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越來越不見外

2021-01-18 海南特區報

  本報訊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海南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不斷推進和海南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外國友人來到海南學習、工作和生活。2020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感受都不盡相同,那麼,在海南生活的外國人,對海南這一年又有著什麼樣的體會和感受?對海南未來的發展又有哪些建議?一起來聽聽他們怎麼說吧!記者 沈麗煥 實習生 王宗隨

  參與了不少項目建設,希望為海南帶來更多「綠色空間」

  丹尼斯·尼古拉耶夫是美國加州人,2013年與家人來到海南生活,有著超過20年的國際工作經驗,是一名建築師,更是熱帶綜合體建築設計方面的專家。他有著自己的團隊,希望通過獨具匠心的設計項目和低碳環保的設計理念,為海南帶來更多的「綠色空間」。

  丹尼斯說,來到海南後,他最喜歡玩的就是風箏、衝浪,「海南地處熱帶,剛來的時候覺得很潮溼不適應,但僅僅過了幾個月,我便習慣了這種氣候。」丹尼斯說,他來海南的初衷,是希望能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來了之後不僅找到了這種平衡,還發現了很多「驚喜」,「自貿港建設可以吸引更多國際企業進駐,特殊建築市場的需求會因此而增加。尤其是對於外國人,較低的稅收,利好的政策,加上身邊的人都開始學習英語了,將來交流起來也不會有太大的障礙。」

  「我在海南最喜歡吃的食物就是文昌雞,很慶幸疫情的這段日子是在海南度過的。」丹尼斯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建築師,他在海南生活的這些年裡,也參與了城市照明、高速公路、公園等項目的建設,「海口這座城市,正在越變越美麗,相信未來的海南會越來越好。」

  來瓊3年把海口當成家,疫情期間捐贈口罩和食物給學生

  「那時是八月,我第一次來海南,天氣非常熱,這是我對海南的第一印象。」今年57歲的戴維德是韓裔美國人,已在海南生活了三年,開了一家關於投資諮詢的公司以及兩家餐飲店。

  戴維德在哥倫比亞大學讀過經濟學專業,對中國的經濟也有一定的了解,來海南之前,他分析了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餐飲情況,發現各地居民對西式快餐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他相信在未來的五到十年,中國人對西式快餐的消費會呈現增長趨勢。於是,戴維德選擇了海南,在這裡生活並發展事業,「在哪裡工作,在哪裡生活,哪裡就是家。在過去的這三年裡,海口就是我的家。」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後,戴維德還專門組織開展了一場題為「外國人暢談自貿港」的研討會,和其它外國人一起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自貿港政策,在海南尋找商機。同時,作為一名「新海南人」,戴維德認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印發,不僅可以影響海南,還會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目前應該讓更多人知道並了解海南自貿港的重要性,帶動大家對自貿港的興趣並持續關注,學習自貿港政策,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來海南投資。」

  記者了解到,在2020年初的疫情期間,戴維德為滯留在中國的學生送了食物並捐贈了一些口罩,同時對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措施給予了肯定:「中國政府在遏制疫情蔓延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我見證了三亞十年間的巨變,計劃把更多時間留給海南」

  「我曾擔任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港務總監,不過現在自己開諮詢公司了,從事海洋領域的工作以及培訓船員」。法國人高德華說,他剛來海南的時候,三亞還是一個小漁村,感覺非常落後,後來他幫助設計、建造和運營了一個遊艇碼頭,使之成為了達到國際最高標準的遊艇港口。在高德華看來,那是個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戰性的項目。

  「剛來這裡時很不適應,後來慢慢就習慣了這個熱帶島嶼。我生活的這十年間,三亞發展很快,而我見證了這一切。」高德華說,如今的三亞,現代化的設施逐步普及,良好的環境和美麗的天氣,為各種運動項目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它既是老年人過冬的理想場所,又是體育愛好者的理想之地。此外,這裡的人很友好,整座城市很安全。」

  「2020年,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進一步推進,我希望海南能儘快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商業和遊艇中心。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海南的2020年也是頗有收穫的一年。我預計明年將從自貿港的政策中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所有這些對於我們家鄉的朋友來說是很難理解的,但現在這個島正試圖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包括來自中國和國外的人才。」高德華說,他熱愛三亞,並計劃留在海南儘可能長的時間。

  海南的工作機會將越來越多,畢業後想留在海南

  在海南師範大學讀中文系的24歲巴基斯坦研究生張楠,來海南已經六年了,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我之所以來海南,就是因為喜歡這裡的氣候,過來讀書,轉眼就是六年。」張楠說,剛來的時候覺得天氣有點熱,「但現在已經完全適應了,而且非常喜歡。」

  和很多外國人一樣,張楠也非常看好海南的未來。「海南正在推進自貿港建設,將來這裡的工作機會會越來越多。」張楠說,除了經濟發展,海南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豐富,「聽朋友們說,海南先後引進了不少知名的學校。」

  說起海南這一年的變化,讓張楠印象最深的是城市面貌的變化,「高樓大廈越來越多,路面變得乾淨寬敞,道路交通標示更加健全……這都是我親眼見證的事情。我很慶幸自己來了海南讀書,畢業後想繼續留在海南工作生活。」

  說起畢業後的打算,張楠說,目前海南正在推進自貿港建設,「我想從事與對外貿易相關的行業,想和中國人合作做商品貿易。」

相關焦點

  • 這個社區,老外「不見外」
    近年來,江灣社區以國際社區創建為抓手,文化搭橋,讓老外「不見外」;融合治理,讓居民樂享美好生活;共建共享,搭建社會治理共同體,蹚出一條新型城市社區治理的新路子。 老外頻現社區活動 11月29日,網紅街巷喵喵街內熱鬧非凡,江灣社區「國際文化喵喵集」活動正在舉行。
  • 「不見外」的「老外」潘維廉:望更好理解中國精準扶貧背後的奇蹟故事
    中新社廈門1月15日電 題:「不見外」的「老外」潘維廉:望更好理解中國精準扶貧背後的奇蹟故事作者 楊伏山 江肖瑋 林穎卿福建首位持綠卡的外國人和外籍永久居民、廈門大學知名教授潘維廉,1988年辭去美國第一證劵公司副總裁職務,舉家定居廈門,把人生中最寶貴時光獻給中國教育事業
  • 南京觀察薦讀 改革賦能,逐夢「世界一流」;這個社區,老外「不見外...
    30多年探索,高新區是南京經濟騰飛、城市外擴的「開路先鋒」,但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體制僵化、機構臃腫、活力缺失等問題,愈發成為阻礙園區高質量發展的「路障」。創新突圍,只有改革一條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 「不見外」教授「最好的朋友」突然辭世……他說,我親愛的,期待下次見……
    1988年,潘維廉和蘇珊帶著兩個孩子舉家來到廈門,至此沒有離開。潘維廉現在是廈大管理學院教授,他也是福建省第一個拿到「中國綠卡」的老外,2019年,潘維廉出版新書《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以一個外國人的獨特視角,記錄和展現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偉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讚賞他的「不見外」,為他「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熱情地為廈門、為福建代言」而點讚。
  • 老外掀起了巨根挑戰 可這畫風越來越不對了
    這幾天老外的推特上颳起了一股巨根風。
  • 習總書記點讚的這位「不見外的老潘」,憑什麼感動了中國
    明明是棕色眼睛的「老外」,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潘維廉卻總愛自稱「不見外的老潘」。 他是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也是中國高校最早引進的MBA課程外籍教師之一。 從加州到廈門,「不見外的老潘」參與並見證了中國經歷的前所未有的變化。未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他的信中所寫的,老潘一定會「見證一個更加繁榮進步、幸福美好的中國,一個更多造福世界和人類的中國」。
  • 有多少老外在看葉問打老外
    更別提各種民間武林好手,大有人在,為何老外就對葉問如此情有獨鍾呢? 甚至老外坊間還流傳著這麼個都市傳說:一旦葉問捲起袖子,就一定要有人挨揍。
  • 中國女孩倒貼老外,嫁給老外,為了提高生活水平?
    越來越多女孩嫁給老外,而不是中國男人,很多女孩認為嫁給老外,不僅能享受幸福浪漫的生活,而且能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真的是這樣嗎之前在國外生活了一段時間,看到一個老外帶著一個大概比自己小二十歲的中國女人,還有一個混血孩子,這個女的呢,想買一盒僅僅六澳幣的壽司,那個老外就在那裡罵罵咧咧不同意啊
  • 定居成都的法國人大衛:我不是老外 是「本地老外」
    定居成都的法國人大衛:我不是老外 是「本地老外」
  • 我們的空調外機壞了嗎?看完老外的吊法,網友:該學了
    我們的空調外機壞了嗎?看完老外的吊死法,網友:該學了!現在家家戶戶都配備了空調,在炎熱的夏天,如果在室內打開空調,會讓人覺得很涼快,不過,我們也會看到,很多人都會把空調掛在室外,特別是在樓內,你可以看到一排空調掛在室外,有人指出這不好!
  • 老外在中國買些啥
    隨著老外對中國的了解日漸增多,那些標籤化的禮品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好奇,今天的他們,喜歡在中國買些啥?據說,中國人已成為世界範圍內消費的主力。其實,全球化的潮流是雙向的,世界各地的老外也越來多地湧向中國,他們,又在中國買些什麼呢?
  • 中國唯一純白種人,最煩被叫「老外」,女子美若天仙卻從不外嫁!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人都會選擇放下繁重的工作,帶上親朋好友,一起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因此這也在無形中帶動了我國國內的旅遊業發展,各大省份都開始推出極具地域特色的風景以及文化,想要吸引人們前來參觀。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 別做「不見外的中國人」
    概而言之,雖然不認識對方,雖然不在自個兒家裡,卻一點都「不見外」。   許多時候,這並非個人品質問題。換個場合,這些不見外的人,往往又是很淳樸的熟人。亞里斯多德曾說,悲劇的根源在於好人犯了錯誤。一些好人的不見外,不僅有傷公共文明,也容易導致許多意外:插隊不見外,引發大打出手的後果;擁擠不見外,造成嚴重踩踏的慘劇;舉止不見外,讓別人對中國遊客又愛又怕……   不見外經常源於無意識。如果說,看不到問題是最大的問題,基於無意識的不見外,正是最需要反思的地方。有人把社交距離分為四種:親密距離、社交距離、禮儀距離和公共距離。
  • 這位老外不見外!為啥首次來川卻說「四川人和我像一家人」?
    當被問及首次訪川的感受,潘迪化身「推介大使」,現場「安利」成都的種種魅力,甚至「不見外」地表示「四川人和我就像一家人」!今年4月,潘迪被任命為尼泊爾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但因疫情原因推遲到7月9日抵京赴任。在短短5個月的時間裡,潘迪開始認識中國,此次訪川正是了解中國西部的新機會。對四川印象如何?未來四川和尼泊爾有望在哪些領域加深合作?
  • 出門在外,行李不見了怎麼辦?
    ----出門在外,且不說五大三粗的性格一不留神就不見了行李,就算是細心到算好每一步,可還是會漏算掉心愛的行李到底在託運的時候遇到了怎樣棘手的案子導致失蹤
  • 《七龍珠》是每一個老外的精神鴉片
    在電子產品尚未普及的90年代,像我這樣男孩每日的最佳娛樂活動除了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看《七龍珠》外,便是與其他屁孩玩角色扮演。這種混合了想像加一定表演元素的娛樂方式在當時十分流行,而模仿的對象則根據當下最流行的動漫來定。我們一路從《聖鬥士星矢》演到《火影忍者》,不亦樂乎。當然,《美少女戰士》是沒人會去觸碰的禁忌。
  • 老外最喜歡的漢字居然是……
    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外或是學習中文,或是追求時髦,也都或多或少接觸到不少漢字。在他們眼中,漢字是什麼樣的呢?老外最喜歡的漢字又有哪些呢?美國reddit網站曾經發起過一項「最喜歡的漢字」投票,你知道老外最喜歡哪些漢字嗎?老外喜歡這對漢字,可能單純覺得它們長得有趣。畢竟不用解釋,單看形狀就知道要表達什麼了。
  • 老外把清道夫分別放進可樂和雪碧,再次打開時結果讓人意外!
    老外把清道夫分別放進可樂和雪碧,再次打開時結果讓人意外!可樂是一種碳酸飲料,曾經有老外做實驗,將魚放入可樂中,最後當出來時連渣都沒有,對於這樣的試驗,老外也樂此樂此不疲。不過這次他找來了清道夫,我們都知道清道夫的外殼比較堅硬,老外將兩條清道夫分別放入了不同的容器中,在裡面分別倒入了和雪碧之後便將容器密封了起來。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們再次觀察兩瓶飲料時,裡面已經變得混濁不堪,打開的時候裡面有一股難聞的氣味,將可樂當出來的時候清道夫不見了蹤影,只剩下一些魚刺。
  • 騙 炮 傻 老 外 圖 鑑
    某美國老外的Tinder簡介 我刷了一圈Tinder,本來以為上面的老外比起國男更不加掩飾。用照片、數據、一顆真誠的心,狠狠砸向我羞怯的少女心房。某澳大利亞老外的Tinder簡介 沒想到老外約起來的套路一個套接著一個套接著一個套好比俄羅斯套娃。
  • 為何來中國遊玩的老外越來越少了?德國帥哥口無遮攔,句句真相了
    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不知從何時起,來我國遊玩的外國遊客人數是越來越少了,尤其是歐洲的遊客,幾乎首選來亞洲旅遊的國家都是泰國、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再也不是我們中國了,難道我國的傳統文化已經不再吸引人?更何況我國除了是一個傳統文化大國之外,我國還擁有著960萬平方公裡的遼闊土地,我國的風土人情也是相當吸引人的,可為什麼老外逐漸的都不來我們中國旅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