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縣後寨苗族跳花節,今年有哪些苗族歌手獻唱?

2021-01-07 騰訊網

招聘

鄉村振興

圖書

十佳苗歌

8月25日(農曆七月二十五),在貴州省織金縣後寨苗族鄉路寨河村公雞山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苗族跳花節活動。這是織金苗族的一個重大節日,苗族同胞們紛紛穿上盛裝,歡聚公雞山。

苗族青年歌手楊淥和夜葉楊燕夜來到了跳花場上,傾情獻唱,和大家一起度過歡樂的跳花節。

楊淥

苗族80後唱作型歌手,2017年憑藉一首優美的民族風歌曲《回家了》成功晉級山西衛視「歌從天上來」年度黃河歌王爭霸賽決賽前四強。先後創作了《夢想世界》《鑄造真情》《回家了》《貴客醉酒》《讓歌聲飛起來》等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2018年參加中央三臺「東西南北賀新春」錄製歌曲《彌渡山歌》;2019年編曲製作作品《木葉情》及參加左權世界民歌會節目錄製編曲製作作品《貴客喝酒》。

夜葉楊燕

2017中國農民歌唱家藝術家春節聯歡晚會專業銅獎獲得者,大眾春晚優秀歌手,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唱作歌手、詞曲才女。所唱的歌曲基本是自己的原創作品,且風格多樣,曾與世界文學藝術家合作過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也為家鄉創作過許多走心之作,《索嶺贊》《思念黔茶思念你》是她先後為家鄉關嶺和貴州的「黔茶飄香」而作。她演唱的《雪花的思念》被評為2016年度十佳苗歌。

織金苗族文化底蘊深厚,且豐富多彩。就說跳花節,它是貴州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苗族最具特色的文化表現形式之一,每個花坡都有不同的形成原因,有的是為紀念開拓創業、興建家園,有的是為紀念蒙難首領,有的是為紀念苗族青年男女美麗曲折的愛情悲劇,有的則是為了子孫繁榮而祈求祖先神靈的庇護等。

公雞山跳花節就是為了祈求祖先庇護,生兒育女、繁榮昌盛和追求美好的愛情,源於1964年,已跳了半個多世紀。公雞山生態很好,是織金目前苗族節日節慶活動最佳場所。

過去的跳花節,多是老年人訪親會友敘舊情,中年人交流進步話發展,青年人眉目傳情訴衷腸;今天的跳花節,已演繹成為各民族共同謀發展,弘揚民族文化,展現民族風採,增進民族團結,傳承民族精神,實現鄉村振興,歌頌祖國,讚美生活的平臺。

圖文來源:楊俊 Hmongb queb 王梅 夜葉楊燕

責任編輯:九妹~小麻

順手放入朋友圈,沒準你朋友就需要!

相關焦點

  • 貴州六盤水苗族風採
    六盤水境內的苗族分布:一部分於唐末年間遷入,其主要居住在今水城發耳、南開、鐘山較場、月照一帶;另一部分系明洪武年間調北徵南,由胡大海率領到貴州西部戌守之湖南城步、武崗苗兵,其後居住在今六枝雙夕、長寨,盤縣格所、舍烹、普古一帶,水城順場、肖坪、安居、常明、野鍾、發射、猴場、布寨等地;還有部分苗族系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至公元1521年)在洞庭湖一帶被明軍打敗後,遷往湘黔邊界雷公山,清時又遭徵伐
  • 「清和夜話」專訪羅國錦:畢節苗族歷史文化的探路人
    羅國錦先生還表示,關於苗族跳花節的起源,通過田野調查、對比分析後得知,在貴州、四川、雲南、廣西一直到東南亞、國外這一條線上,西部苗族總人口預計在800萬左右,畢節苗族是目前唯一可以通過古經、傳說、遺址、習俗等多方位考察跳花節的來龍去脈,說明畢節應該是苗族跳花節的起源地。
  • 畢節市織金5萬苗胞歡聚青山苗族花坡節
    畢節市織金5萬苗胞歡聚青山苗族花坡節 2014-08-12 10:39:00 導讀:8月10日,來自織金、黔西、大方、納雍、普定、安順、清鎮、平壩、水城、六枝等地的5萬餘苗胞齊聚畢節市織金縣珠藏鎮的青山羊場跳花坡,慶祝豐收喜悅。
  • 現實生活的苗族的姓名是什麼樣子的,如何取一個正宗的苗族名字呢
    苗族墓碑上的父子連名二:名前姓後苗族姓名與漢族的最大不同就是除了父子連名之外,其姓氏是放在最後的。比如一個人名字叫做「a」父親名叫「b」,其姓氏是「x」,那麼全名就是「abx」。苗族的常用名字有哪些?苗族語言與漢語實際上是同源異流的關係,越是古老的漢族詞彙在苗語保留就越多,同時也影響到語音與組詞方式上。苗族音節為單音,一個音就表示一個意思,同時一個名字就是一個音。而且苗族的名字都在固定的音中選擇,一般不會隨意增加。所以苗族重名的現象很多,但是重名重姓的概率極為少見。那麼苗族的常用名字有哪些呢?
  • 貴州丹寨:「80後」苗族男青年13年收藏100件苗族服裝
    貴州丹寨:「80後」苗族男青年13年收藏100件苗族服裝 2020-10-14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生態·印象」貴州梭戛苗族生態博物館|一座沒有圍牆的活態博物館
    從六枝縣城出發,駛向鬱香高速,再進入091縣道,一小時後就抵達梭戛苗族彝族回族鄉。這裡建有我國第一個生態博物館——梭戛生態博物館。梭戛與畢節織金縣臨界,高山上的寨子裡世代生活著長角苗(箐苗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前,長角苗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苗寨依山而建,原始質樸。
  • 凱棠苗族大歌——苗族文化的奇葩
    2009年12月,由凱裡市文聯牽頭,組織老年苗歌隊傳教給青年苗歌隊,參加2010年「全國第十四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賽」凱裡賽區演出,為苗族文化的保護、 宏揚工程開了一個傳承的先例,使頻臨失傳的凱棠苗族大歌后繼有人,值得稱讚。正因為這組大歌是一朵遲開的大葩,她的花瓣有多豔,根部有多深,人們還不太了解,為此,特逐層剖析如下:
  • 臺江苗族歌手潘興周榮獲西部民歌大賽冠軍
    10月16至20日,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歌唱大賽在寧夏銀川圖書館南廣場上演,來自臺江的苗族歌王潘興周(蝶當久)憑藉一首改編後的苗族情歌《你是一朵花》斬獲第一名。
  • 野在黔東南10丨苗族鬥牛,苗族牛圖騰崇拜的遺蹟
    在臺江苗族姊妹節上,有幸全程目睹一次苗族鬥牛活動。這是我長久以來第一次如此安心地享受休閒,如此愜意而自在地遠離忙碌,沒有自責,沒有空虛,沒有負罪感。西班牙鬥牛世人皆知,對中國鬥牛在資料上描述並不多,中國鬥牛的民俗似乎默默無聞。但在貴州的苗族地區,鬥牛是苗族傳統的民俗活動,苗族村寨的男女老少都喜歡看鬥牛,兩頭水牯牛以角相抵鬥以爭勝論負的活動,苗族鬥牛被稱為「東方式鬥牛」。
  • 攔門酒:苗族最隆重的迎賓禮節
    凱裡苗族的「酒文化」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而最講究的是好客迎賓禮儀。最隆重的迎賓禮節又是「入寨」、「進門」前的十二道「攔門酒」,展示苗家人熱情洋溢迎嘉賓的隆重奇特接待禮節。苗族稱zat jiud ghab Diex·酢糾戛九。即以「酒」攔路,以酒接客,以酒待客,以酒表心意,以酒作為最高最隆重迎賓禮儀。
  • 苗族歌手楊祖桃
    她被譽為民族甜歌小天后並獲「最美苗家女」稱號,她是把貴州民歌帶到G20世界領導人峰會的歌手,她全球發布新單曲《踩月亮》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她榮獲世界魅力女人風尚大賽冠軍,她是貴州「關注留守兒童公益形象大使」,她就是用歌聲表達苗族情懷的歌者——楊祖桃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圖騰象徵
    在上古時代至奴隸社會,苗族和漢族對龍的看法是一致的。進入封建社會以後,漢族所說的龍已演變成為皇權的象徵,其形態也發生了變化,頭和嘴部大,身長有腿爪,有雙角兩耳,並且由奔馳的龍變為飛騰的龍;而苗族所說的龍較為原始,仍為精神力量和向上的象徵,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保持奮進向上,凌空飛騰的姿態。
  • 苗族甜美歌手楊祖桃與阿雄部落主唱娜美斯一見鍾情
    2018年1月6日晚,苗族甜美歌手楊祖桃與阿雄部落主唱阿娜美斯,在參加貴州首屆文旅歡聚高新春節聯歡晚會上一見如故,一見鍾情。同樣是苗族歌手,有共同話題,倆人交換了聯繫方式。有圖有真相,大家一起看看圖吧!
  • 記載歷史 傳承文化——記綦江苗族蘆笙、苗族刺繡
    半小時後,記者一行來到了一個被群山包裹的村子——趕水鎮梅子村。在村幹部帶領下,我們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綦江苗族蘆笙傳承人馬帝庭的蘆笙製作工作室。剛下車,映入眼帘的便是整齊排列、平鋪晾曬在地面上的筆直挺拔的竹子。再往前走幾步,便聽見遠處傳來一陣悅耳的蘆笙聲,大家相視一笑,不由加快了腳步。
  • 【百科】凱棠的苗族是從哪裡遷過來的?為何有著不同的姓氏?
    明嘉靖年間,兩支由臺江掌你、紅陽遷至凱棠,分居陽報、陽由、掌翁向別、新寨、幹豆囊、耶有、別格、送臉、凱哨、掌飛、掌響、幹打報、小翁別、大坪、板溪巖寨、地午屯寨、旁海大風坳、岔河、濫龍、卡柳、大堡和王刀,萬潮大山林和街上平良都黎、都蓬和輝報,洛棉猴子巖(新山)和白臘衝,爐山五裡橋響水巖、大土、后庄和小屯,大風洞老虎井,凱裡的水溝邊,多用張姓。
  • 三百年前的苗族社會生活是什麼樣子
    有漢族工匠潛入苗地打鐵為生,也有苗族本地的鐵匠。如通事姚國泰,楊政和,李文敏同南腳寨苗頭也酉拿獲漢奸向先林,據其供:小的是湖廣辰州府黔陽縣人,雍正七年做生意到寨頭找我哥,我哥是個鐵匠……。如擒獲的「漢奸」龍大,其供詞也稱:我名字叫龍貴友,從前在苗寨上做過了十來年生意。雍正六年清理苗疆,我隨營盤做買賣。近來在六甫寨上住做鐵匠生意……。
  • ...人施策 才能脫貧有方|畢節市織金縣自強苗族鄉化落村第一書記劉芳
    2019年7月,我到織金縣自強苗族鄉化落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以來,村級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穩定的產業支撐起群眾可靠的務工收入。貧困戶全部脫貧和存在問題的動態清零。駐村工作隊在群眾中的滿意度大幅度提升。這些都是我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因戶施策因人施策有效方法結成的碩果,是每一天工作的一個個不同的小故事串成的「珍珠」,這一串「珍珠」當中,就包括了我們和陶海的故事。
  • 苗族歌師顧慶基:讓更多人學會唱苗族古歌
    「2014年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幾十個學員,現在正常都是100多人,多的時候有300多人。」顧慶基說,學員四五十歲的居多,也有些十五六歲還在讀書的。「他們願意學,我就樂意教,我也怕失落去了。」顧慶基張淑芬夫婦 顧穎珍 攝今年76歲的顧慶基,是凱裡周邊遠近聞名的苗族歌師,與苗族古歌相伴一生。他的老家凱裡市凱棠鎮凱棠村,是一個苗族聚居的村寨。在苗寨,歌師就是當地最有文化的人,每逢大事,必請歌師開歌。
  • 苗族婚禮全過程——想娶苗族姑娘,得先了解苗族習俗
    新郎團進到新娘家第一道門檻——攔門酒攔門酒是苗族接親時,伴娘團在女方家門口設的攔門酒,新郎團都要喝了酒才能順利進到女方家。苗族盛裝——苗族女孩結婚時穿苗族銀衣苗族女孩出嫁時,都會身著盛裝,苗族銀衣上的刺繡是由女方的媽媽或者外婆或者奶奶一針一線繡成的,是苗族最珍貴也是最貴重的衣服。
  • 靖州苗族織錦:萬縷千絲 見證苗族女人的靈巧與智慧
    靖州苗族織錦。 紅網時刻10月12日訊(通訊員 龍俊霓 高黃)苗族織錦,以其繁雜的花紋,耗時的工藝,和奪目的色彩深受苗族女子喜愛,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苗族織錦的製作過程。 苗錦是苗族婦女利用當地所產的蠶絲、薴麻、木棉等纖維染彩而織,又稱織花,即以編織形成的花紋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