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老師一直想發瀋陽之行。他素材很多,小視頻一度拍到GoPro沒電關機,但這並不妨礙他懶得更新。捋一下脈絡,我決定幫他寫寫吃的,挑幾樣好評的說說。
到瀋陽的第一天正好是中午飯點,不知道吃什麼,大眾點評隨手一搜,必吃榜上推薦了圖們路上的一家韓式烤肉活鰻魚店。小編老師極其喜歡鰻魚,當即就決定去。
一路上我們都在看菜單,想著到了第一時間點上。計程車停在了導航定位的地方,中午一點多了,門口坐著小凳子等位的人一字排開,竟然還有這麼多人在排隊,門口排號的服務員說至少也要等一小時。我和小編老師都不喜歡排隊,我們決定吃排行榜第二的,就在旁邊50米處,當然,兩家菜品基本差不多,主打也是燒烤活鰻魚。
上菜了,來看看。
烤牛排、烤豬皮、烤五花肉都非常棒,大拌菜和冷麵也很贊,而且東北的分量真的大。這家燒烤用玉米粒當燃料,比較特別。
大拌菜是甜辣的,吃起來香甜可口,配合烤肉很解膩。冷麵也勁道彈牙。
烤鰻魚是最後上的,一大盤的份量,但對比店內水箱內的活鰻魚個頭,這一份估計只有半條。不過,價格實惠,全程服務員幫忙烤,服務滿分。
烤熟鰻魚花費的時間比烤牛排久,這點出乎我們的意料。不過,味道非常好,好吃到小編老師說他回北京再也看不上北京的鰻魚了。
事實證明,第二不比第一差,甚至環境更安靜舒適,很有韓劇裡餐廳的感覺。
吃完飯,我們附近「探索」了一下,這片是瀋陽的西塔社區,韓國商品和食物是特色,有韓國超市、百貨,各種韓式餐廳,我們決定還要再來吃。
二、參湯
鑑於中午的燒烤不錯,西塔韓餐又各式各樣,很快,晚上我們就又去了西塔,這回吃參雞湯。
按照店家推薦點了雙人餐,兩份湯一個菜還有兩小杯參酒。
店內布置很簡單,家庭風格明顯,菜單有韓文版。座位的話,有盤腿坐的小桌子,也有正常坐的桌椅。小編老師還非常積極的拍了一些照片,說是之後寫公眾號有素材。
參雞湯料很足,每份都是一隻完整的雞,雞肚子裡填滿了糯米和紅棗,配上燉煮很久的雞湯,非常完美。湯裡有一些人參和枸杞,還撒了像花生味道一樣的香料。
只是參酒苦苦的,酒味也重,不大習慣喝。
在東北的晚上喝一份參湯真是舒服又養生啊。
餐畢去旁邊一條都是賣韓式調料的小街走了走。每家店門口都擺著很多泡菜,連米酒都是論桶賣(當然比泡菜桶小)。
晚上的西塔也很熱鬧,煙火氣濃厚。因為是老社區,建築大多是上世紀風格。遠離了高樓大廈,這裡反而讓人覺得親近、溫馨。
三、冷狗
冷狗名字帶狗字,但不是真的狗。
冷狗是中街大果的一個口味,指的是牛奶芝麻口味。為什麼管這叫冷狗?據說,當時人們覺得吃熱狗很時髦很洋氣,於是發明了冷狗。熱狗包著香腸,冷狗也有餡料,為芝麻花生葡萄乾。雖說冷熱不同,但都包了料,冷狗的名字就這麼用下來了。
普通的中街牛奶口味冰棍和冷狗口味對比
發現冷狗是在公園冷飲攤的一排冰櫃裡。當時,瀏覽完常規口味後,在角落發現了冷狗,立即決定就是它了。吃到嘴裡的第一口也非常驚豔,驚呼「這冰棍兒也太養生了吧!」
各種餡料配合著濃濃奶味的冰激淋,齒頰留香,回味無窮,簡直沒有比這個更完美的了,比國外那種加hazelnut或macadamia或walnut等各種nut的冰激淋都好吃,一來不甜膩,二來香味層次更豐富。
這成了我和小編公園壓馬路牙子之行的絕對亮點。
吃著冰棍看著童年
四、兩個菜還打包
來東北肯定要吃東北菜。本著衛生、正規、安靜、儘量沒煙味的原則,選了一家東北菜小館。由於有了之前點餐的經驗,我們只點了鍋包肉和豆角烀餅兩個菜。
先說味道。鍋包肉不錯,酸甜可口。
烀餅軟綿可口,餅下面料很足,排骨、豆角和寬粉燉在一起很入味,非常有東北亂燉的感覺。餅保溫效果太好了,一半吃完,另一半還蓋著餅的菜還有點燙嘴。
沒想到的是兩道菜還是沒吃完,鍋包肉吃了一半,烀餅吃了三分之一就飽了。不能浪費糧食,所以果斷打包。
瀋陽之行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等小編老師之後來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