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已至,春天還會遠嗎,冬至詩句你了解多少

2021-01-08 追風之念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冬至的來臨,標誌著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冬至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民間會各種活動,來慶祝冬至。

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時年八節是指中國比較傳統比較重要的八個節日,分別是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節、中秋節、冬至和除夕),在古代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這一天在我國南方沿海的部分地區至今仍然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而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日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正是這樣的特色產生了一定的文化差異,但這樣的文化差異不會影響我們對節日的嚮往,以及紀念。關於冬至的詩句你還記得幾句?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小至·杜甫(唐)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這句詩出自詩聖杜甫的《小至》,他流浪在夔州時,閒來無事,寫下的詩句。詩人感嘆時間消逝之快,轉眼間就到了冬至,冬至到了,那春天還會遠嗎?春天快到了,而作者還異處他鄉,不免泛出思念之情啊。如今無論我們身處何處,都會感慨一番,時間過去太快來不及說聲謝謝,來不及感恩,來不及回想曾經的一切。那就不要想了,好好珍惜現在,做想做的事,見想見的人,不要拖時間,你越拖你失去的就會更多。

杜甫

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偏長。

冬至夜·白居易(唐) 老去襟懷常濩落,病來須鬢轉蒼浪。心灰不及爐中火,鬢雪多於砌下霜。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偏長。今宵始覺房櫳冷,坐索寒衣託孟光。

該詩是白居易在邯鄲所寫,當時作者異處他鄉。原本唐朝的冬至日,在長安的官員是有假期的,民間更是熱鬧非凡,而如今作者一人在邯鄲的旅社過冬至日,不免有些傷感。該詩表達了詩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孤獨之感。思念家人思念長安,一人獨自在外,無人與說,太過孤獨。

白居易

如今,我們的交通工具更加發達了,從自行車道摩託車到大氣包到綠皮火車再到四輪私家車,再到如今的C919、和諧號、復興號,無疑就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正是這樣的變化,能夠讓異處他鄉的百姓能夠回家與家人團聚。冬至到了,春天就不遠了,除夕、春節就更近了,遠在異鄉的你,買到回家的票了嗎?

猶抱琵琶半遮面

都城開博路,佳節一陽生。喜見兒童色,歡傳市井聲。

冬至·王安石(宋) 都城開博路,佳節一陽生。喜見兒童色,歡傳市井聲。幽閒亦聚集,珍麗各攜擎。卻憶他年事,關商閉不行。

相比之前兩位詩人寫冬至,王安石的更為貼近當時的市井現象。杜甫感慨時間過去得快,白居易表達思念與孤獨,而王安石給我們呈現了冬至這一天百姓的安居樂業。百姓安居樂業不就是每個人在位君臣所希望看到的人嗎?「喜見兒童色,歡傳市井聲」,兒童歡樂地嬉戲,市場傳來歡樂地笑聲,每個人無不為冬至的來臨而感到喜悅。

王安石

如今,我們年輕一代或許沒多少人記得冬至,不記得這一天要幹什麼或者會幹什麼。如果你不在父母身邊,不要忘了,給他們打個電話,是給予他們最大的問候了。如果離他們不遠,不要忘了和他們一起吃一頓飯吃餃子吃湯圓。

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節日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智慧產物,我們要繼承和傳承它。祖先留給我們的東西太多太多了,理性傳承是我們的責任,每過一個節日變會想起哪位詩人寫了什麼詩,他當時為什麼寫這個詩,想要表達什麼?此時的我似乎也和他一樣。

今天是冬至日,祝大家冬至快樂!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知曉便刪,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冬至悟道:冬至陽生春又來,物極必反新輪迴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杜甫《小至》又是一年冬至時,陽氣起,年關近。春秋時期,中國已通過「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時間,故「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 早安,冬至快樂!冬至陽生春又來
    早安,冬至快樂!冬至陽生春又來1、早上好,天冷了多穿點衣服,注意保暖;身體健康幸福快樂最重要。2、早上好!人生是條河,歲月是首歌,偶然是風雨,自然是生活。忘記年齡和煩惱,尋找健康和快樂!6、早安,冬至快樂!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7、冬至早安!從工作裡愛了生命,就是通徹了生命最深的秘密。8、早安,送去溫馨的問候,帶去幸福愉快的一天。9、早安,開心每一秒,快樂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遠。
  • 冬至|天時人事日向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天時人事日向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 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 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 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 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
  • 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但都生動形象地記錄著冬至到來年春分的物候變化「數九」總要先數到最冷的日子再開始回暖其實,這白雪皚皚的天地間正厚積著生命的力量凜冽的寒冬正悉心地孕育著下一個春天熬過漫漫寒冬終將迎來春暖花開挺過艱難困苦終將等到柳暗花明「數九」其實數的是期盼
  • 今日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古人認為,冬至是個值得慶祝的節氣,從這一天起白天漸長、陽氣回升,新的循環又要開啟。萬物復來是大吉,所以冬至的「至」,是終結,是極致,更是新的起點與希望。
  • 今日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
  •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養生小貼士 2020-12-21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 冬至已至,暖春可期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庚子鼠年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已經悄然而至。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至,日至短,冬至以後晝漸長夜漸短。因此古人認為此時陽氣回升,是一個吉日,應當慶賀,故被稱為「亞歲」的冬至既是四時八節之一又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在我國南方更有「冬至大如年」之稱。 冬至是「數九」嚴寒天氣的第一天,標誌著寒冷時節的真正到來。從冬至算起,每九日一記。
  • 「冬至已至」陽生春又來,待你緩緩歸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 冬至冬至,願幸福如約而至!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 故曰「冬至」 冬至又名冬節、長至節、亞歲 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
  •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18時02分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冬至,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最古老的節氣,也曾經是最隆重的節日,甚至「冬至大如年」,唐宋時期放假七天(過年也是七天),也算是一個「黃金周」了。
  • 麗江radio【二十四節氣冬至詩會】冬至已至 春日可期
    > 冬已至 歡迎收聽麗江新聞綜合廣播FM106.2, 麗江旅遊交通廣播FM97.7二十四節氣冬至特別節目——  「冬至已至 春日可期」>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雖伴隨寒冬將至,但仿佛能感受到陽氣噴薄而出的氣勢,能聽到河流潺潺、草木發芽、萬物生長的湧動,春天的腳步正漸漸走近。
  • 冬至真的是「陰極陽生」?No!寒冬過後才是春天
    《冬至》·杜甫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因此這一日,被稱為冬之至黑夜最長白晝最短所以,冬至的「至」並非到來之意,而是「極致、最高」,開始進入「數九寒天」。
  • 冬至夜是哪一天?2020冬至夜是12月20日還是12月21日?冬至祝福語
    在我國的節氣當中,冬至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因為在民間當中就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那麼2020年冬至夜是哪一天呢?冬至安康的祝福是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海都記者包華毛朝青 圖  2020年冬至夜是哪一天:12月20日  冬至的前一天被叫做「冬至夜」南方一些地區的人更加看重冬至夜,冬至和冬至夜就像春節和除夕一樣
  •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而冬至,像個歲月驚嘆號,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今天,把冷暖、枯榮、得失,都斂在日曆將盡未盡之時,化為一聲短促有力的提醒:自今日始,大地發動陽氣,春天已潛行在很近的遠方。當時間的單元以十年為記憶軸閃逝的時候,2020以一種殘酷的方式開場。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把憧憬變為現實,把規劃徐徐打開,就迎來了山河失色、以冰封箋的時光。
  • 冬至問候圖片 冬至詩詞句子 2020古代描寫冬至的古詩詞經典
    關於冬至節的詩句1  【冬至夜寄京師諸弟兼懷崔都水唐韋應物】  理郡無異政,所憂在素餐。徒令去京國,羈旅當歲寒。  子月生一氣,陽景極南端。已懷時節感,更抱別離酸。  【小至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 武博「行走的課堂」:冬至炊煙起,靜待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年的初雪似乎比以往來得更早了些,點點飄雪裝點得武漢這座極具煙火氣息的城市更加美麗,仿佛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冬至節。那麼,就讓武漢博物館館藏珍品陪您一起過節吧!*冬至起源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
  • 冬至幸福至 祝眉目舒展 順問冬安
    冬至是一年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一年之中,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在古代有「冬至大如年」之說,越往北晝越短、夜越長,時至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所以說冬至對於傳統的百姓們是極為重要的一天。冬至,對於它的探討至今從未停歇,北方習俗是吃餃子,代表一年交好運,同時也是為了補充能量應對更加寒冷的氣候。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
  • 悅讀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也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嚴寒天氣即將到來。古人認為,從冬至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數到九個「九」,共計八十一天後,春天便翩然而至。思念沉沉抱膝燈前影伴身許多文人墨客常在冬至感嘆光陰飛逝,思念親友家人。白居易在《邯鄲冬至夜思家》一詩中寫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