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衝突中低級無效的反抗,只會兩敗俱傷,你躺槍了嗎?

2021-01-18 伍氏思維訓練

前言:小玲一直糾結於媽媽的愛幾乎讓她窒息,沒有自由,沒有自主權利,一切活在媽媽的掌控之中,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16年,長期的壓抑的憤怒無處釋放,她變得沉默、冷漠,親人如仇人,幾乎不溝通,一個家冰冷如死水一灘。

今天早上,小玲又在媽媽急促嚴厲的催促下被迫起床,理由很簡單,媽媽要給小玲配一副隱形眼鏡,因為是媽媽花錢,所以她居高臨下的叫孩子趕快下樓,一會兒在停車場出口等她。

小玲和媽媽到了眼鏡店,小玲在自己挑選眼鏡,可是媽媽說另一款眼鏡好,就選這個。小玲明明不喜歡,但是沒法反抗,媽媽直接付款,然後說這款眼鏡的各種好處,然後急匆匆地回家,趕往下一處補習班……

最後她用弄丟的方式,滿足潛意識的反抗和壓抑,而且眼鏡就掉在餐桌下面,可是她不願意彎腰去找,媽媽和爸爸趴在地上,打開手機電筒反覆尋找,最後無果時,看見小玲若無其事的看著手機,這時媽媽內心的委屈也終於忍無可忍的爆發了。

媽媽發狂似的朝小玲咆哮,你這孩子怎麼一點都不心疼人,爸爸媽媽掙錢不容易,花錢給你補課、買吃的、買穿的、買眼鏡、買耳機……為什麼你這麼不愛惜,不知道理解人,掉了還不找一下,有本事你去掙錢……

小玲看見媽媽的爆發,她並沒有示弱,她也瘋狂對媽媽怒吼,你何時顧及我的感受,你送我輾轉於各大培訓機構,給我買各種東西,你問過我喜歡嗎?你尊重過我是一個人嗎?你有錢你就可以主宰我的生活嗎?你能包辦我的一生嗎……?

這是一個親子衝突的家庭案例,透過這個案例,筆者給大家分享幾點這裡邊的問題:

1.父母經常容易忽略一個問題,認為孩子還小,我就可以替他做很多決定。但是不論多小,都是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權利。

2.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就是哪怕買個包,買副眼鏡等,你自己選擇,自己決定,但是你要能說你為何這樣選擇的理由。

3.人的潛意識是若是處於壓抑和憤怒的狀態,就會在意識層面做出一些反抗,比如,眼鏡很貴,媽媽很心疼,可是孩子的潛意識裡不喜歡,必然會不重視,不收拾,掉的可能性也會加大。

4.最好的親子溝通的機會,就是在衝突中讓孩子說出自己內心壓抑的情感,父母蹲下身,尊重並願意傾聽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

後 記:

在中國式家庭教育中,像文中這樣的案例非常多,我們都以為愛的方式卻在彼此傷害,那麼通往孩子的心靈需要一把鑰匙,家長得用心才能打開孩子的內心。

(案例來源於諮詢案例,分享知識傳播正能量,更多困惑,歡迎您關注我,不定期更新!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秒刪!)#一起家庭教育#

相關焦點

  • 微課堂(視頻)丨路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李麗華老師:親子衝突的原因及...
    今天,我想和大家來聊聊親子衝突的話題,我會從親子衝突的認識、衝突產生的原因以及從家長角度可以採取的策略和大家進行分享。01 認識親子衝突親子衝突是指父母和孩子之間在目標、觀念、需要、意見、期望上由於彼此的不一致而造成的對方在認知、行為、情緒上的矛盾或對立。親子衝突在學齡前期(2-3歲)及青春期(12歲---18歲)表現的較為明顯。親子衝突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現下關於學業的衝突應該是最典型的;親子衝突有語言上的對立、反抗,也可能是非語言的沉默、迴避等。
  • 這樣事前預防,明明可以避免很多親子衝突!
    這不是一件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嗎?但你可曾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搭積木正搭到鬼斧神工,妙手輝煌之時,媽媽說停止,我就要立刻停止嗎?為什麼我要隨時追隨大人的計劃和感受呢?我的事情一點也不重要是嗎?說到底,家長與孩子衝突,多半是因為大人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有自主意識的「人」來對待,不曾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和重視。家長通常把孩子當成一種附屬品,隨意加以命令和指揮,認為孩子天生就應該聽命於自己。而當孩子被遭遇不平等待遇,自然要加以反抗,於是親子衝突就這樣形成了。
  • 《狗十三》:親子衝突是一個親子關係需要調整的信號
    電影講述的是一名叫李玩的初中生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遭遇不幸,並且不斷反抗,不斷抗爭的故事。李玩是一名初中生,很小的時候母親棄她而去,爸爸再婚,並且生下了一個男孩。李玩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偶爾會來,與她吃一頓飯。後來,爸爸為了表達自己對女兒的關心。
  • 小孩喜歡和你唱反調嗎?父母在面臨親子衝突時應巧用「3R法則」
    與孩子溝通無效後,同事一氣之下將孩子的紙條撕成碎片,但孩子卻不願和母親親近。「我每天伺候你吃喝,你就這樣對我?」同僚痛罵孩子是白眼狼,孩子也不甘示弱「你眼裡只有成績,我可不想在你的監視下活著!」母子兩人都不能說服對方,怒氣衝衝的兩人便開始了冷戰。很明顯,兒童和父母唱反調的情況並不罕見,親子衝突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也會越來越頻繁。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衝突會怎樣?
  • 《狗十三》:家庭教育中解決親子衝突,家長要學會應用「3R」法則
    對於青春期孩子身心變化,家長如果缺乏相關知識,仍然用以用以往的教育方式,親子間很容易產生矛盾。對於家長的管教,孩子會做出各種對抗性的言行。他們為獨立意識受阻而抗爭,為觀念上的碰撞而抗爭,親子衝突由此產生。
  • 親子衝突:以愛之名的傷害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整個過程只持續了短短5秒。橋下無邊的黑暗迅速將他吞噬,就好像他短暫的人生。他的身後,只留下沒能及時抓住他、痛哭捶地的母親。無獨有偶,不久之前,類似的一幕再次上演。一名14歲的初中男孩被母親在學校走廊上公然打了兩巴掌,隨後轉身跳樓。親子衝突是這兩起悲劇共同的關鍵詞。在唏噓不已的同時,我們更需要思考類似悲劇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 《風平浪靜的閒暇》揭露親情痛處:情感勒索的家庭,只會兩敗俱傷
    媽媽所說的颱風很大,實際上只刮壞了家裡的一塊板。讓女兒回來,實際是想讓女兒出錢裝修房子,桌子上還擺著裝修價格單。凪鼓起勇氣,語氣近乎哀求地說:"媽媽,我第一次有了想做的事。現在需要錢,我會努力備齊裝修的錢,遲一點給你好嗎"。但是媽媽卻說:"沒關係,我會試著低頭借錢的。在這個小地方,我會搭上這條老命一點點還錢。小凪你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吧。
  • 積極人生劉一凡:親子衝突:孩子不在屈服於父母的嘮叨怎麼辦?
    親子衝突孩子不在屈服於父母的嘮叨怎麼辦?/本文內容來源積極人生大學「 父母訓練營 直播大課」,郭宇宸&劉一凡 老師分享。過去你嘮叨,他會說:「好,我知道了」;現在你再嘮叨,他可能就直接懟回來「煩死了,別再說了,已經說了100遍了」。當我們被懟回來的時候,你的感受是什麼?
  • 白羊座容易錯愛的3個星座,最後兩敗俱傷,互相辜負
    大家好,這裡是小晴星座說,本期要給大家帶來的是白羊座容易錯愛的3個星座,最後兩敗俱傷,互相辜負。第一:處女座處女座是一個性格嚴謹,氣質優雅的成人,而白羊座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單純魯莽大大咧咧的小孩子,因此這兩個星座在一起不僅性格不合,思想層面也有很大差異,常常會因為對方氣炸了,這兩個人在一起,處女座的愛是一輩子的,會為了雙方的未來不斷努力,甚至是對白羊座加以管束,如果白羊座愛的沒有那麼深,很容易產生反抗心理,最後一時衝動就和處女座分手
  • 「媽媽你別管我」:淺析如何引導孩子第一反抗期中的自我探索欲
    閨蜜十分的納悶,這還是平時那個嬌滴滴什麼都聽家長話的萌萌嗎?是孩子長大了,還是與自己的關係疏遠了? 如果有家長跟上述萌萌的案例十分相似,不要懷疑是孩子出現了問題。 因為這是由於孩子所經歷的成長階段引起的,這也正體現了孩子處於"第一反抗期",容易對父母的插手和介入表示反抗。
  • 你家孩子聽話嗎?睿智的父母巧用「綜藝思維」,提升親子關係
    一、為什麼孩子會喜歡跟父母頂嘴1、渴望獨立2歲左右,孩子會產生自我意識,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主,不能任由父母安排。當父母的安排與孩子內心想法不一致時,孩子就會從語言或行為上表現出反抗情緒,比如經常對父母的決定說「不」,在父母看來,這就是故意和父母對著幹。
  • 疫情下的親子衝突,一天上演24遍!
    寫在前面:被娃折磨了快半個月的家長們,你們還好嗎?大人宅久了也想出門,寶寶宅久了也會悶。其實,這些「親子衝突」背後是小寶寶的心理健康問題,不能出門的煩躁、情緒等,家長的安撫和陪玩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良方。那怎麼做,才能減少疫情影響下與寶寶產生的「親子衝突」呢?
  • 在成長中你反抗過嗎?
    如果那個時候就了解心理學,或許我會早些得到解脫。我曾經的反抗,一次是離家出走,一次是抓住母親的手,讓她不要打我,最無奈的反抗大概就是不想再回家了吧。不想見她,也不想聽到她的聲音,不,那不叫反抗,那叫逃避,因為恐懼。連提起她的稱呼都覺得恐懼。
  • 人熊衝突是可以緩解的嗎?
    原創 象妹 北美小象君這個月兩起熊咬死人的新聞讓人熊衝突這一話題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青海的棕熊和綿陽的黑熊均被警方擊斃,從而也引起了一些關於「熊吃了人就該殺?這和野生動物保護有衝突嗎?當動物威脅到人身安全時,究竟該保護自己擊殺動物,還是任由他們胡作非為呢?」
  • 衝突處理-兒時手足關係是成年關係的風向標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衝突處理技巧,手足相處為孩子發展親社會行為,學習衝突處理技巧提供了的良機。毫無疑問,這些學習需要通過家長的有效介入才有可能發生。No.2-停止對抗有的父母則會用權威的方式大聲喝令孩子:「都閉嘴,馬上給我停下來!」、「都是你的錯,你不打他就好了」。。。讓孩子閉嘴他們就真的會閉上嘴嗎?
  • 得勝365:兩敗俱傷了,撒旦就高興了
    你們要為神說不義的話嗎?為他說詭詐的言語嗎? 你們要為神徇情嗎?要為他爭論嗎?他查出你們來,這豈是好嗎?播音:花語   製作:聖網  這是約伯繼續回應他朋友們的話,從這段話中,我們感應出約伯對他朋友的言論,已忍無可忍,也開始用犀利的話反擊了。
  • 美軍最高指揮官、陸軍上將米利:絕不會與中方開戰,否則兩敗俱傷
    近日美軍最高指揮官、陸軍上將米利公開表示,美國絕不會與中方開戰,兩國會繼續保持競爭狀態,卻絕對不會進入戰爭狀態,否則發生大戰會導致兩敗俱傷。近年來東方大國發展迅速,不管是在軍事實力上還是經濟上,東方大國均強勢崛起,這嚴重威脅到美國霸權地位,對此美軍開始實施重返印太戰略。
  • 被大數據顛覆的9個教育「常識」 98%的家長都躺槍
    擇校,就一定能保證孩子上大學嗎?  正是這些觀念,讓孩子的課業學習成為了大多數家庭的重點,超80%的小學生放學後有額外作業,近50%的家庭將學習作為親子溝通主要話題,40%的學生回家後沒有戶外活動時間,近半學生回家後主要的娛樂活動為「看電視、玩電腦或手機」。子女成績的好壞也成為父母互相評價的標尺,甚至還會引發爸媽之間的矛盾。  2、學前班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
  • ​父母衝突離異 對孩子情緒人格影響大
    譬如說,家人之間常常發生嚴重衝突,大聲互罵,總是為了金錢點燃戰火,長期以往就可能會導致孩子憂鬱情緒,反社會的行為習慣也可能比較多。持續不斷的家庭衝突,無論是言語爭執或是肢體暴力,都可能讓孩子在跟兄弟姊妹、同學朋友互動的時候有較多敵對、侵略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