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迷看過來!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5大展覽亮相

2020-12-24 華夏經緯網

《清明上河圖》之局部。(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故宮博物院最新公布2020南北院展覽檔期,從人氣國寶、書畫名品、明清宮廷藏書、盛清琺瑯彩瓷,到蒙藏四大活佛、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等宗教特展,五大展覽內容縱跨歷代,橫越東西,精採可期。

    首先是《清明上河圖》前進臺北故宮南院,臺北故宮博物院說,故宮南院年節強棒推出「清明上河圖特展」(01/22~04/26),首度南下展出超人氣書畫名品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宋代張擇端《清明易簡圖》及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搭配新媒體作品「古畫動漫-清明上河圖」、「書畫互動桌-清明上河圖」與「話畫-清明上河圖」,讓民眾透過豐富感官體驗,遙想汴京的繁華盛景。

    其次是「傳世經典國寶文物」主題,故宮介紹,今年起,南院推出「人氣國寶展」(01/22~09/27),展出戰國中期《嵌綠松石金屬絲犧尊》、東漢《玉闢邪》、北宋《定窯白瓷嬰兒枕》、宋至元《玉鴨》、清代《翠玉白菜》等具有高知名度的超人氣國寶,展場同步播映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總動畫」經典動畫,讓動畫角色與文物本尊同臺現身,搶攻話題版面。

    另外,臺北故宮博物院特闢「國寶聚焦」陳列室,每次展出兩組件國寶級書畫,展期以3個月為原則,定期更換展件。首檔(01/23~04/23)將展出宋代蔡襄《書尺牘(陶生帖)》、燕文貴《奇峰萬木》,讓民眾在筆墨丹青藝境,細細品覽宋代美學的精雅韻致。

    第三則是器物主題,臺北故宮博物院表示,今年度器物特展焦點,鎖定帝王珍藏琺瑯彩瓷及青銅器精品。臺北故宮博物院策劃「士拿乎-鼻煙壺特展」(07/01~),展出故宮質量俱佳的鼻煙壺藏品,展現鼻煙壺的極致工藝。緊接著有「康熙琺瑯彩瓷特展」(7月開展)、「乾隆朝琺瑯彩瓷特展」(10/09~),聚焦琺瑯彩瓷工藝的發展、傳承與創新。「清宮舊藏青銅器特展」(09/18~),則由乾隆視角展現清宮銅器的審美趣味。

    第四項展覽主題是宗教瑰寶,故宮說,蒙藏四大活佛文物將現身南北院。「蒙藏四大活佛特展」在故宮南北院輪番登場(南院08/01~11/01,北院11/28~2021/03/01),聯合展出故宮所藏蒙藏四大活佛相關文物,以及借自蒙古共和國博格達汗冬宮博物館、臺文化部門蒙藏文化中心的藏品,完整呈現蒙藏四大活佛曆史面向,讓觀眾一睹域外藏傳佛教文物典藏單位的代表性藏品。

    第五,臺北故宮博物院提到,在故宮典藏中,以女性為對象,或由女性所創作的作品,質量相當可觀。「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10/05~12/23)以宏觀角度,陳列明代唐寅《班姬團扇圖》、仇英《漢宮春曉圖》及其他國寶級與重要古物級的書畫精品,勾勒出歷代女性各種樣態,以及反映女性不讓鬚眉的才華,絕對是一次兼具可看性與話題性十足的展覽。另外,臺北故宮博物院「筆墨見真章-故宮書法導賞」、「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南院「皇帝的多寶格」、「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等常設展覽,也將定期更換展件,將讓民眾驚喜連連。

 

來源:臺灣《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漫畫引發雅俗爭議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6月起展出了臺灣已故漫畫家鄭問的作品。臺灣典藏雜誌社社長對此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不應該舉辦屬於通俗文化的漫畫展。此番觀點,有些人深以為然,但也遭到一些漫畫家和愛好者地反駁。去年3月,臺灣知名漫畫家鄭問因心肌梗塞去世,在其弟子的申請下,今年6月,鄭問個人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對此,臺灣《典藏》雜誌社長,文藝評論家簡秀枝日前在網絡上發表個人意見。她表示,在藝術評論上,漫畫至今仍不是一種純粹藝術。而臺北故宮博物院是知名博物館,並非商場,展覽應以藝術創作為主,而不是通俗文化的漫畫展。簡秀枝的觀點引發業內人士熱議。
  •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這麼過來的
    日前,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了一個叫做《話畫——說明卡片探索記》的展覽。 這個展覽探討的主題,是介紹一件古畫到底用什麼形式的卡片來介紹更好。
  • 【風雲】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兩岸故宮剪不斷的緣分
    今年底,臺北故宮南院將在嘉義縣揭幕,而在北京,故宮北院設計方案也將浮出水面。每當談到兩岸故宮的話題,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總習慣回答說這就是文脈傳承。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圖。在兩岸文化人心中,今年度過九十歲生日的故宮可能佔有極重的分量。
  • 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寶展——雪梨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通過各種渠道獲知臺北故宮博物院於2月2日——5月5日在新南威爾斯藝術博物館舉辦南半球首次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精品展覽
  • 典藏專輯丨故宮90,與時俱進:專訪臺北故宮博物院馮明珠院長
    1965年,「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合併為「國立故宮博物院」,於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日正式在臺北外雙溪復院,文物從此安穩地在此定居。神筆丹青&天保九如故宮90歲,紀念與慶祝,不止於一日一月,臺北故宮博物院從去年年底至今年南院開幕十大首展,共隆重舉辦28項展覽。
  •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啟示
    臺灣藝術衍生品行業被稱為文創產業,最具代表的就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2020年展覽計劃
    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公布其2020年度臨時展覽名錄。
  • 探秘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灣之行(七):探秘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去中國化」?惡果來了……
    臺媒稱,臺當局敲定由「臺灣史」專家吳密察掌臺北故宮博物院,讓典藏和展出中華文物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地位越來越尷尬。
  • 臺北故宮公布2020年展覽計劃!
    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公布其2020年度臨時展覽名錄。其中有深受觀眾喜愛的系列展覽《巨幅名畫》《受贈名畫展》等,也有新晉推出的《國寶聚焦》《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等專題展覽,新的一年,具體有哪些值得期待展覽?讓我們先賭為快吧!
  • 臺北故宮公布2020年展覽計劃
    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公布其2020年度臨時展覽名錄。其中有深受觀眾喜愛的系列展覽《巨幅名畫》《受贈名畫展》等,也有新晉推出的《國寶聚焦》《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等專題展覽,新的一年,具體有哪些值得期待展覽?讓我們先賭為快吧!
  • 臺北故宮博物院變身「動物園」?!
    臺北故宮博物院歷史上首次為兒童舉辦特展。
  • 2018中國書畫展覽頂級陣容 臺北故宮展26件晉唐宋元精品
    繼去年首展之後,今年同一季,臺北故宮再續前緣,推出「國寶系列」第二彈:10月4日至12月25日,「國寶再現——書畫菁華特展」作為2018年度重點展覽於臺北故宮展出,精選館藏書畫菁華26件進行展出。不同的是,這次展出的書畫全部屬於國寶級別!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 臺北故宮博物院換名意欲何為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1966年臺灣國民黨當局,在臺北市外雙溪仿造中國傳統宮廷建築風格興建的,其主要目的是保存北京故宮的文物精品。目前,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著六十多萬件藏品。那麼為什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會保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呢?  原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老一代文物工作者為了保護文物不被戰火毀壞,於1933年2月將北京故宮內的文物南遷。當時故宮內重要的文物被裝成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後運到上海、南京和四川等地保存,1949國民黨政府從祖國大陸撤退時,在庫房中挑選出2972箱文物運往臺灣,後來存放在新建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走進臺灣,打卡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太現代——101大樓長期保持世界第一高度的美譽臺北太熱鬧——西門町無論白天黑夜都是人頭攢動臺北太前衛——臺灣青年的穿著總是那麼時尚靚麗臺北太文藝——誠品書店裡各種文創產品令人流連忘返臺北太美味——饒河街觀光夜市從餓死吃到撐死;半筋半肉的牛肉麵,麵條勁道,牛筋入口即化,牛肉讓人大快朵頤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康熙御製琺瑯彩欣賞
    清康熙 玻璃胎畫琺瑯牡丹藍地膽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 琺瑯彩粉紅地開光四季花卉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花卉茶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 銅胎畫琺瑯方盤,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 錦地開光西洋仕女肖像畫碗 「大明弘治年制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館之一,其中存放了大量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在臺灣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最近,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進「臺獨」政策,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面臨「改名以及降級」的風險,這令許多人士感到非常不滿。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若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的政策目的是為區隔「北京故宮」,或是「去中國化」,那就更令人大惑不解了!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雖然原都屬於「故宮博物院」,但是藏品各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在數量上雖僅佔原「故宮博物院」的五分之一,但是許多珍品卻是精中之精的重寶。如今一個亮晃晃的金字招牌卻要白白讓給大陸獨享,有何可昭告天下的道理呢?
  • 臺北必去的八個藝術展覽
    看百花綻放的文藝展覽?重走民國文人故居?臺灣總會時不時的挑動你的神經。走走停停,讓我們一起走尋臺灣的文藝土壤,體味生活在這裡不經意的感動。臺北必去的八個藝術展覽在臺北,單純逛街,逛書店,那你就OUT了。隨處可見的藝術展覽館,或大或小,百花齊放。在這裡,藝術沒有階級,各式各樣的呈現方式,區別以往死板的視覺經驗,藝術是前衛或是傳統,都是不可錯過的重要文藝體驗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