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興奮得一躍而起:共軍主力讓我逮著了!不料一戰被殲一個旅

2020-12-22 陳冠任

1947年3月,面對胡宗南的大軍進攻,西北解放軍主動撤離延安,讓胡宗南佔領了延安一座空城。

胡宗南雖然沒放幾槍就佔領了延安,但是,解放軍主力幾乎沒受一點損傷。奇怪的是,胡宗南怎麼也找不到他們的蹤影了。

胡宗南只好天天派飛機偵察,地面部隊也進行拉網式搜索,可還是不見西北解放軍的蛛絲馬跡。可是,蔣介石一天好幾封電報,封封都是催促胡宗南尋找共軍主力決戰,搞得胡宗南火急火燎,也跟蔣介石向自己發電報一樣,天天給手下的整編第1軍軍長董釗和整編第29軍長劉戡發電報,要求他們派部隊加強搜索,迅速找共軍主力決戰。

胡宗南發電報容易,卻苦了董釗和劉戡。他們天天拉著主力在陝北的山溝裡搞「武裝大遊行」,撲了一個空又接著撲一個空,官兵戰戰兢兢,人人自危,生怕遭了解放軍主力的埋伏。

2月20日黃昏時分,董釗率領的右路軍準備收隊回延安的時候,手下就被民兵狠狠「砍」了一刀,死傷過百,損失武器一大批。那個師長回來就嚷:

「打什麼仗啊,天天撲空,連個共軍的影子都沒看見,跟誰決戰呀?」

其實,西北野戰部隊並沒有消失。

他們在彭德懷的統率下就集結在延安以北不遠,只不過行動非常隱蔽罷了。彭德懷的司令部就在離延安不遠的東北方向的梁村。只是胡宗南在明處,彭德懷和他的野戰部隊在暗處而已。彭德懷對胡宗南十幾萬大軍並不畏懼,相反正要尋一戰機,狠狠教訓胡宗南一頓。因此,他把主力隱藏在安塞以北,再派一縱獨1旅2團2營在安塞方向佯動,給他們的任務是:佯裝主力,把胡軍的主力吸引出來。

只要胡軍主力一出來,彭德懷就給他一個重擊。

董釗在安塞那邊挨了「民兵」的一悶棍,其實就是2營幹的。董釗吃一悶棍後卻長了記性,第二天只派小股兵力進行武力搜索,主力畏縮不前。獨1旅2團2營遠遠看見敵搜索部隊來了,營長張濟堂把全營集合起來,圍著一個山包轉,遠遠望去,就像一支大部隊源源不斷向前開進。董釗的搜索部隊見了大喜,「共軍共軍」喊個不停。

胡宗南正為找不著解放軍主力而愁眉苦臉,聽到董釗的報告,興奮得一躍而起:

「好啊,共軍主力真讓我逮著了!」

胡宗南樂得喜笑顏開,馬上向前線發去命令:董釗整第1軍5個旅向安塞方向急進,劉戡整第29軍向蟠龍方向前進,準備左右合擊,與共軍主力決戰,其中整1軍第27師31旅向青化砭方向前進,限24小時內到達青化砭修築防禦工事,擔任整1軍主力的側翼警戒。

但就這一條命令,到達董釗和劉戡手中的時候,也到了彭德懷的手中。彭德懷拿著電報,激動得兩臉通紅,一個字一個字足足看了十分鐘。胡宗南主力部隊到安塞方向去了,只有敵31旅朝青化砭方向運動,它不就成了孤立之敵嗎? 集中力量打孤立之敵,正是彭德懷最拿手的戰法。他往地圖看,目光—直落在青化砭這個位置。

青化砭在延安東北30餘公裡處,南北是15餘公裡長的蟠龍川,鹹榆公路蜿蜒其中,東西兩側山地起伏,既便於隱蔽,也便於出擊。敵31旅要是進了青化砭,就像鑽進了一條長長的口袋,前面一堵,後面一截,就是插翅也難逃了。

「就這裡啦!」彭德懷興奮地說,「好,就在在青化砭,打胡宗南的31旅!」

很快,在青化砭附近的山坡上埋伏了解放軍上萬人的部隊。

22日,各部按照彭德懷的要求於凌晨4時到達埋伏地點,然後,官兵在地裡一動不動,眼睛死死盯著遠處的鹹榆公路,只等31旅的到來。胡宗南的偵察機仍然在作例行偵察。彭德懷要求官兵不許有任何聲響,也不許隨處走動,更不能埋鍋做飯,渴了,只能喝隨身帶的水,或者吃地上的雪;餓了,就啃口乾糧。可趴到中午時分,仍未見胡軍到來。好多戰士沉不住氣,開始嘰嘰喳喳,甚至出現了一些埋怨聲。直到黃昏,戰士們還是沒見敵31旅的影子。

隨後,偵察部隊報告,敵31旅當日到拐峁停止前進了,原因不詳。

彭德懷下令說:「明天我們仍按原計劃部署埋伏31旅,凌晨4時進入各自設陣地,不得耽誤。「

他還特別強:「我有預感,31旅一定會來的!」

23日,董釗率著5個旅浩浩蕩蕩向安塞方向開了過去。與此同時,劉戡率整29軍的4個旅向蟠龍以西地區而去,準備與解放軍主力決戰。31旅則在旅長李紀雲率領下沿鹹榆公路向青化砭方向前進。

李紀雲心裡一直在發毛,總覺得不踏實。進至拐峁後偵察部隊報告,在青化砭地區有大量解放軍,疑為共軍主力。他心裡一震,立即下令停止前進,並報告總指揮胡宗南。

但胡宗南認定解放軍主力在延安西北的安塞方向,根本不聽李紀雲的報告,在電報中反把李紀雲申斥了一番:

「貪生怕死,畏縮不前,非軍人氣魄!勒令你部按規定北進,迅速佔領青化砭,否則以畏縮不前論罪。」

李紀雲拿著胡宗南的回電,欲哭無淚。部隊在拐峁停留了一天。25日一大早,補充糧食後,李紀雲硬著頭皮下令部隊繼續北上。

彭德懷的預料果然沒有錯。

結果,李紀雲和他的第31旅一進到青化砭,就掉進了彭德懷的口袋陣中。

戰鬥隨即打響。李紀雲見勢不妙,就立即向胡宗南求救。

胡宗南和裴昌會、薛敏泉以及董釗等人正在一起閒談。

原來,董釗在安塞撲了個空,氣鼓鼓地回了延安。接到李紀雲的求救電,參謀長薛敏泉立即大聲責問:

「誰讓31旅到青化砭去的?」

董釗沒作聲。胡宗南立即轉過臉,吼了起來:

「現在還問這個屁話幹什麼?趕緊救人去!董釗,你帶5個旅火速增援青化砭,要快,一要救李紀元,二要與共軍主力決戰!」

接著,他又下令劉戡全軍策應整1軍。

等到董釗下午4時急急趕到青化砭時,戰鬥早已經結束。戰場也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沒有任何惡戰流血的痕跡。要不是有幾個俘虜給他當嚮導,董釗幾乎連戰場都找不著。他站在李紀雲被俘的地方,命令電臺兵給胡宗南發了電報:

「全軍覆沒,李紀雲、周貴昌、熊宗繼被俘,共軍不知去向。」

胡宗南接了電報,非常吃驚地說了一句話:

「這麼快啊!這個彭德懷,太厲害了啊!」

相關焦點

  • 西北王胡宗南窩囊之戰,25萬打西野2萬,居然被全殲一個旅
    25萬國民黨軍四處尋找我軍主力,特別是要找到中央機關所在,妄圖一舉摧毀之。為了確保中央指揮中樞的安全,中央決定,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等繼續留在陝北堅持鬥爭,牽制西北國軍主力。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等開赴河北,與華北野戰軍聶榮臻等部匯合,以防出現萬一,中央還能保持指揮能力。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也有很多部隊靠打仗一戰成名,其中國軍的「天下第一軍、第一師和第一旅」在抗戰和解放時期很出名。那麼這三個部隊的軍師旅的長官都是誰?他們的結局怎樣?標題所說的部隊也就是國軍非常著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不管是吹牛還是實力非常強,部隊能夠被稱為「天下第一」的,也有相當有作戰實力的。
  • 《保衛延安》結尾,劉堪部2.4萬人被殲,為何胡宗南就全線潰退
    在這部小說的結尾部分,隨著劉堪整編第29軍在瓦子店戰役中全軍覆沒,曾經擁兵20餘萬的胡宗南開始全線潰退。 實際上,解放戰爭中的胡宗南集團始終保持龐大兵力,其在瓦子店被殲的劉堪部僅2.4萬人,為何就讓胡宗南全線潰退了呢?
  • 胡宗南佔領延安後,欲將其改為宗南縣,3個消息傳來後再無此想法
    」不久,從南京、上海等地來的中外記者團一行55人來到延安,代表全國39家著名報館通訊社,實地採訪胡宗南取得的「陝北大捷」,並現場報導了南京國民政府給攻佔延安有功將領頒發勳章的慶功儀式,其中,胡宗南獲二等大緩雲麾勳章,其副司令裴昌會、參謀長盛文、副參謀長薛敏泉、第1軍軍長董釗、第29軍軍長劉戡分獲三、四等雲麾勳章,而各師、
  • 淞滬會戰時戰況極為慘烈,胡宗南甚至表示自己差點上前線
    在上海派遣軍的幾個主力師團中,第3、第11、第101師團的陣亡日寇都超過3500人,第9師團號稱精銳,陣亡超過5000人,加上負傷共損失10000以上,師團戰力折損一大半,其中第101師團先後補充多次傷亡達到15000人,排名第一。
  • 少將旅長被俘:聽說彭大將軍很厲害,我能見他嗎?對面便是彭總
    胡宗南問:"是你們報告安塞方向發現共軍主力,怎麼又不見了?" 董釗申辯:"當時是發現了一股共匪,再從沿路痕跡看,共匪好像朝安塞方向逃跑。經我軍追擊,那股匪軍突然消失,再也沒見上共軍。" 胡宗南有些不滿地問:"陝北就這麼大點地方,難道蒸發了?"
  • 雖犯背水而戰兵家大忌,卻打出了他一生中最輝煌一戰!
    這可真是風起雲湧,對於國民黨而言,這簡直就是急轉直下,胡宗南坐不住了,急派兩個整編師和一個騎兵旅實施東援。 為牽制胡宗南,配合陳謝集團南進,許光達所屬的第3縱隊發起榆林戰役。
  • 單世聯:民國人物的新與舊——李宗仁、陳濟棠與胡宗南
    我總以為這不過是扮戲而已,殊不知抗戰時期,北方軍人中尚有此遺風。」另如龐炳勳與士卒共甘苦、廉潔愛民等。李宗仁能尊重他們、合理使用他們,使之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反之,像湯恩伯、胡宗南這些黃埔系將領,自恃「天子門生」,只效忠蔣介石一人,不願受階級服從、層層節制的約束,所以彼此之間摩擦特多,實際戰功不多。
  • 胡宗南:從矮個子到西北王,戎馬一生,卻換來無能之輩四字
    最後一架飛機,裡面坐著的必然是一些國民黨大員,前天之前,他們還帶著殘軍在大西南遊蕩,做一些無謂的抵抗,現在,面對解放軍如山倒般的湧進大西南,解放在即,他們的末日也來了。機上有一人神情格外的沉重,此人中等身材,微胖,身穿一身將官服,依然是眾人的頭。此人便是胡宗南,此時飛機下面的地方,曾幾何時,還在胡宗南大軍的腳下,胡宗南也得到了「西北王」的美名。
  • 解放軍繳獲越軍一把武器,馬上意識到,遇上越軍主力部隊了!
    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中,雲南方向陸軍第149師於2月24日奉13軍之命,執行殲滅位於沙巴地區的越軍316A師主力的作戰任務。師長康虎振決心派447團穿插沙巴側後,直取新寨和黃連山埡口,切斷越軍退路,配合從正面進攻的師主力,以前後夾擊的戰術手段,將該敵消滅於新寨以東地區。
  • ​胡為善:我的父親胡宗南
    一見面,他便很坦率地說:「我知道父親的形象在大陸比較負面,我願意講一講我眼中的父親。」胡為善說。畢業於黃埔一期的胡宗南,是蔣介石最信任的軍事將領。他是黃埔學生在國民黨軍隊中的第一個軍長,第一個兵團總指揮,第一個集團軍總司令,第一個戰區司令長官。
  • 胡宗南為何對毛澤東始終「奈何不得」,因為毛澤東對他有恩
    因此,胡宗南後來主政西北十幾年,擁兵幾十萬,卻對延安的毛主席始終「奈何不得」,不能不說也有「報恩」的成分在裡面。1950年胡宗南退到臺灣後,被彈劾的最大罪狀就是「剿匪不力」,甚至質疑他有「通共」的嫌疑。
  • 對越反擊戰:如果越軍以主力迎戰,情況會變成什麼?
    此後,很多人做出假設,倘若越軍以主力應戰,對越戰爭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結果? 1979年,越南在蘇聯的教唆下屢次對我邊境發動侵略行為。對此,我國政府曾給予越南多次禮貌性的警告,但越南政府對於這種警告,非但置之不理,反而變本加厲的侵略我國邊境領土。在此情況下,解放軍只能主動出擊,進而痛擊越南軍隊。
  •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國軍中有一個著名的「天下第一旅」,它是國民黨嫡系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一師第一旅,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全部裝備美式武器,多年來以其無敵的戰鬥力被蔣介石、胡宗南吹噓為「天下第一旅」,它曾經當過蔣介石的警衛部隊,人稱「蔣家御林軍」。
  • 國軍戰鬥力最強的二十個軍
    比起另外 「五大主力」的另外四個被殲滅時的表現強多了去,不愧第一主力。 即使後面重建的74軍,也還是堪稱國軍精銳。(48年淮海戰役前空投了74軍7個連防守商埠,力拒華野6個縱隊的進攻)這是近代史中非常少見的。 第二名: 18軍, 編制:3個整旅(師),3萬餘人。
  • 熊向暉與胡宗南:亦師亦友亦敵人
    國共攜手抗戰三年後,周恩來的擔心成為了現實,蔣介石再次掀起反共高潮。1943年6月,蔣介石密電胡宗南以閃電般的速度襲擊延安,一舉攻佔陝甘寧邊區。當時的延安幾乎是一座空城,只有三四萬的留守部隊,而國民黨最近的隊伍,離延安也就是一百多華裡的距離。國民黨十幾萬大軍發動進攻的7月9日,正是周恩來、鄧穎超、林彪等一百餘人返回延安的那一天。胡宗南接到蔣介石的密電後,立刻調兵遣將。
  • 爸爸的草鞋——國軍第6主力52軍的抗日傳奇!
    (艱苦的八年抗戰中,52軍轉戰南北,英勇守土,是國軍中的一支精銳主力。1940年法國戰敗後,日寇有從越南方向入侵雲南的危險。關麟徵的第9集團軍(52軍是其主力)和盧漢的第1集團軍緊急奉調長途跋涉入滇,從此52軍在滇南擔任國境守備4年之久。)草鞋是船,爸爸是帆。故國的叮嚀不敢望。
  • 志願軍第38軍軍長,血戰三所裡一戰封神,彭德懷寫下「38軍萬歲」
    彭德懷親自起草的嘉獎電文中評價至高的「三十八軍萬歲」六個字,讓第38軍成為享譽全軍的「萬歲軍」,梁興初本人大名鐫刻紅色軍史:指揮第38軍一戰封神。 一、「彭總還認我們軍是主力!一定要打出威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