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黯然離場,深圳誠品生活緣何至此?

2020-12-25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誠品生活即將撤出深圳。

7月3日,在坊間傳言誠品生活要撤出深圳3個月後,誠品官方公眾號發出「離別聲明」。書店作為陪伴城市成長、象徵精神指引的人文載體,與這個城市的奮鬥、痛苦、歡樂甚至城市命運聯繫在一起。誠品生活的黯然離場,令深圳少了一個記錄者。

這個以書店為中軸的「複合型文化百貨」在深黯然離場,它帶來的「文化觀光」概念似乎沒有得到深圳人的認可。疫情之下,加重所有的可能因素,誠品生活暫別深圳,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走訪探因

為了生存,誠品走「文化百貨」的路子

誠品在推文中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長久改變了世界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周邊環境之挑戰,亦對短中期穩健經營的基礎形成無法減輕的衝擊。為了健全公司整體短中長期的經營體質,誠品生活與業主審慎評估、多方探討後,商定此不得已的結束。悵然不舍,只得暫別。」

回顧誠品印象,坊間共識是:誠品能取得今天的成功,走的時候一條「文化百貨」的路子。誠品總體來說是書店,但它在書店中闢出一塊位置引入與書業有關的其他業態。用書店的一部分面積換回書店整個租金,以打造「文化百貨」的形式呈現在公眾視野面前。誠品書店董事長吳旻潔也曾經說過,「誠品僅做『純書店』無法生存,必須轉型為複合型商場」。南都記者在7月4日下午時分抵達誠品生活現場,因門口有市集,誠品生活內部客流量很大。有商戶表示,或許存在有網友看到「撤場新聞」後前來打卡,但並未見消費回溫。

誠品體量太大,未能突出選書組合優勢

誠品死忠粉網友桃子表示:「曾在十幾年前去過臺灣誠品,那是感受溫暖的人文燈塔,那裡的氣質、城市、人與生活內化是在一起的。」她形容:「第一次看到有別於傳統書店與書城的空間,眼睛會放光。」

後來到了香港,看到了誠品希慎店,她也很喜歡這種空間尺度上的適意,每層面積不大,分類清晰,逛起來很有節奏感,很容易停留,逛完都是滿滿的收穫。

再說到深圳誠品生活,「體量太大了,布局動線不夠清晰。在空間裡待久了有壓力。因為面積過大,書的體量也就上來了。這裡的布局更像是書城或者圖書館,與消費者隨機接觸面降低了」。網友桃子認為,書臺之上的閱讀關聯性沒有突出選書組合優勢,僅在藝術、設計、建築、音樂區域表現得比較明顯。「而文創上文具部分顯得普通,除了剛需產品之外,入店提袋率感覺不會高。」

網友TT表示,從個人情感角度來看,人文空間的離場讓人扼腕。可是站在消費者角度上看,她表示:「商業吸引力肯定不夠,雖說有100多個臺灣和本土文創品牌,但是逛了幾層,並沒能發現讓人感興趣的產品。」

還沒部署會員系統,已被疫情衝亂手腳

從熱絡互動留言不難看出,誠品不乏「潛在會員基礎」。可是,南都記者從2018年誠品生活深圳正式開業,曾多次到訪誠品,發現客流量始終走低,已是「薄利」業態,而賴以生存的商場盈利能力在此也未見特長。公眾號零售商業評論曾發文表示:「誠品的營收來自三項經營內容,通路發展、餐旅、其他。而在臺灣,也抓住了超過300萬會員。」在2018年誠品年度閱讀報告首次公開200萬名會員閱讀分析中透露,年輕族群平均一年購書近10冊,30天到訪書店一次。正是抓牢了這部分人,使誠品有了非常穩定的客流來源。

而這一點,是深圳遠未做到的。更別提誠品在臺灣打造「全通路」的做法,包括電商、APP、社群等所有觸點一網打盡。正如誠品生活在公眾號推文中所說,是一個「中長期的經營體系」,在深圳的中長期規劃或許被這場疫情衝亂了陣腳。或許,還沒等誠品生活開始部署「會員系統」,經營的吃力讓它走到了不得不走的地步。

  業內看法

  誠品生活在深圳的「面孔模糊」,沒有先鋒性與引領性 

在業內專業人士看來,誠品撤場其實有更清晰的答案。從2018年誠品生活落子深圳萬象天地,並沒有看到新的價值創造,反而是在品牌透支。風火創意、G&G創意社區聯合創始人董丹青認為,誠品生活深圳面孔模糊,沒有先鋒與引領性。他表示:「誠品生活到底怎麼定位,是不是僅僅一個書店,有沒有震撼人心的展覽,有沒有連續幾十場在深圳乃至輻射華南地區不可取代的活動?在誠品生活,這些問題找不到答案。」

業內人士分析,多年來,消費者的審美與視野已被迅速打開與拉高,當誠品生活深圳呈現的只是一些「差不多」、「雷同」的作品,消費者自然興趣索然。董丹青表示:「現今再討論深圳的土壤問題儼然過時了。深圳文化消費力足夠,是否沒有用心創造出深圳人喜歡的文化消費場所?」他補充:「深圳人經常會去香港巴塞爾展消費,不存在沒有藝術鑑賞力與文化消費力的問題。」

當誠品生活帶著「販賣咖啡」、「兒童繪本區域」等特色進入深圳,顯得有些蒼白無力。董丹青直言:「深圳並不欠缺基本書店,甚至可以說,在深圳這是飽和的。能否帶來替代傳統與超越現有的東西,能不能引領新的生活方式?如果沒有,不被深圳接受是必然的。而深圳並不欠缺,沒有人文輸出、沒有價值創造的誠品。」

深圳市都會城市研究院院長高海燕贊認為,深圳已進入後工業化社會,城市的社會結構與人口素質早已是現代城市的基本樣式,人文需求具有龐大的存在。他表示:「或許並不是深圳的土壤問題,是否運營能力的問題或商業合作條件等等?」

有廣州書店業內人士表示,認為誠品生活在深圳的表現不佳。他認為,誠品生活在深圳的呈現不太像當年純粹的誠品。他比較直接地點出:「第二代接班以後,不夠人文了。招商門檻不夠嚴苛,而誠品生活僅僅是承租了這裡,再分割成不同攤位分租出去。所以,你會發現,餐飲就安在書店旁邊,髮型沙龍也藏在書店裡,定位確實與老誠品相去甚遠了。」

該業內人士表示,誠品確實開創了商業與人文創意結合的先河,可是怎麼把握度,讓商業與人文在各自領域不變味,或許在深圳的實踐是個不成功的案例。

  破題

  未來希望有一個國際水準、人文價值呈現的書店出現

關於深圳有沒有人文鑑賞力的探討一直沒有停止過。董丹青表示,市面上呈現出來的主流作品落後於深圳的定位與氣質。「深圳人為什麼願意在世界各地消費,或許就是因為沒有提供符合深圳人審美品位的東西。當你拿了並不一流的作品過來,市場反應不佳,那不能說這裡沒有消費力。」

深圳需要一家獨立的書店,這是眾多業內人士共同的觀點,認為這家書店要與深圳相關,能夠代表深圳,可以承載深圳生活方式,是這裡文化創意的會客廳,內涵文學、電影、音樂、器物、展覽等等,內核更要有「人」,有原創設計師、人文作家等等,大家不斷在這裡交流與發聲,聚集在一起,能夠碰撞,在這裡對話,持續在這個文化平臺上輸出。

董丹青表示:「我們現在需要代表深圳精神的誠品書店,在這裡擁有獨立的城市精神,文化底蘊,人文的種子可以在這裡生根發芽,乃至發酵,最後融合。我們需要書店來帶給我們國際化先鋒視野,引領我們進行前瞻性思考。」董丹青表示:「未來,希望有一個國際水準的、人文價值呈現的書店出現。它將會是華語世界裡金光閃閃的招牌。」

  思考

  藝文空間對「人流規模、人流結構的價值貢獻能力」需要重新評估

眼下,深圳商業存在不少藝文空間,包括書店、手作、劇場等等,但是並沒有引發想像中的廣泛討論,甚至被關注度偏低。高海燕認為:「這與網際網路對一般性購物和一般性服務有關。」他認為這將引起新的思考。「商業空間藝文資源的配置結構、藝文業態的策劃、藝文動線的安排和藝文活動的組織需要去總體上設計、構架和觸發。當然,藝文空間對人流規模、人流結構的價值貢獻能力需要商業空間的運營商去重新評估。就像網際網路購物規模擴大後,商業空間普遍增大了餐飲比例和餐飲業態的創新調整。藝文空間的組織可能也需要被重新思考。」

  統籌/採寫:南都記者 徐異菲 攝影:南都記者 顧威

相關焦點

  • 誠品生活與深圳萬象天地齊發聲,確定誠品生活將於年底撤場
    推文中兩次強調,「這是一趟充滿價值且不悔的旅程」,也在文中感謝華潤置地作為房東的支持與協作,感謝深圳城市給予誠品生活的成長與學習。文中最末尾也表示,「期盼未來因緣俱足時日,我們能與深圳讀者再次相遇。」同日,深圳萬象天地也發出微信推文《誠品生活深圳,安好,再會!》
  • 【特寫】誠品生活敗退深圳
    記者 | 張子怡 進入深圳不過一年半的時間,誠品生活已經在計劃離開了。 界面新聞從多個信源獲悉:誠品生活深圳(以下簡稱「誠品生活」)將於今年年底撤場。誠品書店大概率保留,未來授權於華潤置地運營。
  • 快看|誠品生活深圳正式宣布將在年底撤店
    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許悅1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在會今年的12月31日結束營業。誠品生活稱,這是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下,和業主方華潤置地協議的結果。2018年,伴隨著華潤置地旗下的購物中心萬象天地開業,誠品生活深圳也同步對外營業。誠品生活深圳是誠品的第48家店,也是繼蘇州店後,誠品在中國大陸開設的第二家店。
  • 如果誠品生活深圳閉店
    這兩天,深圳本地媒體曝出誠品生活深圳店可能即將閉店的消息,從文字表述以及文末的商戶留言評論來看,應該已經不是空穴來風。5月,在誠品生活的股東會上,透露了今年要關店瘦身的消息,臺灣媒體的報導點出了其中的幾個店,但並未涉及深圳店。6月初,大家的目光還集中在5月31日租約到期閉店的敦南店。深圳可能閉店的消息突然出現,加前期臺灣區域的關店,給這個階段誠品的運營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陰影。
  • 誠品生活深圳店:受疫情衝擊,將於今年底結束營業
    開業兩年後,知名臺灣連鎖書店品牌誠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灣誠品」)在大陸開設的第2家分店——誠品生活深圳店將於今年底落下帷幕。7月3日,誠品生活百貨(蘇州)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誠品eslite服務號」發布消息稱,位於深圳萬象天地的「誠品生活深圳」因嚴峻的新冠疫情衝擊,經與房東華潤置地友好協議,確定將於2020年12月31日結束營業,2021年現況經營將返還給華潤置地,開啟新的一頁。
  • 「特寫」誠品生活敗退深圳
    記者 | 張子怡進入深圳不過一年半的時間,誠品生活已經在計劃離開了。界面新聞從多個信源獲悉:誠品生活深圳(以下簡稱「誠品生活」)將於今年年底撤場。誠品書店大概率保留,未來授權於華潤置地運營。誠品生活於2018年12月15日在華潤萬象天地正式開業,是誠品的第48家店,也是誠品生活繼蘇州後在中國內地開設的第二家店。在誠品生活深圳的開業儀式上,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孔小凱曾表示,希望誠品生活深圳能夠成為深圳人的文化綠洲。
  • 誠品生活深圳店今年年底結束營業 業內:多元化發展將是實體書店的...
    央廣網深圳7月5日消息(記者楊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7月3日下午,知名書店品牌——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在今年12月31日結束營業。誠品生活終歸還是要跟深圳說「再見」了。
  • 誠品生活逃離深圳,是因為深圳人不愛看書嗎?
    原題目《誠品生活逃離,錯在深圳人不愛看書》 深圳誠品生活出現了疫情衝擊+會計準則衝擊,兩個帳都沒辦法玩。去年深圳誠品生活直接給擼掉1個多億,痛得不要不要的。不要看1個多億似乎不多,但相對誠品生活這種本來就不怎麼賺錢的,還是不少的。今年半年過去了,復甦無望,深圳萬象天地又沒有實際幫扶拉動策略,誠品生活不關店,怎麼向資本市場交代。
  • 誠品生活深圳年底關閉 精神棲息地何處安放?
    財經生活頻道《1919創財經》戳 △誠品生活深圳年底關閉 精神棲息地何處安放? 這裡是正在直播的1919創財經。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在會今年的12月31日結束營業。消息一出,讀書愛好者們深表遺憾。
  • 最後7天,與深圳誠品生活說再見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35卷) 2020年僅剩最後一周了,當2021年的鐘聲敲響之際,也是最後與深圳誠品生活說再見之時。 遙想當年誠品生活要進駐深圳之時,各大媒體紛紛報導,深圳人也歡呼沸騰,期待著這個被讚譽為亞洲最美的書店到來。
  • 官宣:誠品生活深圳終究還是要關了
    官宣:誠品生活深圳終究還是要關了來源:聯商網2020-07-03 22:22聯商網消息:7月3日,關於誠品生活退出深圳的消息終於有了官宣。圖片來源:深圳萬象天地下午18:46分,誠品在其官方微信《誠品eslite服務號》推送的「感謝這一趟充滿價值且不悔的旅程」文章明確表示,受疫情影響,誠品生活深圳在2020年12月31
  • 誠品生活深圳走了,我們對書店還有什麼期待?
    而作為商業地產行業今年最遺憾的事情之一,大概便是開業僅兩年的誠品生活黯然離開深圳。關於誠品生活離開,此前也有很多分析,撇開這些不可抗力因素,我們今天想從誠品生活切入聊一聊對書店的一些看法。12月31號,是誠品生活在深圳的最後一天。雖然早在7月初就已經官宣離開,但今天再來回看還是難免有一些惋惜的心情湧上心頭。
  • 誠品生活官宣撤離深圳之後
    深圳誠品生活一角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程璐洋 開業一年多後,誠品生活決定提前結束深圳店營業。7月3日,誠品生活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位於深圳萬象天地的「誠品生活深圳」因嚴峻的新冠疫情衝擊,將於2020年12月31日結束營業,2021年現況經營位置將返還華潤置地。對於書店文創行業來說,這個消息並不令人意外。
  • 讓溫情發聲的都市共享空間——誠品生活深圳店探訪
    引言:曾幾何時,實體書店遭遇了市場的寒冬,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逐漸沒落,不禁讓人們嗟嘆。而這種頹勢並未持續多久,近幾年來,實體書店以雨後春筍之勢開業,迅速佔據了城市各大購物中心,令人驚喜不已。12月15日,備受矚目的誠品生活在深圳萬象天地盛大開幕,以「幸福生活的必要存在」創建都市共享空間,顛覆了傳統書店的定義,再次為深圳這座閱讀之城注入了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
  • 誠品生活突然宣布年底撤店!網友感嘆:千萬豪宅的深圳,卻容不下一家...
    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在會今年的12月31日結束營業。傳言落地,誠品生活終歸還是要跟深圳說再見了。有人評論說,深圳千萬豪宅那麼多,容不下一座書店。誠品生活深圳正式宣布將在年底撤店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在微信公眾號宣布,將在會今年的12月31日結束營業。
  • 誠品生活深圳欲「撤場」? 商戶:還沒有任何賠償說明!
    到了2020年第二季度,關於誠品生活深圳欲在年底「撤場」的傳聞不絕於耳。而目前,對於該消息,華潤置地與誠品生活,均未有任何最新回應。      據贏商網此前報導,誠品生活深圳以「幸福生活的必要存在」為定位,總體面積 33000㎡ ,共 6 層樓,擁有展演廳、視聽室、Forum、Cooking Studio、Art Studio、兒童小講堂等多元展演空間,涵蓋設計視界、手作時光、親子派對、大饗盛宴四大業態。
  • 誠品敗走深圳不是個例 全球誠品正迎關店潮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 徐苑蕾2018年12月,華潤置地旗下的購物中心萬象天地在深圳開業,誠品生活深圳店(以下簡稱「誠品深圳」)也隨之同步對外營業,這是當時誠品的第48家店,也是繼蘇州後內地的第2家分店。
  • 就在這一天,誠品終於來深圳了……
    在整個探店過程,我總不自覺地把深圳誠品生活跟臺北誠品生活the eslite spectrum作對比。 臺北誠品生活the eslite spectrum怎麼說呢,同樣是以文創、設計、手作、餐飲為主,但臺北的誠品生活算是深圳誠品生活的大爺吧,不僅設計外觀宏偉驚豔,佔地面積更是深圳店2倍大,幾乎覆蓋了大半個松山文創園區
  • 誠品生活或撤離深圳:五年租約欲縮至年底 停水停電強制清退店鋪
    來源:證券日報 停水斷電強制清退,五年租約欲縮至年底,誠品生活或撤離深圳?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在中國臺灣連續關閉4家店後,誠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品生活」)將開始關閉中國大陸的門店。(誠品深圳外觀景象/林娉瑩攝)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開業僅一年半,誠品生活深圳店(下稱「誠品深圳」)計劃在2020年底退出深圳萬象天地,但百貨之外的書店部分可能會保留。在這背後,由於實體零售發展阻滯並受到疫情打擊,2020年一季度,誠品生活歸母淨利潤下滑超九成。
  • 深圳誠品書店宣布年底關閉
    7月3日下午,誠品生活深圳宣布,將在今年12月31日結束營業,這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家誠品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