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2021-01-07 瀟湘晨報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網信河北

今天,我們迎來了冬天的第四個節氣——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則漸漸變短。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冬至也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嚴寒天氣即將到來。古人認為,從冬至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數到九個「九」,共計八十一天後,春天便翩然而至。

思念沉沉

抱膝燈前影伴身

許多文人墨客常在冬至感嘆光陰飛逝,思念親友家人。白居易在《邯鄲冬至夜思家》一詩中寫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全詩語言質樸平實,構思卻精巧別致。作者在思家之時想像出來的那幅情景,卻是家裡人如何想念自己,把思鄉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杜甫也有著相似思緒。他在《冬至》一詩中說:「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作者年年「長為客」,故而「路迷」難歸,對故土家園的想念溢於言表。

杜牧在冬至日這天,惦念著的是遠方的弟弟。《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有云:「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尊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最後一句的「疑」字,將自己所見所聞與弟弟的現狀聯繫在一起——風過竹門,還以為是弟弟住處雪打窗戶的聲音。

思念沉沉、愁緒紛紛,也有詩人試著通過詩詞排解心中苦悶。上文提到的杜甫就寫過一首《至後》:「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萼一別永相望。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悽涼。」作者看到含苞欲放的梅花而思念棣萼(即兄弟),導致詩寫成後自己吟詠起來,反而更覺得悽涼與寂寞了。

日光漸長

陰伏陽升淑氣回

冬至過後白天將逐漸變長,所以古人也認為冬至是個吉日。朱淑真就曾在《冬至》中說:「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八神表日佔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冬至的到來令作者欣喜不已——從今天開始,日光漸長,春天便近在眼前了。

梅堯臣也是一個積極樂觀之人。他在冬至這天,雖眼看昔日茂盛的草木逐漸凋零,但他想到的是,草木枯了,只要春來,便能再次蒼鬱蔥蘢。世間萬物的盛衰,都遵循著自然規律。於是,他在《冬至感懷》中寫道:「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其實人也是一樣,有起也會有落,有落才會有起,又何必去因此而感傷怨恨呢?

「寒谷春生,燻葉氣、玉筒吹谷。新陽後、便佔新歲,吉雲清穆。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笑強顏、風物豈非痴,終非俗。」範成大在《滿江紅·冬至》的上闋中說,天朗氣清,是該寫些新詩了。吳文英則在《西江月·丙午冬至》下闋中寫道:「帽壓半簷朝雪,鏡開千靨春霞。小簾沽酒看梅花。夢到林逋山下。」天氣寒冷,那股不可阻擋的暖流卻已洋溢臉頰。一句「夢到林逋山下」,表達出了自己要踏雪到孤山尋梅,在寒冷中覓春的願望。

餃子湯圓

美食千裡不同風

「冬至大如年」,古代百姓把冬至當作一個重大節日,忙碌了一年,大家從這天開始休養生息,於是最主要的習俗還是跟吃有關。

大家最熟知的便是「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河南人冬至吃餃子又稱「捏凍耳朵」。相傳張仲景回南陽時適逢大雪紛飛,他看到有鄉親的耳朵凍壞了,就叫弟子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下鍋煮熟後盛給百姓。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吃餃子的習俗,連帶還有「不吃餃子掉耳朵」的說法。

在浙江台州,擂圓是冬至的重頭戲,「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擂圓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溫水揉成麵團,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圓子揉圓,煮熟後放在豆黃粉裡滾拌,因為這個過程方言叫「擂」,所以起名叫「擂圓」。而豆黃粉是用黃豆炒熟後磨成粉再拌入紅糖,味道香甜濃鬱,配上糯米圓的細膩糯軟,令人食慾大增。

除了餃子、湯圓之外,冬至美食可謂千裡不同風。南京,冬至要吃小蔥燒豆腐。常州人好吃熱豆腐,說:「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蘇州冬至,親朋好友要用禮盒送一種類似春盤的食品;金華人冬至各設酒餚,舉家歡慶;杭州人則是煮赤豆飯,蒸新米糕,並把冬至那天吃剩的魚頭魚尾放在米缸裡過一夜,第二天再拿出來吃,稱為「安樂菜」。

來源丨人民網

【來源:網信河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 今日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
  •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而冬至,像個歲月驚嘆號,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今天,把冷暖、枯榮、得失,都斂在日曆將盡未盡之時,化為一聲短促有力的提醒:自今日始,大地發動陽氣,春天已潛行在很近的遠方。當時間的單元以十年為記憶軸閃逝的時候,2020以一種殘酷的方式開場。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把憧憬變為現實,把規劃徐徐打開,就迎來了山河失色、以冰封箋的時光。
  •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18時02分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冬至,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最古老的節氣,也曾經是最隆重的節日,甚至「冬至大如年」,唐宋時期放假七天(過年也是七天),也算是一個「黃金周」了。
  • 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自冬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 早安,冬至快樂!冬至陽生春又來
    早安,冬至快樂!冬至陽生春又來1、早上好,天冷了多穿點衣服,注意保暖;身體健康幸福快樂最重要。2、早上好!人生是條河,歲月是首歌,偶然是風雨,自然是生活。忘記年齡和煩惱,尋找健康和快樂!6、早安,冬至快樂!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7、冬至早安!從工作裡愛了生命,就是通徹了生命最深的秘密。8、早安,送去溫馨的問候,帶去幸福愉快的一天。9、早安,開心每一秒,快樂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遠。
  • 冬至悟道:冬至陽生春又來,物極必反新輪迴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杜甫《小至》又是一年冬至時,陽氣起,年關近。冬至民俗冬至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其節日習俗傳承已近3000年。1、冬至祭祀祈福《荀子·禮論》:「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
  •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養生小貼士 2020-12-21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已至,春天還會遠嗎,冬至詩句你了解多少
    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時年八節是指中國比較傳統比較重要的八個節日,分別是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節、中秋節、冬至和除夕),在古代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這一天在我國南方沿海的部分地區至今仍然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而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冬至|天時人事日向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天時人事日向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 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 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 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 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
  • 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陽氣|養生|食補|節氣|張...
    21 18:34:25 來源: 煙臺文旅 舉報   今 日
  • 尊老是道,冬至暖心丨沌陽街冬至節裡的「永久溫度」
    尊老是道,冬至暖心丨沌陽街冬至節裡的「永久溫度」 2020-12-22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4節氣冬至丨陽氣初動春又來
    2019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張悅朗讀天時人事日相催
  • 今日冬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除了天文和氣候上的重要意義冬至對中國人來說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冬至是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
  • 今日冬至,數九寒天正式開始!兩輪冷空氣來了!接下來的天氣……
    眼下南京可以說是"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12月21日)冬至紫金山上生機依舊12 月 21 日 18 時 02 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不過,眼下南京可以說是 "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進入 " 數九寒天 "據江蘇氣象,本周中後期將有兩輪冷空氣到訪江蘇!
  • 冬至已至,暖春可期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庚子鼠年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已經悄然而至。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至,日至短,冬至以後晝漸長夜漸短。因此古人認為此時陽氣回升,是一個吉日,應當慶賀,故被稱為「亞歲」的冬至既是四時八節之一又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在我國南方更有「冬至大如年」之稱。 冬至是「數九」嚴寒天氣的第一天,標誌著寒冷時節的真正到來。從冬至算起,每九日一記。
  • 冬至冬至,願幸福如約而至!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 2020年12月21日 庚子年冬月初七,冬至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 故曰「冬至」 冬至又名冬節、長至節、亞歲 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
  • 【今日冬至】白天最是時光短,凜冽寒冬早歸家! ​​​​
    【今日冬至】白天最是時光短,凜冽寒冬早歸家! ​​​​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記得早些歸家,與家人一起吃吃餃子,話話家常!
  • 七律·冬至詠懷|陰陽轉換今方始,靜待春歸百卉鮮
    七律·冬至詠懷文/喬平又到隆冬數九天,親朋酌酒賦詩篇。嗟傷木落千山瘦,惜嘆風吹萬物蔫。熱餃一鍋催好夢,梅香幾縷蘊新年。陰陽轉換今方始,靜待春歸百卉鮮。冬至將至,節氣輪迴。時光就是這樣年復一年,如復一日的反覆。冬至節氣,意味著陰陽更替。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歲歲今朝白晝開始漸長。
  • 冬至真的是「陰極陽生」?No!寒冬過後才是春天
    《冬至》·杜甫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今年立冬的時間為:11月7日07點47分38秒。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冬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直射點開始向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