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票房爭議:主旋律模式無可厚非,但視覺包裝有點像高成本的電視劇

2021-01-08 虎嗅APP

娛樂資本論昨天發布了一篇文章《與<百團大戰>同檔很悲催,華誼博納老總暗示票房被「偷」》,廣電總局電影管理局局長張宏森轉發了這篇文章,並在朋友圈點評:


「懷疑和批判可以指向個別苟且的影院行為,但憤怒和咆哮決不能無邊擴展,傷及電影本身,傷及以電影紀念抗戰的莊重行動。」


24小時之內,幾輪隔空交流,還有多個朋友幫忙溝通,有興奮,也有惶恐。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第一次見到如此坦誠溝通的領導,雖仍有分歧,但我們願意尋找最大公約數。


因為小娛有不少朋友都熟識張宏森,大家喜歡稱其為森局。那小娛也不怯生的跟著叫一句森局吧。其實看到森局如此點評,小娛內心其實是安心的。


標題一事,自媒體或許有自媒體希望引人注目的一種考量;但回到新聞本身,森局也未否認這篇文章的真實度:


個別影院為所謂「業績」,有偷、挪、改、編之行為,的確是種玷汙行為,對此,有一說一,事實為據,依章問罰,決無赦免。


不過這種新聞一出,小娛認識的幾位朋友卻給予了不同的評論,觀點截然相反,一度引發論戰,甚至有人想到其參與抗戰的外祖父,小娛自己也在熱烈討論中,回想起中學時最愛看的《紅櫻桃》、《恰同學少年》等作品。


今日,娛樂資本論多位記者也在今天集體來到影院觀看《百團大戰》,採訪多位電影觀眾,並獲得了電影局的獨家回應。希望藉此,探討一下當下主旋律電影的得與失,以及現在面對的複雜語境。


主旋律電影被力推:國內外通用模式




主旋律電影的受眾,說白了還是年輕人居多。年輕人,在意識形態上,總是非常容易極化,愛則摯愛,厭則至極。而一說起主旋律電影,不少年輕人就皺起了眉頭,甚至在豆瓣、時光網等打低分以發洩情緒。


若不曾看過,怎麼能批?又怎麼能誇?今天,小娛在影院現場隨機採訪的5位觀眾,他們分別給了5、6、6、8、10分,平均下來7分,有人評價「跟其他抗戰片沒啥兩樣」,也有人「看的過程中哭了好幾次」。


不過針對不少網友的評論「中國主旋律電影太多,外國主旋律電影很少」,這卻又是大大的誤會。


甚至可以這麼說,美國不少商業大片,都有美軍的宣傳色彩:《世界大戰》秀陸軍,《超級戰艦》秀海軍,《壯志凌雲》秀空軍,《洛杉磯之戰》秀海軍陸戰隊,《獨立日》秀NASA,《變形金剛2》更是美國陸海空軍和海軍陸戰隊最大的一次聯合拍攝行動,以上的還主要是些虛擬戰爭故事。


至於紀念二戰等美軍光榮史,那就更多了,《珍珠港》、《中途島之戰》、《兄弟連》,數都數不過來。而美軍為了宣傳自身形象,利用提供合作等利益作為交換條件,參與劇本的電影大片更是不勝枚舉,《獨立日》、《24小時》、《刺殺賓·拉登》等,都被曝有美軍公關部門參與劇本修改。


而和中國文化更為接近的韓國,在「炮製」主旋律影片方面,同樣非常積極和熱衷。像韓國最高票房、最高觀影人次的《鳴梁》,從提前觀影到正式公映,韓國時任國防部長韓民求,就帶領韓國國防部集體提前觀映,韓國安全行政部長官也湊了熱鬧。緊接著是韓國總統樸槿惠,她上映時與普通觀眾一同觀看,聚集了大量市民蜂擁觀影。




同時,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之類的組織,也在動用了一切的宣傳資源和渠道資源,力推《鳴梁》這部電影,這個過程中也使用了不少國家經費和輿論注意力。


同理,對於中國政府而言,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拍攝製作電影《百團大戰》,的確有重要的意義,正如森局所言,「歷史須銘記,烈士須緬懷,和平須珍惜,未來須警示」。


只是現在的問題,更多的是中國近些年來在對普通民眾的文化號召力上,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具體到《百團大戰》中,管理部門有宣傳壓力,而眾多官方渠道未能有足夠的號召力,院線則簡單粗暴的進行排片管制甚至是偷票房,才讓不少觀眾產生反感,甚至將對偷票房的怒火,轉移到了電影本身。


《百團大戰》創作用心了,但不夠貼近年輕人



今天和朋友聊起森局的點評時,忽然想到了當年看的《恰同學少年》、《三毛從軍記》、《大決戰》等作品,甚至包括《建黨偉業》,對當時年輕的小娛而言,都有不少激勵或者點撥的作用。所以終究到底,《百團大戰》還是得回到電影本身,它,足夠好嗎?小娛採訪得到的數據是,平均7分。


從小娛個人的觀感,以及採訪了一些業內做過主旋律題材的從業者而言,這部電影其實很「燃」——「要想種族不滅,唯有抗戰到底」、「彭大將軍好樣滴,有種!男兒當自強!」、「根據地是有規矩的,進來出去是要路條的,你一個小鬼子的大隊在我的根據地隨便進出,我就得把你留下來」、「黃沙熱血尤未冷,赤膽忠魂再戰勇」……


無論是同志犧牲時,還是熱血奮進時,抑或領導人在壯懷激烈抒發熱情時,這些臺詞和人物表現其實都非常具有張力,而且這種張力是普通題材的電影中非常匱乏的血性和魂魄。


但,《百團大戰》在畫面呈現、導演技法以及表現形態上,真的沒有那麼好。究其本質,《百團大戰》還是戰爭大片,要想打動年輕人,特效和畫面還是很重要的。但其畫面上不夠宏大、色調上也不夠激情,整個視覺包裝都顯得離《血戰太平洋》等二戰大片有很遠的距離,反而有點像一個高成本的電視劇。而且在主演的票房號召力上,相比《建國大業》、《建黨偉業》要弱化了不少,尤其是主角都缺乏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對於這一點,其實也有總局的朋友向娛樂資本論坦誠:


「因為時間緊任務重,質量上是有一些遺憾。」


另外,也有曾經做過主旋律作品的製作人告訴小娛,他個人覺得比較好的選拔創作團隊的方式,「就是從藝術家裡面挑選,像《建黨大業》的黃建新導演很強,因為他能打造整體效果更好的視角,市場觀念也離年輕人更貼近;而拍過《大閱兵》的陳凱歌,非常喜歡宏大、家國敘事,其實也很合適。」


屈辱之中奮起,以血肉築長城,不致亡國滅種,這就是國之驕傲,就是屈辱史中的閃光,也抗戰片這種類型片中最偉大的燃點。《百團大戰》選擇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出現,從民眾心理和輿論引導的角度上看,也是恰當的。


而這裡,小娛也特別希望能翻拍《喋血孤城》,這個中國地區的「史達林格勒戰役」,這個戰至「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的偉大之戰,以及裡面在抗戰時被誤解、被歧視、被判刑但仍堅守的愛國將士。


總局回應:對「偷票房」決不姑息,從嚴處理




其實今天森局回應娛樂資本論文章之後,已有電影局的相關工作人員與小娛取得聯繫。我們這才知道,面對快速變化的媒體發展,電影局現在已經有了專人負責聯絡自媒體,對各種新興渠道的了解,也成為了森局非常看重的事情。


對於「偷票房」,森局指出要「依章問罰,決無赦免」,這讓娛樂資本論感到欣慰。電影局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對於《百團大戰》當中可能出現的「偷票房」問題,一經查實,決不姑息,一定從嚴處理。同時,市場秩序是行業的生命線,電影局查處違規行為的力度還會不斷加大。


對於相關市場違規行為,總局已在政策、機構、技術等幾個角度齊頭並進,在機構上,中影和華夏甚至分別成立了專門的監票公司,全國範圍內進行監察。除了設立監票公司,電影局也在鼓勵普通觀眾進行監督,娛樂資本論文章裡列舉的改片名和手寫票的照片,都將作為電影局處理違規影院的證據。


但這位工作人員也坦承,偷票房的事情,利潤大得驚人,肯定會有人因此鋌而走險,這個鬥爭肯定不會那麼快就結束,這依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爭奪。


同時,中影股份公司發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百團大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成績,七部委的支持非常重要,同時與中影發行的努力同樣相關:


「有哪個片方做了200家影院的互動?有哪個片方做了上百場的路演?從17日就開始《百團大戰》就開始在各地路演,上周首映之後又開始二輪路演,去過很多從來沒有電影去過的三四線小城市做宣傳。」


相關焦點

  • 【知識】電影偷票房是什麼意思 詳解影院偷票房方式
    ;明明到櫃檯買了電影票,得到的卻是售票員手寫的票……對於電影觀眾來說,這些現象可能並沒有太直接的影響,但也正是這些現象,構成了電影市場存在多年的頑疾——「偷票房」。電影業內人士解釋偷票房,由於分成比例不同等各種原因,偷票房是電影業中屢見不鮮的現象,常用的一種手段是「偷梁換柱」:假如你去看A電影,電影院給你一張B電影的票,拿著B電影的票你可以去看A電影,但這樣一來,票款算到了B電影頭上,A票房就差了。這就是所謂的偷票房。偷票房原因是什麼?
  • 藍盈瑩面對爭議心態平穩:「用力過猛,也無可厚非」
    很多觀眾認識藍盈瑩,是因為電視劇《甄嬛傳》裡面她所飾演的浣碧一角,而後,真正讓她這個名字被熟知的是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如今,藍盈瑩又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以黑馬之姿展示了自己除演員外的更多可能。
  • 發現違規即停密鑰,《奪冠》和「偷票房」正面硬剛
    像我們家就是800多個密鑰每天生效,有的影城就要隔幾天去下載新的。」中國的「偷票房時代」終於要終結了?早在2014年,國家電影轉向資金辦副主任李東就透露,2013年被偷的票房超20億(約為全國年電影總票房的10%),這還是只是保守估計。此前,博納影業總裁於冬也多次在公開場合炮轟偷票房現象。
  • 電影壹壹零能否成為偷票房「剋星」
    3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夏電影」)推出的電影市場違約大眾舉報平臺「電影壹壹零」小程序已經悄然上線,該款小程序通過「曬票根」贏取獎勵的方式鼓勵觀眾曬出票根,試圖藉此對電影市場中的「偷票房」行為進行監管,目前「電影壹壹零」上的有獎曬票根活動已經進行了3期。
  • 裝拼盤、碼大劇,主旋律電視劇如何玩出新花樣?
    作為近年來主旋律電影的代表,《祖國》和《家鄉》身上的亮點莫過於集合了中國頂尖的幾位導演,每人以一個主題拍攝30-40分鐘的單元故事,觀眾可以在一部電影中看到題材、風格不一的故事。這種「拼盤」模式無疑在商業價值和口碑上皆取得了成功。 前面電影拼盤開花,後面電視劇緊隨其後。
  • 《奪冠》《姜子牙》分段密鑰發行 能否防止偷票房?
    這是繼今年電影《八佰》推出了新型發行模式後 2014年,電影局出臺的《關於加強電影市場管理規範電影票務系統使用的通知》,將全面嚴打偷票房行為作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據時任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副主任的李東介紹,2013年,全國被偷票房超過了20億,約為全年總票房的10%。
  • 《八佰》為什麼對「偷票房」零容忍?
    在此之中,《八佰》創新發行模式之爭議,無疑是在業內群體中探討聲量最高的一個話題。近日,有個別影院和從業者就此事發表了抵制文章。在相關稿件中,我們看到了「500萬以下20萬保底」、「4200家影院需要買斷」等言論。那麼《八佰》的發行策略,真的有如此嚴苛嗎?在上周我們發布的文章中(回顧:詳解《八佰》「買斷式」發行),已經對這部影片的創新發行模式進行了剖析。
  • 浙江50家影院偷票房被處罰,舟山太平洋、普陀星美國際影城上黑榜
    昨日,記者多方採訪後發現,影院偷漏瞞報票房已是公開的秘密,不論規模大小,是不是品牌影院,或多或少都有涉及,而被查出的「偷票房」方法更是多達20來種。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負責人指出,偷票房已經成為了電影行業的「痼疾頑症」,各級主管部門及文化執法機構要嚴厲打擊,決不姑息。
  • 這樣的速食麵條包裝設計,有點酷!
    這樣的速食麵條包裝設計,有點酷! 而像這些擁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小吃 在包裝過程中 也在嘗試使用時下流行的風格元素 最大程度展現出麵食的地道風味 莫小仙
  • 消費語境下主旋律電視劇敘事策略的新氣象
    摘要:在消費社會衍生出以「仿像」為超真實的影視文化中,因學者對主旋律電視劇概念莫衷一是的文化立場,致使對其歷史的和美學的研究變得棘手。本文立足於時下消費語境,結合具體的主旋律電視劇作品,對主旋律電視劇新型的敘事策略作出分析。
  • 舉報小程序「電影壹壹零」上線,能否成為偷票房剋星?
    文丨盧揚 宗泳杉   來源丨北京商報3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夏電影」)推出的電影市場違約大眾舉報平臺「電影壹壹零」小程序已經悄然上線,該款小程序通過「曬票根」贏取獎勵的方式鼓勵觀眾曬出票根,試圖藉此對電影市場中的「偷票房
  • 8部電影「廝殺」春節檔 百部主旋律待映,電影院今年會好嗎
    《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正在籌備或即將上映的主旋律商業大片已有近百部,關注度比較高的有講述抗美援朝的《長津湖》(陳凱歌)、延續《中國機長》製作班底的《中國醫生》(劉偉強)、最為正宗的建黨百年獻禮片《1921》(黃建新)、講述另一個國民運動故事的《中國桌球》(鄧超、俞白眉)。
  • 《決戰中途島》折戟中國,國產主旋律電影讓美國主旋律失靈了?
    除非像託米的《房間》這樣的史上最爛電影不考慮藝術和商業價值,自己出錢請影院放映;或者像德國導演法斯賓德一樣靠賣屁股賺錢拍電影,那當然無可厚非,再說他也不在好萊塢。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好萊塢主旋律元素在科幻片《獨立日》、戰爭片《敦刻爾克》、愛情片《飄》、動作片《第一滴血》、懸疑恐怖片《翻譯風波》、喜劇《第22條軍規》、傳記片《阿甘正傳》中都有涉及;反觀國內主旋律電影電視劇,固然有《我的團長我的團》《士兵突擊》等經典軍旅題材影片,但大多集中軍事題材上,類型太過單一,無法俘獲圈層之外的觀眾。如果你在網上發帖,還會被田園女權說是直男審美。
  • 央視電視劇頻道全新改版
    據了解,此次改版從管理機制、視覺形象、節目編排等多層次、多角度切入,力求為廣大電視觀眾帶來更加賞心悅目的視聽體驗和前所未有的內容呈現。更專業 更專注 「總臺出品」強力出擊作為全國唯一24小時播出電視劇的國家級電視專業頻道,自開播以來,央視電視劇頻道為觀眾奉上了無數經典劇目,用層出不窮的精品力作滿足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 8部電影「廝殺」春節檔 百部主旋律待映 被疫情耽誤的電影院今年...
    《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正在籌備或即將上映的主旋律商業大片已有近百部,關注度比較高的有講述抗美援朝的《長津湖》(陳凱歌)、延續《中國機長》製作班底的《中國醫生》(劉偉強)、最為正宗的建黨百年獻禮片《1921》(黃建新)、講述另一個國民運動故事的《中國桌球》(鄧超、俞白眉)。
  • 片方發行新規引爭議
    「我們這兒是全國有名的貧困縣(記者注,2020年4月,五峯縣剛剛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電影票房哪有這麼高呢?本來就是小影院,疫情之後開門都很艱難。」張經理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電影《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抗日戰爭淞滬會戰,國民黨軍隊從上海撤退後,號稱「八百壯士」的四百多官兵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
  • 《八佰》點映票房創新高 保底分帳發行引爭議
    帶來了行業復甦跡象和觀眾口碑的同時,發行方推行的保底分帳發行合作模式,引發行業熱議。《中國經營報》記者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華影天下針對影片《八佰》對部分影院推出保底分帳發行模式,凡參與的影院需在8月19日12時前支付保底分帳片款。實際票房超出保底的部分,按照院線分帳方式進行正常結算。 上文提到的「部分影院」是如何界定的,保底金額又怎麼核定,發行方沒有在文件中直接寫明。
  • 《八佰》點映票房創新高 保底分帳發行引爭議
    帶來了行業復甦跡象和觀眾口碑的同時,發行方推行的保底分帳發行合作模式,引發行業熱議。《中國經營報》記者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華影天下針對影片《八佰》對部分影院推出保底分帳發行模式,凡參與的影院需在8月19日12時前支付保底分帳片款。實際票房超出保底的部分,按照院線分帳方式進行正常結算。上文提到的「部分影院」是如何界定的,保底金額又怎麼核定,發行方沒有在文件中直接寫明。
  • 菜吧:包裝成本高!運輸損耗大!果蔬們如何逆天改命
    好馬配好鞍就像上面所說的,蔬果保鮮需要細節的把握,且不能裸奔,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包裝也很重要,但是這裡的好可能只有一個參考標準,那就是合適。我們不可能在包裝上投入不適合市場規律的成本,所以如何選擇也是一門學問。
  • 從《八佰》到《奪冠》,大片紛紛向「偷票房」宣戰
    而不管是《奪冠》還是《八佰》,都對「偷票房影院」採取了零容忍的態度,並通過市場監察個「間斷密鑰」的方式,公開向「偷漏瞞票房」行為宣戰。我選擇站著並大聲倡議,所有出品方發行方聯合起來向危害電影市場危害國家文化形象的最大頑疾---偷票房黑影院說:拿開你的髒手!滾粗文化產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