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必看陀地驅魔人

2021-02-11 我們審片

 

三年前,張家輝拿上海電影節影帝。我採訪他,那時候他就說想做導演,拍恐怖片。我問內地能不能上,他說:「我的電影是真的有鬼的。」印象很深刻的是當時他描述了一個鬼片的拍攝手法,現場把我嚇了一跳。

後來在香港看了他的導演處女作《盂蘭神功》,老實說是有點失望的。嚇人是真嚇人,有好幾個鏡頭後來很多次在深夜裡回憶起來,都覺得要瘋。但是這電影看完就看完了,並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只覺得他要表達的東西都是「隔靴搔癢」,差一點點,也還是爽不了。

後來看採訪報導,他自己也說拍第一部電影留下很多遺憾,所以要再拍一部,彌補上。於是就有了《陀地驅魔人》,去年11月在香港上映了,那時候一直沒機會看,後來下線了,卻遲遲等不到資源,想不到這次在3月份的香港國際影視展居然能看!

那天我們在一個小會議室裡看投影,小小的投影幕,坐的是不怎麼舒服的硬椅子,觀眾很是不少,甚至有外國片商。在那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我仿佛發了一場古怪又感人的夢——我想,這應該就是好電影的標準吧。

 

完整的故事

《陀地驅魔人》,有外地朋友不知道「陀地」是什麼意思,其實也很難一語概括,大概的意思就是「local」,但以前港產片裡經常有黑社會出來「收陀地」,就是收保護費,所以「陀地」是一個還蠻多意思的詞。

故事的一開始就是一個惡靈的誕生,然後是主角「驅魔人」現場驅魔。讓我比較失望的是,這個local的驅魔人,除了天生自帶陰陽眼之外,並沒有什麼炫酷的驅魔手段。事實上,我看完整部電影之後發現,這個驅魔人最厲害的就是找到「鬼」害人的心結,然後去化解這個心結。好吧。

後來呢,這個惡鬼在終結了幾個神棍之後,終於也找到了陀地驅魔人,嗯,也就是張家輝扮演的這個驅魔人,來完成他生前沒有完成的事情。但是張家輝在經過一番調查後發現,這個惡鬼和仇家生前的故事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所以張家輝決定放大招——「靈魂出竅」,到鬼的世界裡去尋求解決的辦法。

在處理整件事情的同時,張家輝也兼顧了和兩位女主角的感情戲,兩個女主角裡一個是人(蔡思貝),一個是鬼(郭採潔)。林嘉欣則以張家輝童年時母親的形象出現。我看到一半的時候,還以為家輝能拍個前傳講講自己是怎麼成為驅魔人的,後來發現他連這個也在後半部分交代了。好吧。

結尾嘛自然是驅魔人成功驅逐惡鬼,當然手段有些讓人意外;人鬼情雖未了,可現實也得讓你倆了了。最後一個鏡頭裡,有一個我們都很熟悉的面孔(相當大牌)出現,預示著影片「未完待續」。但實際的情況是——我在電影節上親自問了張家輝本人,《陀地驅魔人》有沒有續集?他搖頭說沒有,因為「內地不能放嘛!」

 

動人的演技

好電影的標準很多,讓人夢一場是一個標準,擁有完整的故事、演員表演恰如其分也是。看起來都是很簡單的事,要做到其實很難,很難。

家輝的演技好到什麼程度呢?影片的結尾有一處煽情的橋段,大概就是女鬼郭採潔要去投胎了,張家輝冒著生命危險「靈魂出竅」,只為了跟她說幾句話。

艾瑪,這幾句話肉麻到呢……比如說,「你常常問我,你在我的生命裡有多重要。我回答你不重要,是因為你比我的生命更重要。」
          你們體會一下,這種臺詞要是由「塘主」念出來,是什麼感覺?反正我一定會想打扁他!

可是,可是,偏偏是張家輝說的,媽蛋我的眼淚都下來了好嗎,要知道,我是除非狗狗貓貓死了,否則根本不會掉眼淚的女漢子好嘛!

而且,我知道,不止我哭了,我後排的女觀眾也哭了,因為我聽見她掏紙巾的聲音了。 

 

適當的幽默

 

現在回想起來,《陀地驅魔人》的恐怖成分其實很少,比起《盂蘭神功》肯定是少了很多。全片唯一讓我覺得有點氣氛的地方,就是蔡思貝去張家輝家裡,結果不小心碰到了女鬼郭採潔。但是這個剛剛營造好的氛圍,很快就變成了幽默,因為郭採潔根本就是故意在整蠱對方。

張繼聰幾乎承擔了片中大部分的笑點,我喜歡他和張家輝之間的互動,男人和男人的對話,原來也可以那麼有趣的。

適當的幽默確實可以衝淡影片很多的恐怖氣氛,起碼現在我回想起《陀地驅魔人》的時候,第一個衝進腦子裡的念頭竟然是「溫情脈脈」。這和我之後也許會向大家推介的《紅衣小女孩》,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後者無論何時想起都只會讓人覺得「不寒而慄」。

今年金像獎《陀地驅魔人》有好幾個提名。猶記得那天向張家輝表達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的時候,他自己也很驕傲地說:「《陀地驅魔人》確實很好看!」

是啦,射手男有時候也蠻臭屁的。

相關焦點

  •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雨上,憶清明
    「青青點點柳綠,雨落紛紛清明。」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時節亦是一年當中的好時節。此時,正處仲春和暮春之交,梧桐枝上始含英。或晴或雨,氣候溫潤,冷暖適宜。大地欣欣向榮,人類精神抖擻。清明時節,踏青遊春,是人們最熱衷的。歐陽修有詞「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 清明節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十首清明詩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是清明節,杜牧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時節雨紛紛(原創)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又一年清明時節悄然而至時,情不自禁地想念天堂的爺爺,他離開我們已經28年了。爺爺是一個苦命的人。1914年農曆10月14日,爺爺出生在黑龍江省巴彥縣紅光鄉大荒溝村,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後來由於生活困苦,逃荒到哈爾濱市呼蘭區。
  • 清明時節雨紛紛……你敢接下句嗎?我就不告訴你有大獎!
    其中的「清明時節雨紛紛」一句,一千多年後,成了清明期間最深入人心的天氣標籤。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以「清明時節雨紛紛」開頭,盡情發揮你的才智與創意,讓小夥伴們看看你的氣質!
  • 清明時節雨紛紛,林花謝了春紅
    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年清明似乎是擺脫不了這個魔咒了。近段時間,差不多每天都有雨,而且不是那種和風細雨,往往是那種狂風暴雨。昨天傍晚就是大雷雨,電閃雷鳴的好不嚇人。今天早上起來還看見太陽,這會兒太陽又不見了,天上已經鋪開了厚厚的雲層,不知道這樣的好天氣是否能堅持到下午。
  • 清明詩詞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賞析: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前兩句創造了一幅悽迷感傷的藝術畫面。借問當地之人何處可以買酒?牧童笑而不答遙指生機昂然的杏花村。後兩句創造了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前抑後揚,對比交錯,相映成趣。
  • 清明時節雨紛紛,你是我來不及的告別
    它是白居易筆下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的悽涼,亦或是杜 牧眼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哀傷。董卿在朗讀者贈說「這世間所有的文字千年百年都在做著同一篇文章——生離死別。告別,是結束也是開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對告別最好的態度就是,好好告別」是啊,對於你而言,這是結束,是開始,也是希望。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會去掃墓、踏青、插柳 。這首《清明》是杜牧流傳很廣的一首詩,寫於池州杏花村。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突然細雨紛紛而至,悽迷綿密,路上的羈旅行人個個失魂落魄。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好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潑火雨」。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 陀地驅魔人很帥氣,演員們的表演很出色
    文章原創,素材來源於網絡,本文出發點意在傳播娛樂圈正能量,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讚陀地驅魔人很帥氣,演員們的表演很出色我一直覺得香港的鬼片是最好的 可以甩歐美日本韓國泰國好幾條街 歐美的鬼片偏於血腥和暴力 日本和韓國的鬼片邏輯太差 泰國的鬼片有點既沒有學好歐美又沒有學好東亞
  • 清明時節雨紛紛,沒下雨該怎麼感嘆?啊,天氣真好!
    又是一年清明日 ,而且是不一樣的清明,舉國致敬在疫情中犧牲的英雄,悼念逝去的同胞。疫情終將戰勝,生活回歸平淡。暖暖春光,迎來了清明假期 ,今年大部分工作人員上班以來第一個長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濛濛細雨,哀思親人的行者在雨中緩緩而來,這是提到清明,大部分人心裡都能浮起來的畫面。清明前後,萬物復甦,春雨最澆愁,所以描寫清明雨的作品很多。諸如「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 只會背誦「清明時節雨紛紛」?這3首著名的清明詩詞了解一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著名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三歲的小朋友也可以朗朗上口的背誦出來。清明是中國傳統的四大節日之一,也是人文節日和自然節氣相結合的一個特殊節日,可以說是從上古時期國人祭祀祖先習俗以來,逐漸結合了寒食節、上巳節等節日習俗,一直傳承至今的一個節日。自古以來,無數文人墨客都以清明為主題,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除了杜牧的這首《清明》本期我們再聊聊三首著名的《清明》詩詞。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兩眼含淚思親人!你最思念誰
    情深深雨紛紛,人間有情天有情。天陰陰淚汪汪,同悲傷感祭亡靈。思切切意濃濃,故人恩德不忘懷。煙嫋嫋霧蒙蒙,天國歸宿自由行。願朋友:擦去眼淚振作神,悲痛化作力量騰。  清明時節雨綿綿,離人淚水總難斷。墳前敬獻花一束,滿腹哀思天地間。莫言人生太短暫,珍惜光陰在眼前。莫讓生者再心寒,但願親人都健康!  細雨綿綿落人間,捧花默立在墓前。雨滴當知離人意,猶如淚水撒地面。一杯清酒敬祖先,但願天國人平安。生者當知先人願,珍惜生活每一天!  歲歲清明雨茫茫,默默墳塋處一方。杜鵑聲聲泣猶傷,頻增哀婉話悽涼。
  • 【客家話配音】,清明時節雨紛紛,拜拜伯公有錢奔!!鬼笑死~
    <<視頻大致內容>>  戊戌年-清明時節雨紛紛,拜拜伯公有錢奔,各位老祖宗啊,保佑涯屋卡-人人平安,個個健康哈,供賴就成龍,供妹就成鳳哈,出門就遇貴人,好事入門庭,心想還愛事事成!
  • 陀地驅魔人-中新網
    陀地驅魔人 2015-12-07 17:17: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前幾天在電影院看了張家輝的《陀地驅魔人》,電影名稱不過了了,予人錯覺以為又是胡鬧搞笑的「鬼片」。豈料劇情完全在意料之外,故事結構嚴密,層次豐富。張家輝飾演的驅鬼專家,本身背負了母親跳樓而死的往事,同時與寄居自己住所的女鬼產生青梅竹馬戀情,另外要處理一隻復仇惡鬼的宿世恩怨。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科技輔助之下,電影畫面影像凌厲,音響效果嚇人。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竟然不是杜牧寫的?
    又到一年清明時節,當人們在嫋嫋青煙中為逝去親人掃墓時,仍然會不由自主地吟誦杜牧的這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
  • 清明時節.雨紛紛
    (唐 · 白居易《清明夜》)清明時節,仲春之末,暮春之初。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正值三月天,一番好風好雨過後,萬物生長,一派"天清地明"之象。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陸遊的詩太深入人心,以至於一提起清明,就心生蒼涼的悲傷。但其實清明是一年中天朗氣清的最好時光。
  • 凜冬已逝 | 清明時節雨紛紛 權遊粉絲欲斷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 權遊粉絲欲斷魂《權力的遊戲》從2009年開拍至今,"Winter is coming."的口號喊了這麼多年。賈斯汀比伯老師都走完從網紅出道到風靡全球到萬人唾罵到東山再起到洗心革面再到結婚成家一整個人生循環,異鬼們竟然還!沒!走!到!臨!冬!城!
  • 《陀地驅魔人》
    《陀地驅魔人》是恐怖電影。該電影由張家輝執導,張家輝、郭採潔、蔡思貝、張繼聰等領銜主演,於2015年11月26日在中國香港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