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影片《雪國列車》:自然法則中,階級對抗存在著人性的希望

2020-08-19 一品光影

2013年8月上映的韓國影片《雪國列車》,顧名思義,冰天雪地,密閉空間,有人,就有鬥爭。故事講述一場突如其來的氣候異變讓地球上大部分人類滅亡,在一列沒有終點、循環行駛下去的列車上,載著地球上最後倖存的人們,在這最後列車牢籠裡,受盡壓迫的末節車廂反抗者為了生存與尊嚴向列車上的權利階層展開鬥爭的故事。


豆瓣評分

該片在2013年第56屆亞太電影節獲得7項提名,並獲得最佳美術獎、2014年第34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導演獎。奉俊昊憑藉該片獲得了第34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導演獎、第50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電影導演獎。

奉俊昊是韓國知名導演。擅長拍攝驚悚、科幻片。執導的驚悚懸疑片《母親》、科幻片《漢江怪物》等均獲不俗戰績。是韓國影史上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項第一人。擅長懸疑手法拍攝電影。而《雪國列車》無太多懸疑驚悚,用好萊塢式結構,揭露各角色背後故事,展現自然法則下,各階級平衡,獲得僅有資源人性的暴露。優勝劣汰,數量控制,自然法則演變階級鬥爭。今天,我將從影片中「矛盾點衝突」這方面,解讀這部電影傳達的主題意蘊和深刻內涵。通過影片分析,闡述殘酷環境中人性的希望存在

1、底層與高層權利資源衝突

車廂最尾一截車廂代表最底層弱勢群體,無資源,無武器,無權利,生活暗無天日。車廂一截一截往前,警衛宿舍,蛋白質生產車間、供水區。中部種植區、漁區、養殖區。越往前,等級越高,階級分化越嚴重。前部就是牙醫、裁縫,是餐廳、髮廊。車頭就是最高統治者威爾福德住所,永動機所在。


整列車是一個封閉循環系統。外部環境嚴酷,底層居民龜縮尾部,為前部提供所需人力。有壓迫就有反抗,階級衝突順勢產生革命。人性的嚮往,食物自由的追求,推動前進的希望。整個影片圍繞反抗革命娓娓鋪開。

柯蒂斯為首底層找到被囚禁的安保設計師南宮民秀,開始遊戲打怪升級環節。類似《生化危機》,一層層剝開迷霧,一層層進入核心,找到答案。每節車廂都隱藏了人性裡的善、惡,聰、純,也揭示階級裡的資產剝削和過量壓榨。


影情進展採用了平行蒙太奇手法。把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有關事件、場面連接起來,讓它們有條不紊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使劇情得以平行發展,強化觀眾的懸念心態。底層現階段水深火熱與頭車高層恣意享受形成鮮明對比,凸顯矛盾的激烈化。激烈打鬥鏡頭同和諧太平鏡頭反差,加深革命的意義。

2、 吉列姆與威爾福德的臣服衝突

吉列姆開始為尾節車廂精神領袖,唯一可同威爾福德協商之人。為底層人群爭取各種利益,吉列姆竭盡所能,一起革命,最終死於革命進程中。

最後影片揭秘吉列姆和威爾福德是一夥的。為列車生態人口平衡,吉列姆和威爾福德打配合戰。每隔一段時間,清理尾部車廂人口,達到資源消耗動態平衡。


吉列姆作用是製造衝突,威爾福德消滅衝突,順帶消滅定量底層人員。精神領袖終成叛徒,臣服威爾福德以上帝視角安排的秩序,上演自然法則。導演採用懸疑手法,代入觀眾進入劇情,後反轉,引人入勝,鋪墊甚多,驚豔事實,讓人拍手稱快。

《七宗罪》、《消失的愛人》、《沉默的羔羊》均採用反轉手法。以《七宗罪》為例,根據對兇手肖象的側寫,案情漸漸明朗,當抓住兇手,以為快結束時,卻在結尾時讓正義跌入萬丈深淵。兇手按照自己的計劃,毫無偏差地完成了對七宗罪的懲罰。

3、 柯蒂斯與威爾福德的價值觀衝突

影片中柯蒂斯為革命者代表,象徵不屈秩序管理的叛逆。威爾福德代表傳統觀念,創造循環封閉體系,維持人類生存,名義上救世主。


最後對決,一頓美食,威爾福德詮釋秩序意義,他觀點只是讓所有人生存,而他恰好是這「諾亞方舟」創造者而已。莎士比亞說的,原句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以正義革命自詡的柯蒂斯所做對錯,炸毀列車,就能讓人類火種存在,不得而知。

影片最後,出現了北極熊,預示惡劣環境已開始轉變。尤娜和黑人小孩,人類最後火種,能如夏娃亞當一般,留存希望,現實堪憂。不過,影片寓意,階級鬥爭後,自然法則運轉,希望是一直存在的。

寫在最後

影片採用各種鏡頭語言,長鏡頭和短鏡頭交叉使用,凸顯雪世界視覺衝擊和血腥暴力衝突,通過環境鏡頭,爭鬥場面,暗示人物的心理變化,奠基階級鬥爭的基調。


比起其它末日災難片,此片用大手筆進行列車個場景布局切換。獨特的空間,蘊含各種場景。極端條件,人性被彰顯到極致。底層壓迫到極致,到最後所剩2人出逃,瘋狂抗爭最後,尚存一絲希望,這興許就是革命的意義所在。

相關焦點

  • 透過《雪國列車》,感受韓國導演奉俊昊的藝術表達
    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雪國列車》,改編自獲得1986年昂格萊姆國際漫畫節大獎的法國同名科幻漫畫。與前段時間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寄生蟲》一樣,奉俊昊通過自己獨特的影片設計反映了社會的階級問題,暗喻著體制。在不同末世題材的電影中,會以不同的設計來拯救倖存的人類。
  • 《雪國列車》這部影片比喪屍片還很
    今天小編要說的這部電影是《雪國列車》,雖然影片延續著小說原著的思想思維方式,但是表現手法和故事情節已經完全不同。第一次看這類電影的觀眾會覺得這部電影的劇情很科幻,危機感,壓迫感非常足,但是同時又讓觀眾振奮,讓壓抑的心情得到滿足。
  • 《雪國列車》藏著的秘密,絕不是階級與剝削那麼簡單
    2015年,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美國隊長扮演者埃文斯主演的《雪國列車》著實引起了一陣轟動。《雪國列車》用一個末世列車的高概念讓大家對社會體系與階層思考後背脊發涼。電影生動演繹了什麼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也冷酷地告訴大家,在上位者眼中,普通老百姓只是冷冰冰的數字。
  • 人類的困境和人性的探討《雪國列車》:反烏託邦類型片的套路
    《雪國列車》劇本改編自比利時同名漫畫,片名揭示「雪國」是自然環境,而「列車」是社會環境,兩者相輔相成又構成衝突矛盾,因為自然環境的惡劣,才使得社會環境一切因應的安排成為理所當然和迫不得已的選擇;而一旦「雪國」環境不再,那麼侷促於「列車」中的人類也就有了打破禁錮獲得新生的可能。
  • 《雪國列車》:末日下社會秩序失衡,列車盡頭是絕望還是希望?
    《雪國列車》是人類終極預言,還是縹緲幻想?韓國影片向來敢於揭露社會現實,更擅長通過虛擬的故事闡述最真實的人性,在揭開面具之前,每個人看上去都是那樣的天真無邪,可愛可親,可事實卻並非如此。末日來臨,社會秩序已然失衡,在末日下苟且偷生只是美好的幻想罷了,安穩的生活註定無法持續太久,代表不同利益的集團最終會通過最殘忍的方法結束一切,在兩敗俱傷的情況下勉強選出贏家。
  • 《雪國列車》永動機存在的世界,為何要製造一臺列車?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雪國列車》的故事。劇集版《雪國列車》終於來了,而這部作品也給大家帶來了完全不同的感受,標準的末日科幻類小說,但卻重點描繪在不同階級之間的博弈之上,而在科幻方面除了極寒天氣和永動機之外,並沒有太多的建樹。
  • 雪國列車電影主要講的什麼?結局什麼意思?
    《雪國列車》是由韓國著名導演奉俊昊執導的一部災難片,影片講述的是在地球上遭遇了一場巨大的氣候異變後,大部分人類都滅亡了,剩下的極小一部分倖存者被一輛列車裝載著,開始了沒有終點也沒有期限的前行。這輛列車是人類的諾亞方舟,在列車上,人們仍然被迫或主動地維持著階層的界定,並且由於資源的貧乏,列車上的財富分擔和階級分化變得尤為極端,更極端的是,為了保證整個「方舟社會」的恆定,人口能夠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內,列車的領頭者和低級車廂的領袖每到一定年份就要策劃一次起義,用來消耗多餘的人口,使得人類得以生存。而電影便講述了這趟列車上最後一次起義,一個有勇有謀的「底層人」與「權力中心的爭鬥與逼近。
  • 看過《雪國列車》,影評人陪你燒燒腦
    對於這部高概念科幻片,南都搜集了「團友」們及其他觀眾在網絡上提出的疑問,邀請幾位影評人代為解讀。這是一部有點「燒腦」的電影,但其實也沒那麼高深。至於該片目前在影迷群中的上佳口碑能否吸引更多觀眾入場,劉經理表示「需要觀望」:「這部電影的題材還是有點沉重的。從我收到的反饋來看,我身邊的人的評價屬於中上水平。未來幾天《雪國列車》的排片比例不會有太大變化,要看到周末能否有較好的表現。」
  • 《雪國列車》觀後感
    看完電影《雪國列車》,總有一個問題縈繞在我的腦子裡,「何為公平?」無可否認,在現實社會中確實沒有絕對的公平,相反我們也是更加的信賴相對公平,那如果說雪國列車中對於每一節車廂中地位階級的設定就是一種相對的公平,而「我」又正好置身於其中的末節車廂,那這種原本被認知的相對公平是否又會被否定,可能很多時候我們承認的相對公平,只不過是自己沒有身處於更弱勢的位置。
  • 劇版《雪國列車》曝Netflix版中字預告
    這部劇集和奉俊昊的電影《雪國列車》都改編自同一部漫畫,詹妮弗·康納利、戴維德·迪格斯、艾莉森·賴特主演,一共10集。      今日這部劇曝光了Netflix版中字預告,和之前發布的幾款預告風格有一些區別。  《雪國列車》講述一列沒有終點的火車上,承載著倖存的人類。在這裡,每節車廂都有不同的屬性和嚴格的等級劃分。
  • 2020美劇版《雪國列車》全集開播,尺度升級!
    說起韓國導演,就不得不提起他——奉俊昊自2000年出道以來,作品雖寥寥可數,但每一部影片都堪稱經典《寄生蟲》更是在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拿下主競賽單元金棕櫚大獎早在2013年,奉俊昊就以另一部科幻電影對此進行了探索——《雪國列車》筆直的列車在軌道上飛馳,一節一節的車廂分割出不同的世界,它們彼此連接
  • 防彈春日歌詞中的雪國列車是什麼電影?
    什麼樣的電影是《雪國列車》?為什麼寫在這首歌裡?影片的背景是,為了應對全球變暖,人類向天空發射了冷劑,但地球環境已進入冰川時代。僅存的人類生活在永動機上的火車上。住在車前的人很有錢,而窮人只能住在車後做苦力。車後面的人對這樣的生活非常不滿,然後終於發生了騷亂。當他們越來越靠近車頭時,他們發現車裡的生活越來越豪華。就像一個小社會。
  • 《雪國列車》既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
    導演特色:奉俊昊是韓國首屈一指的類型片導演,他的電影像是好萊塢體系中運作的反好萊塢影片,有著電影工業出品的特質和成熟度,有著類型片的敘事外殼,也同時站在文化反思和「作者電影」的立場抨擊類型模式,超越傳統類型片而獲得一種獨特的個人風格。
  • 從電影到劇集,《雪國列車》帶給我們無限驚喜
    31歲才推出自己電影處女作的奉俊昊在自己短短二十多年的電影創作生涯中,已然創造了韓國電影的多個歷史記錄。拋開去年那部在第92屆奧斯卡上成功封神的《寄生蟲》,在奉俊昊的作品中最能引發爭議的莫過於2013年的那部《雪國列車》了。
  • 【首發】2020設計師必看新劇《雪國列車》!
    電視劇精彩預告往往,電影的存在映射著極大的現實意義,如亞里斯多德而言「人是政治的動物」,在人治的「生態閉環」內,舊階級的湮滅與新階級的誕生,進而「壓迫—拮抗」成為上下階級賡續各自生存時間的必要手段。採摘食材日語中存在某種對於妙不可言的說法,即為「醍醐味」,如水族館與餐廳,魚一旦離開水族館便為餐食,潛移默化之間,形成物與物之間的隱喻。
  • 怎麼評價電影《雪國列車》?
    《雪國列車》整部電影的場景製作很不錯,而且大家都知道,由韓國出品的影片大多數都有教育意義,這部也不例外。而且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也算是合格了,整個題材也比較有新意,所以對於喜歡科幻題材的朋友們,也是值得一看的。
  • 《雪國列車》美劇熱播!這輛黑車到底多黃多暴力?
    然而不論在哪個時代的《雪國列車》中,世界各國的領袖、將軍、財閥、權貴都比普通人更早得知末日將至的消息。於是他們一邊向公眾隱瞞真相,一邊動用公共資源為自己籌建「諾亞方車」。電影版《雪國列車》則更加聚焦於階級之間的正面對抗。主角作為車尾人的反抗領袖,領導著底層人民不斷向車廂前方進攻。他們每推進一節車廂,都會留下許多同伴的屍體作為代價。當主角最終進入引擎室時,末尾車廂的人已經幾乎全軍覆沒。跟第二、三部漫畫的情況不同,電影主角並沒有成為下一隻維護秩序的「惡龍」,而是將革命進行到底,徹底打破了規則。
  • 劇版《雪國列車》曝Netflix版中字預告 改編自同名漫畫 5月25日上線最大流媒體
    將於5月17日登陸TNT平臺的劇版《雪國列車(劇版)》也將會在流媒體Netflix播出,但時間要晚8天,5月25日開始上線。這部劇集和奉俊昊的電影《雪國列車》都改編自同一部漫畫,詹妮弗·康納利、戴維德·迪格斯、艾莉森·賴特主演,一共10集。今日這部劇曝光了Netflix版中字預告,和之前發布的幾款預告風格有一些區別。
  • 《雪國列車》:末日列車上人們為了活命,連吃17年蟑螂
    文/24號今天我們來說一一部韓國科幻電影《雪國列車》。劇中所有的劇情都在一列列車上進行。作為一部反烏託邦的商業大製作,早有《銀翼殺手》和《黑客帝國》等珠玉在前,《雪國列車》在科幻設定方面可以說並沒有太多亮點。
  • 電影 | 《雪國列車》:通往天國的列車
    《雪國列車》有許多個版本,西少今天推的是2013年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克裡斯·埃文斯(美隊),宋康昊,蒂爾達·斯文頓(古一),傑米·貝爾,艾德·哈裡斯領銜主演的版本。故事講述在遙遠的2031年,人類試圖阻止全球變暖的實驗失敗,極寒造成地球上絕大部分生命死亡。在冰河災難中倖存下來的所有人登上了一輛如同諾亞方舟的列車,列車依靠永動機繞著地球不停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