市場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就當前市場而言,新茶飲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品牌持續升級仍將是新茶飲未來的趨勢,只有使品牌價值與產品價格相匹配,新茶飲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