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直被一則新聞刷屏,37歲海歸博士帶著5個月大的女兒跳樓,讓人痛心不已。
據了解,夫婦兩人都是博士,已有一個七歲的孩子,新生命剛剛來到世上不久,本來幸福的四口之家,一下子分崩離析。
懷胎十月,辛苦生下的孩子,博士媽媽為何這樣忍心帶她離開?家人的一句話,給出了解釋:
「之前有一點症狀(抑鬱症),但沒想到有這麼嚴重。」
忍受住了懷胎十月的辛苦,忍受住了生孩子的巨痛,卻沒能抗住產後抑鬱症。
評論區看到這麼一個留言:
「也許不是親身經歷,真的沒有人能懂得女人產後抑鬱的絕望和崩潰。」
我們都說為母則剛,只有沒經歷過產後抑鬱症的人才能說出的話。
據數據統計,大約10個產婦裡面就有1個會得產後抑鬱症(10%~15%),一半以上的人在生完孩子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會表現出抑鬱的情緒和症狀(50%~80%)。
有的能自行恢復,有的是愈演愈烈,有自殺傾向。
原來,我們一直口中的「超人媽媽」,也有如此脆弱的時候。
媽媽是超人,是讚美嗎?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媽媽是超人,這句話是不是讚美?
詹青雲說:這不是讚美,憑什麼媽媽就要當超人,而爸爸只要當個人就好。
媽媽是超人,看似在讚美媽媽的超能量,媽媽的愛無私,力量無窮大等等;而其實,沒有哪個女孩能一夜之間變成超人,一下子剛起來。
因為爸爸不上,就只有媽媽上了,說到底,媽媽是超人都是被逼出來的。哪怕孩子拉屎了,爸爸也叫著:「孩子拉屎了,怎麼辦啊?」
媽媽被套上了「超人」的光環,所以她們理應帶孩子,理應承受一切,同時必須肩負育兒的全部責任。
很多時候正是社會的一些「主流」意識,讓寶媽壓力山大,就如那位帶著女兒跳樓的媽媽,心裡有多絕望,才會帶著心愛的孩子離開世界。
許多人會問職場寶媽,怎樣平衡家庭和職場。卻不會問男性這個問題,從這點來看,就已經默認了寶媽是超人,她理應要兼顧家庭和職場。
所以,媽媽是超人是道德綁架,把寶媽捆綁在必須強大的柱子上,這不是讚美,這是偏見。
摧垮女人的,往往是自己的枕邊人
生孩子有多痛,相當於10根肋骨同時斷裂;原先以為生孩子就是一門之隔的距離,誰知道是生與死的較量。
都以為生完孩子就萬事大吉,誰知育兒比唐僧取經還難。
壓死寶媽的不是一根稻草,而是無數個日日夜夜丈夫的不理解,甚至是指責。
《我是演說家》中,主持人馬丁講過他和太太的故事:
他太太生完女兒後,從非常賢良的妻子變成不可理喻的潑婦。
有一次,馬丁躲到書房裡打遊戲,老婆突然進來,把鯽魚湯倒在了電腦上。馬丁急了:「你有病嗎?那麼多人都坐過月子,你怎麼這樣,是不是不想過了?」
老婆氣憤的說:「我就是不想過了,離婚。」馬丁也非常生氣,「離就離!」
這時候,老婆又發了一條信息「你能不能陪我帶一天孩子,我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就一天就行!」馬丁想了想,答應了,於是開始和妻子一起「帶娃」。
這個時候,馬丁才知道孩子每兩個小時就要餵一次奶;孩子睡了一個小時後,醒了要換尿布;然後又睡了不到一個小時,又要餵奶,還要哄孩子,不知不覺就天亮了。
馬丁這才明白,做媽媽真的很辛苦。
當爸爸的可能見過凌晨2點的世界,而媽媽見過凌晨四點、五點、六點的世界。
而這時,寶媽需要的不多,就是丈夫的理解,包容她的「臭脾氣」、「不可理喻」和「胡攪蠻纏」。
有丈夫寵愛的寶媽,才是幸福的
抑鬱症不可怕,只要家人照顧產婦的情緒,排解心情,產婦就會走出陰霾。而只有那些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尤其是丈夫,才會走極端。
每年都有寶媽帶著孩子自殺的新聞曝出,背後都有一個「不問世事」的丈夫,他疑惑妻子為什麼能這麼狠心,卻從沒想過寶媽為什麼這麼做。
只有內心非常絕望,求助無望的媽媽才下得了狠心,而這背後的推手還在質問著,憤怒著。
當媽之後,才明白,最幸福的事不是生了個乖寶寶,而是有人陪著一起帶娃,一起和孩子玩遊戲,把育兒當成自己的義務,和孩子一起寵她。
真正幸福的寶媽不是活成超人,而是活成公主,在娘家時有爸媽寵;在婆家,有丈夫和孩子寵,就如霍思燕。
杜江告訴嗯哼說,「媽媽是家裡的老大,不準惹她生氣。」
而嗯哼也身體力行,出門點咖啡要熱的,怕媽媽感冒。
把寶媽逼成超人的寶爸們,應該感到慚愧;女人也不必為自己沒活成超人而自責,因為能者多勞並不好。
陪伴和理解,是最好的良藥。
好好珍惜,珍惜那個拼了命為你生兒育女的女人。別讓你的妻子,活成孤獨的超人。
看到過一個小朋友寫的作文《最厲害的媽媽》,他寫道:
「可是我好像忘記了,這個被我依靠的人,曾經也是個小姑娘,怕黑也愛掉眼淚,笨手笨腳,還會被針扎到手。」
願每個媽媽都能被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