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給倉鼠做體檢,這幾項指標真的很重要!

2021-01-14 倉鼠快樂養

倉鼠的壽命一般只有2~3年,為了能夠讓倉鼠多陪伴主人一些時間,我們有必要定期給倉鼠的健康做個大體檢。那倉鼠體檢需要去專門的寵物醫院嗎?實際上不需要,我們在家就能給倉鼠做體檢。衡量一隻倉鼠的健康指標有很多,我把它們分為核心指標和非核心指標。

其中核心指標主要包括這三項:倉鼠的體重、倉鼠的食慾、倉鼠的精神狀況。非核心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尿液、鼻子、耳朵、四肢、皮毛、糞便、夾囊等。

核心指標

倉鼠的體重最能反映倉鼠的健康狀況,如果一隻倉鼠在短時間內體重驟降,很有可能是生病了,應及時去附近的寵物醫院進行救治。日常飼養倉鼠時,我們可以定期給倉鼠測量體重,從而分析倉鼠體重的變化情況並及時發現病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此外,倉鼠每日的食慾以及精神狀況更要注意觀察,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每天傍晚餵食,次日早上查看一下食盆裡還有多少鼠糧,而精神狀況則可以通過觀察倉鼠活動時的積極性得出。

非核心指標

1、 尿液,倉鼠的尿液呈現透明、淺白色、淺黃色時都屬正常。如果發現倉鼠的尿液呈現紅色,那就需要去專門的寵物醫院進行仔細檢查了。

2、 鼻子,健康倉鼠的鼻子紅潤有光澤,仔細看較溼潤,無明顯「抽泣」的聲音,如果發現倉鼠有類似打噴嚏的聲音,很有可能是環境中粉塵含量過大,建議更換低粉塵的墊料。

3、 耳朵,健康倉鼠的耳朵色澤明亮,無明顯異物在耳中。

4、 四肢,健康倉鼠的四肢強健有力,腳掌有溫度,顏色呈現出粉紅色。

5、 皮毛,健康倉鼠的皮毛完整,柔順有光澤,無明顯禿毛區,身上更沒有抓痕。

6、 糞便,健康倉鼠的糞便外形類似米粒狀,軟硬適度,如果發現倉鼠糞便呈稀狀,請檢查鼠糧是否出現問題,停止餵蔬菜水果類食物

7、 頰囊,倉鼠的夾囊一般不會長時間保持鼓鼓的狀態,它藏完糧食後,頰囊都會空出來。如果倉鼠的夾囊長時間鼓脹,多半是夾囊炎。

倉鼠的生命力其實是很強的,但在日常飼養過程中,往往由於主人對倉鼠的不了解導致意外的發生。例如:給倉鼠曬太陽,導致倉鼠中暑死亡;用水給倉鼠洗澡,導致倉鼠失溫死亡;冬季保暖措施沒有做好,導致倉鼠偽冬眠等。倉鼠雖小,但也五臟俱全,做個合格的撿屎官,就從今天做起,趕快去評估一下自己倉鼠的健康狀況吧!

相關焦點

  • 這12萬嘉定人有福利!今年體檢新增3項癌症指標檢測
    這12萬嘉定人有福利!今年體檢新增3項癌症指標檢測 2020-05-14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體檢報告裡的異常指標 哪些最重要? 留意臨界值變化
    西南醫院健康體檢中心主任教你看體檢報告  異常指標中哪幾個最重要  拿到體檢報告了,可一長串體檢項目、專業術語和化驗單上升下降的箭頭,著實讓不少人有些頭暈眼花。  異常指標裡,哪幾個最重要?可能指向哪種疾病?
  • 看完體檢報告恐慌了 腫瘤標誌物指標高是怎麼回事
    寧波大學附屬醫院體檢中心主任蔣永寶說,像孫女士這樣的體檢者不在少數,體檢報告上的一大堆數據中,腫瘤標誌物因為和「腫瘤」兩個字掛了鉤,一旦帶了上上下下的箭頭,就格外容易引起恐慌,其實這大可不必,「腫瘤標誌物只是一項篩查腫瘤的參考指標。高了,不代表患了腫瘤;低了,也不代表沒得腫瘤。炎症、熬夜、喝酒、孕期、經期前後、吃藥乃至血液樣本的存儲不當,都有可能造成某一項或某幾項指標的異常。
  • 體檢指標異常≠已患病 體檢報告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更加重視健康,而年度體檢則是大家檢驗健康的重要環節,但你真的看得懂體檢報告嗎?近日,記者採訪了重慶浩恩體檢中心主任醫師程大光院長,他從專業角度,分享了體檢報告的正確打開方式。第1步: 看懂結論及建議程院長說,翻開體檢報告,最先看到的一般都是「結論及建議」,而這裡面就有一些專業術語,很多人可能都看不太懂——隨訪:代表病症情況較穩定,需注意觀察,如果有異常應及時前往醫院檢查,如無異情可暫時不管。複查:通常是某一項檢查指標此次出現異常,但不排除與檢查前飲食、熬夜等因素有關,應在一周內進行二次檢查。
  • 體檢報告中的箭頭代表什麼?各項指標啥意思?
    在很多人眼中,體檢就是空腹、抽血、檢查、拿報告就完事了,但其實體檢最重要的就是分析體檢報告,拿到體檢報告應該注意什麼,體檢報告中的各項指標具體什麼意思,今天就來給大伙兒科普科普~來源丨百度1體檢報告中的常用醫學術語都是啥意思
  • 這幾項指標升高,可能是大病信號
    一張小小的化驗單,真的可以診斷疾病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先說一個真實的病例吧,曾經一名35歲的女子因為食欲不振,頭暈乏力,去醫院體檢。醫生先給開了一個血常規檢查,報告出來後,白細胞非常高。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骨髓穿刺活檢,最終確診為白血病。從這個病例中,血常規對於白血病的最終確診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
  • 體檢報告中,哪些指標應重點關注?
    但是逃避體檢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如果身體真的出現異常,我們通過體檢,能夠提前發現,儘早治療,反而能夠更好地避免健康狀況惡化。體檢對於我們維繫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每次拿到體檢報告,這些指標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一、血壓體檢時一定要注意血壓這個指標,一般情況下,收縮壓處於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處於80-89mmHg為正常血壓高值。
  • 體檢查出腫瘤指標偏高就一定是癌症嗎?
    在癌症的發病率節節攀升的今天,體檢時檢查的腫瘤指標已經成為了一項必查項目。很多人都希望通過檢查腫瘤指標來排除甚至早期發現惡性腫瘤。然而,是不是腫瘤標誌物正常就代表著暫時與癌症絕緣?腫瘤標誌物偏高是不是就一定罹患了某種癌症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體檢後如何看懂體檢報告?
    對此,專家提醒,定期體檢是收集個人健康數據、掌握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途徑,應重視體檢報告,並遵醫囑或定期複查,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應儘早諮詢相關醫生,把體檢報告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指導日常保健養生。
  • 不同年齡段,體檢側重點也不一樣!年終體檢,你做對了嗎?
    這一時期,結節、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會初見端倪,家族遺傳疾病發病率上升。建議有家族病史、三代以內親屬有發生腫瘤的人,需要提早體檢。以胃癌家族史為例,用家人患癌時的年齡減去15年,就是需要做胃鏡的年紀。另外,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腫瘤,高危人群應注重低劑量螺旋CT篩查及腫瘤標誌物檢測。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女性在此階段已進入圍絕經期,可通過乳腺彩超、鉬靶、腫瘤標誌物等檢查,對乳腺癌進行早期篩查。
  • 體檢時這4項指標很正常,恭喜你腎還算不錯,真正達標的人,不多
    如果關於腎臟的一些健康指標沒有保持在合理範圍內,說明腎臟功能下降,應該通過及時治療的方式讓身體各項指標保持正常。體檢報告中哪些檢查正常,說明腎臟還比較健康呢?1、尿蛋白在身體檢查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尿蛋白這個指標,這是尿常規重要指標之一。
  • 賈玲被體檢結果嚇倒?別再花冤枉錢了,各年齡段要做的體檢項目就這些
    新的一年,小編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健健康康,因此,體檢一定是新的一年中必不可少的項目!但面對複雜的體檢項目,不少人都一臉懵,也花了不少冤枉錢。到底有哪些項目不用體檢呢?@丁香醫生 表示,下面提到的 5 項,普通人的常規體檢不用做,大可不必花冤枉錢。
  • 年終體檢 你的檢測項目做對了嗎?
    編者按:年終歲末,各單位又陸陸續續開始組織職工體檢了,對於體檢,該做什麼項目,體測前應該注意什麼,你都了解嗎?一起來看看。各年齡段體檢重點不同20~30歲:傳染病、心理疾病。這一時期,結節、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會初見端倪,家族遺傳疾病發病率上升。建議有家族病史、三代以內親屬有發生腫瘤的人,需要提早體檢。以胃癌家族史為例,用家人患癌時的年齡減去15年,就是需要做胃鏡的年紀。另外,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腫瘤,高危人群應注重低劑量螺旋CT篩查及腫瘤標誌物檢測。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女性在此階段已進入圍絕經期,可通過乳腺彩超、鉬靶、腫瘤標誌物等檢查,對乳腺癌進行早期篩查。
  • 體檢後如何看懂體檢報告?重點看總結異常信號莫忽視
    對此,專家提醒,定期體檢是收集個人健康數據、掌握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途徑,應重視體檢報告,並遵醫囑或定期複查,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應儘早諮詢相關醫生,把體檢報告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指導日常保健養生。
  • 這些體檢項目 套路大於實效,慎做!
    據了解,人體中有30幾種微量元素,而實際能檢測的也就鈣、鋅、鐵、銅、鉛等幾種,並不能代表全部微量元素,因此通過微量元素檢測來評價兒童的營養狀況實屬誤區。 中日醫院兒科副主任王琨蒂醫生表示,通常在診療過程中,兒童有明確的臨床症狀表現時才會考慮查微量元素。
  • 這老外連續7周只吃肉,做了一個全面體檢,指標出現了一些意外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字數5154字,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 健康有益:AI體檢報告解讀,簡單看懂一份體檢報告
    新冠肺炎進入後疫情時期,此次疫情極大改變了國民對自身健康的認知,如何獲得更好的免疫力、如何更好的了解管理自身健康狀況,掌握身體體徵指標,身體充分管理,體檢作為醫療前端的檢測或篩查成為重要一環。然而很多人體檢之後就把體檢報告往抽屜裡一扔,因為沒有專業人士幫忙解讀,自己也看不懂專業的體檢報告,以至於對於後續的健康管理問題無從下手。一項體檢行業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的體檢人口高達6億,但是只有1.4%的人群會進行體檢後的健康管理,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這一比例為70%。看懂一份體檢報告,成為「重大難題」。
  • 解密如何讀懂體檢報告
    她建議,多數醫院體檢科有諮詢人員,首先可以在拿報告後向他們諮詢;另外,自己掌握一些讀懂體檢報告的竅門,通過看關鍵數據把握重點。例如最常規的抽血項目,雖然報告結果有十幾項數據,抓住其中最重要的「白細胞」、「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小板總數」4大項目即可。
  • 【體檢季】醫生,體檢報告裡胃蛋白酶原(PG)指標異常,會是胃癌嗎?
    「醫生,體檢報告裡胃蛋白酶原(PG)指標不正常,怎麼辦?」食物、藥物、有毒有害物質、細菌、病毒……你的胃,每天接受著各種刺激與挑戰,傷害持續不斷……好在,隨著幽門螺桿菌-萎縮性胃炎-胃癌「千絲萬縷」的關係不斷被識破,相關的血清指標胃蛋白酶原Ⅰ(PGⅠ)、Ⅱ(PGⅡ)和胃泌素-17(G-17)逐漸被「委以重任」,已經成為很多體檢中重要「加分項」,用以在無症狀人群中篩查可能患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及胃癌的高風險人群。
  • 發現胃腸道早癌並不難,就是這4項你不願意做的檢查
    42歲的隔壁老王一年前出現胃部不適,當時醫生勸他做個胃鏡檢查,他死活不同意。不久前出現胃痛、消瘦、貧血,感到不對勁,不得已住院檢查,做了胃鏡,確診胃癌晚期。類似的情況不勝枚舉。據統計,我國的消化道腫瘤早癌發現率低於15%,巨大多數是出現了典型症狀不得已才就診的,這就造成超過70%的人確診後活不到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