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與蘆笙密不可分的生活
在雷山,一切的節慶假日,婚喪嫁娶甚至是家中慶典都一定會有蘆笙的美妙旋律,可以沒有魚、沒有肉,但一定不能少了蘆笙、舞蹈和香甜的米酒。這就是苗族,一個簡單而又純粹的民族。
想要感受那簡單、純粹的快樂,
不妨跟隨小編的步伐
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
雷山苗族有著悠久文化歷史背景的蘆笙製作技術、技能——苗族蘆笙製作技藝。這是一門經過苗族蘆笙製作師傅在實踐中用蘆葦竹、黃銅、木料構造部位和組件,口吹耳聽調音才能掌握的技藝。蘆笙由簧片、竹管、氣鬥、共鳴筒四個部分組成。傳統蘆笙為6管5音律,經過改良,現能做出8管、10管、24管等各種多管蘆笙。2006年6月,苗族蘆笙製作技藝申遺成功,成為了雷山縣十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蘆笙之鄉
位於雷山縣丹江鎮的排卡村,就是著名的「蘆笙製作第一村」,這裡的蘆笙製作已有400多年歷史,村中有80餘戶,其中大部分都是以製作蘆笙為生。據了解,排卡村每年年產手工蘆笙萬餘只,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而像莫裡學、莫厭學這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就居住在這裡,並從事著蘆笙製作。
蘆笙屬於簧管樂器,由六根長短不一,內裝大小不同的銅簧片、並開有音孔的竹管組成。吹奏時只需按其音控就可以產生不同的音響效果,形成和音和弦的一種樂器。它由聲鬥、笙管、簧片和共鳴管構成。蘆笙種類較多,音質各有區別,形體大小也各不相同。苗族蘆笙製作必須具備樂理、物理知識。主要製作工具有風箱、錘子、黃銅、斧子、鑿子、鋸、鑽、苦竹、桐油、石灰等。
蘆笙種類
高排蘆笙,這是方祥地區苗族的蘆笙,是世界上最高的蘆笙。雷山地區的蘆笙多數是三支為一付,唯方祥地區的蘆笙與眾不同,高達五六米,七支以上為一組,所以叫高排蘆笙,聲音宏亮。
芒筒蘆笙,是芒筒加蘆笙的合稱。當地苗族叫「敢懂」,即芒筒蘆笙之意。芒筒若干對,加蘆笙若干支,吹奏時高、中、低音互和,組成和諧的曲子。芒筒由單音簧管加上竹音筒做成,亦有高、中、低音製品。
大蘆笙,是在普通蘆笙的基礎上笙管加高,音量放大的大蘆笙。這種蘆笙製作工藝精湛,美觀大方,吹奏時音調悠揚。另有一種用楊山竹經過精製加工成小喇叭形和一個倒掛竹筒,配裝在蘆笙中管上端用於擴大音量的蘆笙,也叫大蘆笙,當地苗語叫「敢折」。若吹奏小調時,婉轉動聽,柔情綿纏,動人心扉。多管蘆笙,是經過改良而成的品種,少的十二管,多的達十八管。多管多音,完全可以演奏音樂。
另有一種小蘆笙,僅長尺許,音鬥氣管安銜接口,可裝可卸,方便攜帶,工藝別致,十分美觀,既是蘆笙,又是工藝品,很受顧客歡迎,遠銷國內外。
內容來源:悠然雷山
原標題:《文化 | 苗族「笙笙」不息的秘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