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康熙御製琺瑯彩欣賞

2020-11-18 千年滴水巖

清康熙 玻璃胎畫琺瑯牡丹藍地膽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琺瑯彩粉紅地開光四季花卉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花卉茶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銅胎畫琺瑯方盤,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錦地開光西洋仕女肖像畫碗 「大明弘治年制」款,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黃地花卉碗 「大明弘治年制」款,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胭脂紅彩酒杯 無款,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天藍釉胭脂紅彩暗龍盤 「宣德年制」款,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胭脂紅彩碟 「大明成化年」款,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淺紫地花卉碗 「大明弘治年制「」款,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琺瑯彩白地花卉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琺瑯彩粉紅地番蓮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三季花三果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銅胎畫琺瑯花果盒,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琺瑯彩紅地罌粟花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琺瑯彩藍地四季花卉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琺瑯彩黃地花卉淺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琺瑯彩紅地牡丹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相關焦點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5大展覽亮相
    (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故宮博物院最新公布2020南北院展覽檔期,從人氣國寶、書畫名品、明清宮廷藏書、盛清琺瑯彩瓷,到蒙藏四大活佛、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等宗教特展,五大展覽內容縱跨歷代,橫越東西,精採可期。
  • 臺北必看三大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館
    來臺北,有三大館是必看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館。臺北故宮坐落於群山環抱之間,風水寶地。1965年建成,佔地16公頃。清明上河圖真跡即收藏於此,且收藏有無數國寶。翡翠白菜這顆翡翠白菜也是鎮館之寶,仔細看看,青綠色白菜芯裡還藏著什麼?
  • 臺北故宮博物院變身「動物園」?!
    渡海而來的長頸鹿明人,《瑞應圖》卷,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神龍在天宋人,《霖雨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三腳蟾蜍能吐錢明人,《畫劉海蟾》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與烏龜一起漂浮華嵒,《寫生》冊,《龜》,清,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探秘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灣之行(七):探秘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 臺北故宮藏精品古玉,千萬別錯過!
    臺北故宮臺北故宮玉器鑑賞本文就列舉一些臺北故宮的玉器精品供給各位粉絲們欣賞,如有去臺北的朋友們,可以抽空去看看,欣賞另外一個故宮的美!據文獻記載,臺北故宮合計玉器珍品11445件!臺北故宮玉器鑑賞說到臺北故宮,有一件藏品,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就是「翠玉白菜」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超人氣明星,居國寶排行榜的第一名,全年無休,館方也不敢隨意更換,以免遊客失望而歸。
  • 【風雲】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兩岸故宮剪不斷的緣分
    今年底,臺北故宮南院將在嘉義縣揭幕,而在北京,故宮北院設計方案也將浮出水面。每當談到兩岸故宮的話題,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總習慣回答說這就是文脈傳承。等到馮明珠從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升任院長重回北京時,她突然發現當年那個宮廷遺址已經升級了,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文物博物館。與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鄭欣淼和單霽翔兩任院長交往多年,讓馮明珠更能看清這種變化是怎麼來的。
  •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啟示
    臺灣藝術衍生品行業被稱為文創產業,最具代表的就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典藏專輯丨故宮90,與時俱進:專訪臺北故宮博物院馮明珠院長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攝影丨張筠)90年,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服務故宮近40年,讀歷史的人說歷史,說故宮的恆與變,說這90年。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10月10日紫禁城敞開了大門,皇室私藏進入公眾世界,天下為公。
  • 追夢之旅·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奇葩
    如果說起故宮,我只知道北京有一個故宮。卻不明白,原來,臺北也有個。
  • 經典回顧(417)明 蔣嵩 歸漁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臺北故宮新展「院藏善本古籍」裡有答案
    清朝入主中原後,不僅承繼前明遺留的宮廷藏書,更將其規模逐步擴充;無論皇帝撰述或敕令臣工編修的御纂、御筆、御製、欽定圖書,抑或清宮著意訪求,專供御覽的孤本秘笈,皆燦然可觀。此外,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尚包括部分前北平圖書館明代古籍輿圖、清末駐日公使隨員楊守敬自東瀛搜得之罕見漢籍與和刻菁華,以及各界捐贈的宋元善本、地方志書、清人詩文集等。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若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的政策目的是為區隔「北京故宮」,或是「去中國化」,那就更令人大惑不解了!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雖然原都屬於「故宮博物院」,但是藏品各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在數量上雖僅佔原「故宮博物院」的五分之一,但是許多珍品卻是精中之精的重寶。如今一個亮晃晃的金字招牌卻要白白讓給大陸獨享,有何可昭告天下的道理呢?
  • 瀋陽故宮館藏珍寶,難得一見!
    提到「故宮」,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瀋陽故宮
  • 揚州講壇精粹丨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圖說:2019年8月3日下午,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馮明珠院長蒞臨「揚州講壇」,主講《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馮明珠,1974 年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1978 年取得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隨即進入臺北故宮博物院服務,擔任研究人員,從事《清史稿校注》六年。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館之一,其中存放了大量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在臺灣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最近,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進「臺獨」政策,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面臨「改名以及降級」的風險,這令許多人士感到非常不滿。
  • 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假畫」?!策展人帶你領略「偽好物—蘇州片」的奧妙......
    策展人邱士華笑稱自己在推廣時也常語帶雙關:「大家都知道臺北故宮博物院只展真畫,不展假畫,我們不會拿一個《明皇幸蜀圖》的複製品去唬弄觀眾。但是,我們這次是展出真的『蘇州片』。」展覽別開生面,從構思到開展花了不少時間。邱士華表示,這是賴毓芝還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任職時和研究員陳階晉的想法。
  • 臺北故宮新展「呼畢勒罕」,呈現清代活佛文物與生活
    澎湃新聞獲悉,11月28日,「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開幕,特展以清代活佛相關文物為布陳內容,分「清宮與活佛」「西藏的達賴與班禪」「安多章嘉國師與蒙古哲布尊丹巴」「走進活佛的生活」四個單元,一以介紹清廷與各重要活佛間的互動,一以說明清宮藏傳佛教藝術的特色。
  • 來自故宮博物院臺北文物迎新春財富牡丹的新年祝福
    華夏經緯網日訊: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春節將至,人們習慣於趁著新年前臺北故宮精品策劃「花開富貴」家裝系列商品,讓新春布置鮮花。清康熙瓷漆玉堂富貴瓶牡丹花雍容華貴自古以來就是吉祥的象徵,清代花卉畫大師惲壽平所畫的牡丹尤為生動,用色彩染色,用鉤子勾勒出筋的輪廓,讓遊客從惲壽平感受花香進入墊套和瓷盤,為家居空間增添了清朝美麗的花卉景觀。
  • 這回,「臺獨」選擇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手
    導語: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行政機關,欲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更改名稱並降級。島內專業人士對此「心有餘而力不足」。明末清初,在收藏的基礎上故宮博物院被建立,為保護其收藏的文物不被破壞,在二戰前夕,故宮博物院不得選擇將文物南遷,運送到上海、南京等地。直至1947年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才運回南京。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數千箱文物運往臺灣,而後成立臺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