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夏組揭示心內膜內皮細胞在左心室發育不良綜合症中的全新作用

2020-12-20 中國生物技術網

左心室發育不良綜合症(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是一種以左側心腔和主動脈發育不良為表徵的一組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因為左心室功能缺失可導致代償性的右心心肌肥厚,肺動脈高壓,最終導致心力衰竭而死亡。目前對於HLHS的主要幹預手段為手術重構體循環心臟供血結構。若不及時在出生後數小時內進行有效的手術治療,患者多於出生後48小時內死亡;而即便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也有接近半數無法存活而最終需要接受心臟移植。同時,HLHS還伴有嚴重的二尖瓣和主動脈瓣閉鎖或者嚴重狹窄。目前對於HLHS的發病機理尚未明確,故而一直未能研究出更為有效的治療手段。既往研究表明,HLHS發病與多基因突變和環境因素密切相關。根據血流動力學對於心臟的發育影響,HLHS的左心發育不良還被認為是由二尖瓣閉鎖導致血液無法流入心腔,從而無法促進心肌發育、增殖、以及成熟。因此瓣膜結構和功能異常在HLHS的發病過程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關於HLHS大部分的基礎研究工作仍集中在探討HLHS心肌細胞的表型異常,例如增殖,收縮功能等等。然而,作為一組多心臟結構均受累的複雜先天性心臟病,單純的心肌細胞功能異常並不足以充分的解釋包括瓣膜在內的病理病變。

2020年8月17日,來自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的顧名夏研究組在Cell Stem Cell雜誌上發表文章Intrinsic Endocardial Defects Contribute to 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利用來自於HLHS病人的誘導性多能性幹細胞(Inducible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以及病人來源的心臟組織,並結合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scRNA-seq)對於這一疾病的發病機制以及潛在治療靶點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工作由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的苗一非博士以及史丹福大學的田壘博士作為共同第一作者完成。

首先,課題組利於scRNA-seq繪製了人類正常胎兒心臟的單細胞轉錄圖譜,並利用磁珠篩選技術首次呈現了高解析度的心臟內皮單細胞轉錄圖譜。借鑑美國兒科心臟基因組研究組(Pediatric Cardiac Genomic Consortium, PCGC)對於HLHS的遺傳學研究,課題組驚訝地發現大部分與HLHS相關的基因組全新變異(de novo mutations)並不表達於被領域關注的心肌細胞,而是高表達於心內膜(Endocardium)和冠狀動脈內皮細胞(Coronary Endothelial Cells, CECs)中。在心臟發育過程中,心內膜內皮可以通過內皮-間充質細胞轉化過程(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ndoMT)形成心臟瓣膜的結構,同時也可通過旁分泌的作用影響心肌細胞的正常發育。因此,心內膜內皮細胞可能為理解HLHS的發病機制提供全新的思路。

為研究心內膜內皮在HLHS病人中的功能,課題組將HLHS病人來源的iPSCs分化成為具有心內膜內皮和冠狀動脈內皮的混合型內皮細胞(iPSC-ECs)並進一步進行單細胞測序。他們發現心內膜內皮相關基因在HLHS病人iPSC-ECs,純化的iPSC來源心內膜內皮,以及病人心臟組織切片中都顯著降低。並且,這些純化的心內膜內皮顯示出明顯與瓣膜/心臟發育相關的功能缺失,例如EndoMT, NOTCH通路,細胞外基質生成,細胞粘附功能,以及血管新生。此外,他們還利於體外共培養技術證實了HLHS病人iPSC來源的心內膜內皮可抑制正常心機細胞的增殖以及收縮功能。

為進一步驗證在體外iPSC-EC中的發現,課題組對於一例左心發育不良(Underdevelopment Left Heart, ULV)的胎兒心臟進行了單細胞測序。通過與之前正常胎兒心臟以及iPSC-ECs的測序結果交叉分析,他們發現Fibronectin 1(FN1)在HLHS發病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FN1的基因和蛋白表達水平不僅在HLHS病人心內膜內皮顯著降低,抑制其表達還可破壞正常人心內膜內皮和iPSC來源心肌細胞的功能。而外源性添加FN1則可明顯改善HLHS病人iPSC來源心肌細胞功能的損傷。此外,PCGC結果提示ETS1基因突變與HLHS發病有直接聯繫。與FN1相似,課題組發現ETS1在HLHS病人心內膜內皮顯著下降並通過表觀遺傳學機制調控心內膜內皮相關基因的啟動子和增強子活性。與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Shuyi Nie教授的合作進一步證實,在體非洲爪蟾心臟特異性敲除ETS1基因既可以抑制心內膜FN1的表達,心室腔容積也顯著降低。

綜上所述,課題組通過使用單細胞測序技術以及病人特異性iPSC以及心臟樣本對於心內膜內皮在HLHS的發病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同時發現了多個關鍵性治療靶點。此外,課題組還將iPSC-EC以及人胎兒心臟細胞scRNA-seq數據上傳到單細胞測序搜索平臺以進行共享。

https://singlecell.broadinstitute.org/single_cell/study/SCP1021/single-cell-rna-seq-of-normal-human-fetal-heart;

https://singlecell.broadinstitute.org/single_cell/study/SCP1020/single-cell-rna-seq-of-ipsc-derived-endocardium-endothelium-from-hypoplastic-left-heart-syndrome-patient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20.07.015

來源:BioArt

相關焦點

  • BMP10信號促進人多能幹細胞衍生心血管祖細胞發育為心內膜細胞
    BMP10信號促進人多能幹細胞衍生心血管祖細胞發育為心內膜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5 12:48:47 加拿大大學健康網絡Gordon M.
  • 嚙齒類膠質細胞視網膜血管系統的發育
    PB 配置)經左心室進行灌流,取出眼球,剪去眼前節(角膜﹑品狀體),體視顯微鏡下小心剝離出視網膜。將視網膜組織剪成」+」字花形,放入4%PFA4℃固定2~ 3h。0 °c,在1 mol/l pbs (ph7.4)中衝洗3次,每次15min。第一抗體在4℃孵育2~3天。所用一抗分別為兔抗鼠膠質纖維酸性蛋白( glial fibrillaryacidicprotein .
  • ...指南》要點概覽|超聲心動圖|心肌病|臨床|心室|指標|室壁|-健康界
    為了使心肌病診療規範化,更好地發揮各種超聲技術在心肌病診治中的作用,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和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分會超聲心動圖委員會組織專家共同撰寫了《超聲心動圖診斷心肌病臨床應用指南》。負荷超聲心動圖及左心室造影在HCM診斷和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
  • 小心臟不想跳了...專家為暴發性心肌炎嬰兒,安裝左心室心外膜途徑...
    為患有暴發性心肌炎的嬰兒安裝左心室心外膜途徑永久起搏器,手術要求非常高,在全國範圍內都比較少見,在河南省尚屬首例。​心臟彩超提示,寶寶心室在20天內,從30mm擴大到36mm,這是極其危險的信號!必須想辦法儘快使寶寶的心臟能夠正常跳動,否則隨時都可能出現心臟停跳。
  • 胚胎為什麼停止發育?逃不出這10個因素!
    1、解剖學異常 早孕期胚胎停育的病因包括子宮畸形,如子宮發育不良、單角子宮、雙子宮及子宮縱隔等;子宮異常,如宮腔粘連(Asherman症候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疾病、宮頸機能不全等,這些均可影響宮腔內環境和子宮血供,從而影響胚胎著床和發育。
  • 子宮發育不良 子宮發育不良有什麼危害
    在我們生活中往往有許多女性會出現子宮發育不良的情況,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是後天形成的。那子宮發育不良的時候會有什麼症狀表現呢?子宮發育不良又有什麼危害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子宮發育不良症狀子宮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為將來的生育提供重要的場所。然而現實是那麼的殘酷,總會有人出現子宮發育不良。
  • 胸骨旁左心室短軸切面(上)
    由河北燕達醫院心內二科、原解放軍第306醫院魏相東原創並擔任主講,每兩周更新一期,通過系統、專業的心臟超聲相關知識講解及臨床案例解析 胸骨旁左心室短軸切面,是在左心長軸切面的基礎上,探頭順時針旋轉90度,並通過上下移動探頭位置和掃查角度所形成的一組切面。主要用於觀察室壁運動,乳頭肌以及二尖瓣等結構。
  • 研究揭示蛋白異常「液液相分離」導致人類發育性疾病新機制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員朱繼東與劉聰團隊合作,首次發現非受體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人類發育性疾病(如努南綜合症和豹皮綜合症)中的基因突變能夠導致SHP2蛋白的異常「液液相分離」,並將野生型SHP2蛋白招募至相分離體系中,激活SHP2的磷酸酶活性和下遊的MAPK信號通路。
  • 幹蟾皮的功效與作用、用法及用量.
    另一種蟾蜍的皮含蟾蜍硫堇、蟾毒色胺、蟾蜍特尼定;日本蟾蜍它靈、惹斯蟾蜍甙元、華蟾蜍它靈、蟾蜍靈、蟾蜍它裡定、遠華蟾蜍精、去乙醯華蟾蜍精、去乙醯蟾蜍它靈;日本蟾蜍它裡靈醇和一種天青色物質,蟾蜍色素,即三羥丙基蝶日素。採收炮製 夏、秋季捕捉,先採去蟾酥,然後除去骨髒,將體腔撐開曬乾。
  • Circulation:左心室卸負荷對採用VA-ECMO治療的心源性休克患者近期...
    Impella是臨床常用的經皮機械循環支持之一,可以卸載左心室負荷。 該研究旨在評估採用VA-ECMO治療的心源性休克患者左心室卸負荷與死亡率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收集了來自4個國家/地區的16個三級醫療中心的686例連續使用VA-ECMO治療的聯合或不聯合Impella卸載左心室負荷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數據,評估左心室卸負荷與30天內死亡率的相關性。
  • 你知道月經前子宮內膜厚度正常值嗎
    基底層不受月經周期中卵巢激素變化的影響,在月經期不發生脫落;功能層受卵巢激素的影響呈現周期性變化,月經期壞死脫落。因此,子宮內膜的厚度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值,它會隨著月經周期,而出現周期性變化。我們以一個月經周期28天為例,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可分為三期:1、增生期:月經周期的第5-14日,相當於卵泡發育成熟階段。(1)增生期早期:月經周期第5-7日。
  • 急性心肌梗死後的心肌內出血
    文章要點小結1. 儘管再灌注治療可以疏通心外膜血管,但微血管功能的損傷和心肌的再灌注均可能引發心肌內出血。2. 這一主要不良事件與大面積梗死、不良左心室重構、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相關。3. 儘管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人們就已經認識到心肌內出血現象,但其病理生理學機制至今未明。
  • ​昆明多囊卵巢綜合症在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多囊卵巢綜合症是怎麼回事——多囊卵巢症候群是多內分泌軸功能紊亂所引起的疾病的終期卵巢病理改變,神經內分泌變化,是GnRH-GnH釋放頻率和脈衝振幅增加,LH/FSH比值增。一些研究認為下丘腦垂體功能障礙,腎上腺皮質機能異常,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泌調控機制異常,遺傳因素,高泌乳素等這些都與患多囊卵巢綜合症的病因有關。當患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同時又常伴隨著多種併發症。
  • 研究揭示人NK細胞發育、功能和駐留的組織決定因素
    研究揭示人NK細胞發育、功能和駐留的組織決定因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7 10:43:59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Donna L. Farber及其小組揭示了人NK細胞發育、功能和駐留的組織決定因素。
  • 研究揭示軟珊瑚Xenia中內共生細胞類型的譜系動態
    研究揭示軟珊瑚Xenia中內共生細胞類型的譜系動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9 19:17:50 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鄭詣先、Chen-Ming Fan、Minjie Hu
  • 我國科學家發現SHP2蛋白相分離異常導致人類發育性疾病的新機制
    在RAS/MAPK信號通路中,非受體酪氨酸磷酸酶SHP2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SHP2磷酸酶活性受其自身構象變化調節。SHP2蛋白的突變與多種人類發育性疾病密切相關,50%努南綜合症和90%豹皮綜合症病人攜帶SHP2的生殖系雜合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