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脫下戎裝 再披戰袍|岑鞏縣天星鄉孔塘村網格員...

2021-01-11 天眼新聞

我叫楊明勇,是一名退伍軍人,現為黔東南州岑鞏縣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期間被安排到天星鄉孔塘村駐村,有幸再次成為脫貧攻堅路上的一名戰士。

孔塘村是合併村紅星村的一個小村,駐村初期,我通過經常深入農戶、田間地頭,與黨員幹部、老村幹、群眾和致富能手等座談交流,了解村民們的生產和生活狀況,徵求他們對孔塘村發展的建設意見、發展思路等,並認真做好民情日記。針對重點戶,就常去和他們拉家常、找問題、講政策、解難題。通過走訪,我給自己負責的邱家組網格繪製了作戰示意圖。   為在外務工的幫扶對象吳萬寶和吳九發辦理易地搬遷相關手續,協助吳九發辦理省外就醫報銷手續,為長期患病的邱紹餘爭取紅十字救助,為網格內出行不便的留守老人辦理日常事務都是平時的工作。雖然多、雜、亂,但每每看到貧困群眾遇到的難題得到解決,他們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就覺得自己的工作是十分有價值的。

作為宣傳幹部的我,不僅要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更要充分利用資源和自己特長。通過召開黨員幹部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和群眾院壩會等形式,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法律法規等。特別是注重脫貧攻堅、掃黑除惡、感恩教育、禁毒、農村安全生產和消防知識等。截止目前,開展宣傳30餘場次,參加宣講10場次。與此同時,我擬定了《紅星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和《紅星村衛生環境檢查評比工作方案(試行)》,並通過繪畫、宣傳標語、微信、抖音等方式向群眾開展正能量宣傳。   脫貧攻堅中,我還積極協調幫助貧困戶補短板。為提升村容村貌,幫助群眾改變陋習,組織網格員、保潔員、群眾義務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並義務參加雨水衝刷泥沙清理5次、義務保潔清掃20餘次;積極聯繫並會同相關部門處理邱家組破壞溝渠、白沙井狗傷老人、棄土亂倒公路邊並損壞公路和白沙井電網被盜等不文明、不道德行為;主動幫助群眾開展插秧、翻土和收割油菜等農活;按照周一工作計劃安排,紮實開展「一戶一檔」、產業結構調整、低保檔案等各項工作,並協助村「兩委」做好災情、農業調查、種桑養蠶等工作。

駐村期間,做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同時,我也兼做駐村工作隊的「駕駛員」和後勤「服務員」,協助做好駐村生活的日常物資採購工作,做到帳務清,不越矩,也為大家安心工作提供了堅強的後勤保障,使大家在繁重的工作的同時有「家」的感覺。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餘歡 整理

編輯 韋依

編審 王璐瑤 肖慧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脫下戎裝 再披「戰袍」丨關嶺自治縣花江鎮木工村...
    脫下戎裝再披「戰袍」,換個戰場繼續戰鬥。我叫雷兵,2017年11月,我從部隊轉業安置到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剛脫下軍裝,便立即轉戰脫貧攻堅戰場,擔任關嶺自治縣花江鎮木工村第一書記。為了摸清村情民意,從駐村第一天開始,我就把走訪調研作為首要任務,堅持深入13個村民組,走訪農戶特別是貧困戶,走遍了木工村的田間地頭,在遍訪、回訪中與群眾拉家常、交朋友,聽群眾說真話、實話,甚至是氣話、惱話,收集意見建議,對木工村基本情況、經濟發展現狀、群眾期盼和精準扶貧等有了深刻的認識。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貼心人——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脫貧...
    我叫潘伯超,是岑鞏縣天星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2018年8月,根據組織安排,到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群眾都說我是村裡的「貼心人」。野牛山村是三類貧困村,共轄10個村民組、5個自然寨,全村231戶92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96戶375人。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讓我受益匪淺|岑鞏縣天星鄉紅星村同步小康駐...
    我叫張超,今年29歲,是黔東南州岑鞏縣委宣傳部的一名幹部。2018年3月,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主動請纓,來到天星鄉紅星村擔任同步小康駐村幹部,成為了紅星村駐村工作隊隊員。紅星村位於天星鄉東部,距天星集鎮有10公裡路程,距縣城36公裡,四面環山,風景宜人,有村民組18個,村民507戶2121人。走訪幫扶對象「這個扶貧幹部,戴個眼睛,文質彬彬的,會不會幹不長久,就會跑回縣裡去咯。」  初入紅星村,恰逢村裡面正在召開低保民主評議會,在鄉裡面分管負責同志的帶領下,我連忙放下行李,就去村裡會議室時旁聽學習。
  • ...的貼心人——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潘伯超
    我叫潘伯超,是岑鞏縣天星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2018年8月,根據組織安排,到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群眾都說我是村裡的「貼心人」。野牛山村是三類貧困村,共轄10個村民組、5個自然寨,全村231戶92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96戶375人。
  • 岑鞏縣蠶絲編織幸福新生活
    走進岑鞏縣天星鄉黔東南州杭黔蠶桑服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卻是一派火熱景象,只見技術嫻熟的工人們正忙著按照不同規格的蠶絲被稱重、拉絲、翻被、包裝工人在忙著生產蠶絲被 李昌焯/攝俗話說,「一斤絲三斤棉。」我早就想給女兒買一床蠶絲被,但又怕買到假的,現在放心了。」包裝好的蠶絲被黔東南州杭黔蠶桑服務有限公司是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於2019年由杭州建德市大同蠶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國成出資建立的一家服務蠶桑產業發展的企業。目前,蠶桑產業發展初見成效,蠶繭產量不斷提高。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戶順利脫貧致富是我最好的收穫|岑鞏縣扶貧辦...
    聽著岑鞏縣大有鎮大坪同心社區易搬戶周道祥講述如今的生活,我也高興不已。  我叫舒萬模,是岑鞏縣扶貧辦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1月,我開始幫扶大有鎮大有村、奔坡村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給幫扶戶龍政斌送去衣櫃、床及棉被等物質「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是否有讀書郎,」了解幫扶戶家庭基本情況後,我結合其識別條件、貧困原因、發展意願,宣傳產業、就業、教育、醫療、易地移民搬遷、民政兜底扶貧政策,對症施策,選擇發展之路。
  • 「我的扶貧故事」我以真心換群眾真情|岑鞏縣龍田鎮龍馬村龍馬店組...
    我叫趙勤豐,是岑鞏縣紀委縣監委2019年派駐龍田鎮龍馬村龍馬店組網格員,我以真心換群眾真情,努力完成我作為一名網格員的初心使命。  龍馬店的河,水流渾濁湍急,是群眾必經之橋。每到下雨,村民們飽受過河無橋之苦。
  • 「我的扶貧故事」我回到村裡當起了「大家長」|岑鞏縣凱本鎮四季村...
    「喬萍,我家有些蜂蜜,麻煩你幫我在網上賣一下;」  「喬萍,我來諮詢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看我家符合搬遷不。」  我叫代喬萍,是一名共產黨員,黔東南州岑鞏縣凱本鎮四季村人。2018年5月,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回到村裡擔任村支部副書記。
  • 「我的脫貧故事」一切幸福都來之不易丨岑鞏縣思暘鎮溫泉社區居民...
    我叫伍光文,今年47歲,是黔東南州岑鞏縣天馬鎮黃土塘村燕子巖組村民,現居住在岑鞏縣思暘鎮溫泉社區。我家中有7口人,我、妻子、父親、母親,還有三個孩子。說起我的脫貧故事,真的千言萬語、千恩萬謝都道不盡我這激動的心情。
  • 「我的扶貧故事」「加法原理」帶領群眾致富丨岑鞏縣水尾鎮大樹林...
    我叫胡文孝,2011年當選黔東南州岑鞏縣水尾鎮大樹林村村委會主任。我們村依託當地「龍鰲河——馬家寨」旅遊景區的輻射效應,巧用脫貧致富「加法原理」,走出一條脫貧致富新路子的故事還得從1988年說起。岑鞏縣水尾鎮馬家寨風光1988年,我在自家地裡第一個種植葡萄,由於受經驗不足、投入小、技術不過關、銷售渠道不暢等各種條件制約,葡萄種植失敗了,迫於生計,我只好外出打工。
  • 「我的扶貧故事」做好樂業村發展的「參謀長」丨岑鞏縣委巡察辦第...
    「何書記,我是遊元草,加夜班才回來,你前天打電話交合作醫療的事我也著急,但是780元現在拿不出來,能不能麻煩你幫我墊交下,我下個月發工資再還你。」「你不要著急,我先幫你交,有錢你再還我。」  「那謝謝何書記了,下個月有錢我一定還你。」  夜裡,我被電話鈴聲驚醒,接通電話,了解了事情原委,岑鞏縣龍田鎮樂業村老院子組村民遊元草得到我的肯定答覆後,掛斷了電話。
  • 「我的扶貧故事」踏實「駐」在村裡 幸福「樂」在田間丨岑鞏縣水尾...
    我叫韋開宇,2016年10月,到黔東南州岑鞏縣水尾鎮老寨村開展駐村工作。在工作中,我踏實「駐」在村裡,與百姓同吃同住,為百姓解決困難,把幸福傳遞給每一位群眾。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優勢,發展油茶種植、肉牛養殖等產業,以老寨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為背景,制定《岑鞏縣水尾鎮老寨村肉牛養殖產業化項目實施方案》,採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養殖模式,養殖肉牛125頭,惠及建檔立卡戶58戶205人。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笑臉永記在心中丨劍河縣南加鎮柳基村網格員...
    柳基村是由柳基村和新臺村合併的一個大村,我所負責的網格是新臺村一組由兩個自然寨組成(即梨木山自然寨和觀音渡自然寨)共有45戶,其中貧困戶15戶。  村中交通不便,需要渡船過清水江後再經過3.5千米的公路才到梨木山,人居環境衛生差。
  • 「我的扶貧故事」讓建德的產業在岑鞏開花結果丨浙江省建德市赴...
    我叫諸葛翀,2018年,我隨著浙江省建德市脫貧攻堅的隊伍,來到了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幫扶。初到岑鞏縣,第一次走進田間地頭,看著正辛勤勞作的老百姓,顆顆汗水從額頭灑落田間的場景,我便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幫助當地村民掌握種桑養蠶技術,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點亮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夢,不破樓蘭終不還。
  • 「我的脫貧故事」日子越過越幸福丨岑鞏縣水街道大榕涼塘易地扶貧...
    「現在黨和國家的扶貧惠民政策這麼好,幹部們也是用心用情服務周到,我這個家庭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受益頗多,過上了幸福的日子。」說起如今的生活,我高興不已。我叫丁祖龍,今年46歲,是黔東南州岑鞏縣平莊鎮後坪村玉龍坡組人,現居住在大榕社區5棟1單元401室,兒子在黑龍江齊齊哈爾讀大學,兒女在岑鞏二中讀高二。之前,送孩子上學讀書和擺脫家庭貧困是我同我愛人的責任和壓力。2014年,在黨和國家的關心帶領下,我家被納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居民貼心人,溫暖千萬家丨岑鞏縣水街道大榕涼塘...
    我叫王楊洪鑫,是一名中共黨員,2018年3月到貴州黔東南州岑鞏縣水街道工作,並派駐到大榕涼塘移民小區社區服務中心工作,2020年1月,被選舉為社區的第一屆黨支部書記。  大榕涼塘社區是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設31棟,已安置1053戶488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17戶4716人。
  • 「我的脫貧故事」養牛走新路 開啟新生活丨岑鞏縣平莊鎮背鵝村村民...
    「現在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感謝新時期扶貧的好機遇,感謝我的幫扶責任人」。回想起這一段幹事創業的過程,我十分感恩,同時也深刻明白了「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真正意義。   我叫李輝岑,出生於1976年,是黔東南州岑鞏縣平莊鎮背鵝村界牌組人,我們一家有6口人,其中三個小孩都是在校學生。航拍背鵝村。
  • 米拉喬沃維奇再披戰袍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索尼影業自《生化危機》後再續》(Monster Hunter),米拉喬沃維奇(Milla Jovovich)再披戰袍導演保羅安德森特別解釋米拉在《怪物獵人》中扮演的角色設定:「當你開始遊玩
  • 「我的脫貧故事」感謝好政策和艱苦奮鬥的自己丨岑鞏縣平莊鎮後坪...
    我叫丁祖奎,今年56歲,家住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平莊鎮後坪村明寨組。由於我的妻子患有長期慢性病,幹不了體力活,所以只能我一個人負責照顧家庭和掙錢養家。2014年,我家被評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很清楚,只有通過勤勞奮鬥、發展產業才能養活我這一大家子,但是,缺乏資金和技術,這條產業路又談何容易?
  • 「我的扶貧故事」這山這水讓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丨天柱縣江東鎮...
    2019年4月1日,經組織部批准,我被選派到江東鎮半山村擔任網格員,負責蔣家組和蔣家衝組。初到半山村的一大早,我搭乘同事的車來到江東鎮人民政府臨時辦公房,在這裡我見到了其他5位網格員,扶貧路上我們聚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苦,道不盡的樂,寫不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