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動態】「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技術發展論壇」於2020年11月6日-8...

2020-12-20 澎湃新聞

【會議動態】「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技術發展論壇」於2020年11月6日-8日在珠海隆重召開

2020-11-1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

2020年11月6日-8日,由中國複合材料學會主辦,珠海輝帛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珠海市恆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珠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支持的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技術發展論壇在珠海隆重召開!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副理事長、深圳大學徐堅教授,珠海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劉治民主席、珠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二級調研員楊穆先生等受邀出席會議。

論壇開幕式由珠海輝帛複合材料有限公司湯翊總經理主持。徐堅教授代表學會致辭,他表示,本次論壇選在珠海舉辦,是學會深化地方合作的重要舉措,並希望與會代表通過本次論壇的充分交流思想,溝通信息,加強合作,共同創造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現代技術的美好明天。劉主席代表珠海科協致辭,他對出席本次論壇的復材同仁表示讓熱烈的歡迎,並表示後續希望與學會建立更緊密的合作與聯繫,共同推動珠海市複合材料產業發展與升級。

徐堅教授(左)及劉治民主席(右)致辭

隨後,中國複合材料學會與珠海輝帛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籤約成立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碳纖維技術服務站,同時為服務站授牌。本次籤約旨在促進學會與珠海輝帛緊密聯繫與合作,落實學會會企基地合作,逐步探索並深入推進「科創中國」平臺建設,發展珠海市碳纖維複合材料行業。

論壇報告環節邀請到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副理事長、深圳大學徐堅教授,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理事、北京化工大學楊小平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段玉崗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劉河洲教授,中南大學嶽建嶺教授,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副秘書長、廣州賽奧碳纖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林剛總經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邊文鳳教授,河北大學周偉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周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殷莎副教授,珠海三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洪名巋副總經理等多位行業優秀專家進行主旨報告。

徐堅教授以《「卡脖子」關鍵材料碳纖維國產化四十五年攻關歷程的得與失》為題講述了碳纖維複合材料近年來在材料界的重要地位,以及碳纖維國產化取得的技術突破與成效;楊小平教授圍繞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的高性能化研究進展進行了報告,重點針對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性能特點、界面設計、層間增韌、回收利用等多方面進行講解。

殷莎副教授主要圍繞他們團隊近幾年對碳纖維複合材料結構電池-電極設計與界面穩定性的研究展開報告;段玉崗教授以《連續纖維增強熱固性複合材料3D列印工藝及性能》為題進行了報告,並分享了相關方面的應用案例。

劉河洲教授以碳纖維複合材料在交通工程中的應用為題對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性能特色與優勢進行了分析,並講解了其在汽車及交通工程中的應用;嶽建嶺教授則圍繞碳化矽等特種纖維初步研究及其應用展開報告;林剛總經理以他多年從事碳纖維複合材料行業研究經驗講述了碳纖維產業的現狀與未來。

邊文鳳教授圍繞CFRP工程結構中的要求,存在的優勢與問題,以及其在應用中的趨勢進行了報告;周偉教授針對碳纖維多種編織複合材料的損傷檢測進行了講解;周晉教授以《輕質高強纖維增強金屬層合板抗傾斜衝擊性能研究》為題進行了報告;洪名巋副總經理圍繞高性能纖維預浸料在通用航空中的應用進行了報告。

論壇同期設置展覽展示區,碳纖維複合材料行業的多家公司參與展示,並對其公司及新型產品進行介紹講解。

11月8日上午為企業閉門會議,會議邀請了邊文鳳教授、周晉教授、蔡浩鵬教授等出席,並參觀了珠海輝帛相關預浸料生產線,珠海輝帛湯翊總經理為專家詳細介紹了公司的發展及產品、設備、技術等,並研討了企業遇到的相關技術難點和問題。

碳纖維及複合材料在汽車工業、軌道交通、機械、電子、建築、化工、醫療、海洋開發、體育休閒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具有無可比擬的應用優勢。本次論壇也是基於碳纖維的發展研究,旨在提升碳纖維及複合材料行業人員的認知能力及技能,進一步擴大碳纖維及複合材料行業影響力和關注度。本次論壇的召開,是學會通過企業科協、企業服務站的形式,深入研究行業技術創新難題,並研討學會服務地方的模式,同時使創新助力與合作互通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並希望復材學子通過本次平臺充分交流思想,溝通信息,加強合作,共同促進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現代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 學會部供稿,事務部審核)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會議動態】「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技術發展論壇」於2020年11月6日-8日在珠海隆重召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會議動態】ISCT8峰會分會場:綠色複合材料及能源材料精彩預覽
    【會議動態】ISCT8峰會分會場:綠色複合材料及能源材料精彩預覽 2020-10-19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業動態】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案例
    【行業動態】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案例 2020-11-1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碳纖維專題報告:軍品為先,中國碳纖維的特色發展之路
    三菱麗陽據新材料在線,日本三菱麗陽株式會社成立於 1933 年 8 月 31 日。1962 年 10 月,公司開 始生產聚丙烯纖維,1975 年開始生產預浸料,1983 年開始生產碳纖維。三菱麗陽實現了從 丙烯纖維原料丙烯腈的合成到聚合、原絲、碳纖維、產品等一條龍生產。
  • 【學會動態】中國複合材料學會介電高分子複合材料與應用專業委員...
    【學會動態】中國複合材料學會介電高分子複合材料與應用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第四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2020-11-10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復材資訊】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十六個主要應用領域及技術進展(下)
    複合材料芯材鋁導線(ACCC)以複合材料芯材替代金屬芯材,為解決架空線弧垂問題開闢了更有效的技術途徑。2002年,基於ACCC專利技術,全球供配電設備技術領先企業——美國CTC公司展開了產品的研發,以期將其投入使用。
  • 【行業動態】真正的3D列印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
    的形式存在了,這兩者都是通過後續再鋪放材料層來生產複合材料部件的增材製造技術。因此,對於複合材料部件而言,束狀纖維就意味著載荷只能由強度低得多的基體材料來承擔。SCRAM技術Electroimpact公司正在開發一種基於舊技術的新技術,名為SCRAM,也稱作「可升級的複合材料機器人增材製造」 。
  • 【行業動態】著色碳纖維預浸料解決方案
    【行業動態】著色碳纖維預浸料解決方案 2020-12-25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復材資訊】盤點當下碳纖維複合材料機翼所用的成型工藝
    【復材資訊】盤點當下碳纖維複合材料機翼所用的成型工藝 2020-11-0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威復材:中國碳纖維行業領軍者(華安證券)
    華安證券(600909)12月21日發布對光威復材(300699)的研報,摘要如下:  核心觀點:  光威復材是我國碳纖維行業領軍者,有望打造全產業鏈龍頭  光威復材現有適用於軍品的小絲束碳纖維產能3100噸/年,預計2022年以後投產適用於民品的大絲束碳纖維
  • 碳纖維複合材料電池箱體的成型工藝介紹
    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設計的電動汽車電池箱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金屬材料電池箱的質量,而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製造工藝與傳統的金屬材料加工工藝有很大的區別,因此研究碳纖維複合材料電池箱的製造工藝就顯得很有必要了。由於蘇州挪恩複合材料在碳纖維箱體結構方面擁有豐富的研發和生產經驗,生產了很多例如軍用運輸箱、軍用醫療箱、雷達機箱等等產品,所以我們諮詢了挪恩復材的技術人員,碳纖維複合材料電池箱體該採用哪種成型工藝呢?
  • 【復材資訊】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性能及成型工藝
    但由於傳統複合材料成型工藝來源於品種多、批量小、高成本生產的航空工業,為了滿足車用CFRP 對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自動化製造技術的迫切需求,國際主流車企結合車身部件設計靈活、厚薄不均、複雜程度地不同的具體特點,開發了眾多差異化的新型快速成型工藝,以實現最小碳纖維用量下最大程度地發揮複合材料功效的目的。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碳纖維成型工藝及瓶頸探討
    根據碳纖維力學性能的差異,我國已於2011年11月13日頒布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國家標準(GB/T26752-2011)》,將碳纖維分為高強,高強中模,高模與高強高模四種,由於日本東麗在全球碳纖維行業具有絕對領先優勢,國內在一些相關報告中也會使用日本東麗的T系列與M系列標準進行分類。
  • 分析碳纖維複合材料無人機的幾種成型方式
    碳纖維在無人機上的應用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了,無論是軍用或者民用方面都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那麼你知道碳纖維無人機是怎麼成型的嗎?如果還不了解那就繼續看下去吧。熱壓罐成型是複合材料高性能成型工藝之一,一般速度要求較高的無人機,其複合材料構件和主要承重構件多採用這種工藝進行製造。熱壓罐成型的碳纖維複合材料構件內部質量較好且樹脂的含量較為均勻,力學性能也更加出色。
  • 國內碳纖維行業格局
    隨著碳纖維技術的不斷發展,碳纖維應用領域不斷擴大,需求也呈上升趨勢,預計到 2020 年,全球碳纖維需求總量將達到 112.1 千噸,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 9.83%;預計 2020 年國內碳纖維需求將達到 40.29 千噸左右,年均增長速率約 14.19%。
  • 一文了解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城市空中交通中的潛在應用
    碳纖維複合材料重量輕、強度高,已成為航空航天系統的首選材料。增材製造技術可以通過鞏固零件、使用只在需要的地方放置材料的有效設計以及使用填充碳纖維的熱塑性塑料來提高剛度來進一步減輕重量。可修復複合材料結構損壞時可以修復。遊船和遊艇一般都是用複合材料建造的,幾十年來,為了使這些系統保持在低限度的浪費,人們一直在進行修補。
  • 【行業資訊】高分子複合材料在裝甲防護上的研究與應用進展
    在相同的條件下,PBO纖維複合材料的最大衝擊載荷和能量吸收遠高於芳綸和碳纖維:PBO纖維複合材料的最大衝擊載荷可達3.5kN,能量吸收為20J;而T300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最大衝擊載荷為1kN,能量吸收約5J;芳綸複合材料的最大衝擊載荷約為1.3kN。
  • 中簡科技:國內航天航空碳纖維產品唯一穩定供應商
    研發情況: 2009年初,完成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工藝與生產主要設備圖紙設計。 2010年8月,建成一條150噸/年(12K)或50噸/年(3K)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 2011年2月,製備出符合航空航天指標要求的T700級碳纖維產品,標誌公司生產工藝已全線打通。 2012年,ZT8系列(T800級)研製成功,並於6月實現ZT8系列碳纖維穩定生產。 2013年4月,率先研製成功國內第一種高模型 ZM40J(M40J 級)石墨纖維。
  • 雙一科技:專注複合材料 以精立業 以質取勝
    公司憑藉著開創性的戰略思維、專業的管理團隊、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快速的交付能力已成為中國複合材料產業的知名品牌。   截至目前,公司擁有60項國家專利,其中8項國家發明專利,52項實用新型專利。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08]172號)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08]362號)的有關規定,公司於2010年11月30日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於2013年12月11日被覆審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上述證書到期後,公司於2016年12月30日被覆審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
  • 廣東省律師協會2020年11月主要工作動態
    2020年11月主要工作動態省律協動態播報1.省律師行業民法典宣講團獲省「誰執法誰普法」十大創新創先項目11月19日,由廣東省司法廳主辦的2020年廣東省國家機關民法典學習宣傳暨「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會在廣州召開
  • 區塊鏈科技2020年1月8日重要動態見聞一覽
    【工信出版集團劉華魯:2020年ICT行業將持續深化區塊鏈等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1月8日,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助理劉華魯在2020 ICT行業趨勢年會上表示,2020年,ICT行業將持續深化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為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