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薑賽過參湯,晚上吃薑毒過砒霜,這話有科學依據嗎?

2020-12-27 時空通訊

「早上吃薑賽過參湯,晚上吃薑毒如砒霜」,這種話相信很多人都在網絡看到過,也常聽人念叨過,有人還引經據典,認為是古人早就洞悉的真理。那麼,這句話用現代科學來分析,有一點道理嗎?

時空通訊認為,這種說法沒有絲毫科學依據。

一些民間傳說或者流傳經驗常常過分誇大其詞,哲學上有句話,叫真理與謬誤一線之隔。意思就是界限以內是真理,過了界限就是謬誤了。這句關於生薑的話,就是謬誤。

生薑就是一種食物,有其特有的性質,主要是具有辛辣刺激作用,人們因為晚上要休息,各種臟器血液循環都處於較低活動量狀態,如果多吃刺激性食物,臟器血液循環受到刺激,就會處於興奮狀態,會導致休息不好,如長期如此,當然會影響身體健康。

僅此而已,怎麼就成了「砒霜」呢?有沒有科學依據,我們一比試不就知道了麼?我晚上吃5克生薑,有誰敢吃5克砒霜?什麼時候吃由吃砒霜的人說了算,誰敢來比嗎?不過還是我時空通訊不敢,我寧願自己吃10克生薑,也不要別人來吃5克砒霜。

因為生薑是食品,砒霜是劇毒品,這是兩種完全性質不同的東西。生薑吃幾十克也沒有什麼問題,只是一時夠辣而已;砒霜只要0.01~0.05克就會中毒,0.06克~0.2克就會死人。研究表明,砒霜致死量在0.00076g~0.00195g/kg體重,5克已經可以毒死幾十個上百個人了,時空通訊可不敢打這個賭。

當然砒霜也有一定的藥用功能,所謂「以毒攻毒」也。但用量要微小精準。古代由於提煉技術差,砒霜並不精純,因此用量或許可以稍大,如今三氧化二砷,純度可達99.9%以上,很精純,微量就可以致人死地。

姜和砒霜兩種物質的標準解釋。

生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釐米,根莖肉質,扁圓橫走,分枝,具芳香和辛辣氣味。其辛辣成分為一種芳香性揮髮油中的「姜油酮」,主要為姜油、水茴香、樟腦萜、姜酚、桉葉油精、澱粉、粘液等,還富含核黃素、維生素C、鉀、鈉、鈣、鎂、鐵、錳、鋅、鉬、磷、硒等微量元素,還含有促進消化的姜辣素等。

砒霜,學名三氧化二砷,分子式As2O3,最古老的毒藥之一,無臭無味,外觀為白色霜狀粉末,故俗稱砒霜。這種物質是在礦物冶煉中的副產品,如黃金開採、高溫蒸餾砷黃鐵礦過程中會產生砒霜。砒霜的主要用途是提煉元素砷,是冶煉砷合金和製造半導體的原料,也可作為玻璃製造過程的澄清劑和脫色劑,還可用於制皮革,農業殺蟲劑等。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兩種東西,一種是美味佳餚的調料,一種是少量就足以致命的劇毒品,完全不是一碼事。

生薑作為食物調料,少量吃長期吃什麼時候吃都沒有問題。不管什麼食物都不能吃很多,吃飯多了也會撐死人,生薑當然也要適量的吃。而砒霜作為毒品,碰都不能碰,其主要毒性是破壞細胞呼吸酶,讓組織細胞無法獲得氧而死亡;還會強烈損害胃腸黏膜,破壞血管肝臟,導致臟器功能和呼吸衰竭而死。

在這裡附帶傳遞一個常識,古代老用銀針試毒,將銀針插入食物,如果發黑,就知道食物裡有毒,這種毒就是砒霜。其實銀針是試不出砒霜之毒的,之所以發黑,就是因為古代砒霜提煉不純,裡面含有硫和硫化物,銀針與硫接觸就會起化學反應,在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的「硫銀」。現代很純淨的三氧化二砷,銀針是完全試不出來的,如果還用這種方法去鑑別,就危險了。

所以古代經驗是不可靠的,只是對一些現象的表面認識,科學才是對本質的認識。

由於生薑辛辣,只是不宜多吃。

把生薑弄得這麼神秘可怕,除了一些民間傳說,還源於一些古籍記載,如「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這些說法都是憑想像的誇大其詞。

古代中醫也和世界上各國古醫巫醫一樣,基本是經驗醫學,憑著一些個案,根據某些植物物質的表面特性,憑著想像得出的一些結論。有些有點文化的人還要在想像上加入一些神秘玄乎元素,繞來繞去,讓普通人聽不懂,由此就更顯得高深莫測。

而現代醫學是建立在解剖基礎上的,通過各種解剖活動,將人體各種臟器功能機制弄清楚,再通過細胞學、血液學、基因學、生化學,通過各種儀器設備對人體機制進行微觀分析,對一些食物藥物對人體的作用可以進行精細的定量定性分析,對所有藥物都要經過嚴密的雙盲臨床試驗,以及動物藥理毒理試驗,因此就越來越能夠準確的判斷人體需要和一些物質對人體的作用,能夠準確界定物質對人體的毒性,精確判定安全量、中毒量和致死量。

吃東西沒那麼多講究,吃多少也是因人因地而異。

現代研究中,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晚上不能吃生薑,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生薑會置人於死地。如果只是作為烹調用,晚上吃一些完全沒有妨害。但不管是白天和晚上,生薑都不能多吃,吃多了會損害腸胃功能。

但多少為多呢?還是根據每個人的習慣和適應程度。比如有許多食品,民間或古籍認為的「發物」、「上火」、「寒物」、「熱物」等,都是因人、因地而異。

南方人認為吃公雞「發」,作為食用很小就閹掉,俗稱「線雞」,有的地方叫熟雞、扇雞、太監雞。而在北方,公雞是不閹的,原汁原味大公雞是大補食物;在江南一些地方,鰱魚被認為是「發物」,賣得價格比草魚鯉魚便宜,而在江浙一帶,鰱魚被稱為「白鰱」,被認為是營養更豐富的魚,比鯉魚等價格更高;還有人喜歡吃剛出鍋的熱油條,吃的香噴噴的,而有的人就覺得「熱」,吃了會滿口起泡。

還有很多習慣和食物吃法,各地或者不同習慣的人都不相同,比如中國人喜歡吃熱食物,什麼都要趁熱吃,吃涼的就說對胃不好;但在西方,許多國家的人們都喜歡吃涼的溫的,早餐煮熟的雞蛋也放冰箱裡冰鎮著,你要他「趁熱吃」就不舒服。

這些其實都是長期養成的習慣,適應問題,沒必要弄得什麼「寒熱溫補」那麼玄乎。

但生薑還真有「毒生薑」,遇到這類生薑就要小心了。

所謂「毒生薑」有兩種,一種是在栽種時用高毒農藥,成品中有超標的農藥殘留;還有一種是為了保持生薑的鮮度賣相,不法商販將生薑水浸後用硫磺燻制。

2013年,央視曾經曝光了山東濰坊峽山區王家莊一帶10多個村莊,在種植生薑時使用一種叫「神農丹」的劇毒農藥。「神農丹」施用後會被植物全身吸收,因此不能直接用於蔬菜瓜果。但就是這個種植「毒生薑」的區,還是全國23個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之一,是山東首個具有國家有機認證示範創建區,這暴露了我們一些地方的監管缺失。

經有關部門抽檢,這些「毒生薑」檢驗出了「涕滅威」成分,農殘嚴重超標。「涕滅威」就是「神農丹」的主要有效成分。這種成分,只要50毫克就可以使一個50公斤體重的人死亡,比砒霜還毒。最終封存了這些「毒生薑」,並抓了種植經銷這些生薑的相關負責人。

而用硫磺燻制的「毒生薑」,經常食用,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出現腹痛、頭暈、眼花、精神分散、全身乏力等症狀,嚴重的會影響肝腎功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2011年湖北宜昌萬壽橋工商執法人員在一座大型蔬菜批發市場查獲了用硫磺燻制「毒生薑」的窩點,現場繳獲了近一噸「毒生薑」。這些年,各地陸續檢測出一些含有「六六粉」等高毒農藥殘留的「毒生薑」,因此注意區別食用這種「毒生薑」才是很重要的事情。

區別硫磺燻制的「毒生薑」可以試著用如下方法:

一是看一看。硫磺燻制的「毒姜」,看起來更水嫩,顏色更黃亮,就像剛採摘的一樣,但保存時間不長,暴露在空氣中,幾天就會變質發黴。而一般無毒生薑,放在室溫可以保存很長時間;二是聞一聞。硫磺燻制的生薑,有一股清淡的硫磺味,或者生薑味不是很純正,有異味;三是嘗一嘗。掰一小塊嘗一嘗,硫磺燻制的生薑,姜味很淡,或有雜味。

如果已經買了生薑,看了本文有點疑惑是「毒姜」,丟了可惜,留用又疑惑,可以在食用前用清水浸泡幾次,減少生薑表面的有害物質,或者刨掉外皮再食用,會好一些。

至於農藥殘留超標的「毒姜」,老百姓就比較難識別了,這就需要監管部門在生產和流通環節,加強監管,減少漏洞,以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為己任,把好安全關。

總之,生薑是個好東西,只要是好姜,怎麼吃什麼時候吃都可以,但不要多吃,適可而止。至於多少為適量,就要根據各人以及吃後是不是舒適來考量了。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早上吃薑,勝過參湯,這樣吃薑賽砒霜,吃錯可能是害了自己
    生薑不僅是常見的調味品,還是養生界的網紅食材,也有人說過,早上喝湯,勝過參湯,但是很多人都在疑慮這小小的生薑真的有那麼強的效果嗎,那麼吃生薑的時候要不要去皮呢?晚上真的不能吃生薑嗎,生薑壞了也能吃嗎?一起來看看吧。01.
  • 晚上吃薑是藥方
    但最近幾次總有朋友委婉的說:「不是晚上吃薑不好嗎?」有的更直接的朋友還會跟上一句:「你是醫生應該知道的!」也有更熱心的朋友會「引經據典」說:「早上吃薑勝參湯,晚上吃薑賽砒霜。」這個吳大夫還真不知道,學習中醫20餘年從沒聽中醫界師友說過這件事,雖然吳大夫也看到過這篇「賽砒霜」的文章,估計近年來許多師友看過這個「賽砒霜」的文章。
  • 晚上吃薑,如吃砒霜,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然而,也有一少部分養生諺語和養生俗語,看似說的很有道理,然而在真正懂得養生理論的醫家看來,這些養生諺語和養生俗語卻不免有些偏激,容易給人誤導。「早上吃薑,勝吃參湯;晚上吃薑,如吃砒霜」即是其中之一。與此相似的,還有「秋不食姜」、「冬不食姜」、「過午不食姜」等說法。晚上真的不能吃薑嗎?晚上吃薑,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 農村老人說「早上人吃薑,中午姜吃薑,晚上姜吃人」是什麼意思?
    給家人適當的吃薑,可以提升體內的陽氣,達到驅寒的效果,農村老人常說「早上人吃薑,中午姜吃薑,晚上姜吃人」,姜雖然好,但也不能隨便亂吃。中午吃薑到了中午時分,天氣炎熱,人的陽氣已經鼎盛,血液循環也快,這個時候再吃薑,有點為了吃薑而吃薑的意思了,即使吃了姜之後,效果也是微乎其微,不會再有早晨那麼好的效果,對身體無益無害,所以不吃也罷,所以才有「中午姜吃薑」的說法。
  • 晚上吃薑,如吃砒霜?老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本來想給自己煮一碗紅糖薑茶,但是家裡人卻不建議,因為家裡人認為晚上不能吃任何和姜有關的東西,否則就會對身體產生「毒害」。花花也聽說過「晚上吃薑如吃砒霜」這句老話,但是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同一種食物在不同的時間吃還會有不同的效果呢?花友們是不是也有和花花同樣的疑問呢?別急,聽花花慢慢道來。
  • 晚上吃生薑等於砒霜,是真的嗎?
    姜,是一種我們平時常見的調味料,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主要為姜油萜、水茴香、樟腦萜、姜酚、桉葉油精、澱粉、粘液等。晚上真的不能吃生薑嗎?但是也有說法表明晚上食用姜質類食品對身體有益處,對於脾胃虛寒的女性而言,晚上喝一杯紅糖薑茶還可以健脾暖胃,改善四肢寒冷,驅寒祛溼,可以有效保暖。晚上吃一些生薑,或用生薑泡一杯薑茶,更有甚者用生薑泡個熱水澡,感冒、全身酸痛、疲憊等等症狀都會消失。晚上能否吃薑?
  • 晚上吃薑勝似砒霜?生薑能防脫髮?多年的疑問解開了
    姜是一種特別常見的食材,而且應用十分廣泛。說實話,生薑能在眾多蔬菜中殺出重圍,成為著名廚房三寶之一,也是很厲害的。但社會上關於生薑有很多說法,比如「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家備生薑,小病不慌」,還有「晚上吃薑勝似砒霜」「生薑防脫髮」「感冒喝薑湯」等,這些都是真的嗎?今天就一起來看看。生薑是廚房常見的調味品之一,除了去腥提味之外,還具有重要的保健功效。
  • 這4類人吃薑如吃砒霜 看看有你嗎?
    冬吃蘿蔔夏吃薑,這句話不少人都聽說過。但到底冬吃蘿蔔夏吃薑什麼意思?一起看看背後是何說法。在飲食養生上,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不少的俗語流傳頗廣。今天就來看看,冬吃蘿蔔夏吃薑什麼意思?這4類人吃薑如吃砒霜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中醫健康課堂】早吃三片姜,賽過喝參湯!被譽為「嘔家聖藥」的它...
    比如《論語》記載:「不撤姜食,不多食。」相傳孔子一年四季飲食不離姜,他有每次飯後嚼服薑片的飲食習慣。民間亦流傳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早吃三片姜,賽過喝參湯」的諺語。▶ 鎮痛生薑中含有一種與水楊酸類似的物質,故有鎮痛抗炎功效,可用於風溼痛和腰腿痛,衝服薑糖水,微微發汗,症狀就會減輕。▶ 防治嘔吐乘車前喝些薑汁可防止暈車嘔吐。妊娠嘔吐時,可衝飲紅糖姜水,有較好效果。
  • 一年三季醋泡姜,效果吃了自然知
    但是他說,吃薑有兩忌,一是「晚不吃薑」,二是「秋不吃薑」,那些理論性的道理我沒記住,只記了個大概意思,好像是晚上和秋天身體的需要與姜的作用正好相反,彼時吃薑對身體反而有害。 我覺得,沒有功利幹擾的話,可信度較高,一來醋和姜都是我平常愛吃的調味品,二來姜和醋都不是什麼貴重物資,三來醋和姜都有化痰的作用,有益無損,吃吃又有何妨?
  • 冬吃蘿蔔夏吃薑,吃生薑有什麼好處?看完可能你會心動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現在已經進入到了夏季,可以說是吃生薑的最好時節,那麼為什麼到了夏季要吃生薑呢?它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哪些好處呢?一起來了解下。冬吃蘿蔔夏吃薑,吃生薑有什麼好處?而在日常生活中適當吃點生薑,能夠幫助更好的刺激唾液胃液的分泌,有效的增進食慾。所以我們也聽說過飯不香,吃生薑這種說法。夏天氣溫比較高,如果身體中的熱量無法排出體外的話,可能就會出現中暑的情況。
  • 健康闢謠|還能好好吃飯嗎?10個食物傳言,只有2個是真的
    1、十年雞頭勝砒霜?闢謠:有傳言說,雞頭富集重金屬,而且年紀越大的雞,雞頭含有的重金屬越多。有人專門為此做了實驗,結果發現:無論是6個月、1年還是2年的雞頭,其內都含有少量安全範圍內的重金屬。另外,雞頭和雞的其他部位重金屬含量相比,並沒有什麼區別。如果你愛吃雞頭,只要是正規途徑購買的,徹底煮熟就可以放心吃。
  • 電視劇裡銀針真的可以驗毒,有什麼依據嗎
    在影視作品中,古代驗毒總是用到銀針,銀針一探如果變黑了,那就說明:有毒! 早在宋代著名法醫學家宋慈的《洗冤集錄》中就有用銀針驗屍的記載,那問題來了,銀針驗毒到底靠譜嗎? 銀針變黑其實是和硫磺(就是硫),會發生反應生成灰黑色硫化銀 。
  • 你要知道什麼是上床蘿蔔下床姜
    什麼叫上床蘿蔔下床姜呢?也有的地方說晚吃蘿蔔早吃薑,還有的地方說早上吃薑,如飲參湯,晚上吃薑,如吃砒霜等等,類似的話就是以蘿蔔和姜為代表來講,為什麼要派蘿蔔和姜這麼兩個代表說呢?早上吃薑對身體好,晚上吃蘿蔔對身體好,那如果你吃反了,早上吃蘿蔔,晚上吃了姜,那可能就不好就有問題了,而且危害會很大,那麼為什麼同樣的東西不同的時間吃。結果就截然不同,中醫認為得講究,您什麼時候吃,吃什麼,就拿蘿蔔和姜來說,這兩個東西都是可以入藥對吧,因為蘿蔔是管降氣,姜是昇陽的,你早上吃薑就能幫助你陽氣上升啊,他本來是上升的時間,吃薑就等於幫你一把,它就上升得更加有力量,更加順暢。
  • 吃鰻魚喝參湯,舔冷狗?!
    吃完飯,我們附近「探索」了一下,這片是瀋陽的西塔社區,韓國商品和食物是特色,有韓國超市、百貨,各種韓式餐廳,我們決定還要再來吃。二、參湯鑑於中午的燒烤不錯,西塔韓餐又各式各樣,很快,晚上我們就又去了西塔,這回吃參雞湯。按照店家推薦點了雙人餐,兩份湯一個菜還有兩小杯參酒。
  • 姜的應用與製作-濃薑湯、姜粉、姜粉泥、鮮姜泥
    其一,有說「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認為姜皮、姜肉寒熱性不同。這是不對的。因為姜皮味辛辣。故性亦溫熱。其二,有說「早吃薑勝參湯,晩吃薑賽砒霜」。這也是謬見。喝薑湯若出現症狀,其因或由原本身體運作失調,以致所服薑湯相對過量過強使體傷加重而造成;或由薑湯過量過強,消耗熱能,以致影響身體運作,形成體傷所致。
  • 晚上吃的是毒蘋果?吃蘋果的4個誤區,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
    蘋果的口感很好,吃起來甜甜的,價格也很便宜,蘋果的營養價值也非常高。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飲食,很多人聽說晚上吃蘋果吃的是「毒蘋果」,真的是這樣嗎?吃蘋果確實有幾個誤區,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晚上吃的是毒蘋果?吃蘋果的4個誤區,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1、早上吃蘋果最好?晚上吃的是「毒蘋果」?
  • 一天不能吃太多雞蛋?吃豆腐會讓男人變娘?終於真相了
    而且,已經有科學證據表明,心血管疾病其實和膽固醇並沒有多大關係!所以,與其擔心吃多了雞蛋對身體不好,還不如擔心母雞來不及下蛋呢!小龍蝦渾身都是寄生蟲,不能吃?    有傳言說「小龍蝦渾身都是寄生蟲,不能吃。」嚇得我趕緊吃了兩個小龍蝦壓壓驚。
  • 《原始點健康》姜的應用與製作-濃薑湯、姜粉、姜粉泥、鮮姜泥
    其一,有說「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認為姜皮、姜肉寒熱性不同。這是不對的。因為姜皮味辛辣。故性亦溫熱。其二,有說「早吃薑勝參湯,晩吃薑賽砒霜」。這也是謬見。喝薑湯若出現症狀,其因或由原本身體運作失調,以致所服薑湯相對過量過強使體傷加重而造成;或由薑湯過量過強,消耗熱能,以致影響身體運作,形成體傷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