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人質情結描成「你情我願」的愛情故事

2020-12-28 新京報

▲電影《洛麗塔》劇照。

高管被指性侵養女案,輿論熱度仍「高燒不退」。事件真相仍待釐清,但鮑某明與女孩複雜的角色交叉與女孩的許多遭際,也勾起了有相似經歷者的「共鳴」。

從昨天起,一篇帖子就成了爆款級熱帖。

該帖子主人公稱,自己在7歲時,曾經被表哥侵害,在之後的歲月裡,對侵害自己的表哥,產生了某種程度上的情感,她稱之為「奇特的依戀」。

與此同時,她又感到痛苦和「恐懼」,這讓她分不清對錯,感到迷惑。

直到成年,她才認識到,她當時的依戀,是出自一種「自我保護」,假裝愛上侵害者,來為自己受到的傷害找到合理的緣由。

這則帖子被轉發近25萬次,轉發者還包括姚晨等明星,也獲得了4萬多評論。雖然真實性未經證實,但從以往看,這類現象在現實中確實存在。

發帖人就聲稱,這兩天已收到了幾千條私信,這其中大多都是在講述自己「童年被性侵」的經歷。

而這些經歷中,都穿插著某類現象:受侵害方可能會對侵害者產生些許情感依賴,而不只是仇恨。

這類現象不是孤例。

性侵害事件中,人質情結確實存在

小說人物中,最典型的大概就是「房思琪」。

房思琪13歲時,被補習老師長期性侵,與他產生「感情」、與老師交往,但精神飽受折磨,最終因此瘋掉。

房思琪的原型被指是作者林奕含本人。林奕含在高中時期,曾與補習班老師陳星有過一段「交往」。對這段交往的真實情狀,至今也說法不一。有說林奕含因為受侵犯而與陳星相戀,有說兩人因為相戀而發生關係。

當事人陳星只承認他們有過短暫的「婚外情」,否認發生關係,更否認強姦。

林奕含直至自殺之前,也未能當面指控陳星對自己的「誘姦」。只是在其故後,由她的父母說出了緣由。

林奕含與陳星的過往真實經歷,至今沒有得到清晰、徹底的還原。

▲林奕含接受採訪。資料圖

「房思琪」的遭遇,是現實中某些性侵案受害者的映射。

搜索網絡,單是「少女愛上性侵者」的事例,就不在少數。如馬來西亞一名17歲華裔少女被強姦後,決定輟學甚至離家出走,與20歲強姦犯同居。如在廣西龍族縣,一名14歲少女愛上強姦犯,在法庭上甚至為其求情,表示願結婚私了。

更典型的,則是2011年9月河南警方破獲的「洛陽性奴案」——男子在地下室挖地窖,先後囚禁六名女孩當性奴,期間兩名女子被殺害。

這其中最讓人錯愕的,就是被囚女子不僅不反抗,反倒爭風吃醋,她們喜歡叫囚禁者為「大哥」或「老公」;有受害者變施害者,將同伴打死;還有的被囚女孩甚至「忘記了恨」,有人在被解救後,還在警察調查過程中袒護囚禁男子。

這也將那個心理學概念帶入公眾視線——「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人質情結」。

這些心理症候簡單來說,就是受害者對犯罪者產生情感,對其產生親人、戀人般感情,TA們甚至協助加害人。

而這類感情在「大叔愛蘿莉」「爹式戀人」等跨越年齡愛情的比照下,似乎也很容易浪漫化。

性侵害下的「情願」,是人質情結而非霸道虐戀

在人質情結下,受害者對侵害者的感情,可能會經歷從「反抗」到「依賴」的轉變。

體現在外部,則是「情願」——情願依靠對方,對另一方抱有愛情上的期望。

乍看起來,這確實很容易被「sugar daddy(糖爹)」與小蘿莉的故事框架包裹。但侵害就是侵害,不能只看到潛在的受害方表達了「情願」的意思,就覺得沒有傷害只有浪漫。

沒準受害方已經有了人質情結,或者被PUA洗腦了呢?

事實上,很多受害者的人質情結,還只是擺脫苦痛、自我麻痺的方式——她們無法從陰影中走出,只能用畸形關係的「正當化」來自我麻痺。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就對此有非常細膩、清晰、深刻的揭露。

在書中,房思琪之所以跟性侵她的補習老師李國華交往,就是想麻痺自己。

因為她沒法控訴。「一個如此精緻的小孩是不會說出去的,因為太髒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但是在這裡,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書摘。

因為自尊,因為社會的成見,因為不可說出之痛,她選擇了「愛上」狼師李國華,以此為她的不幸遭遇尋找合理性,但這絕非正常的戀愛關係,她也最終為此陷入精神崩潰。

再看網友曝出的「依戀表哥」的經歷,她也是因為禁忌,為了隱藏「羞恥」,而選擇了去依戀侵害者。

她們有個共同點:在被侵害後,她們有的不只是「受害者」的痛感,更有難以名狀的「羞恥感」。

這種羞恥感,相當於囚籠,將她們困在其中。而無法自救的她們,將把她們鎖進囚籠的施害者當成了救命者。

無論是房思琪、洛麗塔,抑或是那位自曝往事的網友,她們都沒受到人身威脅,但心理瘡疤會讓她們走不出。

在此狀態下,她們所謂的「自願」,絕不意味著那是正常感情關係裡的「兩廂情願」,箇中的潛在性壓迫依舊存在,也跟性侵害緊密相關。

若不去探究心理上的情由,將這描成一般意義上的「愛情故事」,難言合理。

說到底,侵犯畢竟是侵犯,這顆罪惡種子一旦種下,就無法被「感情」的外衣包裹而隱於無形,就無法暴露在陽光下進而開出「惡之花」。這未必是針對高管被指性侵養女案,而是針對那些人質情結若隱若現的性侵害案。

對於受傷害者而言,傷痛永遠都存在,影響彌深,就像林奕含或因此而自殺,就像有些受害者深陷PTSD之苦。

這些被隱匿的惡,無疑才應是關注的重點,而並非建立在惡之上的「霸道虐戀」。

文 | 狄宣亞(媒體人)

編輯:狄宣亞 實習生:彭美琪 校對:趙琳

相關焦點

  • 電影《大贏家》:假的「人質情結」,真的愛與尊重
    現實中真正的「人質情結」是如何禍害人的?柳巖與大鵬在影片中的感情,乍一看是人質與劫匪的愛情,類似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又稱「人質情結」。斯德哥爾摩效應,又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於他人。這個名稱,來源於一起銀行劫案。
  • 你說把自己當做人質交給我,現在,我卻成了你的人質
    《人質》是中國臺灣省歌手張惠妹演唱的歌曲。歌曲發行於2006年2月17日,收錄於專輯《我要快樂》中。張惠妹這首歌的大致意思是我和你的關係就像人質與劫持者,我甘願做你的人質,那是因為你的溫柔。如果你在我心上用力的開一槍,讓你和我之間的一切歸零在這聲巨響(或解放彼此的關係:戀人、情侶),那麼我(人質)在這一刻得到釋放,而你我再無任何關係。作為人質,面臨的行為便是被挾持。我和你丫,存在一種危險關係。還在青春期時母親作戀愛教育,講要和異性廣泛交往,不要制定自己的交往對象就局限在某個人身上。一旦和戀人以外的異性相處,隨之而來的也許就有爭風吃醋,或是猜疑感情的不忠。
  • 歌后張惠妹用《人質》講述一個愛情裡的關係,你是人質還是挾持者
    如果,愛情是無論說什麼都不能放得下,那我寧願選擇不掙扎,因為無論我怎麼去掙扎也改變不了這個令人痛苦的事實。歌后張惠妹人質在這一刻得到釋放相愛的純粹落得如此下場你滿意嗎 我們都別說謊雖然人質可以在這一聲槍響之後得到釋放,但是為何相愛的兩個人卻是落得如此下場?這樣的結局你會滿意嗎?
  • 《人質》歌詞故事
    由張惠妹作為原唱演繹,後被楊宗緯、李代沫等歌手曾翻唱過的這首《人質》,是許多人在KTV必點的一首悲傷情歌。歌詞描述了經歷愛情後得到的領悟——越愛、越靠近,就越猜忌、越遠離。 歌詞將兩人之間的關係概括為猜忌懷疑的遊戲,相愛的雙方被愛情挾持在繼續維持、和一拍兩散的兩難抉擇之中。信任被時間打磨出了細碎的裂痕,愛情也隨著年月的推移,漸漸走向了窮途末路。
  • 下一周,命中注定,你情我願,愛情蔓延,痴痴情深,一生愛戀
    導語:下一周,命中注定,你情我願我理解的是因為巨蟹的同理心很強,所以在發生一些事的時候她就會代入自己,為了不讓別人感覺到委屈或者尷尬,她就會寧願自己受點委屈去成全別人,是不是很聖母?下一周,命中注定,你情我願,愛情蔓延,痴痴情深,一生愛戀。
  • 張惠妹《人質》|愛情裡誰都可能成為人質
    把愛情裡的人比作人質,而挾持者正是愛情本身。錢鍾書先生曾把婚姻喻為圍城,其實愛情也何嘗不是一座圍城。愛情裡的人,總會在某個時刻,生出逃離的念頭。「我和你啊 存在一種危險關係」像是無奈,像是嘆息。「我們」是一個多麼甜蜜的詞彙,那意味著我和你是連接在一起的。
  • 我的處女情結……
    就像M所說,他有處女情結。在我看來,處女情結是一個人的興趣愛好,沒有對錯之分,正如你喜歡打桌球,而他喜歡打籃球一樣。只要不違背道德觀念和法律,其實所有的興趣愛好無可指責。 既然M有這麼強烈的興趣愛好,我覺得應該單刀直入地問L:你是不是V?不要騙我,如果是的話我們繼續戀愛,直到結婚。如果不是的話我們立刻分手吧。這樣做才是對自己興趣愛好的尊重。
  • 想幸福就別對女人太好,從《甲方乙方》解讀困擾女性的人質情結
    她為什麼對我那麼好?對我百依百順?為什麼見到我就跟老鼠見到貓似的?我琢磨著這受氣一定是件特過癮的事。劉蓓: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傅彪:那你們就看著安排吧,千萬別手軟。而後就是葛優的地主,劉蓓的地主婆,對傅彪各種的虐待……這情節都很熟,不用腦補。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八首關於愛情的古詩詞,願你遇見愛情
    自古以來,愛情都是人類永恆不變的主題。每個人的一生中總遇到一個讓你歡喜讓你憂的人,然後轟轟烈烈的愛一場,不管結局,不顧前程,我想這便是愛情最美的樣子。在新的一年,願所有人都能遇見最好的他(她),遇見最美的愛情。1. 「風雨悽悽,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 人質愛上劫持犯,自我合理化的魔力
    但結果令人吃驚的是,這些長期遭受家暴的婦女,居然有將近7成會覺得:即使如此,我仍然相信我老公內心深處還是愛我的;或者認為,夫妻本來就是床頭打床尾和,其實也怪我不好,如果不是我總是惹老公生氣,他也不會對我下這麼重的手;又或者,唉!這就是咱們女人的命啊這一切反應就是自我合理化的魔力!什麼是自我合理化?
  • 現實版「你是我的眼」:陪伴才是愛情,最長情的告白
    陳奕迅在《陪你度過漫長歲月》中唱到: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陪你把想念的酸擁抱成溫暖;陪你把彷徨寫出情節來;未來多漫長再漫長還有期待;陪伴你,一直到故事給說完……01近日,豆瓣9.2分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講述了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 經典《天若有情》:帶你重溫劉德華吳倩蓮經典催淚愛情電影
    吳倩蓮的一席白紗,華仔的摩託車,這就是勾起你所有回憶的片段。電影《天若有情》裡最感動的一個電影片段就是劉德華帶吳倩蓮飆車,把她嚇哭還戲謔的問她好不好玩,吳倩蓮哭著說了一句「我今天生日,才回來找你」然後跑開了。華仔追了上去,立刻抱住了她。就像事情哪有那麼複雜,不需要理由見面的是朋友,需要理由見面的是熟人,製造理由也要相見的,也就是愛人了。這當屬一部最經典難忘的一部電影。
  • 9月底,心動瞬間,你情我願,相愛相殺,訴說長情,彼此重複合
    9月底,心動瞬間,你情我願,相愛相殺,3星座訴說長情,彼此重複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此外,金牛座的人對愛情特別認真。對於自己喜歡的人,他們總是在竭盡全力地追尋。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捨得放開對方的手。9月底,心動瞬間,你情我願,金牛座相愛相殺,訴說長情,彼此重複合。
  • 12月底,心動瞬間,你情我願,相愛相殺,訴說長情,彼此重複合
    而且,金牛座的人對愛情特別認真。對喜歡的人,他們總是盡力去追求。不管怎樣,他們都不願意放開彼此的手。12月末,心動的瞬間,你情我願,金牛座的相愛相殺,訴說著久違的愛情,彼此的重合。摩羯座摩羯是非常現實的群體,他們很少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在社交場合中,摩羯常常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處理那些無關緊要的關係。
  • 你情我願的愛情,得來容易守護難,如何才能把真愛留在身邊
    可事實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在他工作跑業務時,盡與他的一位女性客戶產生了愛情火花,並最終走到了一起。據他們兩回憶,能最終走到一起,真的非常不容易,那時的張斌只是一個公司的業務員,家境又不是很好,他認識他妻子陳婕那會,是因為工作業務需要,兩人經常見面洽談,時間久了,陳婕那會就被他誠懇、穩重、踏實的性子吸引了,後來就慢慢發展成了戀人。
  • 陳奕迅:在這宗慘案,我是同謀,全賴我忍受,才令你享受!
    其實你那佔有欲咬噬我血肉怕我也有份,教育 你曾經的追求和愛慕,怕也是出於天生的佔有欲,如今你肆意控制這我的思想,情緒,行為,殘暴與專制,如利刃般割損著我的每寸皮膚,心被咬噬到血肉模糊,只剩下一地支離破碎的愛情殘肢,而我縱容了你肆無忌憚的施虐,其實是自釀苦酒,
  • 你的自卑情結讓你活在了別人的眼裡
    三人成虎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吧,戰國時期,魏國大臣龐蔥陪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給魏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是告訴魏王不要聽信別人對自己的詆毀。就是當一個人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可能一個理性的判斷,自己會不相信,當兩個人說的時候自己就會有點懷疑,當三個人說的時候自己會相信。
  • 我的豆腐腦情結
    從小到大我總忘不了的就是我的家鄉盤克的豆腐腦。但我知道,那只是母親哄我們的話罷了。她是捨不得那5分錢。當時,一碗豆腐腦5分錢。記得有一次,父親給我們兄妹四個買了一大碗豆腐腦,我們兄妹四個,你一口,我一口很快就把一碗豆腐腦吃光了,最後竟然,連粘在碗內的辣子油也被我們用饃給擦光了。在我的記憶裡那是我吃過的最香的一回豆腐腦。
  • 處女情結
    我不知如何回答她這個問題,什麼時候起,「仍是處女」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不知大家有沒看過湯顯祖的《牡丹亭》,講的是杜麗娘與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杜麗娘是大家閨秀,從小接受著封建倫理道德教育,可青春期的蠢蠢欲動讓她不滿於現狀,於是她在夢中與柳生幽會,後因情而死,死後遊魂仍與柳生相會,最後終於還魂復生,與柳生在人間結成夫婦。
  • 陳映真《將軍族》丨 最深情、最動容的愛情故事
    他編扯過許多馬賊、內戰、死刑的故事。」很醜的伊,很醜的三角臉,在月光碎成魚鱗的海邊,伊會用沙啞鴨聲央他唱歌或者講故事。三角臉會在鄉愁裡講一個故事,一個猴子的故事。兩個人都有著比賣給馬戲團想念森林的猴子的更心酸苦楚的經歷,伊會很安靜地哭。在他已經悽涼蒼老到如同補補綴綴的舊銅號之際,人生像一隻蒼蠅兜兜轉轉繞一圈又飛回來,落到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