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繪製出月經周期中人類子宮內膜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

2020-12-27 科學網

科學家繪製出月經周期中人類子宮內膜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6 14:23:21

美國史丹福大學Stephen R. Quake、Carlos Simon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月經周期中人類子宮內膜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2020年9月14日,《自然—醫學》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在整個月經周期的單細胞解析度下表徵了人類子宮內膜的轉錄組轉化,從而在多個維度上解決了細胞異質性。研究人員在子宮內膜轉化的四個主要階段分析了七種子宮內膜細胞類型(包括以前未鑑定的纖毛細胞類型)的行為,並發現了每種細胞類型和階段性特徵。

 

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著床窗口打開與上皮細胞突然且不連續的轉錄組激活相關,並伴隨在基質成纖維細胞中廣泛的蛻膜化特徵。

 

這項研究提供了月經周期中人類子宮內膜轉化的高解析度分子和細胞表徵,並為這一基本的生理過程提供了新見解。

 

據介紹,在人類的月經周期中,子宮內膜會發生重塑、脫落和再生,所有這些都由下層細胞中大量的基因表達變化驅動。儘管它在人類生育力和再生生物學中具有重要意義,但人們對這種獨特類型的組織穩態的理解仍然是淺顯的。

 

附:英文原文

Title: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the human endometrium during the menstrual cycle

Author: Wanxin Wang, Felipe Vilella, Pilar Alama, Inmaculada Moreno, Marco Mignardi, Alina Isakova, Wenying Pan, Carlos Simon, Stephen R. Quake

Issue&Volume: 2020-09-14

Abstract: In a human menstrual cycle the endometrium undergoes remodeling, shedding and regeneration, all of which are driven by substantial gene expression changes in the underlying cellular hierarchy. Despite its importance in human fertility and regenerative biology,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unique type of tissue homeostasis remains rudimentary. We characterized the transcriptomic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endometrium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resolving cellular heterogeneity in multiple dimensions. We profiled the behavior of seven endometrial cell types, including a previously uncharacterized ciliated cell type, during four major phases of endome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found characteristic signatures for each cell type and phase. We discovered that the human window of implantation opens with an abrupt and discontinuous transcriptomic activation in the epithelia, accompanied with a widespread decidualization feature in the stromal fibroblasts. Our study provides a high-resolution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endometrial transformation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is essential physiological process.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analysis of endometrium samples from healthy women collected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changes surrounding and during the implantation window in the absence of pregnancy.

DOI: 10.1038/s41591-020-1040-z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1040-z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繪製出單細胞解析度下人類腸道發育的時空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單細胞解析度下人類腸道發育的時空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36:06 英國牛津大學Alison Simmons、HashemKoohy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單細胞解析度下人類腸道發育的時空圖譜
  • 科學家利用scRNA-Seq繪製人類炎症性皮膚病轉錄圖譜
    科學家利用scRNA-Seq繪製人類炎症性皮膚病轉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4 16:26:16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廣泛研究所Alex K. Shalek和J.
  •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3:54:15 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胎兒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 科學家繪製出T細胞受體庫的功能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T細胞受體庫的功能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8 16:23:57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Tao Wang課題組通過單T細胞轉錄組學繪製出T細胞受體庫的功能圖譜
  • 科學家繪製出下丘腦發育的分子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下丘腦發育的分子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8 13:10:13 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Tibor Harkany研究團隊繪製了下丘腦發育的分子圖譜。
  • 重磅| 協和朱蘭團隊繪製女性陰道前壁脫垂細胞圖譜
    北京協和醫院朱蘭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楊運桂研究員團隊合作,構建了正常和脫垂陰道壁細胞圖譜和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揭示了脫垂陰道壁基因表達的細胞異質性,發現了調控脫垂的關鍵基因和轉錄因子,明確了細胞外基質調控異常和免疫紊亂在脫垂中起重要作用
  • 顧名夏組揭示心內膜內皮細胞在左心室發育不良綜合症中的全新作用
    目前對於HLHS的發病機理尚未明確,故而一直未能研究出更為有效的治療手段。既往研究表明,HLHS發病與多基因突變和環境因素密切相關。根據血流動力學對於心臟的發育影響,HLHS的左心發育不良還被認為是由二尖瓣閉鎖導致血液無法流入心腔,從而無法促進心肌發育、增殖、以及成熟。因此瓣膜結構和功能異常在HLHS的發病過程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新研究繪製出單細胞解析度下人類腸道微環境的發育圖譜
    新研究繪製出單細胞解析度下人類腸道微環境的發育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32:16 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Jason R. Spence小組研繪製出單細胞解析度下人類腸道微環境的發育圖譜。
  • 你知道月經前子宮內膜厚度正常值嗎
    正常情況下,在月經來之前子宮內膜厚多少正常呢?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么子宮內膜以及子宮內膜的變化,這樣才能了解清楚月經前子宮內膜厚度是多少才算正常值。子宮內膜分為基底層和功能層。基底層不受月經周期中卵巢激素變化的影響,在月經期不發生脫落;功能層受卵巢激素的影響呈現周期性變化,月經期壞死脫落。因此,子宮內膜的厚度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值,它會隨著月經周期,而出現周期性變化。我們以一個月經周期28天為例,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可分為三期:1、增生期:月經周期的第5-14日,相當於卵泡發育成熟階段。(1)增生期早期:月經周期第5-7日。
  • 中國構建首個人類細胞圖譜基本框架 80後浙大學者領銜
    由六國科學家參與的人類基因組計劃(HGP)完成之後,我們初步掌握了遺傳「密碼本」,但時至今日,人類尚未能一窺自己的細胞圖譜。近年來,單細胞測序等新技術的湧現,讓科學家對細胞的觀測進入前所未有的精度。「長遠來說,人類細胞圖譜計劃旨在描述人體中每個細胞(約37萬億個)的詳細特徵,呈現不同類型細胞在人體組織的3D結構,勾勒所有人體系統的相互聯繫,揭示圖譜變化與健康和疾病的關係。人類細胞圖譜計劃將徹底改善人們對疾病的理解、診斷和治療。」郭國驥表示。這項大科學計劃也被認為堪比人類基因組計劃,該計劃提出之初主要由英美科學家主導。
  • 【科技前沿】謝曉亮/湯富酬/喬傑/高歌等繪製人類中期妊娠胎兒組織...
    撰文 | Volibear被Nature Methods雜誌選為2013年年度技術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從誕生之日起就格外引人矚目。與普通測序不同,單細胞測序規避了細胞異質性帶來問題,科學家們可以通過該技術表徵單個細胞的基因組概況(例如基因組、轉錄組、甲基化組、染色質結構等),從而對生物組織中的細胞進行分型。
  • 科學家成功繪製出人類癌細胞系的轉移圖譜!
    2020年1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A metastasis map of human cancer cell line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Broad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成功繪製出了人類癌細胞系的轉移圖譜,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闡明癌症的轉移機制並開發出有效預防癌症轉移及癌症治療的新型療法
  • 微陣列空間轉錄組與單細胞測序揭示胰腺癌結構
    微陣列空間轉錄組與單細胞測序揭示胰腺癌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0:36:33 美國紐約大學Itai Yanai團隊利用基於微陣列的空間轉錄組學和單細胞RNA測序
  •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皮膚單個黑素細胞的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皮膚單個黑素細胞的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1 21:47:36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A. Hunter Shain研究小組繪製出人類皮膚單個黑素細胞的基因組圖譜。
  • ​昆明子宮內膜異位症怎麼預防?
    ,定義為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以外引起的病症。昆明不孕不育醫院排名——子宮內膜異位症怎麼預防?根據目前公認的病因,注意下列幾點,可能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1、剖宮產及剖宮取胎術中應注意防止宮腔內容溢入腹腔,在縫合子宮切口時,勿使縫線穿過子宮內膜層,縫合腹壁切口前應用生理鹽水衝洗,以防內膜種植。
  • 每次來月經都痛得受不了?建議查一下子宮,或會是子宮內膜異位
    公司同事許女士每個月來月經都要痛到躺床上休息,吃止疼藥才行的地步。有一次偶然她聽同事說,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確實會引起痛經,也是引起痛經的最常見的一個原因。如果每次來月經都痛到無法忍受的地步,真的要去查一下子宮了。
  • 26歲「月經罷工」、子宮內膜菲薄,病因為所有愛美女性敲響警鐘
    盆腔B超:子宮後位,大小3.3×3.1×2.1cm,內膜厚約0.3cm,回聲均勻,子宮肌層回聲均勻,子宮輪廓規則。雙側附件區未見明顯腫物,盆腔未見明顯積液。文雯女士目前已經停經3個月,性激素化驗提示雌二醇低,B超提示子宮內膜薄,口服黃體酮停藥2周無月經來潮,這說明文雯女士的體內既缺乏孕激素,也缺乏雌激素。
  • 月經周期長是否老得快 月經周期如何算
    聽起來好像算得沒錯,實際上,她從一開始的假設就錯了。  女人確實和男人不一樣,男人可以不斷地生成數以億計的精子,而女人一生中排出的卵子數目卻是固定的,這點沒錯。但是,並不是說卵子排完就沒有了。其實,在卵巢中存在著大量的始基卵泡,就像青年團預備役一樣,這些始基卵泡是卵子的後備力量。
  •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39:49 德國哥廷根大學Nils Stein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大麥的泛基因組圖譜。
  • 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概念:指內膜細胞種植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婦科疾病。內膜細胞本該生長在子宮腔內,但由於子宮腔通過輸卵管與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內膜細胞可經輸卵管進入盆腔異位生長。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應該長在子宮腔的子宮內膜,長到了不該長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