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年的古運河,從無錫市區穿流而過,夜景太美了

2020-11-23 一路南風

提起江蘇旅遊,很多人想到南京、蘇州、揚州,相對來說,位於蘇州旁邊的無錫被提及的次數少很多,不過這裡有美麗的櫻花,每年春天,黿頭渚總是遊人如織,從而帶動其他旅遊景區的人氣。

除了黿頭渚的櫻花,無錫還有一段古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

古運河是無錫最美的河流,也是最有江南情調的區域,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活風貌美成一幅畫,可以和周莊、烏鎮、西塘等江南古鎮相媲美。

京運大運河無錫段全長40公裡左右,北接長江、南達太湖,市區精華段大約六公裡,主要是吳橋經西水墩,南門至清名橋風光帶,目前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也是無錫的古商業街區。

白天的無錫古運河景區詩情畫意,古樸典雅的民居和小拱橋共同構成江南水墨畫裡的經典畫面,獨具創意的街邊小店詮釋江南的細膩和藝術美感,抒情悅耳的小調,讓人仿佛穿越到明清時期。

到了夜晚,古運河的景色更加迷人,這個時候,沿河兩岸的燈飾悉數亮起,古建築、古橋倒映在清澈的河水裡,呈現出別樣的嫵媚。

無錫古運河一河兩岸,有時候晚上的遊客比白天還多,除了外地人,一些本地人也喜歡到這裡來散步、消遣。

無錫古運河較早時叫邗溝,是吳王夫差命人開鑿的人工運河,他建造這條運河並不是為了農業灌溉和發展經濟,而是方便吳國稱霸一方。在陸路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水路的暢通方便調兵遣將,可惜原本雄心勃勃的夫差最後敵不過「美人計」,在迷戀西施的那段日子裡,他逐漸迷失,最後被越王勾踐來個地位大反轉,落得個亡國下場,實在可惜、可悲。不管怎樣,邗溝的開鑿為無錫後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講,無錫人應該感謝他。

隋煬帝開鑿江南運河的時候貫通了無錫古運河,但真正把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的並不是他,而是元世祖。

走在無錫古運河旁邊的南長街可以尋覓到古老的江南韻味,單從古色古香的建築群就可以感受到古時無錫人的風雅氛圍。

旅遊攻略:正常情況下全天開放,公共區域是免費的,遊船等費用建議諮詢商家。遊覽時間的話建議安排一個小時到半天時間,白天和晚上各有美感。這裡適合拍攝各種風格的人像照片,尤其是漢服、唐服等古風照片和民初風情照。

相關焦點

  • 江蘇無錫千年古運河畔夜景如畫
    遊客乘坐畫舫遊覽千年古運河。 泱波 攝泛舟千年古運河,感受多彩夜生活。 泱波 攝夜晚的千年古運河格外迷人。 泱波 攝民眾在南長街參觀遊覽,欣賞千年古運河畔迷人夜景。 泱波 攝無錫千年古運河煥發迷人風採。
  • 無錫千年古運河畔夜景如畫 「夜經濟」為老城廂賦新能
    無錫千年古運河畔夜景如畫 「夜經濟」為老城廂賦新能 2020-08-09 13:22:04孫權 攝   中新網無錫8月9日電 (記者 孫權)8月8日晚,無錫「今夜『梁』宵」活動啟幕。當晚,千年古運河畔的無錫南長街三段同步亮相,連綿起伏的開放屋架、花徑連廊、動感舞臺、特色花燈、垂直景觀牆、移動花車、傘狀休憩亭等景觀,構成了一幅夜市繽紛的「生活長卷」。如畫美景,吸引了不少無錫市民到場見證河畔「夜經濟」的燃起。
  • 比攝影師鏡頭下還要美的,是畫家們的筆墨無錫
    粉牆黛瓦的枕河民居 古樸自然的鄉間野趣 悠閒恬淡的市井風情 畫家畫無錫 看多了攝影師鏡頭下的無錫, 不如換個角度來欣賞,
  • 開榮威RX8去「白相」:重溫「小辰光」的無錫味道!(附無錫必吃美食)
    我喜歡聽不識字的外婆重複給我唱著最簡單的童謠,喜歡在外婆家門口的那棵槐花樹下吃晚餐,愛吃外公給我煮的奧灶面、愛吃小時候纏過腳的外婆步履蹣跚為我買來的小餛飩,晚風吹過,白色的槐樹花一瓣瓣飄落到我的碗裡-外婆家是典型的水鄉民居,屋子後面有小河流淌過,與我家相連,因為舅舅娶了我姑姑,所以,那年的夏天,我們一群孩子圍著,看著一艘烏篷船,滿載著姑姑的嫁妝。
  • 【評論】續寫千年古運河精彩「江蘇故事」
    9月3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在無錫開幕。十二點位的實景表演讓人感受「一路風景」,非遺分會場和互動聯動讓人充分感受運河文化魅力……千年古運河將以運博會為「新窗口」,講述現代與古典交織的美好、傳承與創新交匯的精彩、文化與旅遊融合的活力,續寫千年古運河精彩「江蘇故事」。 一場文化與旅遊的「協奏曲」,不一樣的美好講述傳承新故事。
  • 深度解讀:如何破解無錫夜經濟
    7月3日18:30,清名橋古運河歷史街區。正是周末,天色未暗。古運河畔,逐漸進入一天中的高光時刻,河兩岸是南長街、南下塘兩條街,開始人潮湧動,一邊和著「豆腐花」「掏耳朵」的吆喝聲,一邊摻些笛聲悠揚、琵琶聲聲,彰顯著兩條街不一樣的煙火氣息。這裡是無錫夜生活的網紅打卡地。
  • 這條街,這座橋,無錫歷史文化的沉澱
    被譽為「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的無錫南長街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是大運河畔典型的江南水鄉。每次到無錫,都會去南長街轉轉,白天好玩,晚上更好看。南長街有著典型的古運河畔江南人家的原生態風貌。街區內有豐富多彩的民居建築,粉牆黛瓦、花格木窗、方磚鋪地、屏門隔斷、前店後坊……一條運河穿流而過,河上船隻緩緩而行,幾乎家家都有水碼頭,很有濃重的江南人家特點。這些都形成了濃鬱地方特色的院落式、竹筒式、獨立式的枕河人家的風格。走在這條溫婉綿長、古色古香的南長街上,讓你能夠感受這是一方清心寧神的心靈歸處。這裡保留了小橋、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
  • 無錫這家企業全員漲薪,每月2500
    臨近年底,最讓人興奮的消息莫過於漲薪水了,在無錫就有這樣一家企業,全員漲薪,1300多人每人每月漲2500元。鍾冠宇是帆軟軟體有限公司的一名新員工,畢業於河海大學的他,通過校園招聘入職帆軟,成為了一名「新無錫人」。
  • 無錫又要上央視了!連續三天
    > 11月26日(星期四)古運河邊聽歌曲《憶江南》,感受遊子的思鄉之情;179.4米的泥塑作品,了解無錫古運河的碼頭故事;玉祁腳踏糕,這是無錫傳承600多年的美食。在每一集的片尾曲還有無錫籍歌手及音樂人演唱關於無錫的歌曲讓我們看看
  • 情報站|不夜之城,濟寧古運河冬夜迷人,美景流光溢彩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濟寧古運河輕輕拂起面紗,露出另一副美麗的容顏。 12月22日,壹粉「彬子」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一組濟寧古運河的夜景,河水緩緩流過,浩蕩而又不失優雅,恬靜而又不失壯美,給濟寧的夜色添了一絲柔和之美。
  • 江蘇一區,名字是無錫別稱,東林書院影響巨大,惠山古鎮名聞遐邇
    文/史間一壺酒無錫歷史上曾稱為梁溪。這種別稱源自於流經當地的一條重要河流——梁溪。這條河源出無錫惠山,北接運河,南入太湖。梁溪河的得名有兩種說法。據《無錫志》記載:有「古溪極狹,南北朝時梁大同(公元535—545年)重浚,故號梁溪,南北長三十裡」 。
  • 【旅遊】做個無錫本地通 盤點無錫老地名
    1、無錫的由來:  無錫簡稱「錫」,因無錫有錫山而得名。「無錫錫山山無錫」,是無錫的一句老話,意為無錫雖有錫山,卻沒有錫。據晉代周處《陽羨風土記》記載:「昔有讖云:『無錫寧,天下平,有錫兵,天下爭。』」這是迄今所能見到的最早關於有錫無錫之說的記載,反映了無錫人民祈禱不要戰爭,熱愛和平的良好願望,因此,千百年來,得到老百姓的肯定而流傳不輟。
  • 老照片:80年代的江蘇無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熟悉的記憶?
    無錫,位於江蘇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臨長江,南瀕太湖,東與蘇州接壤,西與常州交界,京杭運河從中穿過。無錫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地處太湖之濱,風景秀麗,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是煙雨江南孕育出的一顆璀璨的太湖明珠。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無錫。圖為80年代的無錫南禪寺附近街景。
  • 一天時間,覽盡最美無錫!
    到了無錫,你一定會愛上江南水鄉的河畔小橋東,綠柳水映空,「遠山碧流」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無錫古運河是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的江南段,「千裏運河獨一環」的景觀,交織著水鄉古樸淳厚的民風民俗。無錫市文廣旅遊局特別推出了「河畔一日」主題遊線——【經典畫舫遊 人家盡枕河】▼在古運河碼頭登船,先走環城線,緩緩經過「望湖薰風」、「梁溪曉月」、「北塘米市」、「蓮蓉煙雨」、「站前燈火」、「熙春朝暉」等環城運河龜背圖上最經典的節點,在旅程中畫出「千裏運河獨一環」。
  • 老照片:90年代的江蘇無錫,一起來看看昔日的無錫的模樣
    無錫,古稱新吳、梁溪、金匱,地處江蘇南部,北倚長江、南濱太湖,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這是一組90年代無錫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無錫往日的模樣。圖為俯瞰90年代的無錫勝利門商業區。
  • 古運河邊,吃廣式早茶!
    在無錫水鄉的溫婉懷抱中孕育了一座古風三層小樓,就坐落在古運河旁的淘沙巷。它有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名字—中國戲碼頭,這裡每天都會有極具中國特色的戲曲評彈等演出,吸引著無數愛好者前來。坐鎮戲碼頭後廚的是有30多年廚藝經驗的盧師傅,他曾經在澳門星豪酒店、珠江賓館、南海漁村等知名酒店餐飲就職,他帶領的早茶團隊帶來了正宗的廣州味道。
  • 無錫融創樂園裡面為什麼是這5座橋?
    清名橋在無錫古橋中,清名橋應該是最有名了,它與所處的南長街運河兩岸,是無錫古運河保留最完整的,也是京杭運河上最具代表和最能出彩的亮點。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有一部電視連續劇《清名橋的故事》,讓清名橋在全國聞名。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的清名橋,距今已經有400多年歷史了。
  • 你以為無錫只有櫻花和小籠?那你可能要錯過這個寶藏城市了
    依山傍湖的無錫,藏著秀美的江南園林和悠久的歷史。上千年歷史的古運河、世界三大賞櫻勝地之一、江南四大名園之一……都在這裡。一起來看看無錫怎麼玩吧?二、無錫美食合集1.特色美食(1)無錫小籠:當地人又稱小籠饅頭,以皮薄滷多而譽遍滬、寧、杭一帶,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滷,味鮮不油膩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