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印度家長們失業,他們讓孩子出去打工,致童工數量不斷增加

2020-12-23 談點世

據美聯社報導,今年秋季,在印度中部城市阿格拉,一名男孩因抱怨胃痛而被人毆打,男孩痛得大喊大叫,引起了一名路人的注意,這名路人向警方報了案。

隨後,當地的印度警方破獲了一起非法僱傭童工案,他們砸開了該男孩工作的非法鞋廠大門上的掛鎖,在裡面發現了12名年齡在10-17歲的兒童。

在印度,由於疫情還在不斷發展,導致許多教室關閉,家長失去工作,成千上萬的家庭讓孩子出去工作謀生,這破壞了印度幾十年來在遏制童工方面取得的進展,並威脅著一代印度兒童的未來。

在印度的農村地區,今年3月實施的全國範圍的禁閉使數百萬人陷入貧困,這使得人們開始將兒童從農村販運到城市以獲取廉價勞動力。這一流行病妨礙了反童工法的執行,相關機構對工作場所的檢查減少了,對人口販運者的追捕力度也減弱了。

兒童權利組織Bachpan Bachao Andolan的執行董事丹南傑·廷加爾(Dhananjay Tingal)說,「這種情況是前所未有的。」該組織的創始人凱拉什·薩蒂亞爾希(Kailash Satyarthi)曾在2014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廷加爾說,「這些孩子被迫每天工作14-16個小時,如果他們拒絕工作,就會挨打。當一個孩子被打就能把信息傳遞給整個工作團隊。」廷加爾的組織從4月到9月在印度各地營救了至少1197名兒童。去年同期,該組織幫助了613人。

今年3月至8月,印度全國救助兒童熱線「Children Line」共接到19.2萬個求助電話,其中大部分與童工有關。該機構在2019年同期處理了17萬個此類電話。

第一段提到的這名13歲的男孩在阿格拉的一家非法鞋廠工作,姓名無法透露,因為根據印度的相關規定,媒體禁止公布疑似童工和人口拐賣受害者的姓名。

今年9月,當警察救出他和其他孩子時,他在一個狹小的房間裡每天要工作12-14個小時,主要的工作內容是用膠水給橡膠鞋底粘膠。而他幾在工作過程中,老闆幾乎沒有給他們任何食物和水。

在兒童福利委員會的幫助,他被送回了巴賴希的家,巴位於印度中心地帶北方邦的一個鄉村小鎮。兒童福利委員會是一家為有需要的兒童提供照顧和保護的官方機構。

但由於學校停課,父親難以養活四個孩子,這個男孩又被送去工作了,這次是在村裡的農場。

在印度,14歲以下的兒童是不允許工作的,除非在家族企業和農場工作。他們還被禁止進入建築工地、磚窯和化工廠等危險的工作場所。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印度在打擊童工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仍有1000多萬兒童處於某種形式的奴役之中。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已經有950多萬印度人受到感染,13.8萬人死亡。這個13歲男孩的父親蘇凱·拉姆(Sukhai Ram)是印度種姓制度底層的一個沒有土地的農民,印度的疫情發生後,他失業了,一直憂心忡忡。

有一天,他遇到一個人,這個人答應給拉姆的兒子一份月薪約60美元(約393元人民幣)的工作。最終,這家人只拿到了男孩一個月的工資,而男孩獲救前在那裡工作了兩個月。

拉姆說,「我被這些話打動了,允許他帶我兒子去城裡。」。兒童權利的活動家蘇利婭·普拉塔普·米什拉(Surya Pratap Mishra)說,在很多這種類似的案件裡,一般童工的家庭都認識人販子。

在北方邦的一些村莊,人販子在疫情封鎖期間向貧困家庭免費發放了食物,封鎖一直持續了68天。封鎖結束後,人販子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後,他們主動提出讓孩子去大城市打工。

米什拉說:「由於村民認識這些人,他們同意了,並把自己的孩子跟他們一起走。許多孩子數月都沒有返回家鄉,在被當局和非營利組織營救後才被送回家鄉。還有一些孩子至今尚未被發現。」

今年7月,印度加大了打擊童工現象的力度,發布了在每個地區緊急設立反人口販賣部門的指導方針。然而,許多印度邦都無視這一建議。

北方邦的兒童權利活動家阿吉特·辛格(Ajit Singh)說,自大流行開始以來,當局為保護兒童所做的努力非常糟糕。

由於疫情影響了2億多兒童,印度大部分小學和中學仍然關閉。教師走訪了一些學生的家庭,查看學生情況。但當局推崇的在線學習超出了數百萬買不起智慧型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的家庭的能力。

我是每天與你分享國際資訊和世間冷暖的小世。點擊關注,可以查看更多新鮮資訊,隨時隨地了解世界變化。

相關焦點

  • 他們為什麼當「童工」?
    今年春節,也就是15歲的楊某朋念完初中一年級第一學期後,一個「老闆」來到他們家門口,向大人表示可以帶孩子出門去打工賺錢。根據老人和當地民眾的描述,眼看著老家和「新家」周圍的年輕人都出遠門去打工,長輩們似乎已經確認了「年輕人就該出去打工」的鐵律,年輕人「不讀書就打工」儼然成為無需討論的固定模式,沒有其他選擇。
  • 致憤怒中的家長:孩子是家長發火的最大受害者,他們的世界不應有...
    原標題:致憤怒中的家長:孩子是家長發火的最大受害者,他們的世界不應有怒火 | 觀點民小編說您上一次跟孩子發火是什麼時候?為什麼脾氣一上來就怎麼都抑制不住?我們都知道批評孩子是正常的,但怎麼一生氣就口不擇言?
  • 童工之殤,揭露真相的人不該受指責
    記者看到有5名未滿16歲的貴州及雲南少年,除一名孩子經老闆安排回鄉外,另外四名孩子被政府安置在一家賓館。虞山鎮勞動保障所所長支惠良表示,對於這四名孩子的安置將採取兩項措施:如果孩子們願意在常熟技校學習技能,相關部門將提供幫助;如果孩子要回家,當地也將根據他們意願安全送他們回家。然而,據這些童工的工友們的說法,認為他們被送回去之後很快就會再出來打工。
  • 少年未滿16周歲外出打工 公司不發放工資 專家:勞動報酬不予保護
    童工,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許的,但是很多初中或者是高中輟學的未成年們,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在外工作。就比如袁先生兒子小偉,才過15周歲,初中畢業後因為不想再讀書了,經同村村民介紹去了武漢一家商貿公司打工,工作就是搬東西。
  • 這部印度高分電影,真敢拍
    但他們的語文老師是一個十分貪吃又懶做的男人。從來不帶便當,總是蹭吃。久而久之老師們也很反感他,同學們也都不喜歡他。老師發現了斯坦利每天也都不帶便當,分同學們的便當吃。因為心藏私心,想著如果斯坦利帶便當的話,那自己就可以蹭到學生們的便當了。為此,這位老師命令斯坦利必須帶便當,不帶便當不許來上課。斯坦利的老師為人真的十分自私,為了一己私慾不顧他人感受。
  • 豆瓣8.2分印度電影,導演真敢拍
    但他們的語文老師是一個十分貪吃又懶做的男人。從來不帶便當,總是蹭吃。久而久之老師們也很反感他,同學們也都不喜歡他。老師發現了斯坦利每天也都不帶便當,分同學們的便當吃。因為心藏私心,想著如果斯坦利帶便當的話,那自己就可以蹭到學生們的便當了。為此,這位老師命令斯坦利必須帶便當,不帶便當不許來上課。
  • 15歲少年在飯店打工,領工資時卻被拒絕,聽到店長的話,他愣了
    對於學生們來說,暑期生活也已經過去了一半,小夥伴們在暑期有什麼樣的收穫呢?有些人會趁著暑期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有些人則是會去嘗試打工,提前感受一下社會的競爭壓力,從而也豐富了自己的社會經驗。出於對少年兒童的保護,我們國家是禁止用人單位使用童工的,一旦發現有人違規使用童工,公司也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件事情就跟暑假工有關,我們接著往下看吧!小張是一名15歲的少年,近段剛好趕上放暑假,在家裡閒著也沒什麼事情,因此就跟同學商量著外出打工。本身就沒什麼社會經驗,再加上自身也沒有專業的技能,所以就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工作,三個人找到了一家餐館打工。
  • 當童工、住牛棚、賣弟弟…他們的童年比你想的還悽慘
    中學的三年裡,周潤發每到暑假都會去電子廠打工,以致視力不好。中學畢業後,父親病重,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周潤發沒有選擇升學,而是開始賺錢養家,他曾幹過搬運工、郵差、服務生、推銷員、計程車司機等各種工作。也正是由於那段時期在底層社會的艱難打拼和歷練,為周潤發日後演繹各類人物積累了底蘊。如今的發哥雖是富豪,卻是十足的「平民天王」,在香港的地鐵、公交站和菜市場總能見到他的身影。
  • 這個地方鄉長把家長告上了法庭,為的是「爭奪孩子」
    這是他們第一次跨省勸返,也是他第一次去浙江。習慣在山區生活的他,一時間找不到東部平原地區的東西南北。他找到在當地工作的老鄉,說了很多好話,拜託老鄉開車帶他們去找學生。有的學生是自己在當地打工,有的是跟著父母一起。  官寨鄉中心學校副校長胡玉文記得,他參加的一個工作組到了廣東後水土不服,5天裡要輾轉5個城市尋找學生,還要遷就家長上班的時間,他們常常早上吃了早餐,熬到晚上才吃第二餐。
  • 未滿16周歲,假期打工違法嗎?
    一名姓孫的男孩說,縣城高中這些分數根本上不去,「我想去上職專,所以利用假期打工攢點學費出來。」  「前幾天,我店裡才來了兩個學生,其中一個是我表哥的孩子,還有一個是朋友的。」某婚紗店的李老闆說,這兩個孩子性格都比較內向,家裡的意思是想讓他們出來見見人,「一直憋在家裡,怕他們憋出病來。」
  • 兒童感染數量增加,戴口罩要注意什麼?發燒怎麼辦?家長注意了
    兒童感染數量增加,戴口罩要注意什麼?發燒怎麼辦?兒童感染病例增多,讓家長尤為擔心。孩子是否需要戴口罩?如果孩子發燒了,該怎麼辦?學校延期開學後,應該注意些什麼……快來聽聽專家怎麼說。兒童容易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嗎?
  • 《摔跤吧爸爸》後又一印度神作誕生!這部喜劇,深戳了家長們的痛處…
    最近,又有一部印度神作誕生了!片名叫做《Hindi Medium》,譯名《起跑線》,譯名也是相當傳神~中國有一句很熱門的口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這條「起跑線」指的就是孩子接受的教育。雖然定位「喜劇」,《起跑線》卻抨擊了一個冷酷無情的社會現實——不同階級的孩子的受教育權。
  • 為何印度還有「賤民」,實拍印度「賤民」的真實生活
    「達利特」在印度是最下等的人,他們大多生活貧困,受人歧視。很多人吃不飽,只能去野外找食物。貧窮的「達利特」們為了生存,需要出去尋找工作,但是大多非常困難。因為上千年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導致他們會受到歧視。
  • 如何書寫失業?從流浪漢小說到反烏託邦小說
    由於政策限制,高失業率預計在美國將維持兩年時間,但由於失業救濟金的存在,某些低工薪工作甚至可能會取得高於其就業收入的失業收入。在英國,勞動力市場上賦閒在家的工人數量似乎處於創紀錄水平。在韓國,失業人口達到127.8萬人,4.5%的失業率,創下了1999年之後同月最高的紀錄。在印度,疫情狀態造成了日薪制零工的大量消失,這將令4億日薪打工者陷入貧困。
  • 疫情再度爆炸後,美國的「打工人」有多慘
    產業停滯、失業、收入銳減,冷冰冰的詞條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家庭的苦痛。 在美國的普通打工人在2020年開啟了堪比地獄的困難模式。 都說「打工人」擁有鋼鐵般的意志,疫情下,美國的打工人經歷著如何的生活?
  • 怎麼不出去打工
    現在農民外出打工已經成為了所有農民朋友的共識,哪怕累點苦點都沒什麼,總比在家裡種地賺得多。那農村為何「留守婦男」、「守活寡的婦女」越來越多?怎麼不出去打工?據了解,當前我國的農民工數量將近3億人左右,然而,近些年好多農民朋友反映現在城市也越來越難混,錢越來越難賺了。
  • 當前大學生「嚴重過剩」,為什麼人們還要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學?
    相信很多同學都聽說過這句話,大學生畢業即意味著失業,因為他們的要求很高,但自身能力較差,所以就會出現企業招不到人,而大學生找不到工作這種現象。現在的很多大學生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自認為自己是大學畢業,想一開始工作就能拿到高薪並且工作輕鬆,而且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簡單的工作不想幹,難的工作不會幹。
  • 印度農民工疫情下艱難返工 宗教和民族問題都比不上失業
    今年3月他計劃月底回家,和妻子一起迎接孩子的到來,但突如其來的「封國令」把他困在了班加羅爾,直到5月初才回到家。 根據印度政府給出的數據,封城後有230萬農民工返回了比哈爾邦。眼看邦級議會選舉將近,這幾百萬張選票讓局勢突增變數。比哈爾邦作為印人黨的堅實票倉舉足輕重,又是疫情後的第一次地方選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熊孩子們的「失職家長」誰來管
    原標題:熊孩子們的「失職家長」誰來管 未成年人涉罪的新聞屢屢刺痛人們的神經,原本單純無瑕的孩子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很多「熊孩子」背後,都有疏於履行職責的「熊家長」。 近日,記者採訪多位從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檢察官,聊到同一個話題:「熊家長」的監護職責缺失,到底誰來管?
  • 又一部印度神片來襲,還不快準備好?
    班裡總共14個學生都來自於印度貧民窟,他們是曾經一所公立學校被合併後的"歷史遺留問題"。因長期被老師和優等生看作是"朽木不可雕"的廢柴,所以他們變得異常叛逆。翹課、惡搞老師、帶老鼠上課,課堂抽菸對這些學生來說就是家常便飯。他們想這樣嗎?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