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銀行違法嗎?漏洞在哪?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2021-02-20 CBox央視影音

這兩天,脫口秀演員王越池(池子)同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經紀合約糾紛案引發公眾關注比起合約糾紛本身,大家更關注池子銀行流水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銀行洩露給了「大客戶」笑果文化。目前,中信銀行致歉,支行行長撤職。7日下午,多家媒體證實,上海銀保監局已經正式介入調查。

銀行洩露客戶流水是否是個案?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

今天一早,#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話題登上熱搜,引來新一輪討論熱潮。

5月7日,據天眼查信息顯示,中信銀行擅自查詢個人信息並非首次。其太原分行曾在2018年遭行政處罰,處罰原因是「未經同意查詢個人或企業信貸信息」。該行被罰款50萬元,直接責任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移送公安機關。

 

中信銀行捲入洩露客戶流水事件,是否是個案?一位業內人士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只要是銀行員工,有內部授權就可查詢客戶流水。甚至有人宣稱,幾千元就能在「黑市上」查詢到別人的帳戶流水。

由此看來,銀行並非鐵板一塊,在制度設計上還需徹底堵住漏洞。

中信銀行,錯在哪兒?

「侵犯池子個人信息」一案引起眾怒,銀行出現這樣的所謂「失誤」,錯在何處?

如果是出於司法機關調查等原因,存款人在銀行的信息並非絕對不可碰觸。但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昨天答覆媒體稱:該院沒有籤發過調查令。

而在沒有調查令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無權洩露個人帳戶信息。商業銀行辦理個人儲蓄存款業務,應當遵循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不僅如此,對個人儲蓄存款,商業銀行還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查詢。這是《商業銀行法》明文規定的,更是廣大儲戶信任一家銀行的基本前提。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分析,中信銀行事件反映出銀行在客戶隱私信息保護上,的確存在問題。

郭田勇:「客戶在銀行的信息,包括流水、各種記錄,除非是有國家公檢法系統來正式查案,有公文的要求下,可以調閱。除此之外,任何第三方都沒有權力對客戶的隱私進行查閱。」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中信銀行和相關公司的行為,顯然缺乏對法律的敬畏。

劉俊海:「如果有關的仲裁機構、人民法院向中信銀行發函,要求調取相關的證據,中信銀行當然應當配合。但如果一方當事人隨意要求金融機構向自己提供對方當事人的個人隱私信息,應該說缺乏法律依據。」

 

中信銀行稱,「在客戶信息保護方面,我行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及流程,但個別員工未嚴格按照制度操作,反映出我行個別機構在制度執行上不到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指出,制度設計存在漏洞、制度貫徹落實存在短板,都會導致消費者個人隱私信息保護制度被掛在牆上、束之高閣。

而據中信銀行的回應,經核查是銀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向笑果文化公司提供了池子的收款記錄。對此,郭田勇認為,在銀行或商業機構,因人情,或者為了維持與大客戶的關係,突破職業底線的現象,應該引起高度關注。

 「銀行的職業操守和從業的底線,任何時候都是不能突破的。內控上,未來也應該再進一步的強化。比如說我們知道銀行有雙人記帳、雙人臨庫。未來對於客戶信息資料這塊也要有監督。」

銀行洩露個人帳戶信息,如何處罰?

 有網友問,難道隨便把公民個人帳戶流水信息提供給他人,不是犯罪嗎?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若該中信員工洩露行為累計超過50次則觸犯刑法,而池子獲民事賠償可能性高。

「按照我們國家兩高關於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釋,只有在情節嚴重的情況之下,這個行為人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

若該中信員工此行為累計超過50次,則觸犯刑法,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這是一個雙罰制,對相關的單位和主要的涉事人員、主管人員都要有刑法的處罰。

如果發現他的這種行為的數量超過了500次,可能要處以三年到7年有期徒刑。 只有違反刑法才會被終身禁業。此次池子獲民事賠償可能性高,具體金額待法院裁決。」

個人信息方面,

公民理應受到哪些保護?

除銀行的個人帳戶流水信息外,公民的各種個人信息都應受到保護。

朱巍:「公民在銀行的存款的數額、財產變動情況、收支狀況,相關流水的帳戶,屬於公民自己的財產信息,財產信息是公民個人信息的重要組成方面。我國多部法律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都有規定。

比如說商業銀行法,對公民自己在銀行裡面的儲蓄的相關信息,銀行是有保密的義務;再比如說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對公民個人信息有特殊性的保護;特別是刑法修正案九中,把財產狀況、財產信息作為公民個人信息的特殊的保護方面。」

 

即便道歉迅速,中信銀行仍遭到網友怒懟↓↓

選擇銀行就是選擇信任,這次中信徹底「失信」了

不論是銀行業還是其他行業

洩露公民個人信息行為屢見不鮮

市場有眼睛,法律有牙齒

面對行業隨意性消解法治權威

適當時刻,我們需要拿出法律武器

捍衛個人信息安全

當然,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

以「信」為基方有發展前景

善待公民個人信息的企業

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zgzs001) 總臺央廣記者:孫瑩  部分內容來自新京報我們視頻

相關焦點

  • 池子聲討中信!銀行洩露信息道歉就完事?聽法律怎麼說!
    中信銀行深夜回應此事並致歉,稱該行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此事引發熱議,對於銀行方面的道歉許多人並不買帳,紛紛提出疑問:洩露個人流水信息有什麼法律責任?用戶是否可以向銀行索賠?未通過合法途徑獲得的信息能否作為證據呢?針對這些問題,法報君採訪了北京市嶽成律師事務所主任嶽運生律師,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 中信銀行就洩露客戶個人信息致歉
    新華社上海5月7日電(記者王淑娟)針對有客戶在網絡上公開投訴個人交易流水信息被洩露一事,中信銀行最新回應稱,經核實,有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向第三方提供了客戶的收款記錄。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涉事支行行長予以撤職。
  • 中信銀行洩露脫口秀演員池子隱私事件輿情簡報
    5月7日,記者聯繫到3名提供查詢流水操作的黑產從業者,對方分別表示可以「2000元查一個月流水」、「4000元查一個月流水」以及「5000元查全部流水」,但問及流水來源時,對方不願過多透露,僅表示「是銀行後臺出的,你可以列印出來。」,@新京報我們視頻發布報導稱,中信銀行擅自查詢個人信息並非首次。其太原分行曾在2018年遭行政處罰,處罰原因是「未經同意查詢個人或企業信貸信息」。
  • "出賣"個人隱私!中信銀行被調查,支行行長被撤職!銀保監火速出手,法院回應!
    中信銀行表示,在客戶信息保護方面,該行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及流程,但個別員工未嚴格按照制度操作,反映出該行個別機構在制度執行上不到位。「我行將舉一反三,全面檢查,加大培訓,強抓制度執行,堅決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也有網友指出,中信銀行在玩文字遊戲,「什麼叫『未嚴格按照規定』?那叫違法。什麼叫『提供了收款記錄』,那叫違法洩露個人信息。」
  • 藝人池子銀行流水遭洩露,中信銀行道歉就想了事?張杰歌曲《他不懂》疑遭抄襲
    【娛樂】池子斥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中信銀行致歉,滬銀保監局介入2.【娛樂】張杰歌曲《他不懂》疑遭抄襲3.【遊戲】迷你世界涉黃全網下架4.【APP】浙江責令整改54款教育類App5.【影視】關注公眾號即可免費看大片?法院判侵權 1.
  • 被開5000萬罰單的中信銀行為何再次陷入「洩密門」?
    笑果文化究竟如何從中信銀行獲取個人銀行卡信息,中信銀行又是通過什麼規定對外透露客戶信息,這個過程我們無從得知。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這似乎是中信銀行的慣例,或者說,這是銀行圈的潛規則。當很多人已經養成使用手機銀行、手機支付的消費習慣,每天都有大筆的金額通過手機流轉時,一旦關鍵信息被洩漏,直接帶來的就是金錢的損失,並且數目是巨大的。這些年,我們經歷過的隱私洩露,還少嗎?比如在疫情初期,不知從哪洩露出各種「確診病例名單」,裡面從姓名、電話、身份證號到詳細住址一應俱全。
  • 中信銀行凌晨致歉!事就了了嗎?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安全?
    在客戶信息保護方面,中信銀行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及流程,但個別員工未嚴格按照制度操作,反映出該行個別機構在制度執行上不到位。中信銀行表示,將舉一反三,全面檢查,加大培訓,強抓制度執行,堅決避免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中信銀行向池子道歉,事就了了嗎?
  • 池子在線吐槽,中信銀行洩露個人隱私?銀行到底還有多少違規
    昨日,國內著名脫口秀演員池子,線上爆料中信銀行配合笑果文化,洩露其個人隱私的銀行流水單?又是銀行,又是醜聞,怎麼前浪後浪,一浪接一浪呢?啥時候是個停?話不多說!那麼請問中信銀行!你憑什麼可以這樣隨便洩露公民信息呢?跟你這波操作相比,人家洩露電話號碼的販子都是弟弟了!
  • 原創|銀行洩露個人信息,5個真實案例……
    在辦理個人徵信授權材料過程中,客戶經理為李某拍攝了照片(照片中李某一手持填寫完整的個人徵信授權書、另一手持身份證原件)。隨後,網絡博文出現關於該筆貸款信息的重要爆料,並配有相應圖片。銀行隨即就貸款信息洩露行為,向李某賠禮道歉,最終,案件訟至法院。
  •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隱私,UENC築牢數據隱私安全屏障
    事情是這樣的,脫口秀演員「池子」,跟老東家笑果文化之間出現解約糾紛,笑果不滿池子接私活兒,就要求查池子的銀行流水。因為笑果是大客戶,傳說中的甲方爸爸,於是就違規提供了演員池子的私人流水,還走了一波騷操作,直接寄給當事人「池子」。這件事情讓全網震怒了,網友們認為這次事件因為池子是公眾人物,中信銀行才會出來道歉。那麼身為平凡的我們的權利根本沒有任何的保障。
  • 中信銀行洩露客戶帳戶流水?支行行長被撤職,銀保監局介入調查
    6日,脫口秀演員池子(本名王越池)發微博稱,在其與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經紀合約糾紛案中,中信銀行上海虹口支行未獲本人授權,將其個人帳戶流水提供給笑果文化,屬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上海銀保監局介入調查虹口區人民法院:沒有籤發過調查令對脫口秀演員池子指稱中信銀行洩露客戶隱私一事,上海市銀保監局5月7日下午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稱,已經正式介入調查。「剛開始調查,還不知道具體問題。因為涉事網點是中信銀行虹口支行,根據屬地管理原則,應該是上海銀監局負責調查。」
  • 池子舉報中信銀行:銀行大客戶有權調取個人帳戶流水?
    笑果文化起訴池子私自接活動,池子起訴笑果文化拖欠工資,並且舉報中信銀行在未經本人同意下將帳戶流水給笑果文化。「在笑果文化寄給我的案件材料裡面,竟然發現了我在中信銀行的個人帳戶交易明細。」「沒有我的身份證,沒有我的銀行卡, 也沒有司法機關的調查令,笑果文化竟然能從中信銀行拿到我近兩年的流水還列印出來。」
  • 中信銀行緊急致歉,支行行長被撤職!個人金融信息安全為何屢暴雷
    在中信銀行的致歉信下有近6萬條評論,大部分網友認為中信銀行的道歉不夠坦誠,避重就輕,並且對客戶的利益損失是道歉挽回不了的。「道個歉就完了?被玩文字遊戲了,什麼叫『未嚴格按照規定』?那叫違法。什麼叫『提供了收款記錄』,那叫違法洩露信息!」有網友在評論區留言質問。保護客戶信息是銀行的生命線,而中信銀行此次恰好踩在了雷點上。池子稱,以後是不會用中信銀行的任何服務了,希望給大家明鳴警鐘。網友也表示,難道大客戶才是客戶,小客戶的利益就可以受損?這樣如何讓客戶放心選擇中信?
  • 銀行洩露個人信息的幾個真實案例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銀行因管理不善,導致原告的貸款信息擴散,對原告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該行為侵犯了原告的隱私權,銀行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銀行需就自動取款機周邊防護不足,承擔責任。2、自助櫃員機管理、維護疏漏引發的儲戶信息洩露銀行需承擔責任王某在銀行辦理無存摺借記卡,並在業務登記表中進行了籤名,業務登記表背面附有管理協議書及借記卡章程,載有「持卡人應妥善保管密碼,因密碼洩露而造成的風險及損失由持卡人本人承擔」的內容。
  • 池子起訴笑果文化,中信銀行因洩露用戶個人隱私被牽扯
    不僅起訴了老東家笑果文化,還牽扯出一樁洩露用戶隱私的「中信銀行」,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律師函,來源池子微博從池子的爆料來看,中信銀行在沒有得到用戶的允許,甚至在沒有當事人的個人信息及銀行卡在場,擅自調取池子2年的銀行流水,還列印出來,美其名曰「配合大客戶調查」,不得不讓廣大用戶重新審視中信銀行對客戶信息的保密程度,顯然池子因為此事十分惱火,毅然決然的不怕中信銀行背後的勢力,在網上掀起一陣浪潮。
  • 中信銀行火速回應:向池子鄭重致歉!網友怒斥:這就...
    池子還在長文中寫道,在笑果文化寄給的案件材料裡面,包含其在中信銀行的個人帳戶交易明細,「我問了律師,依照法律,個人銀行帳戶交易明細是重要的個人隱私,銀行不能把個人帳戶交易明細交給第三方。笑果文化這是屬於侵犯公⺠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池子在文中指出。池子稱,我們打電話給中信銀行,中信銀行說這是配合大客戶的要求。
  • 原油寶、池子信息洩露、210萬存款被挪用,銀行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原油寶、池子信息洩露、210萬存款被挪用,銀行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不知道什麼原因,近段時間,關於銀行的方面新聞接二連三,先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原油寶」事件,接著是中信銀行洩露池子個人信息事件,最後就是農業銀行工作人員私自挪用儲蓄戶金事件,也不知道銀行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1大家都知道,炒期貨有風險,但是風險有多大?
  • 池子事件背後的中信銀行:連續收千萬罰單,分行違規查詢信息被罰
    5月6日,笑果文化旗下脫口秀演員池子(原名王越池)發布一則長文和律師函,稱中信銀行未經授權將個人帳戶明細提供給笑果文化,訴其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7日凌晨,中信銀行公開致歉,稱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南都記者梳理發現,中信銀行的分支機構及一級分行曾因未經同意查詢個人或者企業的信貸信息、違規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等問題受到處罰。
  • 東莞銀行、廣州銀行等App違規收集用戶信息 被責令整改
    根據南都記者整理,本批被責令整改的金融類App侵害用戶權益的典型表現有:   一是未在隱私政策等公示文本中逐一列明App所集成第三方SDK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佔比高達76.7%,涉及東莞銀行、廣發信用卡發現精彩、廣州銀行、順德農商銀行、我來數科、融e生活、平安好貸、平安金管家、平安好車主等23款App
  • 池子:我的個人信息被銀行洩露了
    言外之意就是說"笑果文化找了一群看似懂法,實則並不懂法(守法)的人,通過非法途徑獲取了別人的個人信息"。池子這句話「一語多關」,不止罵了"笑果文化"和"笑果文化的委託律師",順帶也把P2P變成了一句罵人的話(指違法企業及人群),還順帶罵了把他的信息提供給笑果文化的「某銀行支行」及「該支行的相關人員」,可謂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