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真正的3D列印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

2020-12-22 澎湃新聞

Electroimpact公司開發了一種擁有6個自由度的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3D列印系統,能實現航空複合材料部件的快速無模製造,以及現有製造方法不可能實現的新的設計自由度。

自2014年美國公司帶著第一臺商業化的連續纖維3D印表機 Mark One進入市場以來,全球的工程師們都夢想著有一個可以3D列印大型連續纖維增強部件的系統。

然而,要想完全以增材製造的方式生產強度是大多數金屬數倍的複雜部件,卻是一項令人困擾的挑戰,這是因為塑料的密度以及不使用昂貴的鋪層模具和熱壓罐。

目前,幾家經驗豐富的老牌公司和初創公司已進入這一領域,試圖從更廣泛的數十億美元的增材製造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近年來,Electroimpact公司一直在與航空領域的合作夥伴合作來開發這項技術,以滿足OEM的應用需求。

該機艙門剖面圖顯示了列印的蜂窩結構與連續纖維的連接點的結合

夢想

航空工業中的許多人都認為,大型連續纖維複合材料部件的3D列印已經以自動纖維鋪放(AFP)和自動帶材鋪放(ATL)的形式存在了,這兩者都是通過後續再鋪放材料層來生產複合材料部件的增材製造技術。

但是,這些技術都需要一副形狀與成品部件一樣的鋪層模具,以便將材料鋪放到其上。

實際上,人們真正想要的連續纖維3D印表機,並不需要使用鋪層模具和真空袋,也不需要大量的輔助設備如熱壓罐或二次加工步驟,相反,它只是一個普通的製造平臺,而且要儘可能多地消除系統中的各種約束條件,以便最終用戶能夠創建出各種各樣的部件以及採用傳統方法無法實現的形狀。

其結果就是,實現以前不可想像的新的複合材料設計,包括更加一體化的結構,即減少緊固件的數量以及用於裝配連接的粘合劑。

基本原則

任何高質量的複合材料部件都擁有3個基本特徵,而無論選用的纖維和基體材料是什麼。

這3個基本特徵是:纖維的體積含量(即纖維與基體材料的比率)、孔隙率和纖維的平直度。

Electroimpact公司並不是唯一一家追求連續纖維3D 列印系統的公司,為應對挑戰,其他公司採取了幾種完全不同的方法,其中的一些公司試圖將傳統的熔融長絲製造(簡稱FFF)3D印表機與用於將連續纖維引入到熔融的熱塑性塑料流中的機械裝置結合起來,以使纖維嵌入到列印部件中。

另有一些公司則選擇採用紫外催化的熱固性樹脂,使他們的連續纖維增強材料與樹脂恰好在加工點上相混合,然後在加工過程中採用紫外輻射來引發樹脂的快速固化。

這些共擠過程試圖將更多的步驟整合到一個單一的系統中。

首先,要達到航空級別所要求的均勻一致的纖維百分比(50%+),這實現起來比較困難,系統沉積材料的加工點必須隨著它在空間穿越部件的編程加工路徑而進行加、減速,因此,將液體或熔化的基體材料注入到纖維中的過程也必須與加工點同步進行加、減速。

任何經驗豐富的複合材料生產商都知道,當整個過程處於平穩狀態而未受到較大的瞬變影響時,就會獲得最均勻的材料。

將這種方法用於處理高纖維含量的複合材料時,要想對纖維進行均勻浸漬就顯得比較困難,這往往會導致幹的纖維斑塊以及纖維在基體材料中的不良分布。因此,浸漬步驟最好在運行穩定的專用生產設備上離線完成,這種設備專為生產纖維分布和纖維百分比均勻的高質量預浸漬材料而開發。

其次是孔隙率問題,孔隙是不能承受載荷的。

在熱壓罐中真空固化層壓結構,同時施加幾個大氣壓的壓力,就可以使熱壓罐成型的複合材料主結構擁有不到1%的孔隙率,從而滿足航空級別的黃金標準要求。

雖然施加的力巨大,但卻能消除層壓結構中幾乎所有的孔隙。

對於正在尋求更多航空應用的非熱壓罐材料系統而言,通常所能實現的孔隙率低於3%。這類材料無需昂貴的熱壓罐,但仍然需要真空來固化層壓結構以消除孔隙,同時還需要一個固化爐。總之,如果不能以某種方式來固化層壓結構,這樣的系統就永遠不可能實現高質量部件所必需的低孔隙率。

最後,沉積連續纖維的物理過程要求在一定的張力下進行沉積。

如果這個過程需要在基體材料軟化時的任何一點來推動纖維,就會導致纖維成束。不直的纖維直到被拉直後才能承受載荷。

因此,對於複合材料部件而言,束狀纖維就意味著載荷只能由強度低得多的基體材料來承擔。

SCRAM技術

Electroimpact公司正在開發一種基於舊技術的新技術,名為SCRAM,也稱作「可升級的複合材料機器人增材製造」 。

這是一個整合了FFF 3D印表機與熱塑性AFP機器的系統,該系統由一臺精確操作的機器人、一個旋轉構建平臺和一個溫控構建室組成。

末端執行器攜帶多個材料系統來列印可溶性的支撐材料(工裝)、連續的纖維帶材和短切纖維材料。每一次列印,都是從機器人將支撐材料沉積到構建平臺上開始的。隨後,機器人自動切換,以列印連續纖維增強材料和短切纖維增強材料,從而生產出部件。

這種連續纖維採用原位固結的方式沉積,其中,帶材被雷射焊接到基板上並在此過程中被壓實。

如此獲得的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部件,可以達到非熱壓罐工藝所能實現的孔隙率水平。

正在列印的機艙門

將短切纖維材料系統納入進來,則是對連續纖維增強材料系統的補充。

通常,纖維體積含量高的連續纖維,會引入全方位FFF工藝所沒有接觸過的幾何約束度,與單純採用連續纖維帶材所能產生的特徵相比,其產生的特徵要複雜得多。

在這些情況下,設計師們可以利用短切纖維材料來獲得想要的特徵。一旦列印完畢,支撐材料即溶解,只留下成品部件。由於材料系統完全是熱塑性的,因此後續無需使用熱壓罐或加熱爐來固化部件。

不同於傳統的FFF 3D列印,SCRAM工藝採用真正的六軸加工路徑來生產部件。大多數的增材製造系統如FFF、SLA和 SLS都是所謂的2.5D,即將平面的2D層一層一層地鋪疊起來形成一個3D形狀。

相比之下,SCRAM則是真正的3D工藝,末端執行器在真正的六維自由度空間中沉積材料,這對於沉積連續纖維尤為重要,它可以確保纖維的取向與載荷路徑相適應,以及從構建平臺上獲得準各向同性的疊層。

挑戰

開發這種複雜技術面臨四大挑戰,涉及材料系統、列印硬體、控制系統和部件編程。

許多公司都試圖開發這項技術。雖然一些公司在應對上述四大挑戰中的2~3個方面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進展,但似乎沒有哪家公司能夠同時徵服所有這四大難題。

首先,材料系統本身是最基本的挑戰。

雖然可供選擇的聚合物很多,但是,一旦增加了極端要求,比如,高溫下使用、耐化學性以及煙霧和毒性要求等,可供選擇的材料就很少了。而且,它們的加工也極具挑戰性。其次,由於承受大部分載荷的是纖維,因此,人們希望纖維的體積含量要儘可能高,並能確保材料的可靠沉積以及實現良好的粘結。基於所有這些原因,經過多次試驗後,Electroimpact決定採用基於PAEK的熱塑性塑料以及50%~60%的纖維含量。

採用內部支撐結構從單壁過渡到雙臂的管道

列印硬體的複雜程度和細微差別同樣令人驚訝。在這項技術中,FFF部分因其簡單而為工程師們和業餘愛好者們所熟悉,即使是用於鋪放平面疊層的AFP也得到了改進和簡化,現在在普通的實驗室環境中就可以使用。

但是,一旦涉及按6個自由度進行列印以及納入連續纖維,準確性就變得極為重要,對此,所生產部件的複雜程度就直接取決於系統的靈活性和準確性。

在末端執行器上,每一個部件都會增加體積,並對生成形狀帶來一些可能的限制。為控制好如此複雜的機械系統,只需要使用一個工業CNC,複雜的運動、框架計算、工具定義和精度等都需要它。

最後,CAM軟體和系統本身也一樣複雜。商用3D印表機的用戶們習慣於使用導入部件實體模型的切片軟體,以為印表機自動生成加工路徑。當按2.5D工作時,可以相對簡單地通過算法生成加工路徑,這是因為針對一個給定的層只有兩個自由度。但是,當按6個自由度沉積材料時,路徑的生成就比較困難。

真正的3D列印連續碳纖維。

SCRAM系統整合了一臺FFF 3D印表機和一臺熱塑性AFP機器

Electroimpact公司採取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己來解決所有這四大挑戰性難題,而是專注於自身的核心優勢,即硬體和控制系統。與最適合創建材料系統和CAM軟體的業內同行合作,該公司開發的一體化系統在應對上訴四大挑戰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能力。

未來

雖然在提升SCRAM技術的成熟度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其發展速度的確很快,對它的熱情和興趣正推動著它的不斷進步。目前,採用SCRAM技術已經生產出了以前根本就無法製造的部件形狀。

下一步開發的重點是,增強它的工業化生產能力,全面提升性能指標。不可否認,真正六維自由度的連續纖維增強的3D列印已經到來。

文章來源:PT現代塑料

原標題:《【行業動態】真正的3D列印連續碳纖維複合材料》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行業動態】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案例
    【行業動態】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案例 2020-11-1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會議動態】「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技術發展論壇」於2020年11月6日-8...
    【會議動態】「碳纖維及複合材料技術發展論壇」於2020年11月6日-8日在珠海隆重召開 2020-11-1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業動態】著色碳纖維預浸料解決方案
    【行業動態】著色碳纖維預浸料解決方案 2020-12-25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碳纖維成型工藝及瓶頸探討
    我們認為,在旺盛的下遊需求的帶動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研製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設計開發中來,從而掀起新一輪的碳纖維應用技術革命。在全球範圍內,碳纖維的四大應用行業是航空航天、風電葉片、體育休閒、汽車,四大行業碳纖維需求量的佔比分別為22.6 、24.5 、14.4 、11.3 。
  • 國內碳纖維行業格局
    國內碳纖維行業格局光威復材是國內碳纖維行業的領導者。光威復材成立於1992年,是一家致力於高性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研發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1998年引入國內首條寬幅碳纖維預浸料生產線,填補了國內空白。
  • 無釘CFRTP跑鞋、輕軌複合管、玻纖3D列印套管 JEC 2020 複合材料大獎獲獎產品出爐!
    受疫情影響,2020 JEC複合材料創新大獎改成線上舉辦。新型玻纖套管3D列印技術可用於生產出全新的纖維類型和橫截面。該項技術首次實現了複雜纖維成型尖端幾何形狀的設計和製造,從而能夠以低成本生產用於高性能複合材料的中空、扁平和其他特種玻璃纖維。
  • 創想三維:植物3D列印材料,將替換石油製品
    3D列印不斷發展,新的3D印表機,新的3D列印材料將定期亮相。今天,我們選擇了一款全新的3D列印材料,它可能讓您大吃一驚,它就是使用植物作為3D列印材料,而這一創新應用將很快被採用。製造木質素複合材料的完美解決方案這一新的材料發現來自美國田納西州,由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製作。該實驗室對3D列印特別感興趣,他們經過各種實驗,開發出一種用植物製成的新型可印刷材料。這種特殊材料由橡膠,碳纖維,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和木質素(一種複雜的有機聚合物)組成。木質素存在於細胞壁的形成中,特別是在木材和樹皮中,這種材質具有很大的剛性,並且不易腐爛。
  • 【復材資訊】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性能及成型工藝
    本文通過與高強鋼、鋁合金、鎂合金等其他先進輕質材料的對比,介紹了碳纖維複合材料在使用性能上的多樣化特點及顯著優勢;並結合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部件典型應用案例,分析了當前最具發展潛力的差異化快速成型工藝。CFRP較傳統的輕量化金屬材料具有更為優異的耐腐蝕性能,這也是選擇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車身覆蓋件的重要考慮。除此之外,也要考慮碳纖維複合材料中的高聚物可以在紫外線的作用下,吸收光量子,而引發氧對材料表面基體樹脂的破壞作用,即發生光氧老化;在可見光和紅外線的作用下,高聚物也可以吸收能量而放熱,促進氧化反應的進行,即發生熱養老化。
  • 一文簡要了解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特性、生產流程及加工方法
    碳纖維是以高質量聚丙烯腈(PAN)為原料經過特殊工藝加工而成,PAN基碳纖維束絲中擁有1000至48000根單絲,每根單絲直徑為5-7μm。碳纖維通常與樹脂一起固化形成複合材料。與金屬(例如鋁)或其他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製造的零部件相比,碳纖維複合材料部件質量輕、強度大。獨特的性能加之可設計性,令碳纖維成為各種工藝和應用的理想選擇。
  • 碳纖維複合材料電池箱體的成型工藝介紹
    應用碳纖維複合材料設計的電動汽車電池箱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金屬材料電池箱的質量,而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製造工藝與傳統的金屬材料加工工藝有很大的區別,因此研究碳纖維複合材料電池箱的製造工藝就顯得很有必要了。由於蘇州挪恩複合材料在碳纖維箱體結構方面擁有豐富的研發和生產經驗,生產了很多例如軍用運輸箱、軍用醫療箱、雷達機箱等等產品,所以我們諮詢了挪恩復材的技術人員,碳纖維複合材料電池箱體該採用哪種成型工藝呢?
  • 【復材資訊】碳纖維和玻璃纖復材資新維複合材料應用於恐龍骨骼修復!
    【復材資訊】碳纖維和玻璃纖復材資新維複合材料應用於恐龍骨骼修復!相反,他們求助於由玻璃纖維或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骨頭的複合材料製造商。氨基甲酸酯泡沫對於不跨越大距離的小骨頭足夠有效。對於大骨頭,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它缺乏必要的密度。實芯塑料更適合大骨頭,但最終的成品可能太重而無法安全地懸掛在恐龍模型中。玻璃纖維和碳纖維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它們很容易鑄成中空的零件。
  • 分析碳纖維複合材料無人機的幾種成型方式
    碳纖維在無人機上的應用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了,無論是軍用或者民用方面都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那麼你知道碳纖維無人機是怎麼成型的嗎?如果還不了解那就繼續看下去吧。熱壓罐成型是複合材料高性能成型工藝之一,一般速度要求較高的無人機,其複合材料構件和主要承重構件多採用這種工藝進行製造。熱壓罐成型的碳纖維複合材料構件內部質量較好且樹脂的含量較為均勻,力學性能也更加出色。
  • 一文了解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城市空中交通中的潛在應用
    碳纖維複合材料重量輕、強度高,已成為航空航天系統的首選材料。增材製造技術可以通過鞏固零件、使用只在需要的地方放置材料的有效設計以及使用填充碳纖維的熱塑性塑料來提高剛度來進一步減輕重量。可修復複合材料結構損壞時可以修復。遊船和遊艇一般都是用複合材料建造的,幾十年來,為了使這些系統保持在低限度的浪費,人們一直在進行修補。
  • 【會議動態】ISCT8峰會分會場:綠色複合材料及能源材料精彩預覽
    【會議動態】ISCT8峰會分會場:綠色複合材料及能源材料精彩預覽 2020-10-19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業動態】高分子複合材料VS鋼板誰更耐撞?
    【行業動態】高分子複合材料VS鋼板誰更耐撞?近日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對比試驗,此次的試驗內容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用兩個重量一樣的鐵球,分別從三米高的位置砸向兩塊車身翼子板,其中一塊和大多數汽車一樣是由鋼板打造而成,而另一個則是獨有的高分子複合材料翼子板。當重量4kg的鐵球砸向綠色的鋼板翼子板,就像大多數車輛發生碰撞後那樣,鋼板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凹陷。
  • 【復材資訊】船舶操控臺的碳纖維複合材料RTM成型工藝
    【復材資訊】船舶操控臺的碳纖維複合材料RTM成型工藝 2020-12-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威復材:中國碳纖維行業領軍者(華安證券)
    華安證券(600909)12月21日發布對光威復材(300699)的研報,摘要如下:  核心觀點:  光威復材是我國碳纖維行業領軍者,有望打造全產業鏈龍頭  光威復材現有適用於軍品的小絲束碳纖維產能3100噸/年,預計2022年以後投產適用於民品的大絲束碳纖維
  • 【復材資訊】盤點當下碳纖維複合材料機翼所用的成型工藝
    碳纖維複合材料設計是基礎,成型是關鍵,成型技術和設備是成型複合材料的重點,隨著複合材料在飛機上的廣泛使用,各種相對應的先進成型技術也迅速發展
  • 模具製造工業革命大勢,3d列印的歷史與原理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是利用數位化控制機械設備,最終產生3d列印材料,通過耗材作用後,生成3d列印所需要的樣貌產品。可以說是以其簡單粗暴的列印方式,迅速地在模具製造業掀起一場大浪,甚至創造出了模具界的第一個奇蹟——首創100%原型3d印表機。
  • 【復材資訊】用熱塑性複合材料取代汽車行業中的關鍵原材料
    【復材資訊】用熱塑性複合材料取代汽車行業中的關鍵原材料 2020-05-19 0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