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西廠?西廠到底有多厲害?

2020-12-25 迪博愛學習

我們在看跟明朝有關的電影電視劇時,都會接觸到三種組織機構: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在影視劇中,這三個組織機構的人都是能飛簷走壁、以一敵十甚至是能利用空氣打爛桌椅的武林高手。

不僅功夫高深,多是以太監的身份出場,話不多但是神秘感十足。最近很多短視頻平臺在翻拍陳坤主演的電視劇裡面西廠的形象,可以說很多人看完對於這個組織更是充滿了好奇。

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明朝的東西廠和錦衣衛到底是什麼?

01什麼是錦衣衛?

錦衣衛與東西廠三個機構被合稱為廠衛。錦衣衛是明朝專有的軍政搜集情報機構也可以說是特務機構。它在組織當中可以說建立最早、存在的時間最長的。錦衣衛的前身是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來改置錦衣衛,首領被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是皇帝親信的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錦衣衛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在內,並且有權對他們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此外錦衣衛也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

02什麼是東廠?

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難成功後,當時朝中很多大臣並不承認朱棣王朝的合法性,朱棣本身對於朝中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並且民間還有朱允炆還活著的傳說。那時的人民只認正統,如果朱允炆真的還活著那必將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為了能夠加強中央集權,明成祖朱棣便想著利用一個部門去收集監督和鎮壓反對力量,因為錦衣衛是外部機構,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於是明成祖朱棣設立了東廠,也就是「東輯事廠」,是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併兼專門監視錦衣衛的意圖。

朱棣不重視太祖關於宦官不得幹預政事的禁令,重用親信宦官為東廠首領,起初是直接接受明成祖朱棣的統領,後來指揮管理權下放到了宦官的手中,權力超過了錦衣衛。由於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且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幹政之端。

03什麼是西廠?

說到西廠,很多人會想到電影裡陳坤說的:

你問我什麼是西廠?東廠管不了的事我來管,東廠做不了的事我來做!

從這句話可以能看出,西廠肯定是獨立於東廠之外的一個組織,且擁有比東廠更大的權力。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成化初年,東廠由太監尚銘掌管。尚銘是個很貪婪而且深藏不露的人,他利用職權敲詐勒索,手段高明,獲取了大量不義之財。這時,有個在外偵事的太監汪直特別眼紅東廠,也想得到這塊肥肉,於是他不斷地向明憲宗表態,如果由他來掌管東廠,一定會比尚銘管理得更好。

明憲宗經過再三考慮,決定再設立一個與東廠一樣的特務機構,由汪直管理,看他和尚銘究竟誰的本事更大。於是在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由汪直主管的西廠建立起來。

西廠設立以後,汪直開始排除異己,很多朝中大臣如兵部尚書項忠、左都御史李賓、侍郎程萬裡等人都被他誣陷而被罷免官職。很多被西廠盯上的大臣都是嚴刑逼供,行為過激,導致朝野上下怨聲載道。最後導致亦思馬進犯宣府,明憲宗由此對汪直十分惱火,便下旨撤銷了西廠,汪直也被調到南京御馬監任職去了。正德元年,西廠短暫復開五年後又被撤銷。

《明朝錦衣衛和東西廠》書中收錄了吳晗先生論及廠衛制度的大部分作品,並以廠衛制度的端倪、初創、興盛、衰亡為線,對章節內容進行了編排,系統、詳細地闡述了錦衣衛、東西廠等特務機構的歷史、特點、功用、危害,讓你一本書洞悉明朝的廠衛制度!

對明朝東西廠、錦衣衛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推薦讀一下這本書,目前做活動領券購買僅需19.8元,相當於5折的優惠。

相關焦點

  • 西廠雨化田為何那麼牛氣,看看歷史上的西廠,就知道西廠有多厲害
    雨化田面對東廠的廠公,霸氣的說出這樣的話:「你問我西廠算什麼東西?我現在告訴你,你們東廠不敢管的事,我們西廠管。你們東廠不敢殺的人,我們西廠殺。一句話,東廠能管的我們管,東廠不能管的我們更要管。先斬後奏,皇權特許!這就是西廠,夠不夠清楚。」
  • 西廠算什麼東西
    西廠是一個短命的機構,但在2000年來的中國封建史中,卻備受政客、學者、民眾的關注。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從西廠的創立者明憲宗朱見深、廠公太監汪直、反對者內閣首輔大臣商略三位的角度來了解西廠到底算什麼東西?
  • 明朝最讓人生畏的東廠、西廠和錦衣衛到底有多神秘?
    在許多影響政局、關乎朝野的重大事件中,都能夠看到東、西廠和錦衣衛的身影,那麼到底這些機構是何時建立?在這些機構的發展和壯大的過程中又有哪些鮮為人知又精彩紛呈的故事呢?下面按照時間順序對這幾個機構做簡要介紹!
  • 明朝的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六扇門,哪個最厲害?
    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其實還有個內行廠,受文學和影視作品的影響,這些無疑是明朝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幾個衙門,那麼這些個衙門都是幹什麼的,他們中又是哪個最為厲害呢?這個則要分兩方面來說,權力最大者無疑是存在最短的內行廠,而為禍時間最長的則毫無疑問是東廠,我們分別來說。
  • 錦衣衛、東廠、西廠、內廠不是一回事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由太監領導的特務組織,到底是怎樣的?廠衛, 是明朝內廷的偵察機構, 想講清楚這裡的來龍去脈, 我們還得從布衣天子朱元璋說起。 話說元璋當上皇帝之後, 深知這些當官的, 沒有一個好東西, 拿著國家的俸祿卻不給百姓辦事, 而且這群人最會幹的事就是蒙蔽聖聽、粉飾太平, 於是元璋著手創建一個只對自己負責的軍政搜集情報機構——錦衣衛。
  • 明朝那些人:西廠橫空出世——汪直
    嚴格意義上講,「特務政治」成為一張名片就是從明憲宗朱見深的「成化年間」開始的,朱元璋時代的錦衣衛和朱棣時期的東廠,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密探」組織,目的是保衛皇權,所以做很多事還沒有太過分,而西廠不一樣,很多冤假錯案都是借著「保衛皇權」,被奸臣「弄權」。成化年間的人和事很多,我們先從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西廠說起,而提到西廠,不得不提到一個人——西廠第一任廠公汪直。
  • 都是特務組織,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誰最厲害
    明朝最使後人詬病之處,就是名目繁多、權力空前的特務情報機構,主要構包括錦衣衛、東廠和西廠,武宗時期還一度設有內行廠。 為何要設立這麼多的特務情報機構?起因還是朱元璋作為明王朝的「總設計師」,在總結元朝失敗教訓和汲取漢武帝「繡衣使者」監察天下的基礎上,設立了皇家監督機構。
  • 明朝西廠創始人汪直生平何如?
    第二,提督西廠,汪直走上權力的頂峰,開始專政,暴政,成為這個明王朝的大奸宦。成化十二年的時候,汪直已經成為了內宮中的大太監,而當時的明皇帝是明憲宗,這位皇帝是一個不入流的皇帝,當時有個平民組織勾結了後宮裡的太監,意欲對明憲宗圖謀不軌,但是最終被錦衣衛挫敗。
  • 錦衣衛、北鎮撫司、東廠、西廠之間是什麼關係?
    2、錦衣衛、北鎮撫司、東廠、西廠之間是什麼關係?答:1、大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禮部左侍郎胡濙(yíng)星夜來到宣府求見皇帝。此時永樂皇帝朱棣(dì)已經睡下,聽聞胡濙來見,急招入內,一直聊到四更天(凌晨1~3點之間)才結束。
  • 明朝有了東廠為何還要建立西廠?疊床架構是制衡方式
    錦衣衛、東西廠這些人都是皇權個人的影子兒,皇帝給你權你就一切都有,不給你你就全完了。有了錦衣衛還要東廠,有了東廠還要西廠,這不是「疊床架屋」嘛! 例如正月,大祀殿祭祀時天氣驟降凍死多人;九月,李子龍與宦官勾結、圖謀不軌被警衣衛發現、抓捕;憲宗總覺有兵刃拼殺極為害怕,即「鼓妖作怪」。 一年接連發生多次怪事,東廠竟然不能偵破。因此,成化極為憤怒。再加上平時,吩咐給東廠辦的事,東廠總以「東廠的規矩、規程」作為搪塞、無法及時辦理。成化便成立了西廠。其主要目的就是:監視百官、加強皇權。
  • 既然有了東廠,為何還要設立西廠?明憲宗:整頓哪有取代方便
    可是,既然已經有了東廠,為何明憲宗還要設立西廠呢?然而若是讓明憲宗自己來講,恐怕他只會說一句「整頓哪有取代方便」吧!很明顯,這個「整頓哪有取代方便」的對象,指的便是「東廠」。就好比一個作家,如果他每天寫作時所用的筆壞掉了,那麼他是選擇繼續修好那隻筆,還是重新從旁邊拿一支筆來替換掉這個已經壞掉的筆呢?很明顯從邊上另外拿一隻筆要更加省事。
  • 簡單概述明朝「錦衣衛」與「東廠」、「西廠」等司法機構的區別
    其中包括「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錦衣衛」、「東廠」、「西廠」等司法機構。那麼這些司法機構有哪些區別和聯繫呢?一、「三司」「三司會審」在明清時期就是指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共同處理案件。其中大理寺的主要工作就是審判,而刑部負責覆核審判結果,都察院則負責監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審判流程。
  • 他與張藝謀同出「西廠」,將武則天的侄女「賣」到美國,他是誰?
    「西安電影製片廠」簡稱「西廠」,西廠可了不得,出了很多大導演,例如張藝謀、王全安、謝飛、顧長衛等等,人才輩出的西廠同時也有一個「怪才」,他本是西廠的一個攝像師,後來參與拍攝《東陵大盜》,要知道,西安墓葬群特別多,楊彬知道了一些盜墓的基本知識後便開始尋找墓室。 他下去不幹別的,幹他的老本行,攝影。拍完照存到自己的電腦裡面,楊彬拍照以後她的妻子就上傳到網上,幹什麼?找更多的人一起來,要幹就幹一票大的。
  • 明代宦官史:西廠的首任首領,權傾一時,橫掃朝野
    成化十三年正月,憲宗設立西廠由汪直掌管。西廠是在皇帝直接操縱之下,與錦衣衛、東廠平行的特務機構,人員還比東廠多一倍,主要成員都是從錦衣衛中挑選出的善於偵探、查案的官校。 於是,對楊曄又用重刑,楊曄被折磨得死去活來,信口胡說,供言有一筆錢財寄存在兵部主事楊仕偉家中。汪直也不奏請皇帝,便指使韋瑛率爪牙突入楊仕偉家,將其逮捕下獄,並捕其妻子兒女進行審問。 西廠建立不到半年的時間,汪直就製造了一系列冤假錯案。
  • 西廠的建立,竟然跟「狐妖」有關?而且,為此還死了很多人
    前者就不說了,從底層一路開掛當上皇帝,心裡不知有多在意這個寶座,一點小的風吹草動都會讓其神經緊張;至於後者,不少人對他奪了侄子的位置頗有微詞,他自然不會倚重這些人。但是,國家管理還必須得用人,那就「監管」唄。
  • 《成化十四年》的汪直:從廣西叛軍中的俘虜變身為統領西廠的督公
    對這部劇的各種批評都有,原著粉認為它歪人設,追劇粉認為它亮點不夠。難道這部劇真的沒有什麼看頭嗎?不不!還有一個人,就是探案三人組之中的汪直。十幾集過去了,我覺得簡直就是汪直一個人挑起了這部劇。而明憲宗也愛屋及烏,對萬貴妃的宮裡人也多加賞賜。因此這時候的汪直地位雖然不高,但也沒受到什麼苦。如果說汪直被明憲宗注意到的機會來源於他是服伺在萬貴妃身邊的人,那麼汪直被明憲宗重用,他的第一次機會主要來自於成化十二年(1476年)。這一年,有黑眚出現在宮中,道士李子龍和太監韋舍趁機勾結在一起私自進入大內,陰謀造反,但是謀逆之事最終被鎮壓。
  • 曾飾演西廠公公,將角色的陰柔毒辣演的出神入化,至今無人能及!
    陳坤在《龍門飛甲》中飾演西廠廠公雨化田,圍捕俠士,追殺妃嬪。他將廠公這個角色的陰柔之美、陰險毒辣,刻畫得淋漓盡致,至今無人能及!陳坤在《龍門飛甲》中飾演西廠廠公雨化田,圍捕俠士,追殺妃嬪。他將廠公這個角色的陰柔之美、陰險毒辣,刻畫得淋漓盡致,至今無人能及!
  • 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明朝政府的自我革命
    朱元璋首選「親軍」,以朱元璋的英明神武,當然知道太監和女人幹政是什麼後果。但是這種對官員的「不信任基因」遺傳後世,至於他的繼任者將會證明,親軍、太監、女人會很天然地融合成「刷子」,這把「刷子」連官員帶百姓一起「刷」。比如明憲宗的萬貴妃和太監汪直,汪直的「西廠」,明熹宗的乳母客氏、魏忠賢和廠公。朱元璋警衛部隊,叫「上直衛」親軍。
  • 武俠文,碾壓《西廠》,它推薦票196萬,與《偷香高手》並稱佳作
    大家好,現在喜歡網文的朋友越來越多,小編也是其中的一員。小編希望自己閱讀好書的時候也可以推薦給大家。今天推薦的是武俠文,碾壓《西廠》,它推薦票196萬,與《偷香高手》並稱佳作。1《偷香高手》六如和尚精彩章節:胡夫人與宋青書對視一眼,暗自鬆了一口氣,沒想到是這麼簡單的條件,哪知道胡斐卻突然出言:「我拜師前,有一件事必須要弄清楚。」「何事?」毒手藥王驚異地看了他一眼」「黑煞寒冰可是藥王之物?」胡斐一字一句問道。「不錯,是我早年煉製之物,不過鑑於它過於陰毒,從來沒用過。」毒手藥王想了想給出了答案。「那我爹為何會死於黑煞寒冰之下?」
  • 廢除明朝西廠的人竟是浙江淳安人,今年是他530周年的忌辰
    估計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每每在看關於明朝宮廷劇的時候,總是會有一個叫西廠的機構,而且他們還總是和男女主角作對,讓人恨得咬牙切齒。可是你不知道的是,這個機構是因為一個淳安人而被廢除的(後又短暫的復開),他就是商輅。