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火山荔枝搶「鮮」熱銷的啟示

2020-12-28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李豪傑

  28日下午,50餘萬斤妃子笑品種的海口火山茘枝被熱銷全國多地,同步舉行的海口火山荔枝產銷籤約活動達成意向採購4300萬斤。這對當地荔枝種植戶來說是件喜事,也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特別是擴大消費、激發社會活力提供了啟示。

  啟示一:擴大消費離不開供給側發力。擴大消費是對衝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如何擴大消費,需要在需求側發力,同樣需要在供給側發力。如果把「擴大消費」片面理解成「刺激消費」「扶持消費」,那麼就可能會丟掉擴大消費的另一個抓手,即供給側方面的作為。火山荔枝之所以能夠熱銷,固然與一系列營銷活動有關,但根本上在於火山荔枝的產品特色和供給能力。火山荔枝生長在富含硒元素的火山巖地區,營養更為豐富,上市時間又比廣東、廣西地區的荔枝早半個月。當地政府立足優勢,實施荔枝生產流程規範,推進荔枝分類分級,把特級產品命名為「海口火山荔枝1號」,就為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打下了較好的質量基礎。

  把最好的產品奉獻給消費者,是擴大消費的基本前提,也是我省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應有之義。疫情可以暫時影響一些地方、一些領域的供求關係,但不能改變生產決定消費的規律,不能改變人們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是面臨困難,越要堅定不移地下苦功夫打造精品,因為只有精品才能長久地贏得人心。如果為了一時促銷而降低了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那便是南轅北轍,甚至是飲鴆止渴。

  啟示二:「直播+」的吸引力最終要轉化為品牌吸引力。「直播+」要更好地體現加號後面的內容,直播僅是一種形式。產品、商品以及附著其上的品牌才是直播需要圍繞的核心,切不可徒有其表,或者喧賓奪主,出現「只火主播不火市場」「捧紅了網紅卻攪不活市場」的尷尬。火山荔枝就較好地運用了「直播+」的形式,提升了線上線下營銷活動影響力。消費者更多地記住了火山荔枝,而不是記住了帶貨明星。所以,直播帶貨的落腳點要放在提升產品知名度上,不能簡單地以為搞了直播就可以了。事實上,直播只是直播帶貨的第一步,還要踩實「帶貨」的第二步以及「帶出品牌」的第三步,才能真正發揮出「直播+」的影響力。

  「直播+」的影響力在於品牌的塑造。我省省內市場有限,無論是農產品還是旅遊產品,只有走向全國大市場、全球大市場,才能有大發展的空間。品牌吸引力的塑造則是參與國內大市場、國際大市場競爭的重要支撐。在疫情的不利影響面前,產品供應格局和人們的消費習慣都在發生改變,誰能夠率先以更好的姿態站立在消費者面前,誰就更能夠增加自身的品牌吸引力。這並不容易,卻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啟示三:政府部門要多為企業和群眾做保駕護航的貼心事。民之所望是政之所向。當地相關部門能夠組織協調物流單位增加運力,開通綠色通道,簡化荔枝航空運輸手續,為荔枝銷往島外市場做好各環節的服務保障工作,讓我們看到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的政府作為。踏踏實實地幫助企業和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實打實地把政策舉措變成企業和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利益,是政者之責,也是民之所盼。

  經濟社會發展的「韌性」,一方面來自於產業結構,一方面也來自於政府對企業訴求、民生需求的精準把握和有效回應。回應得好,就會變訴求、需求為抓手、舉措,變困難、挑戰為機遇、空間。這需要相關部門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多在疏通堵點、雪中送炭、精準出招上下功夫。

  海口火山荔枝搶「鮮」熱銷,只是我省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一個縮影。從當下共渡難關、共克時艱的努力中獲得更多的啟發,對於走好將來的路大有裨益。

相關焦點

  • 海口副市長直播"帶貨"火山荔枝 3.5小時賣5萬多單
    「春風大行動」抖音直播活動海口專場開啟  開播僅5分鐘 荔枝售出萬單  海南日報海口5月17日訊 (記者計思佳)5月17日19時至21時,海南省消費扶貧「春風大行動」之「八方助農 抖音嗨購 扶貧山貨上頭條」活動海口專場舉行。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方百計復工 爭分奪秒趕工
    儋白高速代建指揮長柳邵波表示,項目施工方已從海南本地招錄了一批工人充實施工力量,同時還加大了設備投入,爭取多開作業面。「現在正是海南施工的黃金季節,我們在做好防疫措施基礎上,將採取勞動競賽等方式調動工人積極性,把耽擱的工期儘可能搶回來。」  而在200多公裡外的五指山至保亭至海棠灣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現場,同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爭分奪秒,只為墨香進萬家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新年的鐘聲敲響,也許你正陪伴在家人身旁為新年祈福,也許你已經進入夢鄉……然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的發行人員卻正在忙碌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戶一犬」?你怎麼看
    海南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一戶一犬」有爭議  根據《草案》,居民在重點管理區內養犬,每戶限養一隻。重點管理區是指街道辦事處管轄的區域,以及由海口公安部門根據城鎮建設現狀和人口密度等情況劃定,並報海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的其他區域。  對此,不少市民表示不應「一刀切」。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魯濱遜」怒海求生
    能夠做到這一切的,是一個來自海南的青年人——潘廉。  1943年,中國正處於艱難的抗戰時期,潘廉的事跡傳來,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南華報》《陝北日報》等報刊爭相報導,1943年11月5日的《民國日報》更將其譽為「海國英雄」。
  • 海南日報數字報-殷殷情意獻良策 拳拳之心謀發展
    二是講數字多、講理論少。報告切合實際、注重民生,多用數字說話,既深入又具體,不說空泛的理論,顯得實實在在,針對性更強。三是講方法多、講口號少。面對當前與今後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要保持穩中求進的發展局面,必須要有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報告中圍繞任務與要求,在深化改革、促進發展、普惠民生、創新管理等方面重點突出,具體方法讓人充滿信心。
  • 海南日報數字報-唐鑑真大師流寓海南始末
    據《唐大和上東徵傳》載,六十多歲的鑑真第五次東渡失敗時漂泊到今海南三亞地區,流寓海島一年多,「所經州縣,立壇授戒,無空過者」。這段因緣,既讓海南受佛法沾溉,又使得唐代海南人物中添了個熠熠生輝的人物。  江淮地區的首席法師  鑑真,生於則天朝垂拱四年(688年),卒於代宗廣德元年(763年),俗姓淳于,廣陵江陽縣(在今江蘇揚州)人,據說是戰國時齊國辯士淳于髠之後裔。
  • 海南日報數字報-「10後」:宅讀也瘋狂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孩子們遇到「史上最長寒假」,疫情讓我們不得不減少社交和外出
  • 海南周刊| 火山石生活器具:開啟海南火山文化的一扇窗
    火山秤砣  火山石生活器具:  開啟海南火山文化的一扇窗  文\海南日報記者郭暢 圖\海南日報記者張茂  編者按  火山石,黑黝黝的,摸上去有些粗糙,被豔陽炙烤,似乎還帶著火山熔巖的餘溫。瓊北地區的眾多火山古村鎮,承載著火山文明,人來人往,只留下淡淡足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根植本土文化海南動漫走出去
    王傳棋告訴記者,「波波椰」誕生的初衷,是為了通過網絡傳播海南文化、介紹海南風物,在以大家喜聞樂見、極富本土特色的動漫形象增強老島民的文化自信的同時,促進新島民形成對海南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對於『移民』『候鳥』眾多的海南島而言,後者顯得尤為重要。」
  • 海南日報數字報-「僑批」匯回思鄉情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怡  每一年的春節都很相似,每一年的春節又不相同。  很多華僑雖然沒有辦法回海南老家過春節,但是很多傳統的習俗都在國外得到傳承和延續,如祭祖、吃團圓飯等。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色塔昌村的綠色發展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海南廣大人民群眾努力奮鬥與創造,讓滄海變桑田,讓邊陲海島實現華麗蛻變。海南日報今起開設「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系列專欄,多角度呈現海南70年發展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展示海南人民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敬請關注。  ■ 本報記者 李磊  塔昌村的胡椒、青橘即將迎來收穫。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用音樂點燃生活
    文\海南日報記者 習霽鴻  「等生命老去,等青春回來,等山等海等颱風……」在2019紅珊瑚國際音樂節上,作為經過層層篩選、唯一登臺演出的海南本地樂隊,等颱風樂隊的現場演出讓不少聽眾「路轉粉」。
  • 海南日報數字報-花樣年符祈祥福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實習生 黃敏茗 通訊員 王家專  進入臘月,海南「做年」
  • 海南陳耀晶,一生守護家園火山口,守出一座世界火山地質公園
    這裡每一座火山,都是凝固的詩,俊美的畫,它把無限的神奇與奧秘盡現人類的面前。海南.海口火山口世界地質公園陳耀晶,一位地道的海南人。用近30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歷經歲月風雨,嘗盡百味人生;用堅定的信念,執著的堅守,讓萬年前的火山群,千年的火山文化和熱帶生態景觀相依相融,構成火山生態與火山文化為內涵的獨特景觀;用工匠精神,精心雕琢出一個省級、國家級、世界級地質公園。海南.海口火山口世界地質公園海口,中國最年輕的省會城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的天使 真正的英雄
    在抗疫任務結束返回海南前,海南各醫療隊將尚未用完的醫用物資,悉數留給了受援醫院,讓這份瓊鄂情誼持續發酵。  三級精準救治體系,成功將分散各地的海南醫療隊戰鬥力重新凝聚到一起。通過這個體系,海南醫療專家乃至全國更多專科專家,都可以為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救治工作提供支持,提高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療效果。  進入3月,湖北疫情漸漸得到控制,武漢方艙醫院陸續關閉,海南醫療隊員分批撤出病區,進入原地休整狀態,海南前方指揮部的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光影勾勒人性光芒與灰暗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寬鬆的T恤,頗具海島風情的花短褲……見到著名導演高群書的第一眼,他正「就著」海南悶熱的天氣吃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
  • 海南日報數字報-搶千張免費門票 遊全國13家地質公園
    本報海口4月20日訊 (記者計思佳 通訊員陳鴻翔)即將到來的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海南日報記者日前從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海口園區管理處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部「狼的格林童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十多年前,《狼圖騰》一出版即成暢銷書,關於狼的精神品性在年輕人中引發諸多討論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博鰲小鎮新生活
    沙美村村民莫泰偉深有感觸地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以前沒有其他經濟收入,靠種田年收入都不到3000元,「現在,家家戶戶有人在酒店、公司上班,每個月最少2000多元,這都是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帶來的效應。」  2018年,博鰲鎮對全鎮範圍尤其是迎賓路、龍潭路、文山路、嘉博路、海濱街等重點路段進行美化、綠化、亮化、淨化、彩化,深入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營造更加優質、舒適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