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楊明勇,是一名退伍軍人,現為黔東南州岑鞏縣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期間被安排到天星鄉孔塘村駐村,有幸再次成為脫貧攻堅路上的一名戰士。
孔塘村是合併村紅星村的一個小村,駐村初期,我通過經常深入農戶、田間地頭,與黨員幹部、老村幹、群眾和致富能手等座談交流,了解村民們的生產和生活狀況,徵求他們對孔塘村發展的建設意見、發展思路等,並認真做好民情日記。針對重點戶,就常去和他們拉家常、找問題、講政策、解難題。通過走訪,我給自己負責的邱家組網格繪製了作戰示意圖。 為在外務工的幫扶對象吳萬寶和吳九發辦理易地搬遷相關手續,協助吳九發辦理省外就醫報銷手續,為長期患病的邱紹餘爭取紅十字救助,為網格內出行不便的留守老人辦理日常事務都是平時的工作。雖然多、雜、亂,但每每看到貧困群眾遇到的難題得到解決,他們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就覺得自己的工作是十分有價值的。
作為宣傳幹部的我,不僅要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更要充分利用資源和自己特長。通過召開黨員幹部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和群眾院壩會等形式,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法律法規等。特別是注重脫貧攻堅、掃黑除惡、感恩教育、禁毒、農村安全生產和消防知識等。截止目前,開展宣傳30餘場次,參加宣講10場次。與此同時,我擬定了《紅星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和《紅星村衛生環境檢查評比工作方案(試行)》,並通過繪畫、宣傳標語、微信、抖音等方式向群眾開展正能量宣傳。 脫貧攻堅中,我還積極協調幫助貧困戶補短板。為提升村容村貌,幫助群眾改變陋習,組織網格員、保潔員、群眾義務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並義務參加雨水衝刷泥沙清理5次、義務保潔清掃20餘次;積極聯繫並會同相關部門處理邱家組破壞溝渠、白沙井狗傷老人、棄土亂倒公路邊並損壞公路和白沙井電網被盜等不文明、不道德行為;主動幫助群眾開展插秧、翻土和收割油菜等農活;按照周一工作計劃安排,紮實開展「一戶一檔」、產業結構調整、低保檔案等各項工作,並協助村「兩委」做好災情、農業調查、種桑養蠶等工作。
駐村期間,做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的同時,我也兼做駐村工作隊的「駕駛員」和後勤「服務員」,協助做好駐村生活的日常物資採購工作,做到帳務清,不越矩,也為大家安心工作提供了堅強的後勤保障,使大家在繁重的工作的同時有「家」的感覺。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餘歡 整理
編輯 韋依
編審 王璐瑤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