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特務組織,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誰最厲害

2020-12-25 騰訊網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傳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276年。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 ,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襲自韓山童、韓林兒父子的「大小明王」之號,又稱皇明,史稱明朝、明代,清朝時稱之為前明 。

明朝最使後人詬病之處,就是名目繁多、權力空前的特務情報機構,主要構包括錦衣衛、東廠和西廠,武宗時期還一度設有內行廠。

為何要設立這麼多的特務情報機構?起因還是朱元璋作為明王朝的「總設計師」,在總結元朝失敗教訓和汲取漢武帝「繡衣使者」監察天下的基礎上,設立了皇家監督機構。

洪武十五年(公元1682年),朱元璋將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的「親軍都尉府」改立為錦衣衛,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職務。錦衣衛替皇帝執掌廷杖,教訓那些不聽話的士大夫;監察文武官吏,增大皇帝對朝局的掌控力度;單獨處理皇帝欽定案件,可不經大理寺、刑部等國家部門。當然,錦衣衛也有收集軍情、保衛國家安全的責任。比如「萬曆三大徵」(寧夏之役、播州之役、朝鮮之役)時,錦衣衛的情報系統收集到的各類軍情就為明軍作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明成祖朱棣繼位之後,恢復了朱元璋後期廢除的錦衣衛,以此來鞏固自己的統治。然而由於全國只有錦衣衛這一家特殊監督機構,勢力非常強大,指揮使紀綱漸漸生出異心。誅殺紀綱後,明成祖便決定建立第二個皇家監督機構,以制約錦衣衛權力,東廠就應運而生。

東廠由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提督,為表忠誠,東廠提督還在大堂內掛著嶽飛畫像,設香案日夜供奉,為的是提醒東廠緹騎辦案毋枉毋縱,對皇帝忠誠。然而極為諷刺的是,東廠在辦案過程中完全與這背道而馳,構陷官員時嚴刑拷打、恐嚇威逼,幾乎無所不用其極。更過分的是,東廠人員常常誣陷商人士子,對其敲詐勒索,對社會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明憲宗派遣心腹太監汪直建立了一個新的皇權監督機構——西廠,憲宗欽定西廠所領人數為東廠的兩倍,負責偵查民臣的言行,並可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亦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西廠在成立初期的五個月內,製造多起大案,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遭到內閣大臣的強力抵制,西廠隨即撤銷,後來復開,存在了5年。

明武宗朱厚照繼位後,身邊有八個親信太監,全都身居內廷重要職位。其中馬永成掌管東廠,谷大用掌管西廠,最受寵信的大太監劉瑾因與兩人有矛盾,雖身居司禮監掌印太監之位,卻難以指揮東西二廠,因此無法掌控朝局。思來想去,劉瑾於是向明武宗請求設立新的特務機構,這就是知者甚少的「內行廠」,別名為大內行廠,又叫內廠、內辦事廠。雖然名氣不大,但內行廠的監督權力卻更大,不僅能監督朝野臣民,就連錦衣衛、東廠、西廠也在其監督範圍之內。

因此,錦衣衛跟東西兩廠都對內行廠的人非常忌憚,只能選擇乖乖聽命。朝廷官員見到內行廠的人,更是嚇得主動磕頭下跪,生怕惹其不快就被構陷喪命。手握內行廠後,劉瑾的個人權勢也達到頂峰,時人稱他為「立皇帝」,稱明武宗為「坐皇帝」。再往後,劉瑾大肆收受賄賂,專權行徑使得朝政混亂、百姓困苦。平定安化王叛亂後,大太監張永借獻俘之機,向明武宗揭露劉瑾罪行,劉瑾被武宗下獄問罪,內行廠也隨之撤銷,從此不再復設!

相關焦點

  • 明朝的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六扇門,哪個最厲害?
    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其實還有個內行廠,受文學和影視作品的影響,這些無疑是明朝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幾個衙門,那麼這些個衙門都是幹什麼的,他們中又是哪個最為厲害呢?這個則要分兩方面來說,權力最大者無疑是存在最短的內行廠,而為禍時間最長的則毫無疑問是東廠,我們分別來說。
  • 錦衣衛、東廠、西廠、內廠不是一回事
    說起明朝,大家會想到布衣天子朱元璋,會想到罷工小王子萬曆或者是君王死社稷的崇禎, 而貫穿於大明一朝的特殊組織——廠衛,以及他的各種組織, 想必大家就不太清楚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由太監領導的特務組織,到底是怎樣的?
  • 明朝最恐怖的組織:東西廠、錦衣衛見了都怕,不用匯報直接動手
    導語:明朝最恐怖的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見了都怕,不用匯報皇帝直接動手說到明朝,很多人會聯想起東廠和錦衣衛這樣的特務機構,而事實上以廠衛為代表的明朝特務機構確實在當時和後世都留下了不少的話柄,或許他們從設立之初有利於國家秩序的穩定
  • 明朝最厲害的特務是東廠還是錦衣衛?
    東廠基本上就由司禮監的大太監擔任。人稱廠督。東廠的辦公地點在東安門,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廠裡面有祠堂,有牌坊,上面寫著流芳百世,還供有嶽飛的像。反正挺像模像樣。有了東廠,就可以更加直接的控制整個帝國。而且還可以平衡錦衣衛。東廠的低級辦事人員,基本都是從錦衣衛調的,而因為東廠的人受皇帝直接控制,所以錦衣衛漸漸被東廠壓制,錦衣衛成為給東廠打下手的。
  • 明朝的大理寺,司禮監,東廠,西廠和錦衣衛都是幹什麼的
    職能和權力都是最低的。明朝最為後世詬病的就是特務統治,而管理和統轄明朝特務機構的就是太監組成的東西二廠,這又延伸出明朝又一個弊病宦官幹政。而司禮監則是宦官群體裡面最高機構,明朝一個太監如果做到司禮監那真是太幸福了,最高峰了。
  • 明朝最讓人生畏的東廠、西廠和錦衣衛到底有多神秘?
    依仗著皇帝的寵信和器重,太監組織東、西廠以及充當耳目和打手的錦衣衛在二百多年的明朝歷史上佔據著濃墨重彩的地位。明朝實行「衛」和「所」的軍制,作為十二個親軍衛中最重要的錦衣衛,編制非常完整,其下轄十六個所,在編人數達到六萬人之多,分布在天下各地,另外錦衣衛還直轄經歷司和南、北鎮撫司三個部門。
  • 錦衣衛、北鎮撫司、東廠、西廠之間是什麼關係?
    2、錦衣衛、北鎮撫司、東廠、西廠之間是什麼關係?答:1、大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禮部左侍郎胡濙(yíng)星夜來到宣府求見皇帝。此時永樂皇帝朱棣(dì)已經睡下,聽聞胡濙來見,急招入內,一直聊到四更天(凌晨1~3點之間)才結束。
  • 從明朝聽命於皇帝的特務組織入手,漫談錦衣衛存在的必然性
    最具代表性就的是四個有名的特務機關。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大多是過過苦日子的,因此對於周圍的很多人都不是很放心,由此找到一個方法來對於他們進行管理。由此這些特務場所本身是統治者為了自身統治而創立的,最終卻成為被利用的對象,也最終導致了明朝政權的滅亡,實在是可悲。那麼,這四個間諜組織的責任有什麼不同?
  • 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明朝政府的自我革命
    三、錦衣衛不相信官員,那誰去辦事呢?當然是和自己朝夕相處的人才最可靠,比如說親軍、太監、妃嬪宮女。朱元璋首選「親軍」,以朱元璋的英明神武,當然知道太監和女人幹政是什麼後果。抓到一個小小的強盜,把許多老百姓也牽連進去,變成黑社會組織來處理;把一些富戶的財產列為來源不明,就會指使一些無業游民來指控其如何欺行霸市;還咬文嚼字,把一些讀書人打進文字獄,甚至因為名字雷同而被關進去。最開始,北鎮撫司管理「詔獄」,錦衣衛把人抓進來,經過「詔獄」的審訊,然後送到刑部去定罪,相當於公安機關,有偵查之權而無法院審判定罪之權。
  • 簡單概述明朝「錦衣衛」與「東廠」、「西廠」等司法機構的區別
    其中包括「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錦衣衛」、「東廠」、「西廠」等司法機構。那麼這些司法機構有哪些區別和聯繫呢?一、「三司」「三司會審」在明清時期就是指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共同處理案件。其中大理寺的主要工作就是審判,而刑部負責覆核審判結果,都察院則負責監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審判流程。
  • 大明的特務機關,誰最厲害?並非東、西兩廠,專家:最可怕的是它
    錦衣衛、東廠、西廠三個特務機構,很多人都有耳聞,不過明朝其實有四大特務機構,還有一個便是內行廠,內行廠與東廠、西廠、錦衣衛合稱為「廠衛」,那誰最厲害?並非東、西兩廠,專家:最可怕的是它。
  • 什麼是西廠?西廠到底有多厲害?
    我們在看跟明朝有關的電影電視劇時,都會接觸到三種組織機構: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在影視劇中,這三個組織機構的人都是能飛簷走壁、以一敵十甚至是能利用空氣打爛桌椅的武林高手。不僅功夫高深,多是以太監的身份出場,話不多但是神秘感十足。
  • 明朝有個比錦衣衛、東西兩廠還厲害的特務機構,僅存在五年但危害最大
    可能有人要問了,錦衣衛、東西兩廠是什麼東西呢?誰的權力更大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讓人聞風喪膽的明朝廠衛機構。 廠衛由東西兩廠和錦衣衛組成。都是屬於明朝皇帝的特務機構。總的崗位職責是監察臣民,為皇帝耳目,是皇權的重要外延渠道。
  • 明朝的四大特務機構,誰最厲害?都以為是東、西兩廠,其實並不是
    明朝的錦衣衛作為特務機構,想必很多人已經了解。但鮮有人知的是,除了錦衣衛之外,明朝還曾出現過三大特務機構。每當緹騎出動時,天下必會因此騷動。四大特務機構掌權時期,上至藩王宰相,下至普通百姓,幾乎都處於其監視之下。若是有人稍稍拂逆了他們的命令,就會面臨家破人亡的悲慘下場。
  • 西廠雨化田為何那麼牛氣,看看歷史上的西廠,就知道西廠有多厲害
    雨化田面對東廠的廠公,霸氣的說出這樣的話:「你問我西廠算什麼東西?我現在告訴你,你們東廠不敢管的事,我們西廠管。你們東廠不敢殺的人,我們西廠殺。一句話,東廠能管的我們管,東廠不能管的我們更要管。先斬後奏,皇權特許!這就是西廠,夠不夠清楚。」
  • 明朝最恐怖的組織:錦衣衛和東西廠見了繞道走,官員見了先下跪
    然而不為人知的是,明朝還有一個特別低調的機構,可謂是大明朝第一神秘機構,其行事手段之毒辣遠勝東廠錦衣衛。這個機構就是內行廠,它是在公元1506年由明武宗朱厚照設立的。內行廠設置之初,其職責就是監視東廠、西廠和錦衣衛。單單從它的職責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內行廠的地位明顯高於「兩廠一衛」。
  • 東廠、西廠、錦衣衛,皇帝不知依靠誰
    「廠衛是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的總稱,是明代最具特色、最臭名昭著的政治創立,作為皇帝的眼睛和爪牙,這兩個機關大部分掌握在宦官的手中,與「特務政治」、「宦官政治」密切相關。明末學者沈基堂表示:「明白艦不會死在琉球,而是死在工廠的警備下。」這樣總結明代滅亡的原因雖然過於簡單化,但廠委橫行,宦官全權也是名望的主要原因之一。
  • 探秘—明朝三大特務機構
    如果是哪個特務機構最厲害,那應該是眾說紛紜了,像美國的CIA、俄羅斯的克格勃、以色列的摩薩德等等,可是如果說自古代以來的,那想必應該就是錦衣衛了,這些人一出場讓人不自覺的就會想到一些不寒而慄的情景,而和錦衣衛一起出場的還有東廠、西廠乃至內廠的公公,而三大機構之間的關係很多人卻並不清楚
  • 明朝那些人:西廠橫空出世——汪直
    嚴格意義上講,「特務政治」成為一張名片就是從明憲宗朱見深的「成化年間」開始的,朱元璋時代的錦衣衛和朱棣時期的東廠,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密探」組織,目的是保衛皇權,所以做很多事還沒有太過分,而西廠不一樣,很多冤假錯案都是借著「保衛皇權」,被奸臣「弄權」。成化年間的人和事很多,我們先從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西廠說起,而提到西廠,不得不提到一個人——西廠第一任廠公汪直。
  • 手下太能幹,太祖設錦衣衛壓驚,朱棣愁眉不展,建東廠保證睡眠
    社會上的任何職業都可能是這些「蝙蝠俠」的畫皮,茶樓酒館的小二,位高權重的大臣,他們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古今中外,從事此類事務的機構不勝枚舉,大熊的KKB,以色列的摩薩德。漢朝的大誰何,大唐麗景門以及著名的不良人,溫文爾雅的宋朝還有內軍巡院。本文要說的是久負盛名,被影視劇和小說講成大眾文化的大明特務機構——廠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