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軍:國內晶片產業,相比補短板更要強長板

2020-11-18 電子發燒友

魏少軍:國內晶片產業,相比補短板更要強長板

TechWeb 發表於 2020-11-16 14:49:16

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CNIC)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基礎資源大會昨日在北京舉行。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出席並發表以《做強晶片產業、夯實網絡基礎》主題演講。

在接受媒體採訪 談到目前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遇到的 「卡脖子」問題時,魏少軍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弄清楚這些『卡脖子』問題裡面到底有多少是跟科技相關的,我覺得這個不能說沒有的東西就通通都是我們科技不行。」魏少軍認為,集成電路產業涉及的 「設計、材料、設備、製造、封測 「5 個板塊,每一個板塊面臨的問題和需要投資的重點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材料問題是當前需要重點儘快解決的。不是簡單的用一個模子去套,要實事求是的分析。

魏少軍強調,在發展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時,「補短板」不應該是主旋律。比如設計上,更希望看到的是 「強長板」,在一些關鍵產品上形成非常強的競爭力。

同時,他認為各地方應避免在集成電路開發方面的盲目冒進。企業也不要盲目跟進追求 5 納米、3 納米,但是也絕不是說自己不進步。在不同階段要有不同的發展側重點,整體上要有戰略定力。

魏少軍指出,信息技術產業是全球 GDP 增長的主要動力,半導體產業強力支撐了信息產業的發展。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尚不會出現能夠代替集成電路的其他技術。晶片已經成為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核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中,晶片將發揮決定性的賦能作用。

魏少軍表示,」信息技術產業是全球 GDP 增長的主要動力。」數據顯示,1970-2001 年(31 年),全球 GDP 累計為 568.3 萬億美元,平均到每年為 18.3 萬億美元;2001-2019 年(19 年),全球 GDP 累計達 1172.5 萬億美元,平均到每年為 65.1 萬億美元,是前面 31 年的 3.6 倍。

談到半導體行業,魏少軍指出,半導體產業強力支撐了信息產業的發展。數據顯示,1987-2001 年(15 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累計收入為 15024 億美元,平均到每年為 1002 億美元;2002-2019 年(18 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累計收入達 52213 億美元,平均沒到每年為 2901 億美元,是前面 15 年的 2.9 倍。

對於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方面,魏少軍表示,數據顯示,2004-2019 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高速增長,產值增長近 14 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 19.2%,遠高於全球 4.5% 的年均複合增長率。2019 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繼續維持兩位數增長,全年銷售達到 7562.3 億元,同比增長 15.8%。

責任編輯:ha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國內晶片產業,相比補短板更要強長板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出席並發表以《做強晶片產業、夯實網絡基礎》主題演講。在接受媒體採訪 談到目前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遇到的 「卡脖子」問題時,魏少軍也談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弄清楚這些『卡脖子』問題裡面到底有多少是跟科技相關的,我覺得這個不能說沒有的東西就通通都是我們科技不行。」
  • 清華大學教授發表「反駁」言論,晶片「補短板」不應該是主旋律!
    於是乎業內發展晶片的熱情高漲,各大廠商紛紛宣布投資建廠,重點打造半導體,彌補中國市場的自我供給問題,這似乎成為了目前科技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16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基礎資源大會上,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卻表示,在發展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時,「補短板」不應該是主旋律。
  • 清華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晶片產業應釐清資本和技術關係,實現雙輪...
    7月10日上午,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所長魏少軍在上海出席2020人工智慧大會「人工智慧晶片創新主題論壇」時發表演講,談論世紀大變局下的中國晶片產業應對之道。魏少軍表示,宏觀來看1970-2001的31年間,全球GDP增加了30萬億美元,平均每年增加不到1萬億美元,2001-2019的18年間,全球GDP增加了53.2萬億美元,平均每年增加約3萬億美元。
  • 丁文武:IC產業界和投資界要加強深度融合,實現強長板、補短板
    丁文武:IC產業界和投資界要加強深度融合,實現強長板、補短板
  • 魏少軍:2020年我國晶片設計企業營收同比增23.8%,給出「十三五...
    通信晶片的銷售提升了46%,達到1647.1億元;模擬電路的銷售提升了24.8%,為163.8億元;消費類電子的銷售增長10.3%,達1063.9億元。魏少軍指出,產業集中度情況沒有改善。到目前為止,在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的設計企業共有35家,先後募集資金291.5億元,12月1日的總市值達到11189.8億元。魏少軍還談到了關於「十三五」期間中國晶片設計業發展情況。
  •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魏少軍:晶片技術尚不可替代 摩爾定律...
    魏少軍表示,由於人們認為摩爾定律在物理上可以實現,並對此深信不疑,於是就努力地按照摩爾定律發展,使得晶片技術長期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發展,才取得了今天的輝煌成就。晶片也顛覆了不少產業的發展。魏少軍以膠片巨頭企業柯達的興衰為例,這一創立於19世紀晚期的企業,因不敵數位相機技術的發展,在2012年申請破產保護。
  • 科技城丨科技創新「鍛長板」的重要性及實現途徑
    筆者以為,鍛長板的思維,不僅適用於產業鏈,也同樣適用於科技創新,而且在科技創新領域,鍛長板思維尤為重要。科技創新領域,不僅鍛長板的重要性不亞於補短板,一定程度上,鍛長板的優先級別還要高於補短板。一、科技創新戰略為什麼要轉向「鍛長板」產業和技術都是從學習模仿開始,但在一國經濟已經較為發達和規模巨大的時候,僅是補短板是不夠的,一定要在一些領域中成為領跑者,要有自己的殺手鐧長板。
  • 2020年國內十大IC設計企業曝光!這五大產業挑戰仍有待突破!
    一、2020年國內晶片企業已達2218家,產值約3819.4億元 在報告中,魏少軍教授統計的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的晶片設計企業達到了2218家,比去年的1780家多了438家,數量增長了24.6%。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產業鏈供應鏈 要求補短板、鍛長板
    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稍早前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已經把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作為加快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首要任務。
  • 實現「晶片自由」,我們還差什麼?
    近年來,集成電路持續向更小的特徵尺寸發展,讓每個晶片可以包含更多的電晶體,其生產製作的技術含量也不斷提升。「充分認識信息技術的基礎性作用和對現代社會發展的賦能作用。突破信息領域核心關鍵技術,打造安全可控網絡信息核心裝備是我國網絡信息領域的當務之急。
  • 魏少軍:2020年中國IC設計企業達2218家,暴增24.6% (附演講內容)
    魏少軍:2020年中國IC設計企業達2218家,暴增24.6% (附演講內容) 編輯部 發表於 2020-12-10 10:22:05 今年的特殊形勢,讓國內半導體國產替代情緒高漲
  • ...從「補短板」估值驅動切換到「塑長板」業績驅動,維持「推薦...
    計算機行業屬於中美科技依賴度偏高領域,在目前中美科技脫鉤或至少局部脫鉤趨勢持續背景下,以信創產業基礎軟硬體國產替代為主的「補短板」類板塊因潛在市場空間巨大,在流動性寬鬆條件下雖然具備巨大的估值彈升空間,但一旦流動性邊際收緊,整體估值可能承壓;而「塑長板」則是發揮既有優勢,例如場景、垂直行業 knowhow、規模、技術、政策
  • 通信行業專題報告:經濟「內循環「,通信「鍛長板「,維持「推薦」評級
    但目前我國已於政策上對產業進行免稅等鼓勵,並成立「5G 中高頻器件創新中心」加速國產替代步伐。? 5G 終端方面,我國 5G 終端領域日趨完善,設備出口受貿易爭端影響較小。與上遊晶片、作業系統及應用相比,5G 終端設備廠商市場高度競爭,利潤率偏低。且面向民用的終端不涉及國家機密數據,並未引起國外政府高度警惕,受 5G 貿易爭端影響較小。
  • ...肯定也會位列前十IC設計公司;真正要振興產業還需要企業將更多...
    魏少軍:美國管制對中國半導體裝備與材料領域影響最大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首先指出,經過60多年的發展,集成電路技術又一次站在岔路口上,圍繞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藝,微納系統集成以及晶片架構這三個領域的創新,將成為集成電路跨過5nm需要克服的關鍵技術。
  • 你以為的短板,其實是你的長板
    還有一個長板效應,說的是人應該揚長避短,著重培養優勢能力,讓自己的「長板」足夠長,成為核心競爭力,直至不可替代。這兩個理論具有非常大的迷惑性,讓人不知道該如何應用。短板效應的應用場景應該是,即便長板再長,也無法彌補短板造成的損失。
  • 【實踐新論】補短板、鍛長板:構造安全可靠的全球供應鏈
    從歷史和國際經驗來看,一個大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基本規律。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行專門論述,強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
  • 葉甜春:晶片是我國信息化時代最大短板,解決需要超30年的長期戰略
    葉甜春:晶片是我國信息化時代最大短板,解決需要超30年的長期戰略
  • 清華教授魏少軍再次表態,這3項技術很重要!
    魏少軍再一次對國內半導體發聲了為什麼說"再一次",或許有印象的朋友都記得前不久也是魏少軍對國內半導體的表態,但是被罵慘了,主要是他的想法是"替代不應該是主旋律"。在當下,國內造芯熱潮一波接一波,"替換"是我們勢在必行的事情,這個時候作為一個專家教授卻說替代不應該是主旋律,多少令人不解,而這一次他指出攻克3個關鍵技術,國產晶片有望跨過5nm。
  • 寒武紀順利通關,科創板迎來國內AI晶片龍頭,35歲...
    作為國內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首個龍頭企業,無論是創始人的少年天才路,還是公司本身的傳奇經歷,都讓寒武紀每一步的發展備受矚目。無論是被譽為「中國第一大矽晶圓廠」的滬矽產業,還是號稱具有「絕對核心技術」的中微公司(688012,股吧),都是科創板市場中頗為奪目的企業。在寒武紀之外,中芯電子的科創板申請也於近期獲得受理,科創板的「芯」企業有望不斷增加。  寒武紀火速過會  6月2日,科創板上市委發布2020年第33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寒武紀與路德環境兩家企業科創板首發上市均獲得通過。
  • 郵儲銀行無錫市分行組織開展《如何處理好長板、短板和新板之間的...
    11月9日,郵儲銀行無錫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張永罡圍繞《如何處理好長板、短板和新板之間的關係》召開專題報告會,積極打造「無錫郵儲大講堂」文化品牌。  會上,張永罡行長提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科學研判並繪製了「十四五規劃」的路線圖,擘畫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